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秃笔: 走出千年风范---闲谈国粹老头鞋

亚特兰大笔会是由一群居住在亚特兰大的中文写作爱好者组成。笔会提倡中英文写作,互相交流提高。欢迎有兴趣的人士加入。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上篇因缘际会找到机会唠叨了一通国粹絻档裤。余兴未尽,再唠叨点另一个国粹“老头鞋。”

在我记忆中,文革前北京大街小巷经常看到岁数大些的男人穿着一种布鞋, 官名叫圆口布鞋, 俗称叫老头鞋。这种老头鞋的历史大概很久,无法考证。 主要特点是鞋面有大的半圆形开口,露着脚背。 浏览了不少历史照片, 发现晚清达官贵族甚至殷实商甲大部分穿着“官靴。” 自然, 靴子比老头鞋好看,气派,配合身上讲究的衣着。 晚清的照片里,百姓打扮的人群全部穿着圆口布鞋,也就是老头鞋。 根据它的样子,容易制做,用料简单,便宜等特点,我认为这种布鞋应该是民间穿着为主,劳作阶层穿着居多。 再继续浏览民国时期和毛爷造反立朝的很多照片, 发现老头鞋在过去的百年里依然是民间男人的主要用鞋。万寿无疆的毛大爷和红朝大小头目们也留下不少脚蹬老头鞋的照片。 当年毛爷的红党军士兵们也都穿这种样式的老头鞋。那可是真正手工做的,不是机器做的, 由农村妇女们一针一线地纳出来的。

少年时候出于好奇,试穿过我爷爷的老头鞋。只觉得这种鞋不“跟脚,”也就是容易掉。只能穿着四平八稳地走路,不能连蹦带跳的。另外,不喜欢老头鞋是因为它主要被中年和老年人穿着,从没见过青少年男子穿这种鞋子在北京胡同里出没。 那个时候,形象这个词汇还没有流行呐,可是凭着男人的爱美本能吧,年轻男人不愿意穿被认为“老”的鞋子和衣服。

大约在七十年代末期和八十年代中期时候,北京流行一种叫“懒汉鞋”的布鞋。这种布鞋是以白色塑料为鞋底,有鞋底花纹。 前面圆口部分被封上, 完全盖住脚背。 二边有黑色松紧布, 方便走路和穿脱。围绕着鞋子还有一圈鞋裙或者叫鞋边吧。 按照那个时代的审美标准,谁穿上有双边鞋裙的白底懒汉鞋是很显摆拉风的事儿。 中学时候,白底懒汉鞋是小混混们死活必须有的。等后来我们这些老实巴交的孩子们穿着时候,这种懒汉鞋已经满大街,不再被认为是什么时髦的东西了。 不管怎样,少年时候穿着自己喜欢的鞋子还是很得意的。 那个时候大部分少年和青年人在穿鞋上也没有什么选择,要么穿绿色球鞋, 要么穿懒汉鞋。再时髦点的穿白色回力牌高腰球鞋。 北京老百姓当时穿皮鞋的不多。 基本是朝廷各种机关衙门里的人群穿皮鞋的多些。

我还记得六十年代末期我奶奶和胡同里的老年妇女们如何做家作的布鞋。 先用破旧衣服剪片,刷上浆糊一层层粘好,用重东西压着晾干,成为很硬的一片。 再把它剪成预计大小的鞋样,一片片摞起来。之后,再用一种麻布线来回在那一摞布片中穿孔,叫做纳鞋底。这是一门技术活儿。得有手劲。 纳的紧密,鞋底才能坚固耐用。

文革前北京地区有很多家庭从外地和农村迁入,还保留着自家缝制新衣服的习惯。胡同里有个木工邻居,有三个女儿。那个时候她们的妈妈就是在家自己缝制衣服做鞋子。每年过新春的时候,她们打扮的很新, 没人嘲笑她们的衣服土之类的。但是后来等我上中学以后,家做的衣服不再受到孩子们的喜欢,觉得土气。而鞋子更是已经完全去商店里买,很少能看到家做的布鞋了。

如果回头看一下清末民国乃至红朝这近百年,国人的衣着打扮变化, 在城市逐渐西化,而在农村则依然是传统布衣服。 在城市里,圆头布鞋居然没有被淘汰, 还在残喘延续着存在。除了我提到的懒汉鞋外,很长时间内,布鞋几乎没有其他样式,全国城乡商店里就是这种老头鞋了。

七十年代中后期,北京有一些红朝官员家庭的老大不小的大龄青年男子喜欢身穿绿军装,脚下一双黑色老头鞋 以示不同。这身打扮当年会传递一个信息,他来自所谓的高干家庭。 和一般的机关干部,军队小官家庭不一样。 当年一些老红党徒们陆续从劳改地,监狱,流放地回京,官复原职,或者起码不用再低三下四胆战心惊地过日子了。这些人的大龄子女也就是今天说的真正的红二代 也跟着父母回城,或从党军复原转业,从外地回京,需要找工作。于是,各种机关学校杂志社博物馆等闲差马上就有几个这种红二代出现,坐办公室,不用干体力 活。干点不用专业知识不需要出汗努力的闲差。这种工作当时比较令人羡慕。 赚钱跟大家一样,不多。 可是绝对比卖大白菜蹬三轮车开公共汽车送煤厂矿做工等基层工作舒服嘛。如果不靠父母的关系,他们是没有可能找到这种悠闲自在的差事的。这类人的口碑也不太 好。 尤其男的。 一般印象是有种天生的优越感。口气大,什么事情他都见过都知道。家里老头的绝密文件他随便看。

