西班牙之行 --- 圣家堂

以马德里为据点游西班牙,不远百里奔巴塞罗那,差不多就是冲着“圣家堂”去的。那天一从地铁钻出来,看到眼前的“圣家堂”,第一感觉是终于到了!(可惜那天上午阴天)

第二感觉是怎么还那么多人(本以为九月该算是旅游淡季,还是说也就淡成这样了)?然后感觉是提前买票还真对了。冲着大门就去,结果被告知入口在另一面:

只顾着没头苍蝇般地出来进去到处乱看,连哪个是正门也没搞清楚,哪个看着都够正的,其实这两个哪个都不是正门,真正的正门还没盖好呢!

建筑教堂的发起人是一个1866年成立的圣约瑟夫崇拜者的宗教协会。1882年3月放下第一块石头开建,当时的巴塞罗那主教主持了开工典礼,这应该是那个主教的座堂:Barcelona Cathedral,看上去也很不错:

 

 

 

 

 

 

 

 

 

 

 

 

 

 

 

 

 

 

 

 

 

 

(1448年经过150年盖好了的,已经用了400多年)但第二年,主建筑师就因为与发起人意见不和而辞职,于是另一个建筑师高迪(Antoni Gaudi, 1852-1926)就接过了主建筑师的担子。

最初的建筑师已经确定了教堂的建筑风格是新哥特式,但也是先施工后设计(是不是那时候盖教堂都是这样?)。高迪接手后,用了几年先完成了已开工的教堂地下室(先把埋人的地方建好),然后开始修后殿。由于捐款源源不断,于是高迪提议采用更新的结构和外形(寻思着别让钱剩下),更大更有气势,应该就是现在这模样。

高迪想用建筑风格表现基督教的信仰,通过由自然界几何形状取得的灵感加上光和色,将教堂外形和基督教圣像图形完美地相互融合在一起。教堂通过建筑和外形以及雕塑的圣像来传递它的含义的(天主教堂通常有很多壁画祭坛画和祭坛像,高迪靠教堂立墙上的雕塑来表现,给人都搁外边风吹日晒了)。如高迪讲话:“这个殿堂作为一个整体以及对神礼拜的理想地方将艺术地表达宗教的真理和对上帝及圣人的赞颂。”(先嘟噜嘟噜舌头然后捋直了再念)

1892年开始修建“基督诞生”(Nativity)那面的外墙(就是入口的那面),那面外墙的装饰和点缀非常多,高迪认为先修这面墙能吸引人们,让人们早接受这个教堂(也就多奉献)。到1899年,建好了“基督诞生”那面外墙的玫瑰经入口和后殿的外墙,然后是一些其他辅助的部分。1911年才开始设计另一面“基督受难”(The Passion)的外墙。

有意思的是,据说高迪盖房子从不画图纸,而是用各种实验的方法来决定建筑的结构什么的,盖好一步,才能决定下一步,通常连个模型都没有,谁要想看图纸哪怕是草图,他就跟人掰,嫌人家不懂艺术(在圣家堂之前他和两个委托人都闹翻了,包括那个Casa Mila)。但对于圣家堂这么大的建筑,高迪应该还是很有点吃力的。

到了1914年,高迪决定集中精力在大殿本身,别的都不管了,在后殿旁边建立了工作室,制作教堂的模型。高迪应该是意识到自己已经62岁了,有生之年是不可能完成教堂了,而且靠边干边设计是不行了,越搞越复杂,想象力丰富的要失控了,自己都晕了,更别说其他人了,先建个模型再说吧。即便是模型,9年后(1923年)才做好了大殿和教堂顶的模型。

高迪要采用自然形态的建筑设计,他的逻辑是:如果自然界出自上帝之手,那么对上帝最好的敬意就是采用自然形式的建筑(出自上帝之手的多了,比如“黑洞”,艺术家的逻辑就是把不知怎么蹦出来的灵感用话给说圆了)。他的名言讲话:原创性就是回到原始点。他相信自然界的结构是最有效的(尽管他也不知道是怎么个有效法儿,所以他要建模型,既当建筑师又当结构工程师),有一种效率的美(也对,现代不是有了仿生学吗?当然,不仅是效率)。

这是什么果?向上长的葡萄?

这又是什么?芦笋吗?还带结果儿的:

这又是什么?直接长法国面包了,能吃吗?

教堂的模型在西班牙内战中被毁,但后来人们把碎片搜集起来,试图恢复原有的模型并搞清其中的设计。现在工地上的建筑师,雕塑家,造型师等等来自世界各地,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等(没听说有中国的),都在那里在一边陶醉于高迪的大灵感,一边发挥自己的小灵感来实现高迪的大灵感。

18个塔中最高的那个将有172米(欧洲教堂中的最高,也有说高迪设定的是170米,就是要比附近的一座什么山低一米多):代表耶稣;周围有四个塔代表福音书;祭坛顶上的一个塔将代表圣母玛丽亚;其余12个塔代表最早期见证耶稣的12个使徒(所以这个“圣家”也是一大家子,不仅仅是玛丽亚和耶稣)。那些塔也被称为钟楼,但我看着好像没有钟。

这里面能搁钟吗?就是搁了,那声音还不都给捂在里头了?

