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语讲记
明天台山幽溪沙门传灯 述
智圆法师 讲解
幽溪传灯大师,号无尽,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诞生在浙江省衢州府西安县。幼年投礼进贤映庵禅师出家。在万历十年(1582年),亲近百松大师学习天台教观。有一天请问楞严大定之旨,百松大师“瞪目周视,灯即契入”(百松大师瞪目向四周看时,传灯就契入了),百松大师就以金云紫袈裟授与他。万历十五年,居住天台幽溪高明寺,实修法华忏、大悲忏、光明忏、弥陀忏、楞严忏等,而且教授学徒,了无虚日。倡立国清寺为天台祖庭。
传灯大师一生中写有著作十一种。曾大开讲席七十多期。在新昌大佛前登座说法时,大众同闻石室中天乐铿锵齐鸣,讲完才消失。明熹宗七年(1627年),大师七十五岁,预知时至,手书“妙法莲华经”五字,并高唱经题而安详寂灭。
大师的净土作品有《弥陀圆中钞》《净土生无生论》和《净土法语》三种。《法语》里有最切要的指示。这是依据宋代无为子杨杰所说两句名言“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来抉择开显它的关要。它像一面镜子,能让我们看清自身的净业水平;又像一个图标,指示下手处,最最分明;又是检验处,可以看出自己往生净土的机率有多少;也是用功处,也就是一生要致力于“轻爱”和“一念”这两大道路。
大师称叹杨杰两句话是“刮翳眼之金錍,治膏肓之圣药”。的确,没学这篇《法语》,我们对于怎么出轮回、生净土非常糊涂,看不清,像瞎子一样。虽说是生净土,却还在贪娑婆,不断地往轮回堕入;虽说是求净土,但对于信愿行的若干下手处却毫无动作。学了这篇《法语》,我们会顿时启开光明,看清这一生的着手处在哪里,一方面要修苦、修空,尽量地退掉对娑婆的爱;一方面要修信、修行、修愿,集聚往生的缘起势力。以此治疗我们的轮回病、散乱病,发起善根一心与阿弥陀佛相应生到净土。这样就知道本法的殊胜。
《法语》首先说到净土法门的殊胜——简要、直捷,应末世之机,而且是自他二力合修,能得到殊胜功效。其次,点示了法门的心要在“轻爱”和“一念”上。而且要同时控制两头,为了轻爱要达一念,为了一念要杜境,为了杜境要见境界的空性,从而会归本性空掉枝末。说到一念之道,就在修信、行、愿上,这样轻爱和一念两头并具,就能与净土相应。
以下逐段地消文解义。
夫修行法门,乃如来对病之良药也。药随病广,数逾恒沙。求其至捷径,最简要者,莫胜于念佛求生净土法门。
修行法门是如来针对众生生死病情所开的良药。随着众生千差万别的烦恼病、生死病,所开的对治良药就庞杂繁多,数量超过了恒河沙数。在这么多应病开设的法药当中,要求一个最为捷径、最为简要的法,那不会有超过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法门的了。
“最简要”,指将无量法门的精要摄在念阿弥陀佛一法上;“至捷径”,指得弥陀大力摄持不落在曲折的道中,一往生就圆证三不退,极为快捷、直捷。
可谓速出生死之玄关,疾成觉道之秘诀也。
它真可以说是快速超出生死的玄关,疾成无上佛道的秘诀。
意思是说,如果修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法门,只用一生时间就能顿速超出原本无数劫都难以超出的生死,因此,它是解脱的深玄关要。一经契入此深玄关要,即发起了深信切愿缘念弥陀,就契合了弥陀一乘大誓愿海,由此就能为佛慈悲摄受,横超三界,径登不退,因此称为解脱的玄关。
这与通途法门迥然不同。因为后者要断尽三界的见惑、思惑才能解脱,末世众生单仗自力,不晓得要多少劫才能达到,而如果依仗弥陀愿力修净土法门,一生就能登上净土,从此就出离了生死,所以的确是速出生死的玄关。再者,一往生就登上不退转地,得西方依正净缘的加持,念念增益无量菩提善根,使心性速疾开发,现前成就普贤行愿王,的确是疾成觉道的秘诀。
下面幽溪大师再具体讲明这些要点。
盖凡修行,求出离生死,须仗三种力。一自力,二他力,三本有功德之力。若惟务自修,悟明心地,裂无明网,出爱欲河,成佛作祖,谓之自力。是为没量好汉,真大丈夫。如佛在世,及正法中诸大菩萨声闻缘觉,及诸大祖师,是其人也。
凡是修行想做到出离生死,需要依仗三种力:一、自力;二、他力;三、本有功德力。如果专门致力于自修,悟明心地,裂无明壳,出爱欲河,成佛作祖,这叫做“自力”。那是超级好汉,真正的大丈夫,佛世和正法时期诸大菩萨、声闻缘觉、诸大祖师就是这一种类。
