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安南窑(明代)瓷器
图文/西风
(图-1)越南明初安南窑黄釉模印龙凤纹碗,东南亚印尼海域出土
说实话,当初看到这件瓷器,我以为是金银器呢,仔细看是瓷器,但确实没有想到越南瓷器模印龙凤纹搞的如此精美,大大出乎意料。
越南安南窑,烧制工艺上虽然早期受云南元明时期玉溪窑的工艺影响,但随着发展和成熟,装饰工艺上大量借鉴景德镇元明瓷器的诸多工艺,无论模印瓷、青花瓷,都能看到景德镇瓷器的影子。元代和明代时期,当时越南因拥有海路的便利,泉州和广州过来的贸易商船多停靠越南口岸躲避风暴或补给,所以越南安南窑也受景德镇窑和龙泉窑影响是毫无疑问的。因窑烧工艺在过去属于“核武器”商业机密,安南窑尤其在装烧工艺上难以与景德镇窑相比。其次。胎料本身和加工工艺方面,也可能是当时越南瓷器难以突破的原因之一。
这件碗的模印纹饰,很明显受景德镇元代模印纹饰影响很大,与景德镇元代出口类型的青白瓷和枢府瓷模印类纹饰风格一脉相承,甚至就是其翻版。如果抛去底足典型安南窑刷酱釉的特征和支烧工艺的缺陷,很难会把它联系到越南瓷器。因为模印工艺实在太精到了。
经过初步了解,这类单色釉瓷器也有少量精品,近些年来东南亚地区时有发现。
(图4-7)越南明初安南窑黄釉模印龙凤纹碗,东南亚印尼海域出土
在元末明初时期的中东和非洲地区,越南窑、广东地方窑、福建地方窑因越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受国内政权更替及国内战争影响而迅速填补市场空白,尤其越南安南窑利用海路之便利,迅速发展起来,仿制元代样式的青花瓷器大量生产,虽然品质不能达到,但低廉的价格在中东地区和非洲地区很受欢迎。
安南窑,明代时期青花瓷器也有精品,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有不少越南安南窑青花瓷器。
台北故宫曾经举办的越南青花瓷器展展览概况:
在東南亞地區中,越南的陶瓷產業最為成熟且迷人。除了天然資源與地理環境的優渥,越南一向對頂尖陶瓷技術具備極佳的掌握能力。以青花瓷為例,在十四世紀時,世界上能夠燒製青花瓷的只有中國與越南兩地,越南青花瓷的足跡也早已透過貿易而遍及海內外各地。
國立故宮博物院在嘉義籌設南部院區,幾年來陸續購藏了亞洲藝術品。本次展覽我們精選了院藏三十八件越南青花瓷來展現越南的陶瓷文化,這些青花瓷器的製作年代分佈在十五至十六世紀,約相當於中國明代中期,除少數一兩件作品外,絕大多數都是海底打撈的出水瓷器。沈船中的越南作品,顯示了當時海上貿易的活絡,也呈現眾多文化交融薈萃的成果,以及越南當地陶瓷工藝技術的變革與創新。
什么是青花?在素潔的胎上,以鈷藍顏料彩繪圖案,覆蓋一層透明釉,再以高溫燒成,即是所謂的青花瓷,有如白色畫布上的藍色彩繪,十分悅目。中國青花瓷在唐代已現蹤跡,元代末期始大量燒造,並成為明、清官窯中重要的生產項目;不只在中國境內廣泛流通,也受到國際貿易市場的歡迎,並引致亞洲各地的競相仿作。直到現今,日常生活中還經常見到青花餐具、花瓶呢!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曾經發掘出明清時期的中國青花瓷,顯示青花瓷器也是早期台灣民眾喜愛的器類。
台北展出的越南青花瓷,多數出自海底沈船,許多作品表面都有海水侵蝕的痕跡,有的彩料剝落,有的殘留鹽斑或黏附貝殼、珊瑚。海上行船,常因技術或天候難測,造成船難的悲劇;而載滿貨物的沈船就成了打撈者的海底寶藏。1990年代,一艘通稱為「會安沈船(Hoi An Shipwreck)」的船艙裡裝載著二十餘萬件的越南青花瓷,時代約當十五世紀後半至十六世紀初,可見此時越南陶瓷產業的活躍以及當時運銷亞洲各地廣受歡迎的程度。故宮的這批青花瓷器,風格上與會安沈船瓷器相近,應為紅河流域下游越南海陽省Chu Dau窯的產品,造形、紋飾豐富,可略見越南青花瓷最盛期的樣貌。
(图-8)越南青花加彩獅戲大盤,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 ,口徑45公分,高10公分,底徑31公分
(图-9)越南青花加彩花卉罐,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高12.7公分,口徑9公分,底徑6.5公分
(图-10)越南青花加彩花鳥大盤,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口徑43公分,高9公分,足徑30公分
(图-12)越南青花鴛鴦水注,十五至十六世紀,寬17.5公分,高14公分
(图-13)越南霽青石榴小罐,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高5.7公分
(图-14)越南青花石榴小罐,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高5.5公分
(图-15)越南青花花鳥葫蘆瓶,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高18公分
(图-16)越南青花綠彩花鳥大盤,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口徑44.1公分,高10公分,底徑30公分
(图-17)越南青花鳳凰牡丹瓶,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高40.8公分,口徑14.8公分
(图-18)越南青花水塘盤,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口徑28公分,高6.7公分,足徑18.5公分
(图-19)越南青花加彩孔雀紋盤,十五世紀,口徑35.4公分
(图21)越南青花鏤空花鳥執壺,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高23.5公分,口徑6.5公分
(图22)越南青花花卉小盒,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高3.6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