除了高塔,教堂用外墙的众多雕塑表现了耶稣的诞生,受难,死亡与复活以及对将来的赞颂,每天随着阳光的转移,不同的墙面会轮流有自己光彩和戏剧性的效果(想象中,“耶稣诞生”那一面应该是每天早上最早被阳光照到的。整个教堂方向不是正南正北,而是45度斜的。那一面是朝着东北方向,可能夏天还行,冬天不知行不行。不过没关系,反正耶稣是在天没亮的时候降生的):(是不是看着有点儿那个?咱不说瘆的慌)

下午到日落时分,阳光照在“耶稣受难”那面立墙:(看着简洁多了)

在中午时分,阳光高照在“耶稣诞生”与“耶稣受难”之间,那里正在建的是一面被称为“基督荣耀(光辉)”(Glory)的立墙,也是教堂的正门,可惜还没盖好,就在图片左侧立墙那边:

这都是高迪的设计和规划。

教堂的内部大殿也让高迪发挥了一把:一是造型,搞成树林子的样子:

怎么看怎么像芹菜杆儿:

芹菜畦里的小人国:

据说高迪还察看了教堂周围的花花草草,找了不少灵感:

“这里开的是什么花儿?”,“这里开的是芹菜花儿!”

还真没见过“芹菜花”:

“这里开的是什么花?”,“这里开的是纽纽花儿!”

“这里开的是什么花?”,“这里开的是精灵花儿!”

“这里开的是什么花?”,“这里开的是龇牙花儿!”

“这里开的是什么花儿?”,“这里开的是不知道花儿!”

“这里开的是什么花儿?”,“这里开的是不叫花儿啊!”

“这里开的是什么花儿?”,“这、这、这??….!! 里开的是你们家的花儿呀?!”

这么复杂的“芹菜杆儿”,靠石头垒肯定是没戏了(没准还真是石头吧?):

二是用光,加强采光,主要用金色和绿色玻璃,也用各色其他玻璃:

 

这是窗户的外边,窗框上写着“Glory”:

这是高迪在教堂周围观察植物时见到的一种独眼猫头鹰(除了他别人看不见):

这都是高迪之后建的了,也不知道他满意不满意。为什么不给代表12使徒的12个塔分别装上12音律的钟(用编程控制,来个舒伯特或巴哈的“圣母玛丽亚”)?这样,圣家堂除了建筑形状+光线和色彩的利用,如果加上了声音的因素,高迪会反对吗?

那时教堂施工之缓慢,1925年11月底,高迪接手40多年了,才建好“基督诞生”那面外墙的塔楼,是18个钟楼中高迪唯一建好的一个。当高迪被问到为什么进度如此之慢,回答是:我的委托人(指上帝)不着急。可能是有那句话:“天上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这130年在天上看来还没到一天呢,人家天上吃早饭才看见动工,要是没等吃中午饭就来人说都盖完了,不雷劈才怪呢!

在1926年6月7日下午,高迪离开教堂的工作室,走在街上被一辆电车撞倒,严重受伤。当时司机的报告是:撞了一个流浪汉。几位好心人帮他栏车打的去医院,由于穿着比较寒碜,兜里又没钱没证没存折,前后多个出租司机都拒载(后来拒载的司机都受到法律的处罚),最后被送到一家较近但不是太好的医院,也没人照看,整晚一会儿有意识一会儿昏迷。

出事后没多久,他的同事朋友们就发现他没出现在例行出现的地方,通过打探知道他出事了,就到处寻找,一直找到次日才找到。同事朋友们要把他转到一家好的医院,被高迪拒绝了,他的话是:我属于这儿的穷人。在那里直到两天后去世(话说回来,他好像不仅是被电车撞倒,估计就他的伤势,送哪都没用),被隆重地下葬在圣家堂的地下室里(哪个教堂不得盖个几辈子,所以还是先把作为墓地的地下室建好是真的)。

有人认为那起事故不是偶然的:高迪一直坚持电车应该给行人让路,曾经有一次,他面对驶来的电车还闲庭信步似地迈着方步不让路,迫使电车急刹车,气得电车司机向他扬沙子(用于下坡时撒在轨道上减速)。不过那天卷入事故的电车司机并没说高迪曾和电车较劲,反而有朋友说高迪那两天有点儿心不在焉。也许是命中注定?上帝召唤?

