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九不能走”!
“知识分子是臭老九”,几十年来一直被有些人作为攻击毛泽东的证据之一。有的甚至诬陷说这是毛泽东发明的“桂冠”,中国知识分子戴了近二 十年之久。但是,哪怕是最痛恨毛泽东的人也说不出毛泽东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场合说过“知识分子是臭老九”。但毛泽东的另一句话却是有迹可寻,这就 是“老九不能走”。
关于“老九不能走”的说法或许早在1968年或1968年以前就有了。据《老友》杂志2007年第12期《毛泽东与卫戍司令傅崇碧》一文记载:在主席那 里,傅崇碧谈到运动中知识分子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有些群众把知识分子叫“臭老九”,搞导弹的,还有北京医院、协和医院的老专家也被挨斗,这 样谁来搞尖端,谁来给老干部看病……?
“老九不能走,老九不能走。”毛主席连声说道。“老九不能走”,这一在特殊年代对知识分子政策的名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出的。文中没有提到这次谈话的具 体日期,但肯定是在傅崇碧被作为“杨余傅”成员之一遭审查的1968年3月以前,因为,此后直到文革结束,傅崇碧都没有再见过毛泽东。
毛泽东说这个话的时 候恰好看过新编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内部演出,剧中英雄人物杨子荣就叫“老九”,就直接用上了剧中的台词。可见,“臭老九”一词在1968年前民间就 有了,毛泽东的“老九不能走”这句话,口吻是善意的,本意是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知识分子必须通过思想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者中的一员。
另据一位朋友回忆说:“1968年下半年以后,搞‘教育革命’,当时开会学习,传达上面指示,说要充分发挥老知识分子的作用,即使是资产阶级知 识分子,也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毛主席都发话了,说‘老九不能走!’”。可以想见,毛泽东‘老九不能走”这句话,后来就在一定范围内传达了。
对于毛泽东引用的“老九不能走”这句台词,据说江青曾有个诠释。江青的机要秘书杨银禄在《杨银禄谈江青》一书中回忆透露了这样一个情 节:1973年3月底的一天中午1时许,江青起床以后,洗漱,吃了早点,照例到办公室看文件。她在我给她挑选的文件中看到一份《国内动态清样》,内容是我 国对数学上的难题哥德巴赫猜想有重大贡献、震惊世界的数学家陈景润,极为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情景。
江青看完这条消息以后,就抹了眼泪。后来江青叫来了国务院 科教组负责人迟群,告诉他说:“陈景润是我国,也可以说是全世界著名的数学家,许多外国著名学者都为他的刻苦钻研精神和伟大成果所打动。我们本来应该对他 好好进行褒奖的,但是,你看看他的工作、生活条件多么差呀!不用说叫他搞科研,连起码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可怜得很啊!主席历来尊重知识分子,他说,中国 的革命和建设离开了知识分子是不会成功的。即使是成功了,也不会巩固,有人对主席关于‘老九不能走’一句话有误解,理解为‘老九’,就是把知识分子排在了 第九位了,这不是误解是什么?主席说的这句话是借用《智取威虎山》戏中的一句台词,‘老九’指的是杨子荣,杨子荣是英雄,是这出戏中的主角。主席是把知识 分子比喻作英雄、主角。你看科学院怎样对待陈景润的。我累了,难过极了,不想跟你再多说了,你自己看看材料吧。”(原载《记忆》2009年1月11日第1 期,总第十一期)。
应该说,江青对毛主席的话的理解是完全正确的,也反映了她自己对广大知识分子的看法。由此可见,所谓“臭老九”是“四人帮”对知识分子 的污蔑,是毛泽东给知识分子发明的“桂冠”等说法是别有用心的,是毫无根据的!
