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大师: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五

欢迎光临本人YouTube频道(频道名:林泉晗禅):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智者大师: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五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五
  上已广明内外方便。行者若能专心修习。系念禅门。必有证验。是故第七广明修证。故经言。修我法者。证乃自知。今明修证中。自开为四。第一修证世间禅相。第二修证亦世间亦出世间禅相。第三修证出世间禅相 。第四修证非世间非出世间禅相。今第一释修证世间禅者。则为三。一四禅。二四无量心。三四无色定。今前释修证四禅。四禅者。一初禅。二二禅。三三禅。四四禅。今论色界根本正定。但说有四。若通方便中间 。是则不定。若萨婆多人。说有未到地。及中间禅。足四禅为六地定。若昙无德人。例不说有未来禅。而说有欲界定中间禅。以为六地定。若摩诃衍。及瞿沙所明。则具有欲界未到地中间禅。足四禅为七地定。此中 融会。以义推之。今据正禅而论。但说有四。第一释初禅修证。

  如经偈说。
  离欲及恶法有觉并有观
  离生及喜乐是人入初禅
  已得离淫火则获清凉定
  如人大热闷入冷池则乐
  如贫得宝藏大喜觉动心
  分别则为观入初禅亦然

  佛此偈中具明修证初禅之相。但意难见。今当分别。就明初禅中。开为三别。第一释名。第二明修习。第三明证相。第一释名者。所言初禅者。禅名支林。行者初得支林之法。故名初禅。复次觉观等法名之为支。行 者修初禅觉观之法。必于前发。故说觉观名为初禅。

  问曰。若言在前发得故为初禅者。欲界未到地最在前发。何故不得受初禅之名。
  答禅名功德丛林。欲界未到等。未有支林功德之法。虽复前发。不名初禅。复次摩诃衍。说欲界未到中间。智多而定少。是处非乐。既非正地。是故不得受初禅之名。复次言初禅者。亦名有觉有 观三昧。为有人疑言觉观心中无定。是故佛说觉观三昧。地持论说。名觉观俱禅。此禅发时。必与觉观俱发。亦名圣说法定。此定内有觉观语言道未断故。与说法之名。如是等种种名字不同。第二明修习。复开为二 。前明所修之法。后辨能修之心。第一明所修法者。即是阿那波那。为修习根本初禅之法。就中即有三意。一释息名。二辨息相。三明用息不同。第一所言阿那波那者。此是外国语。秦言阿那为入息。波那为出息。 安般守意三昧经言。安之言生。般之言灭。若约息生灭明义如上说。若约心生灭为语。是则不定。今用入出息为正番。二辨息相中有四。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分别四种之相。具如调息中说。但数风则散。数喘则结。 数气则劳。数息则定。行者应当舍三存息。善取不声不结绵绵若存若亡之相而用之。三明用息不同者。一师教系心数出息。所以者何。数出息则气不急。身不胀满。身心轻利。易入三昧。有师教数入息。何故尔数入 息。一者易入定随息内敛故。二断外境故。三易见内三十六物故。四身力轻盛故。五内实息贪恚故。有如是等胜利非一。应数入息。有师教数入出无在。但取所便。而数无的偏用。随人心安。入定无过即用三师所论 。皆不许出入一时俱数。何以故。以有息遮。病生在喉中。犹如草叶。吐则不出。咽则不入。此患生故。又师依四时用数。今所未详。第二明能数之心。亦为三意。一明能数之心。二明转缘。三料拣。一明能数之心 者。以细念之心。摄心对息。从一至十。令心不散。故名数息。若数不满十名数减。若至十一名数增。然增减之数。并非得定之道。若从一至十。恒具十无有间一之失。故名数法成就。若于中间。心窃异缘。数法则 乱。是故心觉散乱义强。若以一为数者。一则无间。若有异缘。便不时觉。是以但缘一息。不能除乱。若过十者。更一法起。一心缘二。即有乱生。故名为增。夫数息者。但细心约息记数而已。不得多取数相。若息 多则气满。腹胀体急。坐欲不安。二转缘者。初数于息。觉息微微。当置数息。便随于息。任运出入。若心欲静。便舍随凝心止住。心若闇忽即便静照色息。心若浮动即便舍观归数及随止也。是故名还。心不驰荡。 凝神寂虑故名为净。行者若能如是善巧摄录。心则易定。第三料拣息为初门者。

