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事件透视:弱者思维逻辑很要命

生于美丽的杭州。小时爱在西湖边上赏月纳凉,品茶夜谈。好诗词,小说,和数学。1989年人在北京,那一天,那些人,那些事,从此改变了我。风花雪月随岁月远去,政治,历史成为了我的新宠。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瑞典事件透视:弱者思维逻辑很要命

 

 

书香看世界

 

   这次瑞典酒店与华人曾先生之间引发的事件,在各方媒体的报道下,众说纷纭,弄得瑞典警方也是一头雾水,据说已将此事提报上一级。

 

   此事总令我想起前不久高铁霸坐男,脑袋不由自主总把这二人的形象搅混在一起。

 

   瑞典算是法制健全,公务人员非常廉洁自律的国度。作为旁观者来说,瑞典警方可能唯一的过错是,他们不了解东方式的处事逻辑,从而被误判为执法态度粗暴,缺乏同理心。

 

   曾先生订错酒店入住日期,被告知不能提前入住,后提出在酒店大堂沙发付费过夜,酒店拒绝,双方开始争执,乃至最后酒店报警。

 

   


 

   我们来看看当事人曾先生在此时过程中的心理逻辑,和自己认为的正当理由:

 

   到达酒店时,已是深夜,带着行李,没有地方过夜;

 

   父母身体不好,旅途劳累,酒店应该体谅他们;

 

   酒店大堂沙发反正是空的,我们付费借宿,拒绝得不近人情。

 

   按照我们中国人的常态思维逻辑,曾先生的想法很正常。是啊,大半夜的,你让人家拖家带口露宿街头吗,酒店应该要通情达理,同情弱者啊。

 

   但是,大家在理解曾先生的时候,有没有站在酒店方换位思考,酒店为什么会拒绝呢。

 

   这可能就是东方式人情社会与西方规则社会,背后的思维逻辑差别。

 

   前段时间,有一件事情,更能看出这种差别。

 

   说一位老人上车后看到一位女孩没给他让座,结果这老头不高兴,张口就骂人家不尊老爱幼,最后居然坐到人家女孩身上。换位思考,人家可能也是忙了一天的售货员,或者站了一天的服务员,没给你让座也是有原因的。倘若你客气地问人家是否可以让个座,我想绝大部分人都会让座的。因为每个人都有相互尊重的心理需求,但一旦被道德绑架,认为让座理所当然,人家不乐意是自然的结果,谁也不欠你的。

 

   在日本呆过的人都知道,日本人的处事思维和我们“不给自己找麻烦”不同,西化的日本人奉行“我不给你添麻烦,你也不要来麻烦我”的行为准则。

 

   国内坐火车换座位很多人都经历过,有时候最怕的就是老人或者孕妇定个上铺要跟你换下铺,礼貌的当然乐意助人,最怕的是倚老卖老或者道德绑架的,不补差价的同时还认为你帮忙换座位是应该的。在日本一对老人,宁可分开坐的一路不说话,也不会主动麻烦别人换座位,这种处事规则深深存在于他们脑中。

 

   


 

   一位大陆朋友准备去日本工作,在出行前,他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他知道日本人非常守时,上班第一天提前半个小时就到了工作地点。第一天工作非常顺利,临近下班时,翻译将他叫到一边说:

 

   “明天你就别来太早,提前5分钟就好。”

 

   “难道上班早在日本都不是一件好事?”这位朋友十分疑惑不解。

 

   翻译也无法跟他解释,说是上司让他提醒的。

 

   后来,这位朋友才发现,他并不是唯一一个上班早到的人。有一些日本同事偶尔也会因为各种原因早到公司,但是他们总是在楼下的星巴克里点一杯咖啡,等到还有5分钟上班时才进电梯上楼。

 

   工作半年后,他才发现,在日本人的眼里,过早到公司会给其他同事心理上的压力,是一种给他人“添麻烦”的行为。过早到公司的人,都会想尽任何办法不让他人注意到自己早到的事实。

 

   一位华人朋友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在日本有一次抱着一摞书去开推拉门,不小心书掉了一地,后面走来一位日本大叔帮我捡了起来。

 

   我本能的说了句:“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谢谢)结果,大叔很惊讶的看着我说了声:嗯?我便带着一脑袋问号走了。

 

   后来我才知道,当日本人帮助了你,不要先说谢谢,要先说:”すみません“(抱歉)。因为书掉落了,人家帮你拣起来,这就已经给别人带来了麻烦,所以,先道歉就对了。

 

   可见日本人这种“不给别人添麻烦”的行事准则,已深入社会骨髓。

 

   顺手点击下方广告,对您没有任何损失,对小编辛勤付出却是友情支持。

 

   日本人行为看似很夸张,再看看北欧人。

 

   北欧的芬兰人,有着典型的社交恐惧症。

 

   芬兰式排队,又称社交恐惧式排队,平均距离1.9米的芬兰式排队,大家互不干扰。

 

   不止芬兰,包括瑞典等北欧国家,人们已经把拥有自我空间当成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北欧国家的陌生人之间的舒适空间是1.5米,能够忍受的极限距离是1米。

 

   这种社会行为的背后,同样是“别打扰我,我也不打扰你”的心理逻辑。

 

   西方社会流行的AA制,背后同样是人人平等,互相尊重,互不相欠的逻辑规则。

 

   社会上有一种倾向,弱者常常觉得别人欠他的,别人应该要帮助他。这种心理,其实就是一种道德绑架。

 

   有位大陆名人长期资助贫困学生,最后因为自己经济出现问题,短期中断了资助,结果这位学生反过来责备他,有的甚至反目成仇,令人寒心。请问你哪来的勇气和底气来责备帮助过你的人,要他对你负责到底,你自己的父母可能都不敢拍着胸脯这么说。你唯一的底气就是,你是弱者,你应该被同情,被帮助,你站在道德的高点,仅此而已。

 

   所以,有位名人说:善良需要有点锋芒。就是善良要有底线和规则。

 

   看看今天西欧社会,难民问题一直解决不了,同样也是这个原因。

 

   难民认为自己是弱者、受害者,西方社会有救济帮助的道德责任,西方善良的人们答应了-我帮助你。但西方人被道德绑架后,忘了名正言顺地告诉他们:帮助你可以,但我们有规则,你得遵守。

 

   最后,逼着右翼势力崛起,难民还得回归难民的来处。

 

   


 

   人人都讲规则的社会,道德水准不会差到哪儿去;相反,怕的是人人都讲道德的社会,最后规则被洞穿得衣不蔽体。

 

   所以,出门在外,要懂得世界通行规则和逻辑,未雨绸缪,这样才能从容应对,不至陷于道德困境里。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