若像末之世,去古既远,根器谫劣。有虽修而不悟,悟而不精。内照似脱,对境仍迷。纵使不迷,犹然坯器。菩萨有隔阴之昏,初果有入胎之昧。方之博地,安免随流。此自力之无功,出尘之不效。一错百错,实可寒心。
然而到了像法、末法时期,距离古圣之世已经很遥远了,众生根器浅薄、陋劣,纵然有修却不能悟,有悟却不能精。内照似乎脱开,对境仍然迷惑,纵然不迷惑,也只是坯器,没有得到坚固。所以,菩萨有隔阴之昏,初果有入胎之昧,与他们相比,博地凡夫怎能免掉随业流转呢?这样看来,单凭自力修行难以达到脱出尘劳的实效。这样由一错而百错,多少曲折,多少退堕,实在让人寒心。
一个人学道,未尝不发心勤苦修行,怎奈多生习气重,障缘太多太重,稍微一错就又落进生死里了,要想一生超脱,实在不容易。
是以诸佛菩萨,曲垂方便,又有仗他之法门兴焉。此之法门,经论发明,其品亦伙。求其苦口叮咛,极言称叹。列祖弘通,人心崇奉。惟极乐世界念佛一门为究竟。可谓言言阐唯心净土之心宗,句句演本性弥陀之妙法。
见到众生单凭自力出不了生死,诸佛菩萨就婉转地开示帮众生解脱的方便,这样就又兴起仗他力而解脱的法门。这类法门经论发明也有很多门类,而要求一个诸佛菩萨都苦口叮咛,极度地称扬赞叹,历代祖师们都共同弘扬,人心普遍崇奉的法门,就只有往生极乐世界念佛这一门是最究竟了。可谓字字都阐述唯心净土的心宗,句句都演示本性弥陀的妙法。
悟此者,达生心与佛心平等,心土与佛土无差。修此者,获妙观与妙境相符,自力与他力兼济。况本有功德之力,无始性具者,因此以全彰。旷劫积累者,藉之而顿发。故得娑婆报满,净土现前。莲华化生,不迷生阴。一入永入,更不退转。故曰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数甚多。
悟了这个法门,就了达众生的心和佛的心平等,唯心的妙土与佛的妙土无异。修这个妙门,将获得妙观与妙境相符,得到自他二力兼济的好处。何况本有功德的力用,性中原本具有的功德法,因为境观相符、同时加被自心等的缘故,就会自他二力完全彰显,而旷劫积集的善根会借此顿时开发。因为法门有这么殊胜的作用,就使得在娑婆秽土的业报迅速完毕,胜妙净土的果报一生就可现前。之后从莲花化生,没有生阴之迷,一上去就永远上去了,再不会退下来。所以佛说,凡是生极乐净土的人,都是阿鞞跋致(不退转菩萨),有无量无边阿僧祇那么多。
比夫在娑婆而入道,历尘境之粗强。险难恶道,无处不有,固不侔矣。
相比在娑婆世界入道,经历染污性极强的五欲尘境,邪魔外道等的险难恶道到处充满,当然不能等齐而观,实在差别太大。
古人说,这两种得不退转的方式,一者像陆路步行,非常艰难,另一者像海路航行,方便安稳,有难行和易行的差别。以信愿力往生净土,达到不退转,是非常简便容易的易行道。
然而说之匪难,行之为难。行之匪难,心要为难。此昔人之所诫,在我辈之当遵。
然而“说来不难行来难,行来不难得心要难”——这是古人的深切教诫,在我们来说应当遵循。
若求其为吾真切教诫,莫要乎杨次公之两言,谓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
在里面要求一个和我们切身相关的真切教诫,就要属杨次公的两句话,所谓“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
夫念佛以一其心,恳切持名,专志不乱,此吾所当尽心者。然或忘之而不能念,念之而不能一。无他,为情爱之所牵也。夫轻爱以杜其妄,斩断情根,脱离爱网,此吾所当尽心者。然或念之而不能忘,忘之而不能尽。此无他,为念心之不能一也。
念佛来达到一心,恳切地持佛名号,专志而不乱,这是我们应当尽心的。但有时忘了而不能念,或者念了而不能一,没有其它缘故,这是被情爱牵走了。轻爱来杜绝妄心,斩断凡情的根,脱离爱欲的罗网,这是我应当尽心的。但有时念了而不能忘,忘了而不能干净,这没有其他缘故,是由念心不能一导致的。
故念佛求生净土之人,寻常有娑婆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之所牵,而不得生,矧多爱乎。即极乐有一念之不一,则临终为此念之所转,而不得生,矧多念乎。
所以念佛求生净土的人,平常有对娑婆尘境的一种爱不能轻,临终就会被这种爱所牵而生不了净土。一种爱尚且如此,何况多种爱?另一方面,对极乐世界有一个心念没有专一,在临终就可能被这个心念所转,而生不了净土,何况多种念呢?