  问曰。一切法门。悉可为初。何故但说阿那波那。以为初门。
  答曰。不然。今依佛教。如经说。阿那波那是三世诸佛入道初门。是故释迦初诣道树。欲习佛法。内思安般。一数二随。乃至还净。具如瑞应经所说。复次提婆初出世时。伏外道已。诸人信敬。 度人出家。不可称数。于是大集在家出家七众弟子。及刹利婆罗门等。大众之中。升师子座。泪下如雨。尔时大众。皆悉默念。将非佛法欲灭。外道复兴邪。将非国大扰乱。疫病流行邪。菩萨尔时知大众心念。以白 氎巾拭泪。更整容服。举右手而言。亦非佛法欲灭。外道将兴。非国不安。疫病流行。但伤佛日潜辉。贤圣月没。袈裟之中。空无所有耳。于时大众闻此语已。各自感伤。发声大哭。尔时飞鸟杂类。在虚空中。缤纷 乱坠。皆悉悲鸣。尔时菩萨以慈软音。安慰大众。

  而说偈言。
  佛日常在世无目不见耳
  贤圣月不没障碍故不见
  若能净肤翳当自得睹见
  何为没忧海痴醉如婴儿

  尔时大众闻菩萨慈音。心各醒悟。摄心安坐。寂然无声。谛观菩萨。咸欲闻法。尔时菩萨普告大众。

  而说偈言。
  佛说甘露门名阿那波那
  于诸法门中第一安隐道
  因缘次第起不杂诸妄想
  譬如种石榴芽茎次第生
  华实及色味自然非可作
  时至时自证非如脂粉色
  汝等调熟地惠汝石榴种
  令心入甘露道法次第生

