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除了没认真写什么文章外,书读了7本,电影看了4部,算不错了。
1.《Understanding Fiction》 by Cleanth Brooks and Robert Penn Warren
这是第三版,早已不是奥康纳看的那版了。
为什么看这种书?直接看原著不就行了?著者前言里有段话说得挺好:A spectator who really understands football or baseball certainly enjoys witnessing a game more than one who scarcely knows the rules of the game. 我看这种书大概是为了今后读小说时获得的快感更大点吧。仅看了前两章,以后留待下月再看。下面拣些有意思的说说。
1.《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by James Thurber
Thurber 是《纽约客》的编辑与漫画家,他笔下的Walter Mitty已经成了一种代表性人物,Mittyesque因此而成了一个新词,意为逃避现实,追逐白日梦的人。2007年我在博客上写过一篇介绍Thurber的文章,现在连是哪个博客也不记得,更别说打开再重读了。电影也拍过几版,《白日梦想家》就是出自此文。
2. 《Young Goodman Brown》 by Nathaniel Hawthorne
霍桑的书太阴郁,也许是时代太遥远太陌生。当时宗教之于人的意义太大,大到我无法理解的程度。文中有关森林的意境营造得很好。
3. 《The Furbished Room》 by O. Henry
我一直不喜欢欧亨利的小说,太取巧,太多的巧合与surprise,削弱了小说其他东西的作用。情节、内容、意义、谈话皆为着最后结尾那惊人的一笔。
但是这篇小说有一样有趣的东西:萦绕的气味仿佛会说话会召唤。Oh, God! Whence that odor and since when have odors had a voice to call?
4. 《Vanka》by Anton Chekhov
年纪大了,简直不敢看这种太悲苦的小说。
但是,如果从分析写作的角度看,这篇好过欧亨利的小说。《凡卡》的结构很奇特,简直算不上一篇小说,就是凡卡在写信,诉说自己悲惨的学徒生活,许诺对爷爷好,求爷爷接他回去。然而,小说结尾,没有地址的信投进邮箱,这一举动使这篇小说才在结构上成为一篇小说,gives the story its shape。这大概也是情节的作用。上面提到的欧亨利的那篇不如本篇,就在于情节上的不够连贯、不够真实,而这篇naive factuality改变了小说的基调,hardens the reader’s heart.
5. 《Araby》 by James Joyce
严格来说,这算不得一篇小说,说是散文似乎更合适。全文缓慢地叙述一件一件小事,交待他小时候的玩伴、死去的牧师、他的姑姑姑父。全是从一个孩子眼中看世界,然而,如果它们只是起到背景交待的作用,或纯粹是为了营造气氛的话,未免所占比重太大。实际上,把它们串起来看,它们的作用很大,且不可少。所有这些人或事,都指向了这个孩子的失望(disappointment)与孤单(isolation)。这也是这篇小说的主题。这个故事表面似乎在说小男孩的puppy love,实则是反应了他的isolation。
……其他的懒得一篇篇地写了。
本月阅读的重点:Joseph Conrad
康拉德出生在沙俄统治下的波兰,父亲是政治犯,遭流犯。12岁时,父母双亡,跟随舅舅生活。16岁,离开大学,前往法国马赛,开始船员生涯。后来,主要在英国商船上当水手,一直做到船长。29岁加入英国国籍,32岁时开始用英语写作。出来闯世界时,只认识6个英文单词,却在后来以英语写作成为著名的文体作家,堪称文学史上的奇迹。对比他,真是叫学了几十英语,现在英语国家生活的我情何以堪。另,康拉德从事写作,离不开约翰·高尔斯华绥的鼓励。后者是当时英国著名作家,乘坐康拉德的船,在船上,两人经常讨论文学。
(我就是喜欢八卦:高尔斯华绥以《福尔赛世家》获得诺尔奖。而他的写作却又少不了他的堂嫂的鼓励。他迷恋堂嫂,后者却让他别浪费了才华,好好写作。于是他就一发不可收拾,写了几十年。贵族子弟啊,贵族子弟!)
