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会忘记(七)寻找林彪墓地

当旅行成为一种信仰,生命永远年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历史不会忘记(七)寻找林彪墓地

九一三事件至今整整四十五年。尽管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促成这一变化的开国元勋林彪,仍旧被官方遗忘。九位中国公民的遗骨至今被遗弃在蒙古茫茫草原的黄土之下无人问津。

虽然我们这次温都尔汗之行选择在了清明前夕。但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仅仅找到了有限的与墓地有关的信息。我们从乌兰巴托旅行社了解到的情况和网上的介绍基本一致;坠机地点还能找到少量的飞机残骸。但当年中驻蒙古大使馆人员所立的墓穴标志早已不知去向。不仅如此,连张清霖一行五年前照片上的黑色墓碑我们也没找到。

关于墓地的选择和遇难人员的安葬,孙一先在《在大漠那边:林彪坠机真相》一书中有着这样一段描述:“他(许文益大使)和桑加上校领我们走下现场西坡,越过来时行车小路,走到距现场一千一百米一个较高的山坡前,指画着说:这里地势较高,向东可以看到失事现场,而且每天迎着刚升起的太阳,葬在这里好。”“ 尸体装殓完毕,用汽车拉至昨夜挖好的长十多米、宽三米、深一点五米的土圹边,双方人员站立四 周,默默看着蒙古士兵移棺下葬。最后,许大使和高陶布司长、桑加上校分别执锨填土,接着我和小沈、小王也执锨填土。”

关于机上人员安葬地点,蒙方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飞机失事遇难人员安葬的纪要》上是这样写的:”九人遗体于1971年9月16日11时安葬在距失事地点西1.1公里的无名高地的东坡,东经111°17′40″,北纬47°41′20″。”

然而,按照蒙方纪要所给出的坐标,找到的地点距坠机地点十几公里。究竟是孙一先的记忆出现了差错,还是蒙方给出了错误的经纬坐标?我们在寻找坠机地点的时候,也候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如果不是有当地牧民带路,很有可能被错误的经纬坐标引入歧途。事后分析,蒙方因为没有经纬度测量装置,纪要里采用了附近矿区的经纬坐标。

在当地牧民家中做客的时候,我不止一次的提出是否能够找到遇难人员的墓地。但反复几次得到的都是令人失望的答复,墓碑标记早就没有了。这和我们在乌兰巴托旅行社了解到的情况是一样的。在考证一件事情的时候,孤证是不具有说服力的,特别是在证据出现矛盾的时候。这时,任何旁证都是十分重要的。

幸运的是,在收集资料的时候我在网上找了下面这张美国卫星照片。这张照片上清楚地标出了坠机地点和墓地的相对位置。在找到坠机地点后,我们得到了坠机地点的准确坐标。加上照片和孙一先对墓穴位置的文字描述,大大地缩小了我们寻找墓地的范围。

1 美国卫星照片

“中午12时坟已堆起,略高于地面......蒙古士兵用汽车把进气口环和环中间的分流锥都拉来放到坟顶上,一眼望去不锈钢的环和中间尖朝上的分流锥,明晃晃的十分扎眼,这不仅可作为永久的纪念,也是一个显著的航空标志。最后,许大使和我以及小沈、小王一起向死难者致哀,站成一排毕恭毕敬地三鞠躬。” 孙一先在《在大漠那边:林彪坠机真相》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对墓地标志选择的描述。

然而,在张清霖等人前往祭奠林彪的照片上只能看到一块黑色的墓碑,当年大使馆人员留下的墓地标志早已不知所踪。从张清霖等人在碑前祭奠的照片上也很难辨别墓碑下的坟地面积的大小和形状。因此,我们无法通过坟墓的外观来帮助寻找墓地。

坠机地寻访过后已经快下午五点了。我再次提出寻找墓地。看时间还早,博洛同意了。在和女主人用蒙语交流之后,博洛回到车里拿来几架望远镜。我们按照他指点把望远镜对准远处小一公里外小山包下的一片空地,开始寻找。

2 寻找墓地

确定了大致方向后,博洛让大家上车。他把车开到了山脚下停了下来。虽然他什么都没说,但我相信,一定是女主人告诉博洛墓地就在附近。下车后,我们开始在距停车地点两三百米的范围内寻找坟地。实际上我们是在寻找高出地面的土堆。最终,我把目标锁定在距离停车地点不到一百米的地方。

这是一个紧贴着被汽车碾压出的土路的一个不起眼,但略微高出地面的小土堆。它的尺寸和孙一先书中描述的几乎是一模一样,东西宽约三米,南北长略小十米。土堆顶部平缓,最高的地方突出地面五十多公分。因为土堆的面积比一般的坟地要大很多加上顶部平缓,不仔细辨认,很难将它和墓地联系在一起。土堆上边有一个几十公分大的小坑。为了确认这里就是256号遇难者的墓地,我把土堆和附近的地势做了比较,发现周边找不到其它类似的地面构造。

下面这张谷歌地图上标注的坠机的和墓地是我用现场得到GPS坐标绘制的。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左边标出的墓地正好在坠机地点的西部,距坠机地点约一公里。这和孙一先的描述,以及美国卫星照片上显示的完全一致!

