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ith 是个象征意义上的诗人。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让他在平和普通的外表下面,保有着一层诗人的浪漫,也使得他那种中年男人的莫名渴望,具有了诗人的梦想色彩。他一心想做的事情是离开那个令人慵懒闲适的学校,离开那个日复一日重复循环而没有创造性的教书工作,离开那个充斥着顾步自封,心满意足的中产阶级心态的没有活力的郊区。他想搬到"城里"(纽约)去住,去体验感受都市的勃勃生机和繁忙奢华。他想去乐团演奏大提琴,成为一个以音乐为诗意化言说的"诗人",通过对音乐的创造性解说,去追求美,那流动的美,象大提琴如泣如诉的旋律那样哀伤地飘逸,那样柔韧地执着,那样矜持地激动,那样内敛地娇媚。这种诗意的梦想,因为 Sophie 的出现而强化,而有了具体的形态。充满青春活力的 Sophie,因为拥有远胜于同龄人的人生智慧,不仅漂亮,而且聪慧,再加上与 Keith 分享着同样的在音乐中得到表现和升华的诗人的浪漫,成为引爆 Keith 灵魂中诗意骚动的强烈催化剂。Keith 在Sophie 身上看到的东西,实际上是他自己。他通过 Sophie 寻找的,不是别的,正是他自己那个在俗世的炊烟中几近堙灭的诗人自我。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感叹道"在这个时刻真正说来只有一样东西让我感到幸福"(At the moment there's only really one thing that makes me happy.)-- 而那样东西就是 Sophie.
这是一个关于欲望的故事,然而那如秋日稀薄的空气般四处弥漫的诗意浪漫,使得这部关于中年男人可泣可悲可怜可恨的无欲望的欲望生活的影片,可以"纯洁"到没有一个裸体镜头,甚至连半裸的都没有。除了几个远处隐约可见的浅浅接吻镜头之外,这部关于不伦情色的电影,居然"伦理"到没有任何R级的画面。它之所以仍然被定为"R"级,只是因为人物对话中涉及到脏话。诗意的浪漫,促使 Keith 这个中年男人在年轻女人身上追寻赤子之心,追求那一片单纯,那一片宁静。 Sophie 和 Keith 没有象寻常人们那样去电影院,去咖啡馆,去酒吧。这两个充满艺术细胞的浪漫诗人离开了喧嚷的人群,离开了车水马龙,停不住脚的繁忙城市,他们"离群索居",逃到了与人隔绝,却与自然贴近的小湖边,在谧静的小树林中,伴随者微风扇起的涟旖那隐约可闻的水声,聆听着彼此心灵中那似隐似现的心弦,陶醉于看似纯正无狎的淡淡的轻吻。浪漫到如此清爽的地步,又怎么能看到邪恶?
让Keith 止步不前的,不是妻子,不是女儿,而是灾难性的意外事件。当 Sophie 消失后,Keith 的家庭生活又回到了原来平和的轨道,出轨的列车就这样神秘地被扳回到轨道上来,继续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妻子女儿虽然可以淡忘这一段插曲,但是Keith淡忘不了,导演也煞费心机确保我们明白地看到他淡忘不了。影片结尾 Keith 脸上的笑容与眼中的忧郁之间的反差,和从想象中的大提琴那里飘过来的挽歌一起,提醒着我们与 Sophie 那略带苦涩的野地馨香相比,家居生活的沉滞苦闷始终是无法消解的。
the_dumb_one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汤圆妈妈' 的评论 :
过奖了。Sophie 因为年轻,所以可以等待整个世界无尽的机会,因而不会有"危机"。明天总是在那里。中年人(男女不论)则没有这种奢侈,因而会有"now or never"的纠结。Husk 和 三姐对宗教的推崇的确很有启发,只是每个人资质不同,拯救自己的途经也许会不一样,正如你所说的"因人而异",重要的是要能够"fulfill"自己的人生,也就是你说的"真诚地爱自己,爱众生"。
汤圆妈妈 发表评论于
您的影评比电影本身好:)大家的讨论,特别是husk和三姐的留言都很有启发。我想说的是,面对中年危机的,感到stuck by life的,当然不只是男人。另外,那个Sophie呢?她虽然不是中年,但也在寻找自由。结果当然是,谁都找不到。即使找到了,又会被新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而折磨。还是难逃苦海。就算逃得过生活,也逃不过自己。能使人解脱的真的似乎只有发自内心的真爱,不是浪漫之情,而是对众生对自己的真诚的爱。这样的爱是通过宗教还是通过艺术获得就因人而异了。
所罗门王在 Ecclesiastes 书结尾对人生下的定义: Now all has been heard; here is the conclusion of the matter: Fear God and keep his commandments, for this is the duty of all mankind (以上所说的,总而言之,就是要敬畏上帝,遵守祂的诫命,这是人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