盖爱之所以为爱者,有轻焉,重焉,厚焉,薄焉,正报焉,依报焉。历举其目,则父母妻子,昆弟朋友,功名富贵,文章诗赋,道术技艺,衣服饮食,屋室田园,林泉花卉,珍宝玩物。种种妙好,不可枚尽。大而重于泰山,小而轻于鸿毛。有一物之不忘,爱也。有一念之不遗,爱也。有一爱之存于怀,则念不一。有一念之不归于一,则不得生。
说到爱的情况,有轻有重,有厚有薄,有对正报的爱、对依报的爱。具体举它的细目,有对父母妻儿的爱,对兄弟朋友的爱,对功名富贵的爱,对文章诗赋的爱,对道术技艺的爱,对饮食衣服的爱,对屋宅田园的爱,对林泉花卉的爱,对珍宝玩物的爱,对各种妙好事物的爱,不计其数。大的重于泰山,小的轻于鸿毛。心里有一种物忘不了,就是爱,有一个心空不了,也是爱。有一个爱存在心中,念就不能一,有一个念不归在一上,就生不了(临终有这种念出现,被娑婆的念所转,就生不了净土)。
呜呼,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此两语,可谓刮翳眼之金錍,治膏肓之圣药。凡有志于求生极乐者,宜以此书之于屋壁,铭之于肌肤。时时庄诵,念念提撕。于娑婆之爱,日务求其轻。极乐之念,日务求其一。轻之又轻之,以渐阶乎无。一之又一之,以渐邻乎极。
可叹啊!“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这两句警策语真可说是刮我们迷惑翳眼的金錍,治疗我们膏肓之病的圣药。凡是有志求生净土的人,都应当把这两句警策写在墙壁上,铭刻在肌肤中,时时警切地诵读,念念中提醒自己。对娑婆事物的爱,每天都务必力求减轻,对极乐净土的念,每天都务必力求专一。这样恒时努力减轻了再减轻,让它渐渐达到完全没有,专一了再专一,让它渐渐达到极度纯一。
果能如此,则此人虽未脱娑婆,不是娑婆之久客。虽未生极乐,已是极乐之嘉宾。临终正念现前,往生极乐必矣。
果然能这样去做的话,这个人虽然还没脱离娑婆,但已经不是娑婆的久客。虽然还没往生极乐,但已经是极乐的嘉宾了。临终就只有净土的正念现前,决定是往生极乐世界去了。
或问,轻爱有道乎。曰,轻爱莫要乎一念。又问,一念有道乎。曰,一念莫要乎轻爱。或者莞尔谓曰,师言首鼠两端,似无主正。俾学者乎何从。
有人提问:减轻爱有门道吗?回答:减轻爱的门道没有比专一净念更重要的了。又问:专一净念有门道吗?回答:专一净念的门道没有比减轻爱更重要的了。
对方或者又微笑地说:师父的话是首鼠两端(像老鼠出洞时多疑,头一进一退,不能自决),没有一个为主的,让学人无所适从(指才说轻爱的道在一念,又转头说一念的道在轻爱)。
曰,非两端也。欲明一念之所以也。盖念之所不能一,由散心异缘之使然。散心异缘,又由逐境纷驰之使然。故娑婆有一境,则众生有一心。众生有一心,则娑婆有一境。故曰,心生故,种种法生。法生故,种种心生。聚缘内摇,趣外奔逸。心境交驰,尘沙莫尽。爱苟不忘,念能一乎。故欲一其念者,莫若轻其爱。欲轻其爱者,莫若一其心。
回答:我这样说不是首鼠两端,正是要说明一念的途径。要知道,念之所以不能一,是由于散心缘多了境而导致的,散心缘多了境,又是由于跟着境纷乱奔驰而导致的。所以,娑婆有一境,众生就有一心,众生有一心,娑婆就有一境(两者相互引生)。因此说“心生故,种种法生;法生故,种种心生”,以心生的缘故,就现起种种法,以法生的缘故,就以此起种种心,心与法互相引生。这样内在聚缘摇动,就向外奔逸驰逐,心起境,境生心,心境交驰,微尘河沙也算不尽数目。