  从此以来。西国法师。相传不绝。多以此法为学道之初。若四依大士六通菩萨。说法度人。此为首唱。岂非入道初门。末代相承。说法教授自不修禅。既无内道。出言即便破人修定。若观提婆之说。乃以禅定为要。世人颠倒。实可哀哉。复有人言。禅法一向不得处。众说之。敬寻提婆。在大众中广说禅定。今时岂顿。杜口但不得言我证是法。某证是法。及禅秘密微妙境界。向人说此。获罪不轻。第三明证禅相。通方便论证。自有三阶。一证欲界定相。二证未到定相。三正明证初禅相。一明证欲界定。自有二意。一正明证相二明得失。今说欲界中自有三。一粗住心。二细住心。三证欲界定。一粗住相者。因前息道诸方便修习。心渐虚凝。不复缘虑。名为粗住。细住相者。于后其心泯泯转细。即是细住心。当得此粗细住时。或将得时。必有持身法起。此法发时。身心自然正直。坐不疲倦。如物持身。若好持身。但微微扶助身力而已。若是粗持身者。坚急劲强。来则苦急坚强。去则宽缓困人。此非好法。心既细已。于觉心自然明净。与定相应。定法持心。任运不动从浅入深。或经一坐无分散意。所以说此名欲界定。入此定时。欲界报身相未尽故。二明得失者。入欲界定。法心既浅。未有支持。难得易失。易失因缘。是事须识。失定有二种。一从外缘失。谓得定时。不善用心。内外方便。中途违犯。则退失禅定。复次若行者当得定时。或向人说。或现定相令他知觉。或卒有事缘相坏。如是等种种外事。于中不觉不识。障法既生则便失定。若能将护本得不失。障不得生。故名为得。二者约内论得失者。有六种法。能失禅定。一希望心。二疑心。三惊怖。四大喜。五重爱。六忧悔。未得禅有一。谓希望心。入禅有四。谓疑怖喜爱。出禅多有忧悔。此则能破定心令退失。若通论此六皆得在未入住出中。俱有此六法。能退失定。若能离此六法。即易得定。以不失故名得也。此虽近事。若不说者。则人不知。若善取其意。则知遮障。二明证未到地定相。因此欲界定。后身心泯然虚豁。失于欲界之身。坐中不见头手床敷。犹若虚空。此是未到地定。所言未到地者。此地能生初禅故。即是初禅方便定。亦名未来禅。亦名忽然湛心。证此定时。不无浅深之相。今不具明。复次此等定中。或有邪伪。行者应证。其相非一。略出二事。一定心过明。二者过暗。并是邪定。明者入定时。见外境界青黄赤白。或见日月星辰宫殿等事。或一时日乃至七日不出禅定。见一切事。如得神通。此为邪。当急去之。二者若入此定。暗忽无所觉知。如眠熟不异。即是无心想法。能令行人生颠倒心。当急却之。此则略说邪定之相。是中妨难。非可具以文传。复次若依成论毗昙。分别二定。为不便也。今依尊者瞿沙所明。分别二定有异。亦应无失。具如前引摩诃衍中释。而多见坐人证定之时。实有两种定相不同。是故今说欲界未到二定各异。第三明证初禅相。自有六种。一名初禅发相。二明支。三明因果体用。四明浅深。五明进退。六明功德。第一正明初禅发相中。复为四意。一正明初禅发相。二简非禅之法。三释发因缘。四分别邪正。第一初禅发相者。行者于未到地中。证十六触成就。即是初禅发相。云何是证。若行者于未到地中。入定渐深。身心虚寂。不见内外。或经一日乃至七日。或一月乃至一年。若定心不坏。守护增长。于此定中。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当动之时。还觉渐渐有身如云如影动发。或从上发。或从下发。或从腰发。渐渐遍身。上发多退。下发多进。动触发时。功德无量。略说十种。善法眷属与动俱起。其十者何。一定。二空。三明净。四喜悦。五乐六善心生。七知见明了。八无累解脱。九境界现前。十心调柔软。如是十法。与动俱生。名动眷属胜妙功德庄严动法。若具分别则难可尽。此则略说初动触相。如是或经一日。或经十日。或一月四月。如是一年。此事既过复有余触。次第而发。故名初禅余触发者。谓八触也。一动。二痒。三凉。四暖。五轻。六重。七涩。八滑。复有八触。谓一掉。二猗。三冷。四热。五浮。六沈。七坚。八软。此八触与前相虽同。而细分别不无小异。更别出名目。足前合为十六触。此十六种触发时。悉有善法功德眷属。如前动触中说。行者因未到地。发如是等种种诸触功德善法。故名初禅初发。并是色界清净四大。依欲界身中而发。故摩诃衍云。色界四。大造色。着欲界身中。

  问曰。二十七触何故有去取。复出异触名料简(云云)。第二料简非禅之相者。
  问曰。行者于初坐中。未得定心。亦发如是冷暖动等触。既无如上所说功德之事。有人言。此是病法起。所以者何。如重涩等。是地大病生。如轻动触是风大病生。如热痒等触是火大病生。如冷 滑等触是水大病生。复次因暖热痒等生贪欲盖。因重滑沈等触生睡眠盖。因动浮冷等生掉悔盖。因强涩等生疑盖。又因重坚涩等生嗔盖。当知触等发时。能令四大发病。及生五盖障法。或言是魔所作。若发动时。如 上过。上所说皆魔触发。云何以此为初禅耶答曰。不然。若如汝向所说触发之相。此是生病生盖之触。若如上说及增者。亦是魔触发相。今说不尔。若未得未到地定。而先发触者。多是病触。是生盖及魔所作。若触 发时。无如上所说十种功德眷属者。亦是病触。生盖及魔触也。今所说触发者。要因未到地定发。亦具足有诸功德眷属俱发故。以此为初禅发相。何可疑哉。

  问曰。未到地前发触。但是生病生盖及魔触。亦有治病除盖非魔触不。
  答曰。亦有此义。

  问曰。若尔与初禅触。复云何异。
  答曰。有异。欲界虽有治病除盖及非魔触。而非初禅触者。此犹是欲界中四大色法。不能发定。无诸功德支林善法故。不名初禅。此则略出欲界善不善触相。但行人初坐。或有证此一两。或都不 证。然既有此法。故略出之耳。