3 谷歌地图上标注的坠机地和墓地

 

4 墓地GPS坐标

但有一点不同的是,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长满荒草地土堆上没有张清霖照片上的那块黑色的墓碑。对此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张清霖等人并没有真正找到墓地。在介绍张清霖等人前往温都尔汗扫墓的文章中也没有提到坠机地的情况。不知他们是不是被上边提到的不正确的经纬坐标误导到了错误的地方?另一种解释是,墓碑可能被当地的人移做它用了。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土堆的上边会出现一个几十公分大的小坑。

5 墓地上留下的疑似墓碑移去后留下的坑

站在这座凄凉的九人坟茔前,我不由得想起了1980年审判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时的电视转播。文革虽已结束,毛泽东年代政治斗争中想打倒谁就打倒谁的历史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对被押上法庭的黄吴李邱的审判难道不是出于政治和权力斗争的需要?新建立的政治格局和权力体系虽然通过对文革的否定缓解了大量社会矛盾,但其那个体系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体系,毛泽东可以让一位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的功臣,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党和人民的敌人。邓小平不仅不让动乱的发动者承担全部责任,而且还把林彪和其他人推到前面,当作反革命集团审判。以至于九一三事件发生后四十五年,256号专机上九名遇难人员的遗骨依旧遗落他乡。

6 墓地到停车地的距离

站在这座凄凉的九人坟茔前,我想起1986年,巴金在《随想录“文革”博物馆》一文中第一个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的构想。文革不仅仅是某一个领袖,一个曾经的伟人所犯的错误,也是二十世纪中国共产党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和集权制度的必然产物。最终,刘少奇做了自己为之奋斗的造神运动的冤魂,林彪也步了刘少奇的后尘,落得个刘更加悲催的结局。

事实上这场造神运动没有赢家,包括神自己。如果神身边的人都能像彭德怀那样敢于骂娘,敢于在58年的额庐山会议上抛弃自己的个人私念,敢于站出来声张正义,为民请愿,为国家进言,庐山会议的结局可能会完全不同。文革或许不会发生。遗憾的是历史没有如果,只留下长满荒草的坟茔。

7 杂草丛生的九人坟茔

8 墓地边向南的路

9 九人坟茔上的荒草

站在这座凄凉的九人坟茔前,我仿佛陷入到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中,被九位遇难者的灵魂缠绕着,难以逃脱。我仿佛看到他们不复存在的肉体在哭泣。我仿佛听到他们屈死的灵魂在向我诉说着四十五年来被弃异国他乡的冤屈,听到他们渴望返回祖国的祈求。

面对这些我无言答对。唯有在心中说声“对不起,打扰你们了。”然后无奈的选择默默离去......

 

尾声

离开墓地后博洛把女主人先送回了蒙古包。因为有同行的三女子夫妇我们不得不在当晚返回温都尔汗。不然我们在女主人家的蒙古包过夜或许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在256号专机坠毁地点四十五年来所发生的事情。

离开温都尔汗后,博洛驾车载着我们朝乌兰巴托一路狂奔。漆黑的夜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我不时地提醒他不要开得太快。从早8点多离开乌兰巴托他驾车的时间已经差不多十六个小时了。怕他由于疲劳打盹,我还得不时与他搭话聊天

午夜过后,博洛终于把车停在了一个碎石铺垫的空地。他告诉我们,这里是国家森林公园的停车场,我们今晚的住地。就这样我们三个人一起在车上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夜晚。虽然有睡袋,我还是被冻醒了几次。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发现车窗的玻璃被白雾遮盖着。打开车门后我才发现,原来夜里下了一场小雪。远处群山,近处的草地和丛林黑白相间银装素裹。此时的中国已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可这里竟然是一片林海雪原。白雪雪白,这可是苍天昨晚为林彪撒下的泪水,今天变成雪花飘到了异国他乡?

(全文完)

 

10 我们的车

 

11 雪山草地

 

12 山坳里的蒙古包

 

13 雪山丛林

 

14 牧场

 

15 雪山脚下的蒙古包

老朽 发表评论于
估计老大对四野也有研究。
茵茵梦湖 发表评论于
诚信网友说的极是。
林彪是中共的功臣,是国家的罪魁。当年他为两党之争围困长春,活活饿死几十万无辜的老百姓;后来更大规模的大饥荒导致的死难,在这个杀人机器眼里也不算什么,冷酷麻木毫无人性,正是基于此他才会在七千人大会上扭转批毛的方向,也正是因为有了林的坚定支持,毛才敢发动文革,他后来的遭遇属于黑帮内部火拼。
jack1 发表评论于
林彪当年解放战争包围长春,活活饿死几十万东北百姓同胞。有本书叫雪白血红,张正隆写的,说的就是这个事。此人长期与毛狼狈为奸。最后下场是活该。说对了,历史是不会忘记的。
留连 发表评论于
同大多数爱国愤青一样,林彪为民族奋斗不已。但同样也为恶魔利用涂炭用胞至自死于荒漠。人啊,人!
诚信 发表评论于
林彪一生祸害国家。除了平型关一战短暂为国而战外,一生为国祸乱,屠戮同胞数以千万计,多数为平民百姓,力助建立极端邪恶政权,大肆助纣为虐,为害国家不已,致使中华文明消灭殆尽,其恶无以类比。 最后,恶人内斗,惨死大漠。 正所谓, “林彪不死,天理难容!” 恰如其分。
阿留 发表评论于
“尽管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促成这一变化的开国元勋林彪,仍旧被官方遗忘”,林间兄此言恰如其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