难免有人会关心事故的细节,由于当时街上只有少数目击者,有人唯恐没有疑团,甚至人造疑团。2007年有一本小说:“The Gaudi’s Key”,就说高迪的事故是谋杀。作者说是高迪属于某一宗教小团体,小团体存在的使命就是用生命保护一件耶稣身后的圣物,而一个邪教团体一直在追踪那件圣物。高迪早年从该团体的Master手中接过了圣物,为此成了所在小团体的Master,也成了追踪的目标。

在出事前几个月,他把早年同学建筑的一个挚友的一个12岁的孙子收为徒弟,并让他和自己住在一起。在高迪出事的时候,那个小徒弟也在场,并也成为凶手的目标。小徒弟躲过凶手,还设法在高迪临终前和师傅见了一面。高迪去世前把圣物托付给了小徒弟。

到了2006年,小徒弟已经92岁了,住在巴塞罗那的一个养老院里。他唯一的亲人是他在美国读书刚毕业回来看他的26岁的孙女。老头是一会儿清楚一会儿糊涂,清楚的是他还能认出孙女,还记得圣物那件事。老头决定把圣物托付给孙女,但他糊涂的是,他记不得那件圣物是什么了,也记不得那件圣物藏在哪里了(作者就瞎编吧)。

试图写的和“达芬奇密码”有一比,但评论不好,我也懒得看了,主要是我现在不爱看瞎编的了,更主要的是故事随后编的和高迪也没什么关系,就是消费一下高迪的名字。爱看侦探小说的可以去看看,里面那位小徒弟老头的孙女有个获得数学界诺奖大她一轮多的教授男朋友,利用数学的天才,找到了隐藏在教堂的圣物,并且不用猜,最后肯定是邪教团体的追杀没得呈,肯定是正义战胜了邪恶。只是具体最后“圣物”是什么还得猜猜,我也不知道。

对圣家堂的设计,现在听到的都是称赞,高迪被称为“20世纪的达芬奇”,甚至被称为“上帝的建筑师”。但也曾经有过不少反对,有的还很激烈,说它是“建筑史上最丑的”。说它好看也真好看(我觉得主要是大殿里面),说它难看也是真难看(外表远看,教堂“耶稣诞生”那面立墙,好看吗?)。应该说重要的是高迪的理念:从自然界获得灵感。那肯定是无穷无尽的。瞎想一下其他的可能性,比如说,18个尖塔要是造型成18棵树,比如“Lebanon Cedar”如何?约柜就是那种树的木头做的,上帝应该乐意吧?

高迪一生没有结婚,他30多岁时曾经倾心于一位离婚的女士,但由于性格原因只会暗恋,到有一天终于鼓起勇气向心中的女神表达心迹时,已经太晚了,那位女士给他看了自己手上的戒指。那时应该也是高迪已经接手圣家堂的设计的时候,也不知是需要全部精力投入教堂的设计,还是这次的感情经历让他非常失望之极,总之是从那之后他就对女人就再无兴趣,而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圣家堂的建筑中。

很多人试图从各种信仰去理解高迪,甚至有人认为高迪是“先知”,也已经有人提议要把高迪封为“圣人”(至少符合圣人的必要条件:贫穷)。但有人说得好,高迪心中的上帝或女神就是“建筑”本身,也有人认为高迪在那次对女人的感情挫折后,就在宗教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其实就是把圣家堂作为自己的一生的感情寄托(这样也挺好,不然也许现在圣家堂看着就是另外的样子了)。

作为一个面向穷苦大众普通市民的“赎罪教堂”,圣家堂的建造一直是靠捐款和百姓奉献(比如门票)。高迪去世时完成了还不到四分之一。尽管如此,高迪完成的教堂地下室和“耶稣诞生”那面立墙在1984年作为高迪的建筑的一部分被注册为世界遗产(教堂作为整体并不是世界遗产,另外有地方,比如Wikipedia说教堂地下室在高迪之前已完成)。

教堂正殿在2006年完工,教堂在2010年被梵蒂冈教皇祝圣为“次级主教座堂”(Minor Basilica,最初建造教堂并不是要把它当作主教的座堂,但高迪把教堂搞得如此之大,不来个主教坐镇是不是显得有点不成体统?)。现已完工70%,如无意外,可在2026年(也有说要到2028年的),高迪去世100周年完成(离奠基144年,刚好超过天上的一整天还多那么一点点,不算糊弄,放心交差吧!)。年预算现在是$2700万,主要来自每年300万的游人(我是2015年其中一个)。

建好了是不是就不用买票随便进了?俄可是买过票奉过献赎过罪地!^-^。

 

 

美丽风景 发表评论于
偶喜欢里边, 外边疙疙瘩瘩, 特不好清洗, 整脏兮兮地。
里边各种花木, 真的很亲民。 彩光格外漂亮。
谢谢幽默的文字, 图片没得说, 赞!
随心时光 发表评论于
更多评论见本文在“文学城/世界风情“论坛的copy:
http://bbs.wenxuecity.com/travel/485153.html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