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不是神
似乎人人喜欢杨绛,尊称她为先生,能得这种称谓的女性屈指可数,必须是从民国来的,有学问,有长相,有品位,有故事。四有缺一不可。
读过先生的“洗澡”和“干校六记”,我没体会到淡定和从容,倒是看出了才气和狡黠。中国能写这样文字的人不少,数杨先生名气最大。
也许,她是钱锺书的太太,才子才女的组合,很配,双赢。
也许,是她的长寿,105岁大概是文坛名人中的冠军。
也许,是她70岁后的文字,阅尽沧桑的平和,直接治愈现代都市人的烦躁。
这么说来,她也算“鸡汤”写手。即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读者,也还是喜欢有料的“鸡汤”文。
但是,又有一些疑虑。她70以后说淡定,讲从容。我们20,30,40岁的人可不容易做到,一颗不安的心总在跳动,脑子转得频,眼睛看得累,只因世界变化快。
杨先生老了修炼成精,年轻的时候似乎既不淡也不定。邻居梁思成林徽因搞个趴,她小心眼喷酸水好多天,很不淡定的关起门来写影射文。据说,为鸡毛蒜皮的事,她也跟邻居吵架。
我想,这正是先生了不起的地方--她是一个真实的人,有自己的毛病,自己的抱怨,当然也有遮不住的才气和豁达。
先生驾鹤西去。咱中国人热爱造神,早上打开微信,漫天盖地,先生被直接抬到大神地位,膜拜者众多。这大概不是先生愿意看到的。
我喜欢杨先生,尤其她的小心眼,这让她更有“人”味,她不是神。
谨以此文纪念杨绛先生。
图:清华学生在校图书馆门前悼念杨先生。
阎立华 发表评论于
转两段我同学的感概,比较能代表清华学子的想法:
“好读书奖学金”捐赠仪式那天正在清华经管上课,给清华捐款者甚多,不冠以自己名字者甚少,故闻之犹为敬重。因书而来的钱还助于好读书之人,薪火相传。 --(捐款)
同时期的才子佳人轰轰烈烈者甚多,能偕老者甚少,这一对是最让人羡慕和尊敬的。喧嚣过后,一读再读,永久怀念。神仙伴侣当如是。(钱杨的情书)
阎立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行到水远处' 的评论 : 码字的人都会隐藏,我也有这毛病。杨先生把“真”和“小”写得饶有趣味,是才气,也是功力,更是人格。
你转的这段很能体现先生的“可爱”。
shantouchen 发表评论于
兔子急了还咬人。
杨先生咬得好!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秋水_伊人 发表评论于
来听听不同的声音,给楼主点歌赞。
现在早已过了把人当作神崇拜的年代了。个人喜欢她,正是喜欢她的才气和狡黠,正因这样,才更显示出她的真实,当然也喜欢她年长时的谈定和从容。像她这样的人又活的很高寿,真的不多见。
在水四方 发表评论于
我觉得这不是追捧. 这是对长者的一种尊重. 这和当今的准捧风气觉不能相提并论.
另外,楼下有人说他们的贡献,不就和管锥编. Come on. 他们是文人. 能留下一篇万人称颂的文字难道不是成就? 管锥编没有多少人看就又没有价值了?这种逻辑我实在不懂。钱先生可以通俗来一个至今人们津津乐道的文, 也可以高雅在学术届立碑,这才是大家.
还有因为众人称颂所以我要标新立异来个不同的声音, 并不能彰显你的本事。真有本事,你来写个万人争读的文学创作
行到水远处 发表评论于
在《干校六记》里,杨先生曾写道,她和钟先生在第二批遣归的名单里,她说能早些回去,还是“私心窃喜”。 看到有不在这批名单里的老弱病残时,又很“愧汗”,可她说,这愧汗并不能减少私心的欣喜。 改造那么些年,加上干校的两年,她直言不仅没进步,连私心也没减少些……
我喜欢她的这点真实的私心!
