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清华投毒案转载——真凶毒手,两番独白。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尼罗河的清华投毒案系列第三版已经接近收官的时候。最后几篇文章还没来得及写这个世界上就发生了很多事件。先是雷洋案,紧接着就是川普当选美国总统。人生如同在海上航行,当你努力驶向目的地,却发现风浪把你越带越远。在你以为完全迷路的时候,浓雾散去也许新大陆就在你的面前。而所有的风景都会变成文字写进人生的日志里。无论岁月如何流逝,天上的白云会把历史永久珍藏。

清华投毒案,2006年2013年曾经深度介入的网络达人们大多全身而退了。但是尼罗河还在写,这是因为有太多的事实在既往的讨论中被人们忽略。比如《天妒红颜》、《求救电邮》、《白宫请愿》,在所有这些朱令案历史文献中都可以看到真凶的足迹。尼罗河本来计划讨论2013年9月的《美国来信》,最近一篇爆料明天系肖建华涉朱令案的网文突然传遍中文社交网络。如题所示,尼罗河认为这两篇东西都是出自一人之手,就是害死北大吴今并且毒害清华朱令的真凶。

给朱令父母的《美国来信》网络达人有过很多讨论。从信封书写格式就可以判断寄信人肯定不在美国。根据信纸尺寸符合中国的A4纸判断寄信人来自中国。从信件内容分析,除了毫无根据的捏造,就是破绽百出的逻辑。与前期贝志城和天一线诬陷孙维为“唯一嫌疑人”的谎言炮制手法完全一致。

但是尼罗河在此要指出两点被公众完全忽略的事实。首先,所谓中国的A4纸在欧洲也是通用的。而且此人在欧洲的可能性更大。重点问题是写这封信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全文1017个字,涉及事情经过的陈述部分不超过10%。

『她影响别人睡眠已有两年多了,同宿舍人均处于半崩溃状态,且忍无可忍,只想将她逐出宿舍,要她生病留级,将她毒残,纯属意外。她们多次向宿舍管理处投诉,而清华大学不作为错在后;那几个下毒的人讨论N次,N个方案,才出此下策。』

事实上清华北大本科生宿舍夜间11点统一熄灯锁闭大门。这一规定直到2000年后还在执行。如果有人熄灯后影响别人睡眠管理人员也不能不管。何况朱令另有宿舍,如果真的会影响到别人完全可以不回来。

这封信90%以上的篇幅是对朱令的诅咒:『一个我行我素,恶语伤人,不顾及她人感受,长期影响别人睡觉的人。。。是宿舍的“公害”。。。与优秀一点都不沾边。。。人生的一切都是因果关系,一个人的福祸取决于自己种的因,即善因善果,恶因恶果。』。甚至翻来覆去骂朱令的父母不该生这样的女儿:『只希望来生不要再生下这种自私自利,不会与人相处,不在乎他人感觉,没有公德意识的孩子。。。如果有来生,你们夫妇首先要教养女儿如何做人,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宽厚待人,做公益事业,成为能为国家乃至于民族做出贡献的人。』。

很明显,《美国来信》故事是假的,仇恨是真的。朱令为什么被毒一直有种种猜测。有的说是情杀,有的说是嫉妒。有的说是上一代人在文革中结下的宿仇。现在真正原因大白天下了。一个从中学到大学学业优异才华出众的女孩怎么会与人结下如此深仇而惹来杀身之祸?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朱令已经查明了吴今死亡的真相。凶手为此寝食不安濒临崩溃,最终忍无可忍只能出此下策。

朱令还在悲惨地活着,而吴今的鬼魂不时来袭。真凶毒手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幻想事情都是别人干的,然后用超凡的文字功力论证这种幻想的真实性。最近出现在网络媒体上的“朱令案惊天新传闻”是这样开始的: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今天,就说说这位巨鳄跟清华女生朱令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简言之:朱令的姐姐叫吴今,曾是肖建华的暗恋对象。吴今香消玉殒后,肖创立的明天集团就是以“吴今”(意同“明天”)命名,更令人细思恐极的是,肖建华集团内,长期雇佣那位涉嫌给朱令投毒的凶手“一毛大师”并令其担任要职。』

