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回家时,老公忽然问我有没有看过《卖米》这篇文章,这两天据说在朋友圈传疯了。我还真没看过,连忙去网上搜出来, 连同作者张培祥(网名飞花)的令人感叹的身世也顺便全看了一遍。
当年这篇文章获得北京大学首届校园原创文学大赛一等奖,北大是作家的摇篮,文学爱好者敬仰的殿堂,能在北大比赛中获奖,虽然只是个校园奖, 也说明文章打动人心的力量。有读者把它与叶圣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相提并论, 说不定作者在写这篇小说的时候脑子里想的就是这篇编入语文教科书的人人必学的范文。
张培祥70年代末出生在湖南山区,2003年去世,《卖米》写的是她小时候的事,
差不多在90年代初。如果她还活着,跟我正好是同时代的人,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也不过才二三十年,故事读起来却仿佛隔世。
张培祥70年代末出生在湖南山区,2003年去世,《卖米》写的是她小时候的事,
差不多在90年代初。如果她还活着,跟我正好是同时代的人,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也不过才二三十年,故事读起来却仿佛隔世。
张培祥的这篇卖米用非常朴实的语言描述了当年农村生活的贫困窘迫, 为三块钱娘俩把一百多斤的大米在山路上挑来挑去,最后还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接受低价出售。事实上,1980年之前,在没有分田到户的几十年合作社模式里,农民常常连温饱都不能保证,三四月份青黄不接的时候他们锅里的饭总是稀的多,干的少。80年之后,农民虽然田地已经分家到户,产量大规模提高, 温饱解决了,但腰包里仍然没有一分余钱。而且中国土地的所有权是国家的,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叫你拆迁你就得拆), 那时农民种地还要缴使用税,所谓三粮五钱,而农民除了地里刨食之外, 基本没有任何其他收入来源。 如果缴不出这些农业税, 就只能送公粮去抵税了。而且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帮助种地,每一亩地都是锄头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一根苗一根苗栽下去,非常辛苦, 象作者的父亲那样因为辛苦劳作而中暑的事常有发生,因为中暑或者农药中毒而失掉性命的也不少见。嗐,说起来真的一把辛酸泪。 而当时城市户口因为不需要这么辛苦的工作,国家包工作分配, 每月有工资落入口袋, 简直就是天堂的生活, 因此城市户口贵比黄金,姑娘为跳出农村,想尽了方法也要嫁个城里人,才能挣脱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户口的差异促成了多少对不般配的婚姻, 又拆散了多少对相爱的好姻缘。 这户口居然能把人一生出来就如此残酷的分成完全不同的两个阶级!
时过境迁,这几年世道完全不一样了,不光不要交农业税, 国家还会给农民一定的补贴,而且由于炒地, 农村户口变成了无价之宝, 城里人纷纷想法把户口迁回农村,真是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啊,前两天听说我哥哥房子旁边一亩地喊价140万了,把我父母一张嘴惊得半天合不拢。
话说回来, 没有其他工作机会的农民在分田到户之后, 确实解决了温饱, 但离小康富裕,用专业名词来说拥有可支配收入还有从地到天的距离。而且农业也好, 牧业也罢, 确实是靠天吃饭的, 风调雨顺自然最好, 旱涝不定你也没办法,丰收年虽然粮仓充盈, 粮价也确实下降, 报纸上一直出现由于价钱下降, 卖出的价钱还抵不了成本, 养奶牛的把几吨牛奶倒入下水道, 或者即将收获的蔬菜烂在地里的新闻,可见农民生活的艰辛不易。
跟张培祥一样, 我也出生于70年代的苏北南通乡下, 幸运的是我的家乡与富庶的江南就一江之隔, 而且自古风调雨顺, 稻香鱼肥。但那个时代大家都一样的只能糊口,家家都家徒四壁,一样的一穷二白。我的父母虽然非常勤劳能干,而且还在乡镇企业里上班,但要养大我们兄妹三个, 还要供我们全部读书,着实不易,记得有一年,我在县中寄宿念高一, 我姐在另外一个中学念高三,我哥则在我们自己镇高中,我父亲上班的工资还来不及拿回来就用光了, 经常寅吃卯粮,东挪西借, 父母不得不想各种办法增加收入。 但那时的乡下能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家靠近黄海, 有一年过年前我的母亲去进了不知道多少冻带鱼,在集市上想乘过年时卖掉它,得到一点差价。但那年的冬天特别的冷, 我母亲也没有卖鱼的经验,一个早上快冻掉脚趾头, 也没卖掉几条鱼, 我清清楚楚的记得她回来时嘴唇发紫,手脚冰凉,都快冻得没知觉了。还有一年我父亲看见大家冬天特别喜欢吃大 白菜, 就在地里种了几百棵大白菜,那年大白菜长得特别好,但价钱也变得特别低,后来我父亲不得不一毛钱一棵如同送出去一样卖了出去, 我搬到英国之后, 每每看见超市里一磅多一棵的白菜,就想起父亲那年三文不值两文卖掉的白菜。
岁月变迁,人员更迭, 这几年,我父母年纪大了没有了土地, 搬到了新房,虽然他们的退休金只有几百块一个月, 但他们都觉得自己的日子真的太好了,不用再种地, 够吃够穿, 年年还有免费的体检。如果张培祥还活着的话, 肯定也会很欣慰的看到她家乡的改变, 可惜她去世得太早了,天妒英才!看见网上 她身穿病号服, 却笑容灿烂,真是觉得很心痛啊, 如果她活着, 说不定是女版的刘震云,给我们带来更多象 《卖米》这样接地气,纯朴真实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