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日常生活
韩复榘穿着朴素,日常总是一身灰布军装、黑布鞋、布袜子,与普通士兵没有什么区别。遇到重大集会或接待贵宾,他还要系上武装带,打上绑腿,一身大兵打扮。
“打绑腿”是旧时军人的基本技能,要不松不紧,并在外侧折成笔直的一道“人字花”,这只能自己动手,别人无法代劳。韩复榘从来没有穿过长筒皮靴,有时去南京开会,就换上黄呢军装和皮鞋。从来不穿裘皮、绸缎。不过呢,倒是有一件羊皮军大衣,这也没啥,雷锋这个上士班长不是还有皮夹克嘛,韩复榘这位上将就不能有件羊皮军大衣?这是当团长时打仗有功,冯玉祥赏他的。韩复榘就有一个毛病,喜欢用白绸手帕,但是这也说明韩复榘讲究卫生啊。
不穿名牌,不慕虚名,人很实在,肿么样,各位美女赶紧报名吧!唉,不对了,等等、等等。韩夫人说韩复榘身上最讲究的就是这两块手绢了,身上别的都是土布的,就这两块儿帕头是真丝的。
韩夫人?唉!各位美女请回吧。这个韩复榘不光有原配的包办婚姻,还有两房小妾!这叫什么事儿?!二房纪甘青,是在河南当省主席的时候“霸占”的,是个河南坠子的红角儿;三房“红菊花”,这就是在当山东省主席“霸占”的。这二位小夫人和现在的美女心思是不一样的,不是上杆子贴上去准备坐在宝马车里哭的,只好愿意被“霸占”。此外倒是没啥小三、情妇的了。
韩复榘一家住在省府大院的东大楼二楼,楼下是第5连的连部和该连一排士兵。每天清晨5点半必听到“悠扬”的起床军号声,随之是粗犷洪亮的士兵大合唱。好几十个粗大嗓门,跑着调一起在楼下大声嚎起来,在这种环境下,估计就是猪八戒也睡不着了,全家人也只好5点半全都起床。
接下来一白天,这帮大兵,操练声、口令声、劈刀打拳声不绝于耳,直到晚上听到呜呜咽咽的熄灯军号才算拉倒。听到熄灯号,韩家几个孩子也纷纷找见自己的床,赶紧爬上去睡觉,明天早晨还是5点半。
韩复榘是上将,南京国府自然给做了一套金光熠熠的上将礼服。韩复榘一次也没穿过,就是着装照片也没有。这套礼服连同专用的衣箱一起堆放在阁楼上,动也没人动。韩夫人偶然一次翻检衣物,才发现礼服早已被虫蛀得面目皆非了,看来是纯毛的。
在这个阁楼上,还有一个小箱子,里面装满了各种勋章、奖章。韩复榘也从未佩戴过任何一种,结果成了孩子们的玩具,以后自然全部遗失。
一家人过日子,倒也简单。韩复榘对吃饭十分随意,不过呢,总是对家乡的东西吃着顺口。河北省霸县人,特别爱吃烙饼、饺子之类的面食,就这点儿水平的口味儿,就是想吃点儿腐败的,也吃不到哪儿去。平时在自己办公室单独用餐,每餐两菜一汤,平常得紧。
韩夫人带着孩子们和家庭教师在东大楼用餐,每餐四菜一汤,冬天加一个火锅,逢年过节才有鸡、鱼。有一次,小公子馋了,自己跑到厨房去要点儿好吃的。厨子问他想吃什么,小家伙儿想不出任何菜名!不过呢,“门前小花狗,眼睛黑溜溜,爱吃肉骨头”,这首儿歌是会唱的,便说:“来个肉丝炒肉片吧!”