这篇文章完全继承了《天妒红颜》《美国来信》的手法,充满子虚乌有的情节,支离破碎的逻辑。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没错,但真凶毒手必须与受害人构成直接联系并且具备犯罪动机和犯罪手段。作者对吴今与肖建华关系是这样说的:『山东小伙入学的第二年,北京姑娘吴今以罕见的高分考取了北大生物系。。。一个地方来的草根,一个京城的书香门第大家闺秀。山东小伙成为了漂亮的小师妹吴今众多的追求者之一。』。事实上吴今与肖建华学科专业不同。不要说称不上师妹,连学妹都不是。作者甚至连肖建华对吴今究竟是暗恋还是追求都没有搞清楚,更无法编造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犯罪动机。

吴今之死可能是个意外,但是就连公安都不敢说这个意外就是发生在野三坡。滚落20米的缓坡再坠下20米的悬崖,没有人能不留痕迹衣着整齐甚至头上伤口都没有血迹。很明显,发现吴今的地方不是原始现场。那么通讯联络、交通工具、从案人员,赶在人们开始寻找吴今之前在月黑风高的深夜把已经死亡的吴今完好无损送到“天一线”附近的悬崖之下,匆忙中甚至连个人物品都没有放回,这样的任务在1989年的社会环境下绝对不是一个整天在图书馆啃马列的草根状元有能力完成的。

如果以为这篇文章把对朱令投毒的嫌疑聚焦到贝志诚身上,那就完全误解了作者的本意。根据原文,贝志诚涉嫌投毒有两点依据。第一是他认识朱令,第二是清华大学对剧毒物品管理不严,孙维不是唯一可以获得铊盐的人。也就是说贝志诚也有可能得到铊盐。如果这也能算是作案条件,那么任何一个认识朱令的人都值得怀疑。

而贝志诚值得特别怀疑的理由是『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一毛十几年如一日地指控孙为凶手,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以此作为怀疑贝志诚的理由,那么众多怀疑孙维投毒的人都可能是凶手。事实上,贝志诚已经承认孙维与朱令所谓争夺民乐队演奏机会的事情并不能作为孙维涉案的动机。而且2013年之后不断高调指控孙维的人已经不再是贝志诚。

根据公开信息,贝志诚和朱令在中学是班同学上大学后各奔学业。两个人之间并没有密切的交集。朱令对贝志诚不可能造成“忍无可忍”伤害。贝志诚对朱令不可能产生非置之于死地不可的动机。作者生拉硬扯把投毒嫌疑的帽子扣在贝志诚头上。并非真的要诬陷贝志诚,而是想利用贝志诚受到肖建华的重用把肖建华钉在吴今案的被告席上。

作者有一个逻辑上无法解开的死结。如果杀吴今的真的是肖建华,作为红N代的贝志诚有什么理由为了掩护一个为非作歹的草根状元去毒害朱令。而朱令铊中毒立案当年,这位所谓的救人英雄就被北大除名。两件事的联系不是谁不承认就可以否认的。如果肖建华就是始作俑者,又怎么敢公然将贝志诚揽在自己的旗下。这篇接近7000字的文章,完全就是一张技术拙劣的PS图片,毫无事实与逻辑可言。

尼罗河更关心的是在荒谬不经的背后,文章作者在掩盖什么,逃避什么,又不小心暴露出多少真实的东西。那才是作者心里最不可见光的黑暗。

首先值得琢磨的是文章作者本人的身份。尼罗河在《天妒红颜,伪善藏奸》那篇文章中分析过作者“天一线”的身份。“天一线”这个笔名正是来自野三坡吴今出事的百尺峡中一处景点的名字。此人一面说朱令案自己不过是十年前听说,十年后偶然想起,一面说十年来一直牵挂着朱令案,甚至有鬼魂频频入梦来。一面说自己查遍了铊中毒的各种资料,一面却又表示出对铊的毒性原理一无所知。一面说自己是93年才来北京上学的南方女子,认识朱令的父母认识朱令的同学唯独从来没有与仰慕已久的贝志诚有任何交往,却和贝志诚一样在北京公安局有自己的内线。

《美国来信》作者自称是『一个略知一二的人』。而在这篇文章中,随处可见从公开信息中无从查证的“内情”。比如『首辅身边的战友,一毛家都很熟。』,再比如当年(1989年)担任北大学生会主席的肖建华什么时候和谁恋爱,背后得到谁的指点站稳正确立场。