因为心和境是彼此相生的,所以在修治时,心和境这两端都要控制。爱如果不能轻,念怎么能一呢?境上时时有个爱,自然由境起种种心;心中有种种念,自然起种种境。心攀缘不已,就加重了爱。所以要想一其心,莫过轻其爱;要想轻其爱,莫若一其心。
一其心者,莫若杜其境。众境皆空,则万缘都寂。万缘都寂,则一念自成。一念若成,则爱缘俱尽。故曰,欲一其念,莫若轻爱。欲轻其爱,莫若一念。盖爱之与念,势不两立。若日月之代行,明暗之相背也。
心境是相关的,要轻爱莫过于一心,而要一心莫过于杜绝掉境,一旦看到境是虚的,没有东西,心就不攀缘它,也就专一了。这样众境都空的话,万缘就都寂灭了。万缘寂灭了,一念就修成了。一念修成了,爱缘就都尽了。所以说,要一其心就莫若轻爱,要在轻爱上用功;要轻爱就莫若一念,要在一念上用功。原因是:娑婆的爱和净土的念势不两立,就像日月交替而行,日出时,月就隐没,月出时,日也隐没。又像明暗违背那样,明有暗就无,暗有明也无。
总之势不两立,爱日益重,一念就越遥远,爱日益轻,一念就接近了。或者反过来,一念达到了,爱就没有了,一念没达到,爱就还会出来。两者是互相较量的,修心如打仗,要知道怎么治理内心,方法是:轻爱和一心双管齐下。
或曰,杜境有道乎。曰,余所谓杜境者,非屏除万有也。亦非闭目不观也。将即境以了其虚,会本以空其末也。正以万法本自不有,有之者情。故情在物在,情空物空。物空而本性现,本性现而万法空,万法空而情念息。自然而然,非加勉强。
有人问:杜绝境缘有门道吗?答:我说的杜境并不是屏除万有,也不是闭眼不观,而是在境上了达虚妄,以会到根本而空掉枝末。这是由于万法本来无有,有的是情,是妄识、妄分别。所以情在物境在,情空物境空,即有此情就有物境现出。如有梦心就有梦中境,以此妄境遮蔽了本性,等到物境空或妄相消失,本性自然现前。本性现前,万法则空寂,万法空寂情念就止息,也就是知道万法本空寂,就会停止情念分别。这是自然而然不加勉强的。
所以,不是说有个实有的境,如同敌人,使劲地摒除它,而是要体物虚,见本性,以见万法空寂,使情念自然歇下。
楞严所谓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是以欲杜其境,莫若体物虚。体物虚,则情自绝。情自绝,则爱不生,而惟心现,念一成。
这里见指能,见缘指所,以及各种所想的相,就像虚空花本来无有。此见及缘原是菩提妙净明体,怎么在这里有是和非呢?即一切二边的法都没有,可立的可遮的都没有的,只是妙净明体。所以,要杜境莫过体会物境虚妄,体会了物境虚妄,情念自然就绝离了,情念绝离了就不生爱,爱不生,就不会攀缘追逐而唯是真心现前,也就成就了一心。
故圆觉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去一留,不容转侧。功效之速,有若桴鼓。学道之士,于此宜尽心焉。
所以《圆觉经》里说,知幻就脱开了,不必另作方便,离幻就觉了,也没有渐次。一去一留,不间隔转侧的时间。功效迅速有如击鼓,才擂击就出现声音。学道的人对此应尽心。
又问曰,轻爱与一念,同乎异乎。
又问道:轻爱和一念同还是不同?