  问曰。未到地中。亦发欲界善不善触不。
  答曰。非无此义。三明禅发因缘有二。一者从初修禅以来不计勤苦。既有善心功力成就。自然感报。如法华中说。随功赏赐。乃至禅定根力等事。复次有师言。是十善相应。此意难见。二者色界 五阴住在欲界身中。粗细相违故。有掉动八触等事。譬如世人忧愁烦恼内起。结滞壅塞不通。令四大受诸热恼。从心而生。乃至得病至死。不从外来。而有苦也。今此禅中有触乐之事。亦从心有。由数息故。使心软 细修诸定法。色界定法住在欲界身中。色定之法。与欲界报身相触故。有十六触。次第而生。亦不从外来。而能觉知。故名为触。此八虽有十六。并约四大而发。因四大生。地中四者。重沈坚涩。水中四者。凉冷软 滑。火中四者。暖热猗痒。风中四者。动掉轻浮。故金光明云。地水二蛇。其性沉下。风火二蛇。性轻上升。

  问若因四大但应有四。何得十六。
  答曰。相兼故得尔。如热是火体。兼水故有暖。兼风故有痒。兼地故有猗。兼三之时。失本热相。故说有四。余三大各兼三义。类此可知。复次此十六触。各有十种功德善法。合则有一百六十法 。而初坐发法之人。未必发尽。或发三五。故略出之。

  问曰。此八触为当发有次第。为无次第。诸触之中先发何等。
  答曰。若论其次第。亦无定前后。虽四大因缘合时。强者先发。而多见有人从动而发。事如前释。四者辨邪正之相。具如前内方便中验善恶根性相明虚实中说。是中应广分别。第二明支义。亦开 为三。一释支名。二释支义。三辨支相。第一释支名者。初禅有五支。一觉支。二观支。三喜支。四乐支。五一心支。觉者初心觉悟名为觉。观者后细心分别名为观。庆悦之心名为喜。恬澹之心名为乐。寂然不散名 一心。所以制五支者。若对不善。即为破五欲五盖。若对善法。即对行五法。故释论云。离五盖。行五法。具五支。入初禅。第二释支义者。如缨络经说。禅名支林。此即据总别之明义也。言支者。支离为义。如因 树根茎则有枝条。根茎是一。枝条有异。禅中支义亦尔。从一定心出生五支。此是总中别义。所言林者。如林因众多树得有林名。禅义亦尔。五支和合。总受禅称。此即据别中之总。故知若说禅即知有五支。如闻林 名。必知有树及以枝条。复次有人言。枝持为义。如欲界未到地中。虽有单静定心。未有觉观等五支共相杖持。则定心浅薄易失。若得初禅。即有觉观等法。则定心安隐。牢固难坏。三辨支相。若数人辨相。正约二 十二心数去取辨五支相。具出彼义(云云)。今家所明。略为二。一者别。二者通。一别释五支相者。云何名觉。觉名触觉。有二种。一成禅觉。二坏禅觉。如有风能成雨。有风能坏雨。如上所说。十六触中。一触有 十种善法眷属安隐庄严者。是成禅觉。如上说。一触有二十恶法。是坏禅觉。复次觉者。觉属身根。为身有情。异乎木石。所以对触故生觉。如经说。见闻觉知义。见属于眼。闻属于耳。鼻触觉属于身。知属于意。 亦对舌也。有增用故。

  问曰。如经中说。六触因缘生受。何得觉触但属于身耶。
  答曰。此对通说。若通时见中亦说闻。余义类尔。今就别义论觉支者。正对身也。于未到定中。发十六触。触于身根生。识觉前触相。故名觉支。复次觉名惊悟。行者得初禅。未曾所得善法诸功 德故。心大惊悟。昔常为欲火所烧。得初禅时。如人入清凉池。但此觉生时。与欲界身根生觉有异。何以故。与定等善法一时俱发。是以偈言。如贫得宝藏大喜觉动心。故言初心。粗念名为觉。此与数人明义。应有 小异料简(云云)。二释观支者。后细心分别名为观。既分别触发已。正念之心。思量分别。向触生时。与欲界中善法。及未到等法大有异。所以者何。于此触中。有种种善法珍宝。与触俱发。欲界所无。复次分别者 。分别十六触中法宝之相亦不同。知粗则离。知善则修。此细心分别。故名观支。故经说分别则为观。

