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再看陈炯明
我们从小到大,所学的知识都是以北伐战争正确无疑为基点的。因为孙中山先生被共产党人尊为革命的先行者,同时被国民党人尊为国父。
现在,据说连韩寒都已经长大了,我们可不能越来越天真烂漫了吧?比如说,拿个漫画陶醉得死去活来的,大概是学习成语"画饼充饥"走火入魔了吧。还有,讨论共和国与苏联的双边条约,而不去比较原有的民国与苏联的双边条约,就在那里慷慨激昂的。
所以说,我们也应该用成年人的思维,分析思考问题,撇开共产党国民党的固有思维模式。
我越思考,越觉得陈炯明是条汉子,不得不说几句。
陈炯明,广东海丰人,前清秀才,辛亥革命家,只活了55岁。好在不是死于非命,属于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所为。让人叹息的是,他客死香港后无钱下葬,是用的为他母亲备用的棺材!
我的观点从来是这样:北洋比民国好,蒋介石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而今的台湾民主,还有大陆精英倡导的民主模式,都没有超出北洋民主的高度。北洋政府共16年:袁世凯4年(1912~1916),皖系军阀4年(1916~1920),直系军阀4年(1920~1924),奉系军阀4年(1924~1928)。 1928年奉系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北洋政府结束,北伐胜利,全国统一于国民政府旗下。
话说辛亥革命,孙中山本是摘桃子的,皆因当时没有人能够摆得平各路革命牛人,所以1911年辛亥革命后,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个时候,清朝没有灭亡,中华民国还不是正统。中华民国会不会象太平天国那样,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还不知道。有一点:当时代表清朝的袁世凯新军,就让革命军吃尽苦头。后来孙中山让位与袁世凯,绝大部分是迫不得已,极少部分是顾全大局。
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老大以后,才三下五去二地让清朝退位了。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从1905年开始,已经认识到王朝存在的危机,考察了英国日本的君主立宪后,准备在中国实行。当时的皇族,对于革命形势究竟到了什么程度不是很清楚,所以在君主立宪的具体行动上耍小聪明:朝廷批准的内阁基本由皇亲国戚组成。这样,那些立宪的牛人们有被耍弄的感觉,才彻底放弃君主立宪,走革命的道路了。
1912年,以袁世凯为核心的北京政府,是一个极其好的开端。如果一直走下来,其民主程度甚至不会在美国之下。袁世凯是一个强势总统,没有人管的住。他原本是没有必要在1913年杀宋教仁的。宋教仁是国民党的实际当家人,这样一来当然就惹祸了。
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讨袁世凯,这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第一次,陈炯明是孙中山的忠实支持者和得力干将。但袁世凯的力量太强,他们没有成功。所以我前面说,如果袁世凯死心塌地保卫清朝,民国成为第二个太平天国不是没有可能的。
二次革命虽然没有成功,却使袁世凯孙中山势不两立了。
强势总统失去约束,就会出问题。鬼使神差,袁世凯要称帝,于是孙中山有了借口,1915年进行二次讨袁。
这第二次,陈炯明仍然是孙中山的忠实支持者和得力干将。和上次不一样,孙中山赶上这拨了。但袁世凯死得早了点,孙中山的火还没有烧旺,袁世凯就死了。讨袁没有了借口,孙中山只好熄火。我估计这个时候,他老人家心里窝了一把火。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当总统。这是一个弱势总统,我感觉和华哥有一比。段祺瑞是谁?和邓哥老师一个重量级的!所以“府院之争”的时候,也是三下五去二,把总统赶跑了,自己充大王。
这一个强势总统称帝,一个弱势总统根本不能控制局面,让很多人开始怀疑这种民主宪政是不是对中国有利。于是有了张勋复辟。中国现代史总是把张勋写成小丑,我也不同意。在当时的情况下,任何思考都是有一定理由的。
段祺瑞还真是非等闲之辈。1917年灭张勋复辟后,提出“再造共和”。段废止国会,就给孙中山1918年展开护法运动(亦称“三次革命”)提供了口实。
这第三次,陈炯明仍然是孙中山的忠实支持者和得力干将。现在的陈炯明,今非昔比了,乃是广东省长兼任粤军总司令。
孙中山也是今非昔比了。直接来了个军政府“大元帅”,要誓师北伐,全是丈着有陈炯明壮胆。
然而,人们(主要是桂、滇系的大佬控制军政府,其实陈炯明也持同样观点)对战争兴趣不大,喜欢君子动口不动手。于是北伐流产。
1920年,陈炯明反感桂、滇系架空孙中山,硬是赶走了桂、滇系,请孙中山重回广州。够哥们吧?
不过关陈炯明的代价也够大的,既得罪了桂、滇系,又伤了元气。
孙中山回来以后就任非常大总统,陈炯明是第一大功臣。
孙中山一回来,就老毛病再犯,又要北伐,开始第二次护法运动。
这第四次,陈炯明不支持了。陈炯明主张“暂缓军事、联省自治”。就是说,我们别打他们了,我们先治理我们南方的这几个省。这就是地地道道效美国宪法之联邦体制。孙中山不干,一定要北伐。陈炯明不高兴了,心里想:你又没有军队,想崽卖爷田是咋地?于是于1922年炮击非常大总统府,孙中山化装逃跑了。
接下来2年时间,孙中山开始联俄联共了,并整出了一个黄埔军校。1925年,军校培养的第一批军人,孙中山就迫不及待地要蒋介石率领去打陈炯明。黄埔军官学生军还是厉害呀,联合桂、滇系(也许桂、滇系心里说:炯明老弟,你为中山先生得罪我们,现在中山先生约我们来打你,你可就不能怪我们了耶),两次东征, 彻底打垮陈炯明的部队,陈炯明孤身一人跑到了香港,1933年贫困潦倒而死,是年5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