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不改革反腐还能走多远?蔡慎坤

一曲肚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十八大以来,反腐可谓轰轰烈烈,可是产生腐败的制度依然在运行,如果制度不改革制度,这样的反腐还能走多远?谁能保证现在和将来的当权者不会继续腐败?实际上,现在的反腐如同浑水中抓鱼,抓出几条大鱼小鱼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水是浑浊的,被抓出来的鱼只是运气不好罢了。
在高压反腐之下,腐败依然根深蒂固依然以不同的方式在泛滥。如果我们把反腐败的希望寄托在某个人身上,那是非常荒谬的一种想法,不仅与民主法制背道而驰,而且还是封建皇权思维的延续。中国之所以腐败泛滥,是制度性的腐败,不是某个人或某群人的问题,建立监督腐败的制度才是根本,仅靠运动式的反腐是远远不够的。
但是要对现行制度进行改革,必然会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必然会导致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和阻挠!从今年春晚的官方报道可以看出,这个既得利益集团正在不遗余力,竭尽全力打造一个充满谎言和颠倒是非的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充斥着更多的谎言、欺骗和盲目的歌功颂德,上上下下都以说假话为乐,曾经点燃希望之光的改革离我们渐行渐远。
中国改革走到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几乎所有的利益分配格局基本完成,内部推动改革的动力早已丧失殆尽。对于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特别是能够影响中国未来走向的人物来说,主动发起改革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我们再也看不到力图有一番政治抱负的改革者出现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实际上,自清末光绪以来,中国力主改革的政治人物要么是昙花一现要么是以悲剧收场。
30多年前邓小平力挺胡赵力行的改革,曾经唤醒昏睡愚昧的一代中国人,无论是作为一种官方的意识形态,还是作为一场范围广大、无所不在的实验,改革都是邓小平时代无可争议的核心价值,也深刻影响并且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
那个时代的改革,不仅仅是中国人的精神诉求,更是现实社会中普遍的人心所向,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新世界也因改革而得以诞生。人们从物质极度匮乏、思想极其禁锢、智力极其愚昧的历史深渊中出发,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在这场改革所带来的思想解放、物质繁荣中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感和认同感。这种全民共赢的的改革,得到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响应和支持,也成为凝聚社会共识不可替代的民族愿景,那个时代的改革,是属于全民的改革,积聚了全民的力量也汲取了全民的精华。
然而那个时代的改革,仅仅只是涉及经济,并未触及僵化的制度。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随着胡赵政治生命黯然谢幕,中国的改革突然转向抑或脱离了原来的运行轨道,既得利益集团迅速崛起并且掌控了中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命脉。表面上看,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但这个国家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既得利益集团所垄断、被绑架,甚至连改革的路径和话语权也被既得利益集团所把持或操控。改革彻底背弃了初始的全民契约,变成了一种不受监督、不受制约、不需要全民共识的官僚利益集团和垄断利益集团双赢的格局。
既得利益集团相互勾结,利用各种手段来影响大政方针政策,甚至影响立法的进程。中国的社会财富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既得利益集团公开掠夺和瓜分,所谓的“利益博弈”早已成为过眼云烟,中国社会呈现出来的是一番弱肉强食的光景,即没有任何规则,没有任何道德,没有任何良知,绝大多数人被排除在财富掠夺的游戏之外。
当更多人被当作包袱被改革所抛弃的时候,中国社会稳定的基础自然就越来越脆弱。于是,一种关于改革、增长、稳定的恶性循环就开始了:越是不稳定,就越要推动GDP高速增长;越要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就越要推动符合既得利益集团的所谓改革举措;而越是推动这种改革,就越是造成社会巨大的贫富差距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改革于是变成一种赎买精英阶层的私相授受的权宜之计、一种刺激短期经济增长的纯粹的机会主义游戏;改革不仅从内部被完全腐蚀,也从外部彻底失去了社会基础以及历史推动力。高速的经济增长固然可以为蜕变了的改革涂脂抹粉,但却很难说服那些在改革中被剥夺了基本权利或遭到无情抛弃的弱势群体。
日趋严重的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司法不公,加剧了社会动荡和道德滑坡的速度,造成了富人与穷人,官员与平民的对立,造成了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的巨大反差!也加重了人们对政权的失望乃至一夜暴富的投机心态。于是,掺杂使假、掺假使黑、坑蒙拐骗、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贪污腐败、勾心斗角、恃强凌弱、仗势欺人、唯利是图、尔虞我诈成为中国社会的常态。
实际上,高层也有人看到了这些问题,只是因为既得利益集团太过强大,改革一直无法触及制度层面。2010年8月,深圳特区建立三十周年之际,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深圳考察时强调:“我们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温家宝在当时重提政治体制改革,不仅仅是一种表演,更需要政治担当,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也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改革初期,邓小平就预见性的看到:“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遗憾的是,一群年迈八旬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未能完成改革的宏图伟业,也很难让他们下决心在人生的最后时刻站出来革自己的命。
30多年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GDP高速增长,但是由于政治制度改革的滞后,致使经济领域的很多重大问题始终难有突破,经济改革的成果并没有真正转化成民生的福祉,人们期盼政治改革,是希望共同分享中国改革的成果,而不是继续维护既得利益集团的掠夺敛财格局。
然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政治改革几乎成了敏感的话题,似乎只要一谈政治改革就会国无宁日。在这样僵化的思维下,那些不愿承担改革成本却独享改革成果的既得利益集团,势必采取各种手段来反对和阻挠中国的改革进程,甚至假借“改革”之名,扩大权力的干预范围和寻租空间。
今天的中国,需要建立一个公平、透明、民主和法治的社会,改革的重点应该指向既得利益集团!正如.经济学家吴敬琏所说:“改革的两种前途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一条是政治文明下法治的市场经济道路,一条是权贵私有化的道路。在这两条道路的交战中,后者咄咄逼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这种潮流对于我们民族前途和未来的威胁。面对深层的社会问题,当务之急是从最基本的地方着手,构筑起法治社会的基础。”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