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个八百年不看电视剧的宅男,最近被友人撺掇着看了《琅琊榜》第二部。《琅琊榜》第一部如日中天的时候,其实瞄过几眼,虽然不觉得难看,到底没有坐下来,没想到这次晚节不保,居然把五十集都看完了。这种电视剧,如果有足够时间和兴致,尽可葛优瘫进沙发里,每天看上两集,应该是一种享受。像我这样,逮着大段时间就一口气看上七八集,只能算是一次周末免费加班了。
记得一个台湾的影视制片人谈到《琅琊榜》第一部的时候赞不绝口,用得最多的词就是“精美”。她还说台湾没有这样的团队,能拍出这样的片子。她那意思,还不止是预算不足,连人力物力水平都不够。第二部的制作,延续了精美这一特色。全剧都是明亮的暖色调,用光考究,看起来十分舒服。不管是人物穿着还是背景布设,都十分用心。大到一山一水一亭一阁,小到一椅一凳一花一草,无不精致清爽摆放合度,没有一丝凌乱感,实在是赏心悦目。一部片子拍到这样一尘不染一丝不苟,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原本小说属于架空历史一类的言情权谋小说。架空历史,无朝无代,就不必受历史约束,不怕穿帮,尽可以信马由缰,编他一个痛快。据说电视剧改编的时候,广电局不允许架空,所以硬生生安了一个大梁的背景。大梁,也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梁,皇帝正好也姓萧,跟电视剧很吻合。可是吻合的地方也就这么多了。南梁哪有什么两代明君?老皇帝在位时间长,当得倒是很过瘾,但后来晚节不保,让叛贼侯景给饿死了。他死了以后傀儡小皇帝换了七八个,没几年大梁就亡国了。侯景最让人恨的还不是这个。他曾向当时的名门望族王谢两家求亲被拒,后来得势后竟大开杀戒,江南王谢两家几乎被灭族。所以刘禹锡的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扯远了,回到《琅琊榜》。这部剧的男主角有两个,扮演长林世子的黄晓明和扮演长林次子的刘昊然。看到一半的时候有人问我黄晓明演的如何,我说一般吧。当时可能注意力都在剧情上,真的觉得他一般。但是长林世子一死,片子忽然变得不好看了,简直闷得要死。这样看来,黄同学其实演得还是不错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老王爷也死了,然后片子又开始好看起来。说起来蛮奇怪的,老王爷其实演得挺好的,怎么会这样呢?
这部片子最出彩的无疑是刚刚出道的刘昊然。穿上古装的刘昊然,玉树临风,俊秀飘逸,清新脱俗一翩翩佳公子也。眼睛虽然不大,但更添几分俏皮可爱。他最近人气爆棚炙手可热,在多台综艺娱乐节目里玩的不亦乐乎,不知道还有没有时间再拍电视剧。
刘同学饰演放浪不羁无拘无束的长林二公子真是浑然天成,但家门剧变,他被迫迅速长大,代替兄长担负起家国之责,对他就有点勉为其难了。不说别的,他虽然够高,比黄晓明还要略高几公分,但瘦削的身材,穿戴那一身铠甲就有点气势不足。相比之下黄晓明和老王爷一身戎装的时候更有大将之风。
戏中导演不失时机地让黄晓明裸了一把上身,显露出结实的胸大肌,多年的健身效果没有浪费。记得邓超同学刚刚练成六块腹肌的时候,要求在一部剧里加了个桥段:午睡正酣时没有关窗户,被人用竹竿挑走了裤子,然后他只穿了裤衩跳出来抓贼,六块腹肌显露无遗。生硬是生硬了点儿,但以葛优为代表的一代内地男演员不是麻花杆就是明晃晃的白羊肚的历史,总算是翻过去了。
剧中催泪的地方颇多。老王爷薨亡后小皇帝上门吊唁捶胸顿足那一段,痛得我呼吸困难。是不是年龄越大,泪点越低啊。不争气啊不争气。
说到这里,该夸的都差不多了。但本评委以毒舌著称,不挑些毛病出来,哪会有动力码字呢?
这部戏里最让我不爽的地方,就是琅琊榜上排名第四的高手段桐舟,居然失足从一个小土坡上掉下来,后脑勺着地摔死了。要知道像他这样的绝世高手,基本上不遵守万有引力定理,紫禁城高墙院瓦间兔起鹘落毫无压力的。别说那么个小土坡,就是悬崖峭壁上掉下去,也尽可以向后排放一点气体,就势纵近崖壁,然后以九阴白骨爪戳出几个窟窿来抓稳,来个起评分十分的亮相动作定型,怎么可能后脑勺着地呢。我知道要把他这样的高手整死是不容易,但编剧这么整也太敷衍了事不负责任了。
另一个明显缺点就是战争场面不给力。以前的战争片,动不动就是人山人海铺天盖地的,看多了也就那么回事了,但冷不丁看到稀稀拉拉最多五百来人的大场面,还是有点不习惯。以前拍战争片都是调用军队帮忙的,所以从来不缺人手,不知道现在是不是不让这么干了。还有一点感慨就是中国的人工真是越来越贵了,以前一顿盒饭就可以雇佣群众演员站一天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
剧中的琅琊阁,不知道究竟选点在什么位置。貌似不管是从北境还是京城,都是要上就上,连背着个小背篓只靠两条腿走路的林奚姑娘,也不例外。但是从北境到京城,消息传送要一个月。按照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原则,就算琅琊阁位于中点,单程也要半个月啊,哪能这么来去自如呢。这个距离问题,下面还要提及。
小莱阳王造反,逼杀太后,进而逼小皇帝禅让退位,江山易主。不知什么原因,他给了小皇帝两天的时间考虑。这两天时间很宝贵,不然的话,禅位已成事实,就名正言顺不好办了。就在这两天里,长林二公子用一纸亲笔书信,加一块已经过期作废的长林令牌,竟然从四境召齐十万勤王大军,兵临金陵城下。古时候没有高铁,行军全靠马和两条腿,这是怎么做到的呢?《春秋》记载楚国伐宋:“楚军五月兴兵,九月即至宋境,何其速也!”大拇指长的一点路,跑了四个月,还好意思说快。但是长林军没有那么多时间,春宵一刻值千金,再晚一天小皇帝就没命了。所以一夜之间,人马全部到位。当时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真是急人民之所急的良心编剧啊!
长林大军进城的时候,已经只剩最后两集了。这个时候,估计预算也花得差不多了。布景啊,人设啊,都显得有点草率。那些个士兵,很明显都是些比较便宜的童子军,不但稚嫩,还普遍衣衫不整营养不良。堂堂一座宫城,真是简陋朴素得可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赵家大院呢。比较搞笑的是岳将军忽然带头喊起“陛下万岁”的口号,童子军们也极其生涩地跟着喊,场面十分让人出戏。导演这一安排,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先帝在天安门接见红卫兵的启发。
最后的亮点,是朝阳大殿里乱枪戳死莱阳王。那个地方,真的合适干这个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