1975年5月3日,毛泽东与在京政治局委员谈话时再次引用了“老九不能走”这句台词。据现在公布的史料,他是这样说的:“教育界、科学界、文艺界、新闻 界、医务界,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其中也有好的,有点马列的。你们外交部也是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讲错了没有?你们(指王海容、唐闻生)两个是臭知识分 子,你们自己承认,臭老九。老九不能走。”
毛泽东这次说的“老九不能走”被正式收入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431页)。毛主席说‘老九不能走’。这就是说,科技人员应当 受到重视。他们有缺点,要帮助他们,鼓励他们。要给他们创造比较好的条件,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研究一些东西。这对于我们事业的发展将会是很有意义的”。 这段包括了“老九不能走”的讲话也被收入了。
那么“知识分子是臭老九”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呢?一方面,一向自命清高的儒家知识分子在元朝就被称为社会的第九层人,连“民”或“娼”的地位都不如,仅仅 胜过乞丐。如赵翼《陔余丛考》记载的“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匠、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榭枋得《叠山集》记载的“一官、二吏、三僧、四 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另一方面,在文革中,一些从旧社会过来的旧知识分子被列入改造的对象,有的被当作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批斗,如是 一些知识分子便借此自嘲自己是“臭老九”。其实,这些从旧社会过来的旧知识分子多出身于地富资本家家庭,对他们的思想改造也并非是不重视他们的作用,也更 没有降低他们的生活待遇,只是要他们把屁股坐到劳动人民的一边来,为工农兵大众服务,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放下高高在上的臭架子。
现在还有一种说法,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文革时期是排在“地富反坏右”和“叛徒、特务、走资派”之后的第九类被改造的对象,加上当时知识分子有公认的爱摆 “臭架子”的特点,所以就被称为“老九”、“臭老九”了,时间大约在1967年前后。其实,当时从来就没有把知识分子排在“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 走资派”之后的什么“黑八类”、“黑九类”的说法,有的只是“黑五类”、“红五类”。
因为当时知识分子本身就有革命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小资产阶 级知识分子之分(因当时中共还来不及培养出出身工农劳动大众的知识分子,故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使用的绝大多数是旧知识分子,即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 分子),知识分子当中也包含着“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分子”及“叛徒、特务、走资派”,所以知识分子与“地富反坏右”及“叛徒、特务、走资派”根本就 不是并列关系。
另外,当时群众性的大字报多了,各种批判文章也多了,也是没有批判“臭老九”的文章出现,没有“臭老九”这个词的出现。并且“黑五类”、 “红五类”、“老九”这类提法一直是被中央文革批判的。
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1966年10月24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说过:现在学生接受“自来红”、“自来黑”,划分“红五类”、 “黑五类”的观点,制造和散布这一观点的人,是要制造混乱,毒害青年,否认在革命前进中要不断改造,否认别人能够改造,自己不愿革命,也不准别人革 命...这些观点必须批判…。”
张春桥1967年11月25日《在上海市委扩大会议上谈准备九大党章草稿》中有一段话:在上海还有一种习气,你算老几,洋泾浜。在智取威 虎山中,因为杨子荣是最后一个到山上,是第九个,所以说是算老九。这是土匪用的语言,今后谁讲这些话就是流氓。我们都是共产党员,我们红卫兵是老几呀?我 们工人、农民算老几呀?
其实,不管哪种说法,这种称呼的出现,是民间自发的。或者可能是有些群众的激愤之言,用以表达对知识分子自命清高、爱摆“臭架子”的不 满;或者可能是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自我调侃,用来比喻自己的政治地位低下。
但是,这种称呼,当时在社会上流行的并不广泛,在当时的中央文件和报刊上并 没有正式出现过。“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的流行,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被用作“四人帮”迫害知识分子的罪证。
再后来,则更是将其扣到了毛泽东的头上,用作 毛泽东蔑视知识分子的证据。
退后一步讲,即使当时毛泽东对知识分子有过几次严厉的批评,也主要是针对从旧社会过来的这批特定的知识分子的,并不是对知识分 子的全部,目的是要他们与劳动大众相融合。
到如今,已经三十多年过去了,那些指证毛泽东打击知识分子的人,也没有拿出确凿的证据来。而毛泽东重视知识分子的讲话、批示、接见活动,事例到是比比皆 是。
这就像所谓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鼓励交白卷”、“知识越多越反动”等等一样,至今未见“实据”。
这就是有名的“莫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