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从师兄那儿得知我们的导师陈堃銶教授刚刚获得中国计算机事业60年杰出贡献特别奖。
任何一位伟大的老师后面,都藏着一群不成器的学生。我就是其中之一。
但这不影响我分享导师应得的荣誉和认可;尤其是我觉得陈老师的确有恩于我。但我不是指学术教导。因为就研究论文而言,我跟陈老师没有太多的交流和讨论,那时她日理万机,我忙着背牛津。也不是指学位,北大的研究生学位对我的实际价值几乎是零。很多人拉导师出来,是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
师恩来自于言传身教。中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学生往往仰望老师,视他们为人生的模范,所谓的“为人师表”。但如果老师品行不佳,学生也会被潜移默化,出门后容易是非不分、见利忘义。所以,按照约翰·洛克的逻辑,并不是凡是老师就值得尊敬。西方文化,尤其美国,就更是如此,教师只是份薪水还可以、时间较自由的职业,与伦理、灵魂完全不搭嘎。
我仰望陈老师,是因为她的一些人生决定。在文革武斗,大字报满天飞,路线斗争暴荣暴辱的时候,陈老师和王选老师能选择移居南方,避开政治,专心学术。在那个思想僵化、行为偏激、视野狭窄、智力残缺的时代,这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勇气和人生目标。即使没有后来的“拨乱反正”,没有后来的“改革开放”,没有什么“告别铅与火,迎来光和电”的时代,他们仍然会在漫漫的疯狂的岁月里,保有他们的良知和理想。
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久远的。或者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的历史,他们的为人,潜移默化着身边的学生们的良知和品格。据我个人有限的观察和判断,他们学生的人品大都不错。按照中国的传统的标准和环境,他们是不是也算是圣贤了?
不错,王选老师有高屋建瓴的视野和远见,侃侃而谈的风度和魅力,但很多华光方正的排版软件的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都是陈堃銶老师负责和主持的。她的选择,她的贡献,周围的人看得很清楚。这份荣誉,名至实归。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