有评论说康拉德的写作:笔走龙蛇,凡星河晨雾、海涛孤帆无不翩翩入画,亡国之恨、无家之苦莫不剪裁成书。一颗心在茫茫大海中跳动,外界 与内心既浅近清晰,又朦胧深远。多民族文化背景交相掩印,忧郁和旷达融为一体,怀疑和信仰铸于一炉,宇宙和内心彼此交融,海涛的声响与船员的呼唤此起彼伏——悲凉、雄伟、壮阔、深沉,这位海员作家的境界真的非同凡响。陆地与海洋、文明与原始、黑与白便是他的主题。作家思想的深度决定小说主题的深度,作家生活的积累决定小说内涵的广度与厚度。康拉德的小说正体现了这一点。
康拉德的作品被分成三类:海洋小说、亚非小说和以欧洲为背景的小说。前两类有些融合之处,难以分清,其实写亚非的小说很难与海洋分开,而欧洲类的小说往往参杂了政治元素,也可以称为政治小说。
这个月我读了他的三本代表性作品,上述三类作品各一。
2. 《黑暗的心》 (Heart of Darkness - 1899)
这是康拉德最为有名的一部小说 。
The Horror! The Horror!
弥漫全书的梦魇般的氛围和读来几乎是喃喃自语的笔法,讲着一个传奇故事,却又没有一点传奇跌宕的情节,甚至连真正完整的人物关系都没有,触目惊心之处只是梦呓般轻描淡写。The Horror! The Horror!
黑暗之心果然黑暗,到处都是等死的黑人白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情景氛围营造之逼真,任何作者所感受到的,细小的感觉都会无限放大。到处都是描写景物,加上心理活动。长句子、排比,情节发展的很缓慢。这正是我缺乏的能力,下笔往往是直入主题。看看名家的小说,许多都是以景物入手,表现主题,比如福楼拜。本书中许多语句精彩值得摘抄。
康拉德是现代主义小说的开山笔祖。有人说:如果只能选择一本现代主义小说,那就非《黑暗之心》莫属。这篇小说短短四万字,只是个中篇,但它有两个很大特点:第一,在写作手法上,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从一个不知名的人角度中来听查利·马洛讲故事。而真正的故事又用马洛的口吻讲出来,仍是第一人称。无名氏与马洛有交流,而马洛与真正的主角Kurtz也有交流。当然,读者主要是随着马洛看完这个故事。第二,这个故事开启了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对之后的伍尔芙,甚至对博尔赫斯影响都很大。在读这个故事时,经常是看着马洛说啊说,写景状物,抒发感情,由此塑造了一个非洲腹地的苍茫景象(“苍茫”两字似不准确,但暂时还未想到更合适的词)。
所谓“黑暗之心”一是说非洲黑暗的丛林,因为非洲像颗心,而刚果处于这颗心的中心。再就是象征比丛林更黑暗的人心。
有意思的是,Kurtz虽是小说主角,但其实着墨并不多, 主要是采取迂回手法,让读者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先从马洛一路上遇见的各种人口中听到有关Kurtz的轶事,等作者好不容易见到Kurtz时,他已一病不起,没多久便死去了。其实Kurtz本人与马洛并没有太多直接交流或对马洛有多大直接影响。应该说整个非洲丛林、土著黑人的悲惨加上Kurzt合在一起给了马洛这种“黑暗之心”的印象。
说说Kurtz这个人:从一些人口中相传,他什么都会,音乐、美术、政治,只要他想做什么,没什么办不到的。他利欲熏心却精神强大,驯服了土著并且让他们具备了“攻击”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还不算是纯粹的守财奴。他对黑人的影响多少有点正面意义(不知道我这么说,会不会被当今的种族主义者批评)。他就是人类那颗黑暗的心。一个正直的骑士进入黑森林变堕落,或者干脆变成了魔王,用象牙诱惑贪婪的人类,当他们受尽折磨找来时他却死去了;或者说贪婪的人为了象牙进入森林却被下了咒语,堕落成财宝的奴隶了等等。
我不懂为什么有人会批评康拉德对黑人的态度。我们首先要明白他所生活的时代,他对黑人的认知必定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不可否认他是同情黑人的。比如他说,设想一队带着各种可怕武器的黑人闯进英国某条街道,把前后左右的乡巴佬都抓来帮他们搬运东西,那么顷刻间那儿的每座农场、每间茅屋都会空无一人的。他设身处地的理解黑人的痛苦,但他并没振臂一呼,起身领导黑人反抗。毕竟他是19世纪末殖民主义大英帝国的白人,能有这种同情心已是不错。
马洛厌恶撒谎,他说:You know I hate, detest, and can’t bear a lie, not because I am straighter than the rest of us, but simply because it appals me. There is a taint of death, a flavor of mortality in lies –which is exactly what I hate and detest in the world—what I want to forget.但是当他回到西方社会,见到了库尔兹的未婚妻。为了拯救她的灵魂,马洛说了谎,于是也成了自己所看不起的那种人。因为谎言,因为虚伪,西方文明得以继续存在下去,库尔兹将在这个世界里被人记住再被遗忘。
关于那个非洲土著女人,她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Kurtz的情妇,她更像征着丰饶而神秘的非洲那巨大躯体,是晦涩而热烈的非洲灵魂。从唯有她不害怕汽笛来看,她是非洲黑暗力量最佳的代表。
这本书其实不用作广告就已是非常有名的一本书,不过,我还是愿意为它再做做广告:
- 海子自杀时,身边带着四本书,《黑暗之心》便是其中之一。海洋、神秘主义、冒险、我们甚至可以破解“海子”这一笔名。难道他是说他自己也有一颗“黑暗之心”?
