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我和女儿游英国(2)- 牛津和伊顿公学
我和女儿游英国(2)- 牛津和伊顿公学
和温莎堡隔着泰晤士河相望的是有名的贵族学校-伊顿公学(Eton College),这是一座古老的学府,由亨利六世于1440年创办,一开始是为贫穷的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不料从17世纪开始逐渐成为英国名门子弟竞相进入的贵族学校。 伊顿公学是一所私立寄宿制男校,素以军事化的严格管理著称,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世界。 三分之一的的毕业生会升入牛津或剑桥深造,被公认是英国最好的中学,曾培养过19位英国首相,包括滑铁卢战役中打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公爵和去年刚卸任的卡梅伦首相,它是英国王室、政界经济界精英的培训之地。这里也曾是英国殖民地上层家庭男孩的首选,很多印度和阿拉伯王子都毕业于此。
伊顿公学现前有13岁到18岁之间的一千三百多名学生,虽然现在的这里的贵族已经大大减少,但没有一定的财力和社会背景的子弟还是望尘莫及的。按理说伊顿的三万多镑的学费也跟美国的私立学校差不多,在英国也不是最贵的,可甄选条件要苛刻得多,去伊顿就跟登个喜马拉雅山似的。伊顿公学有很多来自俄罗斯和中东的富家子弟,近年来天朝的孩子也开始报考这所学校,去年录取了10名来自中国的学生。 现在伊顿慢慢开始接受家庭经济条件不是那么好的优秀的孩子,为大约20%的学生提供 financial aid,有些还可以免除学费。伊顿公学的教学也从以前的偏古典拉丁历史转向多样化,现学习中文的学生就有一百多呢。
网上图片


伊顿公学除了培养学生们的学识和人文修养外,对体能训练也相当重视,鼓励男孩子们的勇敢忠诚和爱国的精神。伊顿培养出了很多军事人才,在伊顿的大战纪念碑上刻有在一战和二战中战死的伊顿学生的名字。 在一战中从伊顿和英国其它精英公学的男孩战死率是普通英国军人战死率的两倍,他们大多数是初级军官和中尉,是最先冲到前方和最后撤退的军人。

传统上对英国王子勋爵们来说参军是他们的必修课,毕业于伊顿的查尔斯王子和他俩儿子威廉和哈里王子都在英军服过役。 哈里王子曾两次去阿富汗前线与塔利班作战,查尔斯和威廉王子也曾在皇家海军服役过,就连现伊丽莎白女王也曾经在二战时加入一个支援战争的妇女群体,为英国在战争中的胜利奉献了一份力量。 不过英王室的传统是保护长子的,只有非长子可以以军职为主业,尽管威廉王子也有多次上前线参战的想法,但王室都没有批准,所以作为长子的查尔斯和威廉王子也就是意思意思,没有什么实战经验。 相比之下美国的两院政客们就差得远了,打伊拉克的时候各个都打着正义的幌子振臂高呼,可没一个把自己的孩子派到前线去的,去当炮灰的还不都是那些家境不好想通过从军来改善自己命运的可怜的孩子们。
看出哪个是威廉王子了?
伊顿复活节放假不对外开放,只能在外面留个影了

下一站是牛津大学,离温莎堡不到一个小时。 小张把车停好就开始带着我俩穿梭在牛津的大街小巷之中。。他的车里面空间挺大,蛮舒服的。 有这么个人带着我们省了我很多精力去找景点。 这一路如果不包车是挺麻烦的,要去的景点不是都有直达火车和长途汽车的。我也动过自驾的念头,虽然我的车技还不错,可英国是右侧行驶,和美国是反着来的,看小张转弯和走roundabout的时候我都有些脑子反应不过来。尤其是去Cotswolds的乡村,路又窄,当地的司机开得又快。 小张说他前两天在机场接的国内来的客人就是自驾,结果第二天转弯没转好,轮胎外面就被马路牙子磕飞了,我还是老实点吧,旅游还是要让自己心情放松的。
牛津是个挺热闹的地方,车水马龙的
在12世纪之前,英国是没有大学的,人们都是去法国和其它欧陆国家求学。1167年,当时的英格兰国王同法兰西国王发生争吵,英王一气之下,把寄读于巴黎大学的英国学者召回,禁止他们再去巴黎大学。 这些学者回国后,聚集于牛津,在天主教本笃会的协助下,从事经院哲学的教学与研究。
中世纪的时候牛津那些思想活跃、生活不羁、常赊欠债务的青年学生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 1209年,一名牛津文理学院的clerk误杀了当地的一名妇女而被当地居民报复,导致了三名牛津的clerks被吊死处决,一些牛津的学者逃离了充满敌意的牛津镇而迁离至东北方的剑桥镇,并成立剑桥大学。自此之后,两间大学彼此之间展开相当悠久的竞争岁月。同样的悠久历史,同样的杰出地位,造就了同样心高气傲、相互不服气的牛津人和剑桥人。
剑桥大学 和牛津大学的校徽上都有一本书,只是剑桥的那本书是合上的,而牛津的那本是打开的。牛津人嘲笑剑桥人不用功读书,只拿书本装点门面,剑桥人则毫不犹豫地回击:"那是你们读书太慢了,我们都学完了,你们还在学。" 由于这次时间有限,剑桥又在另一个方向,我们只好略过剑桥。