bl 发表评论于
我想钱杨两位先生其实和LZ想的一样.
xiaomiao 发表评论于
他们两口子都是极聪明的人,运气也不太差,有人追捧不足为奇。不过,我已经过了追捧别人的年纪了。
怀旧人 发表评论于
关于钱杨两位老先生和邻居打架的事,希望大家从网上看看当事人多方写的回忆。钱先生去世当年对方又旧话重提并发文,钱先生在打架事件发生后对杨先生曾说过:打人咬人不该做的事我们都做了,以后不要再提它了!杨先生本不想再提此事,可是为了让大家能看到事件的全部,做为另一方当事人有必要把当时她自己记得的经历写下来以免后人乱说一气!所以杨先生写了“打架事件”
现在我们可以用common sense 分享一下:事件发生时钱杨两位老先生已经5,60岁,对方可是3,40,正当年;钱杨两位老先生瘦小众所周知,对方夫妇较高大也是大家知道的;钱杨两位老先生为什么动手?因为对方侮辱他们的女儿!如果是我们自己我们都会做同样的事!更何况事件发生后钱杨两位老先生就此逃亡了……
至于说从先生的文字可看出先生小气抠门,我反正是醉了!先生经历了近代中国所有的大事件,日战时在上海一家人不为日本米折腰,为了让钱先生专心写作围城,亲自下厨持家……
今天在这里我们怀念杨先生,是因为先生的文字inspired 多少我们曾读过她文字的人。至于其他,我们是不是让它随风……
先生一路走好!“我们仨”终于团聚了!
小三儿她姐 发表评论于
说得实在。
锦西 发表评论于
这是人们的一种情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一种认同和向往。她身体并不是很好,但她活到105岁。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说是个神人,神岁,没什么可非议的。
blueforest 发表评论于
楼主不跟风,不盲从,佩服!
荔枝100 发表评论于
好文,欣赏她的真实,不是泡在心灵鸡汤里的人生。
等等看看 发表评论于
呵呵,这也是我没有太多追她的原因吧。她是大师,但毕竟人无完人,就看读者更看重哪一方面了。
老农民说两句 发表评论于
世上没有完人并不表示我们必须假装杨绛是个完人
老农民说两句 发表评论于
再提供点素材:从她的文章中可看出她对保姆刻薄得要命,缺乏尊重。
把她当神的粉丝是容不得别人说她一定半点的缺点的
龄龄妈妈 发表评论于
谢谢楼主,其实,我知道你的清华的,我也知道奖学金的事情。我觉得你文章里能够出现这一段,就是对老人最大的致敬。再次谢谢!
草鱼儿 发表评论于
看到那些指责杨先生和钱老不是完人,甚至还扒她们的‘污点’,把和邻居吵架以及‘小心眼’等事情不经过背景介绍孤立的‘抖落’出来的作法,我怎么就觉得如此不妥呢。
今天谁会认为世上有完人?当今中国有多少人在作人上达到(不要说超越)她们一家仨口的高度?她们仨的命运难道不是最触动人心的吗?计较人家的小心眼等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以此来证明什么呢?
算了,其实就杨绛先生自己,根本早已不在乎別人怎么说。她们一家三口的故事,听着就想流泪。
雪白小兔 发表评论于
我也读了关于林非夫妇的事情. 两点大家可以考虑, 杨给他们拿吃的, 她说杨把自己不吃的给他们吃, 瞧不起他们, 钱杨夫妇逗他们儿子玩, 他们说不尊重他们的人格. 多么矫情的一对.