- 著名电影《现代启示录》便是改编自本书。导演科波拉、主演马龙·白兰度只不过把场景转换到了越战时期的越南东南亚地区。看电影时,能感觉到很多细节出自此书。
3.《水仙号上的黑水手》(The Nigger of the 'Narcissus' - 1897)
此书是康拉德著名的“海洋小说”的代表作之一。黑人水手惠特一上船就病倒在床,对整个航行没有出过一点力,却处处表现出“暴躁和怯懦”。最后,惠特死在船上。海员们为他举行了水葬,惠特的尸体刚一掉在海里,海面上就刮起了一阵怪风,在惠特死之前,船员们心怀鬼胎,互相猜忌。风暴开始船员没有了开始自私、无情,经过共同团结战胜了风暴,并且的此后一切正常,“水仙号”抵达英国,海员们登陆后四散而去。
惠特这个独特的形象激起过评论家们的巨大兴趣,评论《水仙号》成了解释惠特的意义,结果又多少康拉德评论家就有多少惠特。而其实,惠特不过是陆上千千万万具体社会现象投向大海的阴影的焦点。康拉德把人类的普遍痛苦“物化”成了惠特,从而塑造出一个独特的人物。我觉得奇特的是,当时是19世纪末期,奴隶制并没有废除,惠特虽是个黑人,但他没有一点自卑或奴性。他可以懒惰,可以怯懦、可以暴躁,但他从未表现出自己低其他白人船员一等的态度,他从来是不卑不亢,甚至可以指使白人船员为他干活。而其他船员也听从。要说原因,可能是海洋上人与人之间更平等,没有陆地上那么等级森严。
康拉德小说的一个重要叙述特点就是多重声音的混用,前面在《黑暗之心》里已提及过。此书中亦如是,叙述声音从非人格化到第一人称复数再到第一人称单数的变化,与作者在小说里所表现的海员从孤独到团结再到分离的主题有对应关系。不仅叙述者的身份,连作者的语言和态度都在不断变化,以适合表现主题的叙述需要。作者一会儿是船上的海员,参与其他海员的劳作,一会儿仿佛置身船外,以超脱的身份对船员的行动品头论足。
4.《秘密特工》 (The Secret Agent - 1907)
看过格雷厄姆·格林、毛姆、约翰·勒卡雷的间谍小说,没想到康拉德也写了间谍小说。这本书虽不如上述那些间谍小说精彩,但仍值得一看。而且,之所以不够精彩刺激,是因为作者的写作重心并没有放在情节的设计上,康拉德是想表达对无政府主义、恐怖主义的反感。
此书的灵感来自于1894年,一个法国无政府主义者因携带的炸药提前爆炸而惨死在格林尼治公园,死者原本的爆炸目标和目的不得而知。康拉德以此为素材创作了本书。此书预见了20世纪恐怖主义和无正义主义的猖獗。据说,911事件后,该书成为“美国媒体引用最多的三部文学作品之一”。另两部是什么,我不知道。但这本书之所以被引用是有原因的,我摘抄一段里面人特讨论恐怖袭击的片段:
“……你们可以去袭击皇室成员或者总统,会造成轰动。但只是暂时的,而且也不如过去的效果好。现在的政府首脑一上台就做好了被袭击的准备。刺杀总统现在也已经不是什么大事件了,有很多总统被刺杀,人们见多了。再比如,袭击教堂,看起来很恐怖,但效果不好,因为蠢人们会认为你是因为宗教信仰问题而选择教堂的。同理,如果你去饭店或剧院搞一场爆炸,人们也会忽视你的政治讯息,他们会以为这是一个被生活所迫的穷人的无奈之举,或是报复社会的行为。这些袭击都过时了,给无政府主义新人当教材都过时了。我们要制造一起爆炸案,要对社会有足够冲击力,要有十足破坏力,表示你们会对这个社会造成重创。而比如,袭击美术馆,会引起轰动,但影响力不够……”
你能想到这是写于1907年吗?难道那个时候恐怖袭击就那么流行了?原来欧洲是恐怖袭击的发源地。这些什么ISIS、什么基地组织、什么塔利班,太弱了,不过是抄袭而已。欧洲才是恐怖袭击的老祖宗!