从《天妒红颜》到《美国来信》再到最近的“朱令案惊天爆料”,作者可能完全没有意识到已经暴露了自己就是一个案中人。得到某种神秘的力量的帮助逃出生天,然后躲在一个自以为安全的地方欣赏自己的杰作。诬陷孙维,进而栽赃孙维朱令的同学,现在又企图把完全无关的人拉进来,都不过是寻求精神解脱的手段。因为他无论躲在什么地方都能感觉到有千百双眼睛一直在盯着他。包括当年和他同属一个圈子里的人,和后来通过网络信息加入朱令案讨论的公众。

回到这篇文章本身,作者刻意回避了那些最刺激自己神经的事情。比如1997年4月北京警方为什么要突然对孙维进行强制问询。作者的解释是『警方一直没有充足的证据将孙维列为嫌疑人,随后在高层压力下将孙列为嫌疑人进行问讯。』。

如果警方有证据表明孙维涉案投毒,拿下孙维没有必要等到两年之后。如果警方没有证据,几个小时的强制问询也不可能培养出一个投毒犯来。北京公安局一直就在中央政法委的直接领导之下,基本上是一个准军事化机构,完全不存在需要高层施压才服从命令的问题。即使在多年之后,已经退休的办案人依旧守口如瓶。朱令父母要求公开已经掌握的证据依然可以被非法拒绝。这就证明朱令案一直就在北京公安局掌控之中。1997年突审孙维究竟所为何来,尼罗河在后续的文章会有进一步解析。

真正让作者忌惮的是贝志诚发起的“远程诊断”。文章两次提到“远程诊断”都是采取正面的描述。甚至怀疑贝志诚是投毒嫌疑人根据也只限于『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一毛十几年如一日地指控孙为凶手』,而全然不敢涉及对“远程诊断”的质疑。

『朱令案发生的年代,正处于中国互联网的萌芽阶段,朱令高中同学,北大力学系学生,后来成为某系核心骨干,当时还是北大力学系学生、后来成为着名互联网达人的“一毛大师”在国际互联网上发起求救,经国际医学界诊断为铊中毒。』

『朱令遭两次投毒两次中毒,一当时直没有找出病因。一毛大师随后利用互联网向全球发起求救,最终确诊属于铊中毒。』

事实上,在2013年朱令案网络讨论中,针对贝志诚最有力的质疑就是直指“远程诊断”完全就是一个骗局。还是让事实自己说话吧。

贝志诚在“求救信”中一开始就明确否定了协和医院的诊断,而且选择性地描述了朱令的中毒症状,甚至直接提出了诱导性问题:朱令是不是铊中毒。对上百份网络回信的研究表明国外专业人员对朱令的诊断与协和医院基本相同。首先考虑的是多发性神经根炎。铊中毒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脊髓灰质炎出现的频度相同,排在第四位。具有史实证据意义的中央电视台文献记录片《朱令的十二年》贝志诚在求救信发出不到48小时就通知朱令父亲外国专家诊断铊中毒:“十号发了那是个周一,周三我就给朱令他爸爸打电话,我看到提问里有说铊中毒的。”(电视片中贝志诚原话)。而出现在电视片电脑屏幕上的“专家电邮”其实是大段的教科书上铊中毒文字拷贝。求救信发出一周后介入朱令诊治的当时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医务官员亲自证实:“当时各种诊断建议像洪水一样涌来,铊中毒的诊断没有浮出水面。”。

如果投毒人是贝志诚,逻辑上远程诊断就不可能是真的。而这篇文章的作者一面希望把投毒嫌疑推给贝志诚,却仍然舍不得撕下“远程诊断”的面具。正好说明了这个面具真正要庇护的人不是贝志诚,而是害死吴今毒残朱令的真凶。再次证明这个真凶不过是想借贝志诚的污名把肖建华与吴今案绑在一起,让自己再心安理得多过几年逍遥法外的日子。

尼罗河在《野三坡之吴今玉碎》这篇文章中对吴今的死亡原因有如下讨论:

吴今为什么会死,又是死于什么人之手。如果有人还看不明白,可以回头去读一读尼罗河的上一篇文章《野三坡之绝笔回声》。吴今在绝笔中传递了明确的信息,一个无法弥补的错误让她陷入黑暗的包围。吴今所指的黑暗显然不是黑夜,而是人性的邪恶制造出来的人间黑暗。她离开野三坡后就消失在她绝笔中所指的黑暗之中。在那种地方不论自杀还是他杀还是过失致死都可以说成是意外。