阎立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inmiu' 的评论 : 看谁被捧了,象“主席”那样的人可有不少。
杨先生与他们不同,是清醒的读书人。
阎立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没有对错-只有过客' 的评论 : 杨先生还是很了不起的,他们那代人中的翘楚。等我70岁了,也会去琢磨炖鸡汤的。现在五谷杂粮就行,有汤就营养过剩了。
阎立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uumia' 的评论 : 我也很怕“崇高”,都绕道走的。
阎立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龄龄妈妈' 的评论 : 这是15年前的事。
杨绛先生淡薄名利,却对慈善出手大方。2001年,她将钱锺书和她的全部稿费版税和著作权,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为的是奖励好学上进、成绩优秀、家庭经济困难的清华学生,“希望奖学金能帮助贫寒人家的子弟如其所愿。”
在捐赠仪式上,杨绛先生谈到,她是一个人代表三个人,代表她自己、已经去世的钱锺书和他们的女儿钱瑗向母校捐赠的。她说:"设立'好读书'奖学金是我们一家三个人的意愿。在1995年钱锺书已经病重时,我和钱瑗到钱钟书的病榻前,我们商量好了,将来我们要是有钱,我们要捐助一个奖学金,这个奖学金就叫好读书奖学金,不用我们个人的名字。"谈到设立好读书奖学金的宗旨,杨绛指出:"'好读书'奖学金的宗旨是扶贫,因为我们看到富裕人家的子弟升学很方便,可是贫穷人家的儿女,尽管他们好读书,而且有能力好好读书,可是他们要上中学就有种种困难,上大学就更不用说了。'好读书'奖学金就是要鼓励、帮助这些家庭贫寒的学生。"
她语重心长地对获奖学生提出了期望。她说,清华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要我们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求知识,学本领。"厚德载物"是一个道德标志。我们努力求知识,学本领,为的是什么呢?如果我们没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去承担重任,那我们的努力就失去了价值。"自强不息"是"起","起点"的"起","厚德载物"是"止","止于至善"的"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8个字就是我对"好读书"奖学金获奖学生的希望。
"我们一家三口都最爱清华大学"。的确,杨绛先生"三进清华"和清华为钱钟书"两次破格"的佳话都已广为人知。对他们的女儿钱瑷来说,清华园是她童年美梦的摇篮。"好读书"可以说是钱、杨的共同志趣,也是联结两人情缘的一条红线。当年,杨绛先生一进清华就同"二书"结缘:一为读书,二为"钟书"。因爱读书,而爱爱读书的"钟书",因爱钟书而更爱读书。
如今,杨绛先生百年,一家三口重逢。愿先生这一份对清华学子的寄语,这一份先人的精神永存。愿先生,一路走好。
玄米 发表评论于
比他们更清高的,文革都没熬过来。真实才可贵。他们是一对食人间烟火,有智慧有自己世界的人。他们不枉人世一游。
龄龄妈妈 发表评论于
赞颐和园。当年读到文革中的他们与邻居矛盾冲突,也大吃一惊,但法律上都允许正当防卫,两个传统又开明家庭出来的知识分子不到万不得已会如此?时隔几十年,在老人刚去世时再提出来吗?妥当吗?
到很想看见清华学子谈谈他们创立的奖学金的事。
颐和园 发表评论于
我同意LZ对杨绛文字的感觉,有点女人的小心眼,小算计,是聪明人写的聪明文。但我不同意楼下一些网友的评论。我相信城里的大多数兄弟姐妹不是跟风悼念杨绛。我读过她的书,听过她的讲座,去过她家,见过她朴素无华的起居室兼书房,与她交谈过。我就是喜欢她,佩服她。说她做作,矫情,那才是跟风呢。
在中国当清流,不易!