牛津的杰出校友包括至少来自8个国家的12位国王,6位英国国王,4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自19个国家的53位总统和首相,包括25位英国首相(其中13位来自基督堂学院),12位圣人,86位大主教以及18位红衣主教。
这就是造就13位英国首相的 Christ Church College 牛津基督教堂学院,它是英国牛津大学最大的学院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也是主教座堂的学院。基督堂学院成立于1546年,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一样,大学内最贵族化的学院。

这个餐厅曾在《Harry Potter》 第一部中多次出现

英国牛津大学Bodleian图书馆,有藏书800万册,是英国第二大图书馆。 其历史可追溯到14世纪。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该馆一直是英国藏书最多的图书馆,60年代初才让位于不列颠图书馆。馆中很多都是古籍珍本,只能阅览,不能外借。

我们买了个半个小时的guided tour, 但只领我们看了很少的一部分,又不让照相,大部分时间就是对着下图那个部分站在那儿讲了一大堆的历史,不过十几分钟下来俺听得昏昏欲睡。 现在想来在布拉格和维也纳的图书馆可比这个漂亮多了,但不像牛津这样会推销自己。
网络照片

叹息桥 ,学威尼斯的那个,备考学子们考试不佳心情不爽时到桥上来叹口气
俯瞰牛津的最佳处是登顶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的St. Mary's Church 圣母玛利亚大学教堂, 不过我们对教堂已经有些审美疲惫了,直接略过。 下面是图片来自网络。
吃过午饭小张就领着我们直奔英国最美乡村Bibury,在Cotswolds的乡村我和女儿度过了此行中最快乐和难忘的时光。
我和女儿游英国,城里乡下慢慢游 (1)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雪中梅' 的评论 : 母亲节快乐! hug hug !
雪中梅 发表评论于
回复 'undefined' 的评论 : 祝福母亲节快乐,平安是福.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阳光96' 的评论 : 姐再接再厉。 周末愉快!
阳光96 发表评论于
介绍得真好,就是喜欢看你这样的游记,赞一个!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石假装' 的评论 : 谢谢石姐。 姑娘离开英国之前说真不想回去啊,就想这么游下去。
石假装 发表评论于
女儿笑得很开心。跟着你开眼界了,谢谢。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五谷不分' 的评论 : 英国俺最喜欢吃的是早餐,不过那香肠姑娘也是吃了一口就不吃了。 其它的时候我们就去吃意大利饭。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紫檀吧主' 的评论 : 谢谢你! 常来哦
五谷不分 发表评论于
这篇的介绍很不错。欧洲的教堂,皇宫看多了真的很腻,就连那些建筑看多了也一样发腻。
印像中牛津保留了它的古色古香(当年很粗略地观光了一下)。
我最欣赏的是英国人的幽默。吃上面英国人的三明治还可以,其它真是粗苯,还有那个英国的早点香肠,Yak!
紫檀吧主 发表评论于
喜欢看惜福的文章.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嗯, 下次有机会去看看剑桥,这英国是还会再去的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欢迎松松和冬日来跟我一起学习!
南山松 发表评论于
很精彩的介绍,谢谢惜福分享:)
波城冬日 发表评论于
我跟着游,涨见识!
无法弄 发表评论于
剑桥和牛津的差别还是明显的,剑桥绿多,水多,场面宽阔。牛津黄色建筑多,紧凑,都悠久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zl9876' 的评论 : 谢谢梅子姐姐! 我俩这次玩得尽兴也有点累,好在酒店都订在最中心地带,每天走走就到了。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吃出健康' 的评论 : 谢谢美眉! 女儿个头不高,照片显得高。 她现在想的是要去纽约学fashion design, 谁知道以后呢?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xyz' 的评论 : 谢谢小C的鼓励!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xioduo' 的评论 : 谢谢补充和指正。 刚才自己查了一下,薄瓜瓜是哈利公学的,他的lavish lifestyle是在他就读于牛津的时候。
想想美国也是如此,我女儿以前的几位从公立转去寄宿私立的同学有好几个都是因为爸妈不想管或管不好了的。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西雅图听雨' 的评论 : 姐姐是女汉子, 我是技术有余,胆量不够。
