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观:数不清的巨形冰山,发散着耀眼的光芒。拥堵在一条几十公里长,近十公里宽的峡湾,浩浩荡荡奔向北大西洋。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些高达百米,方圆数千米的庞然大物,将在两三年之后漂到几千里外的纽芬兰海域。比拼之下,人类再伟大的杰作,也只能象泰坦尼克号那样认栽海底。倘若处身其中,则语言无法形容,照片更难描绘,仿佛来到了上帝的“冰淇淋工厂”。。。
作为地球上南极以外最大的冰山发源地,伊鲁丽萨(ilulissat) 地处格陵兰岛的西海岸,迪斯科(Disko)海湾之中。在造访了南极洲,阿拉斯加以及加拿大的北冰洋地区之后,便向往着有一天能够踏上这片离北极最近的陆地,全世界的第一大岛。虽然四面环海,格陵兰却十分难访。除去首都哥本哈根,就剩冰岛有航班可达。若从美加东部出发,得先向东飞行6小时抵达冰岛,再掉头向西3小时。听上去颇为“闭关锁国”,实际上却是异常开放:伊鲁丽萨机场既没海关,亦无安检。比冰岛的国内航班还要简便。更令人拍案的是,本班格陵兰航空的驾驶舱,在飞行途中门洞大开。空姐甚至邀请乘客们一一上前参观并照像。这让邻座的保罗,一个得过National Geographic 大奖的专业摄影师,也颇感意外。中断了与笔者的讨论,忍不住前去拍了几张。
已成为世界遗产的伊鲁丽萨,沿着城中心小道向南走不到两公里,就可抵达冰峡湾(1)。既然是“孤星”书中北极圈内排名第一的主角,冰峡湾至少值得三观:空中远眺(2),陆地近瞧(3),水上再瞄(4)。宏观景色之最,当属峡湾出海口(5)。在峡湾北边的悬崖上上下下,远观近察这些大到令人窒息的“冰淇淋”。想到每座冰山还有近90%的体积在水面之下,不禁令人赞叹不已(6)。尤其是,每天出产的“冰淇淋”,足够成为大纽约地区一年的淡水消耗。要想亲近冰山还得船游,只是水面上相当冷,尽管现在差不多已是一年中最暖的时节。小小渔船,载客数人(7)。行船两个半小时中,除了鸟类,没有见到任何动物。鲸鱼据说偶尔会出现,其他的就很少见。不比南极洲的浮冰上,时常可以看到海豹之类。但这里的冰山特别集中,且不规整(8)。就像在阿根廷南部的Perito Moreno ,每隔几分钟,便可听到冰山坍塌的轰鸣。但出于安全,游船上只见碎冰(9),难见轰塌。倒是冰山上偶然会发现小小的“瀑布”,令人莞尔(10)。
至于伊鲁丽萨小城本身则乏善可陈。人口5千,已是格陵兰第三大市。但正因为有居民,构成了此地与南极大陆的最大不同。旅游业大概起步不久,饭店,旅馆不出十处,商铺更是寥寥 。博物馆也因不景气而关了门(11)。中餐馆却早就有了。而且,当地人自称是华人的表亲。因为这里的主要居民因纽特人(12),早年是从西伯利亚迁移过来。普通民居,大都被漆成五颜六色(13)。 但是绿色的不多。作为北极地区另一景观,此地也经常可以看到在海边岩石上所建的房子,就像在格陵兰南部Narsarmiit 那样(14)。尽管这里的纬度比南极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要高(近70度),还是有不少植物(15)。当然都是一些低矮的种类。因为已是六月底,日不落的时节,气温却只有3-10摄氏度。
而别的城市大都还不如这儿“繁华”。小的只有几排房子(16),或者一个机场的附属(17)。绝大多数地方没有公路相连,只能依靠飞机,或者直升飞机进出。事实上,全岛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住着五万人口,是全世界人烟最为稀少的区域。正因如此,每年近4万美元的人均GDP中,有一万多出自丹麦政府的补助。在这片沉睡的大地上,有80%被近三千米厚的冰层所覆盖,构成了全球淡水储备的十分之一。倘若全部变成冰山飘向各地,地球海平面就会上升7米,全世界主要的大城市都将变成龙王府。。。
显然,格陵兰岛作为上帝的“冰淇淋工厂”,既是人类的宝藏,也可能有朝一日成为世界的灾难。但在环球变暖的大趋势下,这一天似乎正在慢慢到来。
1,世界遗产的伊鲁丽萨及冰峡湾
2,空中远眺
3,陆地近瞧
4,水上再瞄
5,冰峡湾出海口
6,上帝的 “冰淇淋”
7,小小渔船,载客数人
8,冰山不规整
9,游船上只见碎冰,不见轰塌
10,冰山上的小“瀑布”
11,博物馆关了门
12,主要居民因纽特人
13,普通民居被漆成五颜六色
14,海边岩石上所建的房子
15,植物
16,只有几排房子的小镇
17,机场的附属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