这本书也被改编成了电影,上一部也是。
5. 《中国近代史》 蒋廷黻著
写史最紧要客观,然而,写史书的人无不有自己的立场,所以史书又极难客观。蒋先生的这本《中国近代史》,短短五万字,编年体,无太多具体的细节,却条分缕析,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语言精练又理性,让人在获得阅读快感的同时,把握近百年历史的脉络,历史变迁的内在联系和对历史问题的理性诠释。
他说: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以后尚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 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远东的近代史就要完全变更面目。
——可叹啊,失败后还不知道败在哪里,尚不思改革,这才是民族致命伤。
他对公认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提出不同看法,认为他明明知道中国的问题在哪,但他不敢公开提倡改革,不愿妄自清议,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他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对于历史教科书中的卖国贼如琦善、耆英等人。他说:我们不责备他们,因为他们不足责。 对于恭亲王亦?、文祥评价却很高。总体印象,他对我们历史课本中的卖国贼们,如琦善、李鸿章等人的分析都很客观,解释了他们为什么会主和。当然,主和造成了割地赔款,他们成了千古罪人。可见我们民族还是好战,不愿妥协。
这本书成书于1938年,有人批评他全盘西化,这要与他的个人经历挂钩来看。他一生主要是做官,做学问的时间很少。书中谈及曾国藩时,他说,是洪秀全而非曾国藩才是皇权的崇拜者。曾国藩一方面想要革新,接受西洋文化;另一方面,又想守旧、维护旧有的秩序,保护中华民族固有的美德。我倒觉得,曾国藩的道路,也许是未来中国可行的道路。
小小一本书,读完意犹未尽。如果当今的中学生在学中国近代史时能补充阅读这本书就好了。另,沈渭滨写的导读太长,除了蒋先生的生平介绍外,其他未读。
又是湖南人。中国近代史上多少湖南人!他是民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可惜,一生也有很大污点。夺下属的妻子,与原配离婚,导致原配到处大闹,令其颜面尽失。说实话,如果光看他的面相,而不说他的文章,我很不喜欢,总之这种面相不像好人。
6. 《带着鲑鱼去旅行》 (意)安伯托·艾柯
艾柯(Umberto Eco)是著名意大利学者(中世纪学家、符号学家)与作家。他极为博学多才,横跨多个领域,并在这些领域中都有建树。其最有名的小说是《玫瑰的名字》,中世纪的谋杀案,全是修士,图书馆或宗教辩论。他甚至写了好几本童书。
这本书是他的一个小集子,以仿讽出名,读来让人忍俊不禁。来看看他的搞笑功力:
……有一个判断电影是否色情的标准,就是根据浪费掉的时间来计算。……我重申一遍,你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如果角色从A点到B点花费的时间超出你愿意接受的程度,那么你看的就是一部色情片。
书中还有关于蒙娜丽莎的惊人描述,实在不雅,我就不抄在这里了。
可惜,作者去年2月19日已作古了。
7. 《人类群星闪耀时》 茨威格
一般人所知的茨威格大约就是他那篇著名的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我记得还是中学时读过,同一时期还读过一篇施笃姆的《茵梦湖》,总把两者弄混,其实后者更优美一点。
茨威格其实写了许多人物传记。这一本《人类群星闪耀》类似于曾经在中国大陆火过一时的房龙系列,属于科普类型。作者不愧为名家,笔下文学很有激情,所以历史事件读来栩栩如生,其真实性如何就不得而知。
开篇第一个故事便是穆罕默德二世攻占拜占庭。在这个年代再读这个故事,真是惊心,哪一天奥斯曼帝国卷土重来怎么办?我真的有点phobia。其他故事也各有各的精彩,但我要格鲁希元帅鸣不平,单纯把滑铁卢一战的失败归罪于他有点过了。天时地利人和,估计那时,拿破仑已是大势已去,即使赢得这场战争也难挽颓势。更何况,用人不当也是他的责任,再说,他明明要决一死战,却派走一支部队,这也是拿破仑用兵上的问题,单纯把格鲁希没有自作主张回来增援当作死罪真是不公平。
这本书让我想起肉联上8、9月份的苦丁山大师,一样的风格啊。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是个和平主义者,又倾向于苏联。晚年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和理想幻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而亡。
电影
《Ms. Sloane》
电影真好看。这个女人真可怕,太强大了。“全盘掌控,一招致胜,所有人都在她的布局之中,局中最大的棋子是她自己,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剧末,律师问:这样值得吗?她说:Career suicide is not so bad when you consider the alternatives is suicide by career.