颐和园 发表评论于
悼念杨绛就是把她当成神了吗?正是因为她像我们一样有各种人性的弱点、各种意志薄弱的缺点,而她却能在物欲横流的污浊世界里坚持做清流。我相信,大多数纪念杨绛的人,不是把她视为神,而是看到了她在滚滚尘嚣中不肯趋炎附势的人格。这种坚定,这种勇气正是现在的中国知识界所缺乏的。同样,她与夫婿同心协力与欺负他们的邻居打架,也是一种勇气,给老两口点个赞!我看到过太多的中国老知识分子遇事就缩头,无限忍让的做法,难受。。。。
十全老人 发表评论于
人可以好,也可以坏,但做作最让人反感。
honger22 发表评论于
我也一直纳闷,是谁在炒作钱杨两口。有哪么高尚,多才,多贡献吗?一本围城不过是老留学生的轶事。现在留学的多了,故事也多了,再看围城肯定是另一番感受。剩下的两口子的作品还有啥?一部管锥编,估计看过的或是想看的不会超过几千。还有啥?就是两个读书人。对社会的贡献估计可以被评为2-3,如果尺度是十的话。盲目跟风的人太多了。她是你们的啥先生?两口子一个抡棍子,一个咬人,你们也要学?这种伪高大上的文人太多了,在过去的中国。确实独立思考的人在中国确实不多。
偶平 发表评论于
正是我想说的。
为人父 发表评论于
网上的人就是喜欢跟风,也许连一篇杨绛的文章都没看过。微信上转帖点赞太容易了。
hola! 发表评论于
是, 好好一个人, 被吹得那么神, 让人有距离感, 甚至烦去, 说杨先生的 心灵鸡汤铺天盖地, 这不是她喜欢的, 她喜欢清淡。
fubin 发表评论于
汪洋大海中的孤岛!????
HUDIEMI 发表评论于
忘了谁说过,嘴里说不要名利的其实最在意名利,金庸就是一个,把杨吹成圣女,事实也就这么回事了
思韵如蓝 发表评论于
也在这里点个赞!
大洋小舟 发表评论于
此题目是显而易见的“完对”,有此必要吗?
无论是“世人皆有原罪和本罪”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抑或“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能为后人留下只言片语已是人杰,估计她本人也没有太多的期望。
外界褒贬不会改变一生为人而非神的本质。
尼斯 发表评论于
明智,合理,理性,很赞同你的观点!
Luumia 发表评论于
感谢博主将小心眼联系到人的真实。小心眼free=indifference=no heart or dead heart。
还有,任何将入或事往崇高上推都是很可怕的,因为接下来,这个崇高的棒子就可以随便砸人了:-)
博主这样直抒胸意的文字并不比思虑周全的文字差:-)
linmiu 发表评论于
这篇文章很清新,有尊重,有客观,一种对人对事健康的心态。
国人喜欢造神,对人的道德完美有时近乎强迫症,其实有的被捧人很不适、很尴尬。
林徽因办趴儿不请这两个邻居,于是钱就用一支笔写篇小说讽刺,从林徽因、梁思成到沈从文、萧乾嘲讽个够,我们读者有福了,因为看着实在很有趣。
文革中杨绛咬人、钱钟书拿棒子打人事件,起因是肖凤用语言刺激刚失去丈夫的钱媛,父母心疼,为女出气,我倒觉得二位学者很有意思,该出手时就出手。但他们毕竟是书生,从此就不敢回家,过了好几年流亡生活。
momo_sharon 发表评论于
同意!
没有对错-只有过客 发表评论于
看到太多女博主说她的好,我不忍心在那儿留言败兴,只能借阎先生的地盘说几句,请阎先生和各位见谅!
没有对错-只有过客 发表评论于
阎先生的文章写的及时,应该有不同声音,这样才会全面解读一个人的一生。
人无完人,她/他们有成就,但并没有那么了不起。例如,【堂吉诃德】的翻译就有其局限性。端看你是取其长还是爆其短。
钱钟书和杨绛文革中咬人殴人事件,林非被打真相。林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会长。
找到这篇文章看看,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她们二位。
如果你不全面了解一个人的过往,最好别人云亦云。
留连 发表评论于
杨绛被尊重在于她的真实及善良。人无完人但人也不是木头。她的尊位来源于现在太多的不齿。不是她太高,是现在太多的无耻。
蓝天白云915LQB 发表评论于
说得好,任何人都有缺点,不能有缺点就,否定她高于常人的优点。因为她杰出就好像不食人间烟火。我知道她两口子好与邻居吵架。
巫山疑云 发表评论于
好文。很同意。無論是什麼樣的人,似乎都需要以平常心來理解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