我可不是学霸,尤其上了大学就更犯懒了,经常旷课出去游玩。 女儿也不想让她当学霸,总让她少学点。 想当年别人在外面玩我在家学,现在后老悔了。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为写而写' 的评论 : 牛津基督教堂学院因为哈利波特更有名气了,游客都排着队买票参观那个餐厅,开放的时间也会因学校的日程安排而变。有时中午是关闭的,大约学生要在里面吃饭。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享受生活99' 的评论 : 谢谢! 欢迎你来!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雪中梅' 的评论 : 谢谢! 你虽然没上什么名校,可你学习的劲头可是我望尘莫及的。 这次我们去英国一滴雨也没有,就是有时冷飕飕的。
mzl9876 发表评论于
女儿好漂亮,像妈妈呢,真羡慕你们充沛的经历。。。。。。
吃出健康 发表评论于
女儿又高又漂亮!牛津剑桥是不是女儿理想的学校?
cxyz 发表评论于
谢谢惜福分享,喜欢你的游记。
刚刚复习了一遍你的台北游记 :)
xioduo 发表评论于
薄瓜瓜是上的哈罗,不是伊顿。两个都是寄宿学校。寄宿学校在本土并不十分有市场,一般认为是有钱但不想管孩子的才送寄宿。走读day school入学竞争激烈多了。
西雅图听雨 发表评论于
女儿又高又瘦又漂亮,一看就跟惜福一样,肯定也是学霸。
西雅图听雨 发表评论于
说到在英国开车,其实左侧行驶没有什么,开上一会儿就习惯了。
我是很喜欢在英国的乡下开车,特别是从伦敦到英国的南部,一路风景如梦如幻,到了Arundel是实在不想走了。
回到美国,接到了罚单,说我在truck lane行车是违规,美国哪有truck lane这一说,人家的国家人家的规矩,我也只好认罚交钱。
西雅图听雨 发表评论于
谢谢惜福对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给了这么详细的介绍,俺只看到了表面,惜福给俺补课了。
为写而写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跟着涨姿势了。“剑桥大学 和牛津大学的校徽上都有一本书,只是剑桥的那本书是合上的,而牛津的那本是打开的。牛津人嘲笑剑桥人不用功读书,只拿书本装点门面,剑桥人则毫不犹豫地回击:"那是你们读书太慢了,我们都学完了,你们还在学。" 真是有趣。Hogwarts dining room原来有现成的:)
享受生活99 发表评论于
女儿气质很好,期待续集~~~
雪中梅 发表评论于
读了后很长见识,我们在2009年去伦敦时尽赶上下雨了。所以不是坐游览车就是坐游览船。听导游的讲解。后来去了西敏寺,大教堂,还有博物馆,格林尼治天文台等。所以照的像不象在巴黎那么好。你的游记写的真好,图文并茂,让人在欣赏中学到了知识。因为自己从来都没有读过名牌大学,所以在钦佩中总会去观赏好大学的校园。如普林斯顿,康乃尔,哈佛,布朗,耶鲁等等。可是去了伦敦没有机会去大学看看。读了你的游记后,想往有一天能去看看。女儿长高了,很漂亮。祝全家幸福快乐。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我是跟她一起长见识呀。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五湖以北' 的评论 : 去牛津和剑桥都有直达火车,去剑桥的好像有两个车站,一个是慢车,一个是快车,到时要注意一下。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严惠姗' 的评论 : 那薄瓜瓜就是靠他妈害死的那个倒霉蛋走关系进伊顿的,小张师傅说他在伊顿过得挺爽,party上酒和美女相伴。 那威廉王子的确是好认,我也是一眼就看到,是王子有明星气场还是我们太snobbish了? 姑娘本来就比我好看,下次我闪一张我俩的合影。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打赏,等我再给你推荐好看的电影哈
其实我也一样,去之前都是糊里糊涂的,很多事情光靠从书本上学是不够的。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女儿跟着你到处游长知识了!
五湖以北 发表评论于
从伦敦去牛津剑桥有公交吗?谢谢介绍了,我们可能要等四五年才有机会去了
严惠姗 发表评论于
惜福妹妹写的伊顿公学和牛津剑桥大学的叙述真太有意思了。瓜瓜就上的伊顿公学,好像还是马术队的队长,学业也非常优秀。他前段时间考上了纽约注册律师就证明他基础非常牢固,那是个非常难以通过的资格考试,希拉里就考了不止一次才通过。那张图片我第一个看见的人就是威廉王子。哈里王子估计不会有更多机会,所以他妈妈戴安娜的遗嘱里,哈里王子得到的遗产比他哥哥多一些。今天的文学城还有女王近日驾车的报道,她年轻时专门训练过驾车,她91岁了。你出去玩安全为主,你不要自驾游是对的。英国,太有文化气息了,能在那里读个牛津剑桥的学位,就太幸福了。有空一定去看看。你的闺女有大了点,就看她的穿衣打扮和姿态,不光美,还很有气质,各方面赶超才女妈妈啊!
觉晓 发表评论于
我常常把电影会电视剧中的牛津与剑桥混合。记得有部英国电视剧,重回什么庄园,八十年代的名剧,好像是牛津拍的。
期待下集,女儿很漂亮。
觉晓 发表评论于
先回答问题,威廉王子在上面的右面第一。答对可以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