导演John Madden名字不太熟悉,但其实他是《莎士比亚在恋爱》的导演。
《Whiplash》 (爆裂鼓手)
如果玩音乐玩到这个份上,真说不出是enjoy or torture。我佩服主人公的执着。我甚至觉得一个人的passion 可以弥补他才华上的不足。不疯魔不成活。
这个老师是魔鬼。我看着他的照片都怕。
迈尔斯·特勒 (Miles Teller)的电影看了有几部,这部最好。
本片荣获圣丹斯电影节最高荣誉评审团奖和观众选择奖,入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提名同志棕榈奖,并入围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五项奥斯卡提名,最终斩获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辑,最佳音效三项大奖。
新锐导演Damien Chazelle因此片闻名,也以编剧身份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提名,并以导演身份入围英国电影学院奖和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佳导演提名。
《Apocalypse Now》 (现代启示录)
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 主演:马龙·白兰度
太冗长,观影者的普遍反映。因为这部电影改编自《黑暗之心》,而该书的重点便是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而非KURTZ的什么光荣历史,没有太多情节,所以电影也是,重点在于通过寻找KURTZ的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来反映越战。说实话,电影里KURTZ的情节比重很大了,马龙·白兰度肯定要曝光率的。小说里KURTZ出场没多久就死了。
哈里森·福特那时候还是个青葱小伙子。
《The Way We Were》 (往日情怀)
导演:西德尼·波拉克 主演:巴巴拉·史翠珊 罗伯特·雷德福
闹片荒的时候,就翻出电脑里的这部电影再看一遍。
波拉克擅长拍摄反映当今社会政治问题和揭露社会现实的影片。这部爱情电影具有浓厚政治意味,更因为浓厚的知识分子味道,在好莱坞别具一格,是好莱坞经典爱情电影。
编剧Arthur Laurent是当时好莱坞知名编剧。出自他手的电影有《西城故事》等。他毕业于长青藤学校康奈尔大学。他读书时,有个同学就热衷于政治,并竭力说服别人同意其政治观点,他以此为原型塑造了Katie这个形象。据说此片拍完后,他非常不满意。导演波拉克亦承认拍得不好,但没想到社会认可度很高。
有意思的一点:本片是詹姆斯·伍兹的电影处女作。在这部电影里,他演一个亦步亦趋,跟随Katie 的小跟班。
其他:
本月好像有很多值得一提的事。
首先当然是诺贝尔文学奖,石黑一雄。不要被他的名字蒙骗,他是英国人,用英语写作,主题似乎与记忆有关,当然日本人也是他小说里的人物。我还没读过他的作品,要读的书太多。而关于他的书一些介绍总吸引不了我去读他。
然后, 10月19日是鲁迅逝世八十周年纪念。这个时代以贬低他为荣的人太多了。但是他的文字对中国文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试问当今中国出名的作家,谁敢绕开他,说没受过他的影响?《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太多了。前几天,还读了一篇分析《孔乙己》的文章,分析得很到位。
这里放个链接,感兴趣的可以读,分析的文章写得比原小说还长。http://bbs.tianya.cn/post-books-599304-1.shtml
最后想说一下的便是新闻: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要出英译本了。以前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原来还没有武侠小说被译成英文过。也是,太难译了。江湖怎么译,怎么理解啊?但愿能译好一点,让外国人也能体会一下中国的江湖。
我这个月没有写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唯有写了一篇《我的武功很高》的打油诗。让我激情澎湃了好久,听了好久的武侠歌曲。
句子迷:
在世间,本就是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隐晦与皎洁。
不知在哪里看到的这句话:圈子从来就不是你能融进去的,而是你被圈子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