对曰,能轻娑婆之爱,未必能一极乐之念。能一净土之念,必能轻于娑婆之爱。此约无志有志间说也。
回答:能轻娑婆的爱,未必能一极乐的念;能一净土的念,必能轻娑婆的爱。这是按有志无志的总体情况来说的。
意思是说,轻爱是消极的出离,一念是积极的求生,并且特指对极乐的求生,仅仅轻爱不一定有求生极乐之志,因此说能轻爱未必能一念。能一念就是一心向往净土,以心的缘起不能相违并存,对净土一心系念,就必定减轻对娑婆的爱。
若去无志而独言有志,则爱非念一而不忘。念非忘爱而不一。两者功夫,初无间然。
如果去除无志而单就有志来说,那么爱不是由念一就忘不了,念不是由忘爱也一不了,因为二者体性相违(如果念没有一,当然就有很多爱,如果爱没有忘,当然念不会一。心念净土,就不爱娑婆;心念娑婆,也不爱净土)。因此,做轻爱和一念的功夫,最初就不是两件事。也就是,对于有志往生净土者而言,轻爱就是在做一心的功夫,一心也是在做轻爱的功夫,如同去暗和显明,或者离此和趣彼,只是同一件事不同侧面的强调。
这样辨析,就指出了非常清楚的净土之路,杨次公所说的确是至理名言: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
又问曰,轻爱既闻命矣,一念为之奈何。对曰,一念之道有三。曰信,曰行,曰愿。夫不疑谓之信。苟有疑焉,则心不得其一矣。是以求生极乐者,要以敦信为之始。必须遍读大乘,广学祖教。凡是发明净土之书,皆须一一参求。悟极乐原是我唯心之净土,不是他土。了弥陀原是我本性之弥陀,非是他佛。大要有二。一悟妙有遍周遍具,以为欣净之本。一悟真空圆离圆脱,以为舍秽之原。
又问:轻爱之道已听到您的教导,一念又怎么来达到呢?
回答:达到一念的妙道有三要素:一、信;二、行;三、愿。
第一、信。无怀疑叫做“信”,若有怀疑,心就不能一,不肯专一用功,因为有疑障的缘故。所以,求生净土要以敦信作为开始(“敦信”就是让信的基础敦厚)。它的做法是必须遍读大乘,广学祖教,凡是发明净土要义的书,都要一一去参究求学,以求悟到极乐原是唯心的净土,不是他土,了得弥陀原是本性的弥陀,不是他佛(这是须广学细参的目标)。
此中总的要道有两条:一、悟妙有遍周遍具,来作为欣净的根本;二、悟真空圆离圆脱,来作为舍秽的本原。
简说就是以悟来达到欣厌,悟是生信的心要内涵,又是欣厌的根子,由此可以看到深信和切愿的缘起关系。分别来说有两悟两本,专门要在妙有和真空两大要害处求悟。
这里要想到两层。首先,净土大海渊深广博,它的中央地区全是摄受那些登地以上的高位菩萨,所以它主要收的是上机,然而佛的慈悲也摄受中下根机都能生入净土。就好比一个大海,一般的人也都能入到它边缘的浅水处,但是大海的根本或者说它主要的地方,是过了边缘以后非常深广的水域,那些都是极深的地方。净土大教是这么一种性质。《无量寿经》里讲到,各大刹土都有非常多的大菩萨希求往生,就是这个道理。
再者要想到,这个净土既然是这么深,它的确收了一切法,而且以阿弥陀佛佛力加被,你学的任何法都可以归入净土。没了解这一点,我们以为净土很深,是一般人修不了的,或者蔑视净土,认为是很浅的法、小乘的法等等,这些都是偏见。实际上,看到了这里妙有真空是属于佛法的要害处,而且在这上发悟以后,是真正有切愿的。这样就知道,佛法一层一层的学习,全都可以归入净土,全是能对净土生信心的助缘。因为净土是佛境界佛力法门,含摄了佛教各种宗派。要知道这个要害,如果有净土的志愿,学任何佛法都可以会归净土,成为发生信愿、增长净业等的因素。
第二修行者。前敦信如目视。今修行如足行。信而不行,犹有目而无足。行而不信,犹有足而无目。是故信解既备,应当念佛修行。犹如目足兼备,然后能到凉池。故次信而说行也。
第二、修行。前面的敦信犹如开眼见到净土的道理(包括理性、事相缘起、往生的因果等),而现在修行就像用脚实际行走。有信解而不实行,犹如有眼而无脚;能行动而无信解,好比有脚而无眼。因此,在具备了信解后就应当念佛修行,这就像眼和脚都具备之后就能到达清凉池一样,即可以生到三界之外的净土。因此在信之后就要接着说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