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觉晓文:小个子男人的人生路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读了觉晓的大作《小个子男人的婚恋》,我不禁想到我自己认识的一个小个子男人,就叫他小陈吧。我和他算不上朋友,甚至不怎么熟络。他比我大不到十岁,是我父亲的研究生,所以在我还是毛孩子的时候他经常来我家拜访和导师探讨学问。小陈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他虽然毕业于不知名地方师范学院的一个冷门专业,但是由于有外语的天分和强项,在本科毕业的时候又自修了外专业的课程,居然工作几年后考上了知名大学热门专业的研究生。我在准备出国阶段,因为知道他的英语功力属于专业水平,就请他帮我修改Personal Statement,。小陈对导师的公子当然是非常热情,让我到他宿舍,从语法,用词,结构,逐字逐句推敲。经过他的生花妙笔一改,我那篇充满中式英语的自我介绍居然焕然一新,连我自己读上去都飘飘然,依稀有被时代周刊报道了的感觉。插句话,当年的我们出国一族不少都囤了很多80年代的Times旧杂志,说是要提高英文阅读能力,但我一页都没看过,只是把纸张光滑的杂志捧在手上,有特神圣的感觉。

小陈是个非常健谈的人,我向他请教学习英语的经验,他滔滔不绝给我上了一个小时的课,过了快二十年他讲的技巧我当然是基本忘光了,但是对一个细节却记得非常清楚。我认为英文只要看懂,译成中文不难,而把中文译成英文就需要极大的词汇量和文法句法基础。他说不然,当你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对英译汉和汉译英难易的感觉会反过来。我如今在美夷 流落快二十年,才深深感叹他说得真对。

在当时的中国,小陈作为著名学府文科抢手专业的硕士,知识丰富能言善辩,又有外语这个强项如虎添翼,简直就应该是天之骄子前途无量了。可惜他有一个自己无法克服的先天弱点,太矮。我现在估计他的身高甚至可能不超过一米五,如果走在人群里更显得出奇的矮。这给他毕业找工作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常常是面世相谈甚欢,但是过后杳无消息。我后来到美国之后看到过的一个情景更加深了对他的同情。我们业界一些比较大的vendor经常到我们公司campus做一些产品展示,搞一些促销攻关工作。我清楚地记得有个大公司的前台客户经理是显然是个侏儒症患者,他非常活跃,跑前跑后向客户做展示介绍情况。因为个子小,所以别人走一步他要跑三步才追得上,在熙攘的人群中连跑带颠显得有几分滑稽。当然大家都看在眼里,没有人表现出任何异样,但是我却在内心里感到了震撼,觉得太不可思议了。要说不歧视残障人士大伙都同意,但是你让一个侏儒做抛头露面的攻关工作也太搞了吧,难道不能安排他做一些技术性的后台工作吗?有谁会相信公司就找不到一个比这个侏儒症患者更加合格的客户经理呢?但是事过这么多年想一想,也许公司就是在向社会发出一个雇佣残障人士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强烈信号。反正我看这个矮小的客户经理在努力称职地做他的工作,而我们买方在做决定的时候也没有因为这个客户经理形容奇特而为难他所代表的卖方。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审视一下自己的思维定势,谁说攻关经理一定要高大威猛?再比如我们在国内招聘广告上看到的要求诸如“五官端正”“年龄一般不超过XX岁”,都是在美国的公告里看不到的,因为是明显的外貌和年龄歧视。

用个矮人当客户主管,你说他是称职合格也好,还是因为政治正确得到反向照顾也罢,反正当年小陈就没有这么幸运。我父亲作为导师看到学生找不到工作也很着急,就托自己在司法部一个学生找门路。结果真有一个好消息,有个部委领导要招秘书,他们看了小陈发表的文章以后很满意,知道他的英语特长之后就更感兴趣了。因为领导不时会有外事活动,秘书精通英语非常有优势。于是小陈满怀希望但是忐忑不安地去面试,他知道自己的劣势,但是这次是托了熟人的!但是部里最后给父亲打了电话,深表歉意,说他这个身高上不了场面。一个特别的理由是领导经常出差,秘书帮着提箱子天经地义,但是他那么矮能拿得动吗?

我当时在准备GRE考试,也上了新东方的补习班,领教了当年那些英语名嘴打着教英语的旗号指点江山当人生导师的风采。我忽然灵机一动想到小陈英语比余敏宏强,侃大山的能力比宋昊不差,就向他出个馊注意你要不去新东方应聘老师试试。我暗想新东方应该是个崇尚奋斗尊重才学的地方,也许歧视会少些?小陈沉吟半晌心眼有点活络。现在看这个想法有点病急乱投医了,他从未跟我家人再提起这个应聘的过程。但是父亲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从侧面了解到,对他来说那绝对不是一个愉快的经历。

除了找工作,正如觉晓所言,婚恋对于矮男人来说是个更老大难的问题。后来我就出国了,和小陈没有联系。在快20年的时间里,我只可怜巴巴地回了四次国。幸运的是,因为父亲和他的师生关系,我每次都能和他打个照面寒暄几句。第一次回国我很高兴地知道他早就运用外语特长找到了工作,但是还是老光棍一条。小陈虽然自身物理条件摆在那,但是对感情一点不凑合。据说他追求一个条件不错的姑娘多年,无奈双方太不般配,根本没有进展。第二次回国,从我妈妈那里听到这段感情有了戏剧般的逆转。小陈的心上人感情出了问题,竟然转向了他,俩人登记了!如果是童话那么这个故事一定就结束了,可惜严酷的生活就象磨盘一样有它自己沉重转动的轨迹,容不得一丝浪漫的偏离。他俩结合唯一的基础只是小陈的单相思和女方一时走投无路头脑发热,一个月内就又神速分手。小陈还没享受到多少新婚的快乐就背上了一个离过婚男人的身份。又是好几年后见他,小陈的生活终于走上了正轨,经人介绍,他找了个品貌端庄的北京本地姑娘,身高也正常,一米六左右。我最后一次看到他是在我家,他来打听我母亲原单位职工幼儿院的情况。原来是当爸爸了,孩子是领养的,不知道是不是他太太年龄大了不想自己生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他们夫妻俩充满憧憬地想像孩子长大入托的情况,小陈大言不惭地说他比太太更爱孩子,因为太太本来决意是要丁克的,只是拗不过夫君才作出牺牲。

算起来我认识小陈居然有20多年了,我从个半大孩子变成一个四十岁中年人,他从一个大学毕业生也到了两鬓染白知天命的年纪。但是仔细算起来,我和他真正面对面深入交流只有那一个巴掌数得出来的几次。我没有机会知晓他生活中全部的故事,但是他的奋斗,他的挫折,他的幸福与痛苦,浓缩在几次交谈里,让我也身临其境。坦率说我并不真正了解他,但是我喜欢他人生的态度,他不幸的身高问题给他造成了数不尽的麻烦,但是他仿佛总在用那永不疲惫的精神去应对。

小陈,祝你一路顺风,期待你以后的故事!

觉晓 发表评论于
我才读到这篇,原来由我文章而起。只能说,我从子乔那里找过来。问好。
明思念 发表评论于
不管什么题材,总能信手拈来.与众不同,出类拔萃!
cng 发表评论于
哈哈,老兄一针见脓。
世事沧桑 发表评论于
美国时代周刊不叫 Times 叫 Time,英国泰晤士报才叫Times,看来你真是不读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