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里的那六片海

一个凡人,有感而发,要啥没啥,有啥说啥,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北京城内有六片“海”,包括名扬海内外的大名鼎鼎的“中南海”。

北京地名中的“海”充其量是小湖而已。这种称“湖”为“海”的现象始于元代。

据张清常《胡同及其他》记载:“海”在蒙古语中是“湖泊”之义,但有崇敬赞美的感情色彩,与“湖”一样通用。

今北京地名以“海”命名的有“北海、中南海、什刹海(前海、后海、西海的总称)”。

 

  后三海地图

  后三海指什刹海,是由一水相连的前海、后海和西海(也叫积水潭)三部分组成,统称“什刹海”,由于这三片海处在紫禁城的后边,所以又称“后三海”。

  什刹海名称的来源有好几种说法,至今没有定论。其中最为流行的有两种说法,都与寺庙有关。一种说法:“什刹海,古刹名。明万历时,僧遍融建室三十余间,相比如号舍,佛号亦分一舍。法时帆诗所谓:“梵宇俨号舍,而称十刹海。”(《燕都丛考》)。另一种说法是十刹海周边有大大小小十所寺庙,故曰:“十刹”“什刹”。还有其他几种说法,只是难以定论。但可以肯定,什刹海之名始于明代,源于水边的寺庙。

  北京六海

  对什刹海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唐代。 1956年,位于什刹海西南侧的爱民街,出土了一座唐代古墓,墓志明确指出此地为“龙道之古原”。1976年,离爱民街不远的北海中学内也出土了一方墓志,称此地为“幽州幽都县礼贤乡龙道村”。

  金代以后,以北海为中心,修建起了皇帝的离宫大宁宫。元以后,北海的北岸与西岸,统统变成了皇家禁地。

  在什刹海的北岸,靠近鼓楼的地方,元代还建有一座万春园。它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每当朝中考试完毕,进士登第的才子们都要来这里相聚,享受一次皇上赏赐的“恩荣宴”,这在芸芸学子看来,实在是人生的最大向往和荣誉。

  明初,元大都城的北城墙南移,切断了积水潭的上游,积水潭的水量大为减少。积水潭已不再是“舢舻蔽水”的繁忙港口,漕运的船只只能在京城东南部的大通桥下停泊。

 

  东便门外大通桥码头

  从明代开始,什刹海开始出现了大量的田地。种植的水稻一望无际,据说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这里仍是一大片种稻的水田。

  进入清朝,什刹海的风景区已渐渐地转移到了前、后海。“十刹海周围约三里许,荷花极盛。南岸树阴夹峙,第宅相望,多临街为楼,或为水榭,绿窗映之。西岸稍荒寂,惟故协揆麟文瑞第最华整,朱楼重栏,极似江南,高柳带拂,尤为佳胜。”(《桃花圣解庵日记》)

 

  银锭桥

  位于前、后海交界的银锭桥,这里的“银锭观山”曾被传为燕京八景(实际应被称为燕京小八景)。 “银锭观山,此城中水际看西山第一绝胜处。桥东西皆水,荷芰菰蒲,不掩沦漪之色。”(《燕都游览志》)

 

  北海、中海、南海,前三海鸟瞰图

  北海、中海、南海,前三海一带原先只有一些小山和水池,辽代引玉泉山泉水灌入,名之"太液池"。据说辽国萧太后的梳妆台就在今北海白塔山上。金代在这里修建了不少宫殿,称之为"西苑太液池"。元朝建大都城时又对三海进行了大规模挖掘,挖出的土,堆成景山。明代把太液池当成行宫,称"西海子"、"金海",并正式分为北、中、南三海。三海以两座桥梁作为分界线,"金鳖玉棟桥"(现北海大桥)北为北海、"蜈蚣桥"南为南海、两桥中间为中海。中海和南海习惯合称为“中南海”。

  清代,中南海逐渐成为政治中心,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许多盛大的活动。

  民国初年,中南海依然是国家的政治中心,袁世凯、黎元洪、曹锟的总统府;张作霖的大元帅府;北洋军阀政府的国务院、摄政内阁都曾设置在这里。北伐战争以后,中南海一度被辟为公园,任人游览。

 

  中南海.怀仁堂

  新中国成立后,中南海一直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成为全国的最高领导中心。 1980年代,中南海部分风景区一度对外开放有组织地接待百姓游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