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牛仔日记》和我的蒙族风情画

古稀老翁防痴呆,学习码字非有才,有话则长无话短,艺术本是开心菜。无病呻吟莫耻笑,偶有得罪莫见怪,君子自有常来客,清茶淡酒敞胸怀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内蒙牛仔日记》和我的蒙族风情画

96年,老母亲去世,回国奔丧。

兄弟姐妹相聚之际,谈话中,听到弟弟谈起他内蒙插队时,在一次暴风雪中差点丧名的往事。这是在母亲生前,为不让多病体弱的母亲伤心,因而从来没有提起过的事,让所有人大为震惊。

我弟弟是“老三届”,1966年,他19岁,北京101高中毕业,正好赶上文革开始,上清华的梦破碎了。接着去了内蒙锡盟东乌旗插队,住进了牧民家。

这一插,就是九年,历尽艰苦。好不容易办回北京,一个年近30的当年的高才生,现在既无户口、又无职业,挤在父母的一个小单元房里,一切还要从零开始

我忽然感到,这正好可以作为我给Tundra Books编绘下一本新书的内容,我要将他作为“内蒙牛仔”插队的故事,讲给北美的年青人听,让他们知道另一个世界同龄人的真实故事。

我让他将一些有趣的故事写下来,这便是新书的原始素材。

为了编绘好这本新书,他帮我联系到当年插队时的好伙伴-现东乌旗党委宣传部长革命(文革时的用名),我便亲自去了一趟东乌旗,切身体验了一下那里的生活,为此书收集了一些必要的视觉形象素材。

我把素材按一年的时间的日记形式串了起来。还是老办法:我用中文写作,儿子帮我译成英文,这便是《草原牛仔日记》的由来。

此书1997年由加拿大Tundra Books出版,获红松奖银桦奖提名,德国墨尼黑国际青少年图书馆将其选入2002年版的《加拿大的少儿读物》一书。

请大家先看书中的部分插图:

 

Pea-size raindrops turned into walnut-sized hail. Gray reared wildly. I took off saddle and covered ma head with it.

 

The wolf used his own tail to sweep the sheep ahead of him.

 

The winter migration is longest of all the seasonal moves for the nomadic herder

 

Just ahead , over the crest stood a gray wolf with startled eyes.

 

Wolves. I waved my long stick and charged into the stampeding herd.

 

I heard a distant shriek; a sound so piercing , so strange, that it  sent shiver through me

*   *   *

弟弟为我安排去东乌旗的时间,是哪里举办那达慕大会的前后。因为不像新疆或西藏的那些少数民族,蒙族人平时的穿着打扮已和汉人几乎没什么区别了(在旗里,我还见到当地牧民雇来汉人替他们骑着自行车放牛的情景)。只有在那达慕大会期间,才能看出他们的民族特色来。所以我拍的照片也大部分是那达慕的节日气氛和节日服装。

书出版后,这些照片便都存入电脑,成了我创作蒙族风情画的主要参考资料。

 

下面按创作年代先后,向大家介绍部分作品:

 

1)《节日少女》 2002  48”X48”

那达慕是蒙族人最重要的节日,这属于“化了妆”的生活,注意力便自然转到了他们多彩的节日服装上了。

 

2)《全家福》 2002  36”X48”

 

一个有趣的细节:两只新热水瓶外壳上印的是国外的现代房间和家具

 

3)《雨后》 2003  48”X60”

 

(局部)

那达慕大会后,正好旗里有辆卡车要去外蒙边境,我跟他们一起去看了看“国门”。归途中,遇到了阵雨,看到了雨后天晴变幻莫测的美丽云彩和彩虹,也看到了正在放羊的牧民,这牧民才有点“原汁原味”,这便是“雨后”一画的来源。

 

(照片)

 

4)《节日之晨》 2005  36”X36”

 

5)《红腰带》 2005  24”X48”

 

6)《双胞胎》 2005  30”X60”

 

7)《三个摔跤手》 2005  30”X24”

4-7这几幅画都是从那达慕拍到的人物照片中“脱胎”出来的,尤其5-6两幅,想象的成分比较大

 

8)《草原父子》 2008  36”X36”

 

此画中我自己比较喜欢这个儿子的背影局部,

 

9)《学骑马》 2008  40”X40”

 

牧民的形象(局部),显然比哪位化了妆的年青女大学生画起来有味道

 

(照片)城里的蒙族大学生,给了牧民一罐饮料,穿上简单的蒙袍,骑上她的马,拍照留影。

 

10)《草原老解放》 2009  48”X16”

这也是《人物屏》中的一幅。这位香烟不离手的老太太的年龄,应该可以和身后老解放牌卡车的年龄相近了,兴许她还真是个“解放干部”呢,所以我想到了这一题目。

 

11)《现场直播》 2009-10  36”X72”

电视台的记者采访赛马的优胜者,这场景倒也是今日真实的“原汁原味”的生活

happybob 发表评论于
向艺术家致敬!画得逼真传神生动.
伯乐山翁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epton' 的评论 : 谢谢你的乐观态度,说得有道理,艺术应当着力于表现这些美丽的“平凡人
lepton 发表评论于
谢谢您的分享,很感动。 不过我不同意这个世界是越来越丑陋。 也许在媒体的报道里这个世界愈发沉迷于表象的艳丽,但真正的生活中,相反,我觉得很多平凡人是越交往越能看到他们的美丽。
伯乐山翁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走马读人' 的评论 : 走马君看得很深。我们这代人所经历过的“丑陋”忒多了,而且这世界越来越“丑陋”(连艺术本身在内),渺小的个人对此无能为力,年岁越大越无力承受,所以采取视而不见式的“逃避”方式,把自己关进“象牙之塔”,把“艺术自留地”当作一个精神理想的“避风港”,以自慰心灵,实属无奈。
走马读人 发表评论于
美的世界對比醜陋society,伯樂較少卷進後者,遂其所願; while I was victimized quite a lot.
coach1960 发表评论于
感动,感动!我在巴盟做过15个月的牧民知青,感同身受。谢谢你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的草原风情,真实生动!
走马读人 发表评论于
Super art from deep Love!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