韩复榘对吃饭无所谓,不过会喝酒,最爱喝家乡河北的“老白干”,飞天茅台是不喝的。有时来东大楼过夜,楼上的人就听到楼下门岗死命的吼声:“立——正!敬——礼!”韩夫人就赶紧到楼梯口迎着。
韩复榘上楼进了门,两口子就到大客厅,隔着写字台对坐着一块儿抽纸烟、唠唠家常。趁着这功夫,厨子就把酒菜端上来了,韩复榘就一个人开始慢慢自斟自饮。下酒菜永远是两小碟,一个是香椿炒鸡蛋,一个是小葱拌豆腐。韩复榘酒量很好,每次半斤白酒一点感觉也没有,一般也就喝半斤,从没醉过。
韩复榘烟瘾很大,只吸大号的哈德门牌纸烟,很普通,有钱人不吸这个,都吸绿炮台、九五至尊啥的。持烟的姿势也很特别,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纸烟的中部,让烟头向上翘着,姿势很笨、很不潇洒。没办法,这么费劲就是为了不让烟熏了手指头。以前在西北军的时候,严禁吸烟,冯玉祥经常检查官兵的手指,若发现有熏黄的痕迹,轻则罚跪,重则打军棍。韩复榘偷着抽烟成了习惯,当了省老大还是这德行。
有一次,韩复榘去泰山看冯玉祥。冯玉祥身材魁捂,一身蓝布裤褂,腰上扎着粗大布带,戴一顶草帽,农民的打扮。韩复榘一旁恭坐,非常拘谨闲谈着。冯玉祥突然说:“向方,你就吸支烟吧,没有关系。我知道你抽烟,你早就在抽烟了,叫你戒烟你戒不了。”韩复榘立刻站起来回答:“报告先生,我已经戒烟了。”韩复榘与冯玉祥又谈了一会儿,实在烟瘾难耐,就说去方便一下,刚迈出门槛,副官当然明白,立刻递上纸烟、点上。
韩复榘把“我决不喝兵血”这句话挂在嘴边。每月的薪俸是675元,特别办公费1000元,特别开支20000元,这些都在预算内。特别开支包括顾问以及应酬开支,冯玉祥的5000大洋和500袋白面也在里边儿。
韩复榘一般绝不打麻将,上牌桌都是为了陪客,纯粹是应酬,心不在焉地打上四圈,故意输点钱,随即找借口匆匆而去。就这样的牌风,也没人愿意和他打牌。
不看戏、不看电影,除非陪客,韩复榘自己从没有进过戏院。有一次为水灾募捐,邀请梅兰芳、金少山、杨小楼等著名演员来济南义演。开场第一天,韩复榘一直坐到散场,还不时鼓掌助兴,但以后就再也不露面了。
没啥私生活、不逛夜店,就是一个平常家庭过日子。还从来不肯坐人力车和轿子,因为韩复榘认为人拉人、人抬人最不平等。讨厌“老爷”“少爷”的称呼,严禁家里的佣人称孩子们为“少爷”。这让佣人们感到为难,怎么能直呼韩家少爷们的名字呢?挖空心思地想出个称呼,分别称为‘大学生’、‘二学生’、‘三学生’(也真够难为韩家佣人了,要是俺就给叫成‘大学生’、‘中学生’和‘小学生’了)。
两个小夫人也管得严,也搞不出啥“炫富”这类丑的不能再丑的丑闻来,本来就没有多少钱,也就不想那些了。有一年冬天快到了,二夫人纪甘青先翻出皮大衣,穿上准备外出。这件皮大衣可不是韩复榘给买的,纪甘青本来就是河南坠子的大红角,是当年自己置办下的。想当初公私合营的时候,郭兰英把两个手上戴着的6个还是11个金戒指全上交了,看来文艺界挣点儿钱还是容易的。韩复榘看见纪甘青穿着皮大衣、踩着高跟鞋“拧得拧得”往外走,心里生气,长腿一迈追到二堂口,从后面一伸手揪着纪甘青头发就拉了回来。一边拖一边骂,“我的兵还没穿上棉衣,你敢穿皮的出去?!”
要说爱好,那就是涵盖多种体育运动了,尤爱骑马、游泳、踢足球和打篮球。在西北军当团长的时候,他那个团的球队就很有名气,每次比赛都亲自上场。到山东后虽已40岁出头,仍不能忘记球场,有空常去足球场玩球,向小儿子传教顶球、压球等这种“高级”技术。所以说,“多买几个篮球,一人发一个,省得再争”,这种笑话,实在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