  问曰。若尔觉有何等异。
  答曰。如论说。粗心在缘名为觉。细心分别名为观。
  又问。如毗昙中说。觉观在一心中。今云何为二。
  答曰。二法虽在一心。二相不俱。谓觉时观不明了。观时觉不明了。譬如撞钟钟声虽一而粗细有异。一心中觉观亦如是。复次身根身识相应名为觉。意根意识相应名为观。身识是外钝故名粗。意 识是内利故能分别名细。此虽同缘一触。而二相不俱。故为观支。三明喜支者。见细心分别思量。觉知十六触等微妙珍宝。昔所未逢。是以心喜庆悦。又知所失。欲乐甚少。今得初禅功德。其乐甚多。如是觉观。利 我不少。深心庆悦。踊跃无量。故名喜支。四乐支者。行者于欢喜已后。其心恬然。受于触中之乐。乐法娱心。安隐恬愉。故名乐支。

  问曰。喜乐有何异。
  答曰。如上觉观分别。今喜乐亦尔。粗乐名喜。细乐名乐。亦可言粗喜为喜。细喜为乐。复次喜乐。虽俱是欢悦之相。而二相有异。喜根相应故名喜。乐根相应故名乐。踊跃心中故名喜。恬静心 中故名乐。复次行者初。缘得乐。心生欢喜。未及受乐名喜后缘喜情既息。以乐自娱。故名乐。譬如饥。人得食。初得欢喜。未及受其味。故名喜。后得食之。方受味中之乐。故名乐。又如三禅有乐而无喜。故知二 根有异。五一心支者。经久受乐心息。虽有觉触等事。而心不缘。既无分散。定住寂静故。名一心支。此则略说初禅五支次第而发。并据成就。立于支义。问曰。若尔约十六触。一触皆有五义不。答曰。实尔。故知 初禅对缘。即有众多支也。虽复对触有多。终不出五支。譬如五阴。若对五根。根根说五。虽复众多。而不可说言有第六阴。五支亦尔。二者约通义明五支即一觉发时。具有五支义。云何当觉发时。本对于触。觉触 中冷暖即是觉支。当觉时岂不即分别。知冷异暖。即是观支。当触发时。即有喜心。如人见好美色。即生喜悦。不待思量。故论偈说。大喜觉动心。触发之时。必举体怡解。即是乐支。解发必与定俱。故名觉观俱三 昧。当知即有一心支。此则五支。一时而发。不待成就。但于事未显故。据成而说。别义如前。

  问曰。若尔心便并虑。
  答曰。心虽不俱法并何过此类。如十大地心王心数之义。

  问曰。若通支有五者。五支应有二十五。
  答曰。如佛经中说五阴。一阴有五。五五二十有五。而不乖五阴之义通五支义。亦如是。第三明体用。即为二意。一者明因果。二明体用。一因果者。远而论之行内外方便及入未到地等为因。感 得初禅为果。今就近释。但据初禅。自有因果。有人言。四支为因。后一心支为果。此即无文。今依缨络解禅支。五支为因。第六默然心为定体。即以体为果。若通论因果。支支相因。悉得辨因果也。二明体用。还 以默然心为定体。从默然触更动发起五支。此则为用。何以故。从体起用。用则在后。因则据前

  问曰。因用体果。即无分别。
  答曰。不然。虽同据五支明因用。就默然为体果。然义意有异。所以者何。因中五支。为感默然之果。因默然之果。起五支之法。此就默然为体。五支为用。例如三十七品道前为因道后为用。

