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史新解读27

第四章:变局-第三方入局,德国,美国,日本

对于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1890年以来的中国白银周转和外汇平衡,我尽我所能,自以为阐述是清晰明了的。希望读者也能同意。但是你要认为这就是历史事实,你就错了。历史没有简单的事实,历史是由各种因素纠缠在一起发酵出来的。取其主干,去其枝叶,是历史叙述的必然手法,优点是简单明了,有利于教育。缺点就是简单化。在上面的叙述里,我是取了英国这个主干,取掉了其他帝国主义这个枝叶,简单地描述了中国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金融运行模型。这个没什么不对。19世纪中期开始的针对中国的殖民运动主导者是英国,整个殖民经济的框架是英国人制定并且维护的。但是殖民者并非英国一家,各家有各家的贸易模式和利益需求。这种第三方的参与,使得上述的外汇和白银双平衡的模式出现了变异。实际发生的要比这种简单化的叙述复杂得多。事实上当时中国外汇和白银的双平衡是多家帝国主义共同参与的,也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并不只是英国一家的功劳。实际上1900年后英国只占中国外贸的三分之一, 假设谁家的贸易就在谁家的银行里做汇兑,那汇丰即便是处于汇兑的领导地位,其份额也只有三分之一。德国1896年就占中国外贸的第二位,日本也赶超得很厉害。1920年后美国也紧随日本之后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所以上述的中国国际收支的数字是针对全部的外部世界发生的,汇丰一家吃不了这么许多。为了完整起见,也是为了实事求是,有必要说一说这个局里的其他参与者。主要就是,德,美,日三国。

第一节:德国-大陆体系的殖民模式

你要是只看海关的贸易国别报告,那么19世纪末到一战这段时间里德国对于中国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报告纪录的中德贸易只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的3%,4%这样的水平。实际上蛮不是这么回事。德国对中国的贸易发起的不比英国晚。1840年时香港的鸦片商里就有德国人,汇丰银行最初的股东里就有德国商人。中德贸易对中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么为什么报告里看不出来。这和德国对贸易的理解有关。你仔细去看英德二国在中国的贸易行为,它的区别是明显的。相比英国人注重贸易管理,外汇平衡等软环节,德国则比较注重商品本身,德国出口货物的科技含量明显高于英国,而且它是将出口看得重于进口的。它的机械,化工商品行销中国,但是并不从中国进口多少农产品。英国则是有进有出,比较注意贸易平衡,实际上1894年之前,中英贸易是平衡的,中国对英国没多少逆差。但是对德国逆差巨大。所以德国洋行手上的白银比英国人多得多。1895年前的历次清政府借洋款,不管是问谁借,最终掏银子的总是德国洋行。赚完银子后的德国人并不像英国人那样在华投资设厂,沿着贸易的产业链上下发展,他只是简单地汇回过国去。那么这个时候他就需要英国人了嘛。所以英德在中国狼狈为奸,互相利用,是个绝配。德国人负责赚取逆差,英国人负责消化逆差,英德的贸易是混在一起做的,从船运到银行都在一起做,本来德国人就是汇丰的股东嘛。而海关的数据是根据货船的来去港口统计的,由于欧洲来货的装运港不是伦敦就是安特卫普,很多德国货都变成了英国货。英德在华贸易联系是如此的紧密,以至于当他们各自的母国在欧洲都要开战了,在中国他们仍然不能分开,事情后来搞到英国国会议员要谴责汇丰,认为它资敌。

中德这样的贸易模式对中国为害不浅,因为它会导致白银流出,多亏英国截留了白银,将之重新投回中国。到了19世纪末,德国人总算开了窍,看明白了大英帝国称霸的关键,也要学英国把住汇兑这个关。于是德华银行在上海二度开张了。但是德华的汇兑和汇丰的汇兑不是一回事。帝国主义国家总的对华经济政策大致差不多的同时,各自的行为模式是区别的。英美国家,比较青睐于市场运作,国家权力喜欢躲在资本后面,而大陆国家则比较干脆,国家权力直接出面解决问题。比如德国,它也需要对华进行外汇和白银的平衡,它的平衡手段比英国简单的多。我们可以大致估算一下德华银行每年流入的白银平均数:甲午战争后的二笔英德借款大概平均每年还本付息1000万两;贸易逆差,德国算占上20%吧,年均2000万关两:庚子赔款年均450万关平两,这样1917年之前德华银行年均收入的中国白银3450万两。支出方面呢,整个帝国主义在华开支年均5000万关两,其中驻军费是大头。德国在山东有驻军,就算也占总额的20%好了,1000万关两:侨汇德国是没有多少的。所以大致的对华支出就是年均1000万关两。收支相抵德华银行每年入超2450万两,17年下来是4亿两左右。这个4亿两也是德华银行设立马克空仓兑下来的。接下来怎么办呢?汇丰是运用复杂的市场运作努力平掉这个空仓,而德国人则简单的多。每年空仓7350万马克,除了洋商银行之间买卖外汇,互通有无之外,余额报上去,财政部直接拨款下来冲抵,所以德华银行的日子比汇丰好过得多,也不需要像汇丰那样在海外设立分行。那么白银部分如何办理?除了通过外汇买卖,移交一部分给其他洋商银行外, 就是直接投资,以德国国家的名义直接投资。据说光是胶州湾德国人就投了1.5亿两白银。这个的确和英国人的风格不同。再比如修铁路,英国人先由汇丰和怡和成立中英公司,对口盛宣怀的中国铁路公司。签约,发债,担保啰里啰唆一大堆市场运作。德国人的胶济路就是和清政府签一个意向协定,规定从哪儿到哪儿可以由德国来修铁路,然后德国财政部拨款1750万两成立个山东铁路公司就修起来了。 大陆国家没有英美国家那样的啰嗦。俄国也是这样的,一条中东路, 说好让它修,几千万两白银的投资,一下到位,几年就修好了。那德国好歹还是用从中国贸易中入超的白银,俄国根本就是对华逆差,它在东北投入的黄金白银完全是掏法国口袋拿出来的。俄国根本就不参与中国的外汇白银的平衡问题,它还没到这个实力。所以说具体到各国,还是各有各的情况的。一战以后,德国在华投资灰飞烟灭了。别说,俾斯麦真是个神人,他老人家早就说过了:海外投资就是场往水里扔钱的游戏,对德国毫无用处。不过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德国投资当然很有用处罗,德国的这4亿两的投资,在中国留下了机械工业,染料化工,食品工业的传统,留下了一条胶济铁路,留下了一个梦幻般的城市。

豆腐干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哈神探' 的评论 : 德国人的长处在于制造业。德国人走到哪里都靠机械工业吃饭,加拿大也是这样。
哈神探 发表评论于
德国是大陆国家,内部的治理机制与英国不同,反映到对外政策也会有不同;
另外德国是工业化后起国家,
前期主要关注制造业,所以需要与英国银行洋行合作,
也许这正好符合所谓的"比较优势“说:)

德国在俾斯麦的时候有过所谓“culture struggle",好像是新教迫害天主教,
天主教于是就出走海外,青岛有个德国大教堂就是被迫害出走的天主教徒修的
豆腐干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沈成涵' 的评论 : 是的。谢谢来访。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金融视角是个很好的视角,历史需要用不同视角反复品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