俺 们东城牛大就有这么一号人物。他个子挺高的,当年大概有三十左右。长相上一看倒也和俺们京城百姓的孩子们不一样,比较白净,气质上比百姓孩子们不同。自己 搞一个电化教室的闲差事,大门一关,谁也摸不清他在干什么。平时也不和同事们来往。牛逼自傲的不得了。其实,在大学里,谁也看不起这种所谓的军二代红二代。靠老爸的关系谋个闲差事,算什么本事么?  这哥们给我的印象挺深的。俺们当年怕穿老头鞋,中式服装, 怕被人说土气。 他专门穿老头鞋以示不同。这个中原因,我多年后才明白。

十来年前回京,去大栅栏闲逛。那里有家老字号鞋店,内联升。重新装修,门脸非常古典高贵,有清朝遗风。好奇之下进去专门看看。发现人家还在卖中式老头鞋,还有俗称棉窩的旧式棉鞋。而且,那价格还真贵。 一般低档的老头鞋也得三百人民币,一直到一千多一双。 最贵的老头鞋,还不放在外边,摆在玻璃柜台里。看完后我不解地问老姐,谁花这么多钱买这种老古董啊? 老姐说,你不喜欢,总会有人喜欢。 咱爸就喜欢穿这老头鞋,说是舒服跟脚透气。你让他穿你过去穿的懒汉鞋,他死活还不穿呢。回家一看,俺老爸还真的有二双老头鞋。 老人家遛弯去医院买菜交费用都穿着它去。

据说有句老北京俗话,“爷不爷先看鞋。我也曾听说过看人门第先看脚的说法。我估计当年东城牛大那哥们肯定知道这句俗话,所以才坚持穿老头鞋,不随大流穿什么懒汉鞋。 他也倒有点道理和效果:不然,我如何能记着这厮这事这么多年呢?

北京这家内联升算是很老的字号了。源自晚清时代的1853年。作出名堂后,给皇帝做龙靴,给大臣们做朝靴,给商甲们做鞋。再查这家老店的介绍,当年北京流传衣着打扮的顺口溜,有句口头禅: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这里说的"脚踩内联升",是说能够穿上内联升做的鞋,是显示身份的一种炫耀。这就是它内联升的产品口碑好,现代话说是商誉好。难怪老爸时不时地提起类似的老字号呢。

上次回去,老爸提起一家老字号饭店,同和居。我们专门打车在月坛店那边撮了一顿:葱烧海参, 炸小丸子,槽溜鱼片,几个普通的同和居看家名菜。吃得老爸和老妈很高兴。他们年轻时候的回忆也回来了。不过,好货不便宜,这句话也对。一顿下来,四个人一千人民纸。其实没有什么值钱的货色,比如鱼翅,燕窝,鲍鱼之类的。那种货色,一道就要上千元呐。

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改进极大。北京大街上,各色衣服打扮都有。而且小牛小妞儿们的品味也不错。在街上站半天, 肯定不会看到同一样式的衣服鞋帽。这要是倒回四十年前,站在北京王府井大街上,放眼望去,就是蓝绿灰三种基本色彩。男女老少都穿着一样的毛氏衣服。翻看大 学时候各班级的合影,惊讶地发现全班男生全穿一样的蓝制服,女生也穿同样的蓝色制服。脚下也那三样鞋子。胶鞋是或绿或蓝的解放鞋。布鞋是懒汉鞋, 很少有老头鞋。女人穿的布鞋只在脚脖子上有带子。皮鞋也有人穿,但你想找个式样不同颜色不同的都很费劲。这在当年没有意识到,但也真的是它姥姥的可悲。毛 爷统治了近三十年,城乡人民生活艰难,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着。毛爷一场革命, 不但让神州草民死了千万之多,更把历朝都有的贵族们给清理干净了。如果按照北京老话说的看人先看脚的说法,那毛爷时代全体草民们都是穷人,脚上都踢拉着破 旧的布鞋和球鞋,除了百千位红朝官宦权贵们穿皮鞋外。这个结论不是夸张而是真实的。

现在经济发展,文化活动多,带来一股复古的风潮。 反而给传统中式服装提供了一丝生机。电视剧,相声,演唱会上穿着传统服装的演员不少。我这个岁数的人群中男人也有人在穿老头鞋。可能年轻时候排斥,到了一把年纪了倒接受它了。不过,如果小孩们不再穿这种圆口布鞋,那依然是后继无人的窘况。如同国粹京剧那样,年轻人不喜欢,观众群体减少,那就早晚只有消亡一条路了。老头鞋能否再存在下去,我看很有问题。可能它不会成为大路产品,而是少数喜爱它的顾客群维持它的存在, 作为一种文化图腾,一种文化遗产,一种民俗产品,继续存在。


 

appaloosa 发表评论于
想看々老头鞋是怎样的!
-----------------
google/image 好多老头鞋

波城冬日 发表评论于
想看々老头鞋是怎样的!
舟水桥头 发表评论于
现在在地铁里一眼望去,几十位乘客,没有两个人有一样的鞋子。真是百鞋争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