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 悬崖村 - 云端的村落- 藤梯变钢梯】

 

 

Image result for 凉山“悬崖村”

Related image

Related image

Related image

Image result for 凉山“悬崖村”

Related image

Related image

Image result for 凉山“悬崖村”

 

0

 

1

 

2

 

3

 

4

 

5

 

6

 

 

8

 

Image result for 凉山“悬崖村”

0

Image result for 凉山“悬崖村”

1

Image result for 凉山“悬崖村”

2 家在山上,学校在山下,上学、放学,都要徒手攀爬悬崖上的17段陡峭藤梯。2016年,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勒尔社变得全国知名,有了“悬崖村”的称呼。

 高度一百多米的钢梯,过去的藤梯几乎和崖壁垂直,现在的钢梯倾斜在60度左右,行走方便很多,也安全多了。而过去上下的藤梯不再使用。

  如今,通往“悬崖村”的藤梯,已换成1500根钢管构成的钢梯。2月13日,记者从昭觉县获悉,借助村子独特的风景,以及峡谷、溶洞、温泉、原始森林等旅游资源,今年,“悬崖村”将重点进行旅游开发,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目前,成都天友旅游集团已经入驻,拟投资3亿元,建设索道、栈道等,打造“悬崖村—古里大峡谷”景区。




Image result for 凉山“悬崖村”

500根钢管取代藤梯 上学之路更安全

  2016年11月,昭觉县投资100万元、用1500根钢管打造的钢梯完工,取代了“悬崖村”使用多年的藤梯,现在,上下山更加安全了。

  支尔莫乡党委书记阿吾木牛说,在以前,如果是攀爬藤梯上山进村,勒尔社的村民需要1个半小时左右,而外面来的人,至少需要3个小时。现在钢梯修好后,村民上山可节约半个小时,下山就更快了。今年,钢梯还将进一步加固、完善。




  目前,“悬崖村”的适龄儿童实现了100%入学,在勒尔社山上,还建立了幼儿教学点。在山下的勒尔小学,孩子们学生每天早上8点开始早读,中午12点20分放学,下午两点半上课到五点半,晚上七点还有1个小时的晚自习。

  为减少孩子们上下山的次数,最大限度确保的安全,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勒尔小学只允许学生在彝族年等重大节假日,以及寒暑假回家,其他时间全部住校,学生家长可随时到学校探望。

  到了周末,老师会组织孩子们做游戏、看电影。这样,住在勒尔社的24名学生,每年回家的次数降低到过去的十分之一。

  新的一年,村民们也有了新的希望、新的期盼。通过村民大会表决,村里成立了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养了近400只山羊、80多只绵羊。村里还将以补贴的形式,充分利用勒尔社的自然条件,种植核桃、青花椒和脐橙。


  借助丰富旅游资源 建索道打造峡谷景区

  事实上,“悬崖村”及周边村落物产丰富,这里有峡谷、溶洞、温泉、原始森林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有极具特色的彝家文化,很适宜发展旅游产业。

  凉山州提出,要把“悬崖村”的旅游开发,放在大凉山旅游一个重要的布局中来考虑,设计好旅游发展思路,通过旅游业带动“悬崖村”和周边村落的脱贫奔康。



  据昭觉县文化影视新闻出版和体育旅游局局长金文明介绍,目前,成都一旅游集团已和昭觉县政府签订了旅游开发协议,提出了“悬崖村—古里大峡谷景区”投资开发项目,项目拟投资3亿元,分两期进行,计划将景区打造成为世界级山地特种旅游目的地、全国旅游扶贫示范基地。


  根据景区规划,第一期项目包括勒尔、特图、勒额基姑三个村社,以及古里大峡谷,将建设游客集散中心、“悬崖村”索道、勒尔社至两侧村庄的索桥、古里峡谷栈道、悬崖村体验险道及其他旅游附属设施。第二期主要建设内容,则包括勒尔至上级山顶平台的索道,大平台云顶度假村等,最终形成大范围内索桥阵列和景区大交通旅游线。

  “接下来,我们要打造一个传统的彝族民俗村落,让外地游客顺着栈道、索道上来,感受我们独特的彝族风情。”阿吾木牛望着村下的大峡谷说,新的一年,希望能看到“悬崖村”的村民们富起来。

(消息来源:封面新闻)

《四川观察》编辑 郑小白

----------------


四川凉山悬崖村“新天梯”修好 孩子们平安回家

2016年11月20日 07:16:04 来源: 新京报


  高度一百多米的钢梯,过去的藤梯几乎和崖壁垂直,现在的钢梯倾斜在60度左右,行走方便很多,也安全多了。而过去上下的藤梯不再使用。



  11月19日,勒尔小学的支教老师带着3岁的儿子跟着学生爬钢梯上“悬崖村”家访,过去路不好走,他从来没带儿子上过山。

  2016年11月19日,是四川凉山阿土列尔村勒尔小学放假的日子,再过两天,他们将迎来彝族年。上午8点,老师在操场组织学生集合,300多名学生拎着早已收拾好的书包蜂拥至操场,这里包括20名住在山顶勒尔社的孩子。