我们现在没有证据从医学上说明吴今的死亡。证据都在北京公安的手里。吴今的父母都已经接受“意外死亡”的结论。不错,可以说吴今是死于意外。不论是为了吴今的隐私还是屈从于权势的压力接受“意外死亡”都是最好的选择。而且上不得台面的真相已经在幕后摊牌,完全没有作尸体解剖的必要。但是这个“意外”绝对不是发生在野三坡的意外坠崖。

是什么样的东西能让吴今这样一个聪明灵巧的大二学生犯下一个无法弥补的错误而陷入无法摆脱的黑暗。吴今之死又是一个怎么样的意外可以让吴今的父母无言地接受现实。尼罗河不是想不出来,而是没有任何线索支持尼罗河的猜想。这个线索现在有了。

这篇“朱令案惊天新传闻”的作者在文章就要结束的时候突发感慨:『青春梦想、激荡岁月、商战杀伐,多巴胺和荷尔蒙,往事如烟,随风飘去。』。

荷尔蒙是什么大家都很清楚,文章中提到的荷尔蒙应该特指与人类性活动有关的激素。那么多巴胺是什么?是一种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物质。临床医学上广泛用来抢救休克病人。它可以提升血压,增强心力。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以增加肾血流量,有效地防止休克经常并发的肾功能衰竭。

但是,这篇文章中的多巴胺不是作为治疗使用的多巴胺。而是作为脑神经递质的多巴胺。特别是在丘脑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兴奋可以使人产生激情性欲错觉甚至丧失理智。但是人类无法把外源性的多巴胺精确释放到大脑某一部位的神经元。于是就有了一类特殊的药品,迷幻剂。这类药品几乎毫无例外地刺激大脑多巴胺的产生和释放,使人陷于情欲极度亢奋状态,失去对意识和行为的控制。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会产生药物依赖性,也就是上瘾。过量会导致死亡。

“朱令案惊天新传闻”的作者不仅知道是谁害死吴今的,很显然还知道吴今是怎么死的。1989年的中国北京,有谁能获得这种药品,有谁敢使用这种药品。这是一个不难根据经验回答的问题。往事不会如烟而散,吴今死亡的真正原因已经记录在警方的档案之中。而“多巴胺”的受害者也不止吴今一个人。她们都还活着,等待正义得到伸张的一天。

“朱令案惊天新传闻”并非这篇文章的正式标题。这篇文章大概是2017年2月10日到12日之间由作者本人用不同的网名先后在主要海外中文网站上发布。尼罗河看到的有未名、万维、明镜和多维。文章的标题不尽相同。有《当年的清华投毒案会是他吗!》《“金融巨鳄”肖建华或涉朱令案!》。比较有趣的标题是署名为“长箭在手”发布在明镜新闻网的《北大的朱令旧案,有了惊天新传闻 》。和几年前白宫请愿书一样,在标题就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错误。很明显作者本来是要写清华的朱令案。而最纠结的其实是朱令案的真正源头:北大的吴今案。就像贝志诚本来要说“回信中有说是铊中毒的”。因为惦记着当天一大早刚刚发出的诱导性提问。就说成了“提问里有说是铊中毒”。此人的小毛病完全可以成为他写在脸上的个性标记。也可能是一种家族特征。这一点关注朱令案的各方人士已经有过深入的讨论。

朱令父母对这篇文章立即做出了反应。声明中说:『近日,网络上出现了一系列的文章,将我们多年前意外身故的大女儿吴今与素不相识的人士牵涉在一起。文章内容东拼西凑, 诬陷真诚帮助我们的朋友。这样荒唐的谣言,混肴视听,恐有为真凶掩护之嫌,使我们感到悲痛和愤怒。我们已经向公安机关报告了这一情况,希望公安机关能够尽职追查此类谣言的来源,也恳请警方推进朱令案的侦破工作。』

那封诬陷朱令遭到室友集体投毒的《美国来信》,朱令父母也交给了公安局,希望能为抓捕真凶提供线索。想必朱令父母已经查觉到这些东西的作者究竟是什么人。拒绝公布朱令案信息的北京警方当然知道这里面究竟是怎么回事。与六四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始的吴今朱令案已经成为执政党的心病。希望中国第四代领导核心履行向人民许下的承诺:法制中国,没有铁帽子王,也没有铁卷丹书。

 

蓝天白云915LQB 发表评论于
孙维不是元凶,但她至少是知情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