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人家(二)

多年来在文学城论坛和群组发了一些帖子。很多已经找不到了。还能找到的,就存在这吧。(慢慢再整理)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小桥流水人家(二)

1. 我的草堂

全家下放和知青插队不一样,我们没有知青点,没有集体宿舍,没有食堂。仓库场边上三间草屋腾出来,就是我们的新家。(如图是杜甫草堂。我家那三间没它那么好,也比它小。)

这房原来是生产队放工具和煮茶水用的。进门第一间房内有一副两眼灶(即有built-in两口锅的灶头)。和图中的灶相似,但比它小,只有两眼。这种灶头一般是烧农家柴火的,在我老家就是稻草和棉花秸。烧棉花秸比较容易,烧稻草需要一些经验,要扎成草把才能送入灶膛。刚下乡时,不太会用这种灶,常常把火头压死。这时就需要借助烧火棍,也叫吹火棍,吹一吹就可以让热灰复燃。因为柴火是紧缺物资,常常有人发明种种烧火秘笈;记得我就做过一些高度危险的烧火实验。其中之一是将点油灯用的火油封入小铁罐,盖子上面钻一小孔,用铁丝扎紧盖子连罐身。加热后火油汽化从小孔喷出燃烧。因为汽化的原因,燃烧很充分,火势很猛。但也很危险,容易爆炸。后来听说有人受伤毁容,就没敢继续使用。

除了厨房之外,里面还有两间,算是睡房。睡的是竹塌。如图,用两条长凳或竹马架起来就是一张床了。刚下乡那会儿,垫的是稻草,上面铺竹席,冬天上面铺棉胎被褥。睡在上面还挺舒服的。就是太闹,一翻身,竹床就吱吱嘎嘎乱响。通常床上一年四季都挂着帐子,夏天避蚊子,冬天保暖,同时也遮起了一片小小的私人空间。


2. 小桥流水人家

江南水乡的民居都是依水而建,前面是路,后面是河。每幢成L形或缺了中间一笔的E形。从侧门出来,沿小径拾级而下,便 到河边。宅子三面种竹,谓之竹园,远远望去,幢幢宅子在竹林之内影影绰绰,犹抱琵琶半遮面。清晨傍晚,那炊烟,就在竹稍上袅袅升起。

那时候运输主要靠水路,仓库场就在河边不远。走出我那三间茅屋之家左拐沿河走20米,就是一座小桥。这是一座小木桥,桥板(桥面)不足两尺宽,直接架在木桩上没有任何固定。原因不是豆腐渣工程,而是by design。因为桥下还要过船,船要是高大了些,必须把中间的桥板抬起才能过,所以桥面不能钉死。有时给船碰了,或者发大水,桥板就有可能给水冲走。这时就要用船渡人,同时顺水追去,把桥板找回来。

后来国家按下乡标准分给材料,生产队给我们建了五间瓦房。L型,长边三间,短边两间。队委会讨论宅基地的时候多了个心眼,考虑我们可能回城的因素,没有把新房和原有的民居建在一起,而是建在仓库场附近的河边。所以下乡八年,我家一直是孤零零地以小桥流水为伴。

新房建成之后,地方大多了。L短边两间,一间dining room,一间是kitchen。一付二眼灶,旁边放一个水缸。还有人记得“沙家浜”里的唱词吗?“水缸里面把身藏”。我们用的就是类似的大水缸。水缸不仅储水,也为了净水。小河的水时清时混,下大雨发大水时水中泥沙很多,不能直接饮用。要加一点明矾,使泥沙沉底,上面的水就清了。

L长边的三间,两边两间是bed room。中间那一间是正房,按当地的习惯是用来放工具的,比如石磨,石臼,纺车,织布机等等。当地还有一个古老的风俗,富裕的家庭(俗称“好人家”)要提前为身后事做准备。就是把棺材(俗称“寿材”)预先准备好,供在正中。你要是跨进有些老乡家门赫然见到一口棺材,请不要吃惊,那是寿材,添寿的。我家那时一心扎根农村,正屋的布置也随当地风俗。寿材是没有的,但其它工具大部分都有,特别是我家竟然也置了一架织布机。织布的技术要求很高,但我母亲学会了。这就是农村,所谓男耕女织。

造房子(俗称“起屋”)在农村是一件大事。一家起屋,全村帮忙。当然帮忙的只会打下手(俗称“小工”)。需要技术的部分,由公社建筑队的师傅(俗称“泥水匠”)打理。泥水匠,虽然听起来很土,但起屋,造桥,修水利,建工厂都少不了他们。所以在当地算是一个很红的职业,不少小伙子都当学徒。但建筑队收徒很严,要求能吃苦耐劳,认真勤快,而且嘴要严,脑筋要快。因为起屋等大事都是要讲究吉利的,说错一句话,很可能就是一个事件。当地流传的一个故事就是某家起屋,某学徒,也许正在考虑要供在正屋的寿材,说了一句,“这门,棺材能进出吗?”主人家脸色当时就变了,正要发作,只听老师傅哈哈一笑,“这门那,官出得出,财进得进!”把一场风波消于无形。

我家起屋,我当然要积极参加。那时我很好奇,向师傅们问这问那。建筑队队长就是邻村的,见我勤快好学,想收我做徒弟。但因为我还在读书,没成功。不过我命中也许注定要做匠人,后来我还正成了匠人徒弟。这是后话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