  勒尔社被外界称“悬崖村”,山路陡峭难行,一道陡峭的藤制“天梯”将其与外界相连。今年8月,“悬崖村”开始使用钢管代替此前老旧“藤梯”,11月初,新天梯建好。

  这次放学,20名住在山顶勒尔社的孩子将首次攀爬完工后的新天梯,更安全地回到“悬崖村”。



  11月19日,孩子们到达最后一个休息平台,用山上的专门修建供人和牲口使用的水池里的水清洗汗水。

  “走这个梯子,就不怕了”


  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离县城昭觉72公里,地形以山地悬崖为主。勒尔社海拔1400多米,与地面垂直距离约800米。此前要下山,村民们需顺着悬崖断续攀爬17条藤梯,其中接近村庄的几乎垂直的两条相连的藤梯长度约100米。

  节假日外,勒尔小学原本每到月中与月末,要给孩子们放假,家长会轮流接送。如今,学校出于安全考虑,规定以后只有在彝族年和寒暑假才会放假。

  18日,学校通知家长,第二天上午九点可以来接孩子,陈古吉与另两名家长八点就来到山下。学校里,校长组织孩子们站好队伍后,与老师一起将学生们带到家长所在的位置。



  11月19日,俄的曲坡和弟弟在邻近最后一个休息平台艰难攀爬,这段百余米的沙土路也非常险峻,但没有修钢梯或护栏。


  这是新天梯修好后,他们第一次回家。最开始是没有扶梯的山路,陈木黑双手背后、扶着背包,孩子们也不过多交流,低头行走,每到有平台的地方后会集中休息。

  半小时后,到达第一节天梯。较小的陈木黑慢慢下蹲前倾,先用手抓住梯子,再手脚配合往上爬,陈家大女儿陈心明在一侧照顾弟弟。被问累不累,陈木黑点头,问到怕不怕,他摇头说:“走这个梯子,就不怕了。”陈木黑一直走在队伍最前,爬梯子时手脚并用但轻松灵活,看到空中飞着的小鸟停在路上,陈木黑会跑着追过去。

  陈心明15岁了,“十一”假期回家时,她看到新梯,觉得路变漂亮了,也好走了。11岁的莫色拉作称,此前山上常会掉石头,现在的梯子像楼梯,不仅有手抓的地方,心里也觉得踏实,起码不会担心掉石头,也不担心踩在小石子上滑倒了。



  11月19日,村民石旮背着4岁的儿子,从山下接回7岁的儿子石布,第一次走钢梯,石旮怕孩子不适应还是用绳子牵着。


  新路程快1小时,旧藤梯原貌保留

  新梯的修建,是由来自云南昭通的龙德顺师傅承包。

  8月27日,他与另一名伙计以个体的身份与村支部签了协议,每人的工钱一天600元。

  龙德顺介绍,按照村里要求,这次梯子部分是重新开的新路,钢梯和原来的藤梯比,是直上直下的,不像以前的藤梯绕路,这样比之前上山要快1个小时,而且还保留了藤梯的原貌。

  他和搭档负责建梯,在山体上打2公分宽的孔,用3公分的钢筋扎进去,再把钢管焊接,一层一层往上修。


  整个工程需钢材40多吨,固定钢管用的扣件6千多个,钢管约1500根,由当地村民一根一根背上去。1.5米的钢管,背一次每根工钱10元。6米的钢管,每根60元。

  钢梯的台阶由两根钢管组成,间距10厘米。龙德顺说,如今喷了防锈油漆,钢梯的使用寿命可达10年至20年。



  11月19日,7岁的陈木黑爬到半途稍作休息,他的爸爸陈古吉跟在后面。以前,陈古吉会带着一个背包绳,系住陈木黑的腰,一路连提带拽上山,如今,只要跟在后面,陈木黑自己能爬钢梯上山了。

  明年“悬崖村”将修栈道


  上午11点,孩子们爬上最后一节钢梯,到达村子。新钢梯下面是此前老旧的、最长的一节藤梯,如今没人走动,更为破旧。

  整个爬山过程,孩子们话都不多,但问起感受,“安全了”、“速度快了”,是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提到的关键词。

  如今藤梯加固改造基本完成了,但没有梯子和扶手的地方,家长仍表示担忧,部分地方坡度陡峭、雨天路滑不好走,仍需改善。

  关于“悬崖村”未来发展问题,县里也提出了一系列实施计划。2017年,这里将结合旅游开发,在通往勒尔社的峡谷将修建栈道,投资概算在3510万元。

  那时候,孩子们放学回家,会更容易些。


  本版摄影/新京报首席记者 陈杰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相蓉 林斐然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