  问曰。有时从默然体。发胜品五支。后得增胜默然。此义云何。
  答曰。若尔即还应说因果。若无胜品但是体用。第四明浅深者。初禅发时。五支及默然心。前后不无粗细之异。故有浅深。应须分别。何以者何。如论云。佛弟子修诸禅时。有下中上。名为三品 。离此三品。一品为三。故有九品浅深之相。若细而论。则应有无量品。外道得定。亦有浅深。而不作品说者。以其心粗于定中不觉故。亦以不修无漏观慧照了。则心不觉知。就立品明浅深中。自为二意。一约同类 。二约异类。一同类者。如一动触发时渐渐觉深。乃至九品。二约异类者。如动触谢后。即发余触。虽触相不同。而觉定渐深胜于上。复次若约五支中明浅深者。亦有二。一同类者。如触发五支时。即有浅深之相。 二异类者。若五支次第增长。一一支中。亦各自有浅深之相。

  问曰。为当要发十六触等具足方名初禅。为当亦发一一触亦名初禅。
  答曰。初禅有二种。一具足。二不具足。若具发十六触。此即是具足初禅为胜。若发一两触等。亦得名初禅。何以故。以一触具有十种定法眷属五支。成就故。但此初禅不名具足。第五明进退者 。证初禅时。有四种人根性不同。一者退分。二者住分。三者进分。四者达分。一退分者。若人得初禅时。或有因缘。或无因缘。而便退失。失有二种。一者更修还得。二者更修不得。所谓过去今世障法起故。末世 之中。此退分多。二住分者。有人得初禅已。即不退失。定心安隐。住分亦有二种。一者任运自住。二者守护乃住。三进分者。有人得初禅时。即便进得胜品。乃至进得上地。进有二种。一者不加功力。任运自进。 二者勤修乃进。四达分者。有人得初禅时。于此定中。即发见思无漏。达到涅槃。达亦有二种。一者任运自达。二者修观乃达。复次此四分定中。复有四种人根性不同。如退分中四者。一自有退退得。九品渐退。乃 至并失。二自有退住得。九品退至八品七品。便住不失。三自有退进得。九品退至八品七品。乃至一品。从一品还进。四者自有退达得。九品已退。还八七等品。乃至一品。于其中间。忽然发真无漏。余住分进分达 分。各有四义亦如是。是中或有因放逸障故退。或因忏悔清净故住进达。此义众多不可具辨。第六明初禅功德者。如前偈说。已得离淫火。则获清凉定。此偈自可为二功德。一者离过德。二者善心德。此对止行二善 。亦可类于智断二德故大集经云。初禅者。亦名为离。亦名为具。所言离者。谓离五盖。所言具者。谓具五支。今释所以得初禅时。离贪欲盖者。欲界之乐粗浅。今得初禅之乐细妙。以胜夺轻。故能离五欲。离嗔者 。欲界苦缘逼迫故生嗔。得初禅时。无有诸逼迫。乐境在心故无嗔。能离睡眠者。得初禅时。身心明净。定法所持。心不昏乱。触乐自娱。故不睡也。所以能离掉悔者。禅定持心。任运不动。故能离掉。由掉故有悔 。无掉即无悔。离疑者。未得初禅时。疑有定无定。今亲证定。疑心即除。故得离疑。是故得初禅时。具有离过之德。得初禅时。具足善心。功德者。约五支明功德善法。义如前说。复次若得初禅。即具信戒舍定闻 慧等善心也。次明第二禅者。如偈说。知二法乱心。虽善而应离。如大水澄静。波荡亦无见。譬如人大极安隐睡眠时。若有唤呼声。其心大恼乱。摄心入禅时。以觉观为恼。是故除觉观。得入一识处。内心清净故。 定生得喜乐。得入此二禅。喜勇心大悦。佛以此偈中。广明中间禅二禅相。今明二禅有三义。一者释名。二明修行。三明证相。第一释名者。次初禅后故说二禅。既离觉观。于第二心。得胜支功德故。名二禅。亦名 无觉无观三昧。所以者何。得中间禅断觉。二禅内净发故断观。亦名圣默然定。以觉观语言灭故。故名默然。若得无漏正慧入此定故。即名圣默然。地持论中。说名喜俱禅。此定生时。与喜俱发故。第二修习。即为 二。一者明修习方法。二明证中间禅。今明修二禅者。若凡夫人。亦当先修六行。佛弟子多修八圣种。圣种义如前说六行者。谓于初禅第六默然心中。厌离觉观。观初禅为下苦。知二法动乱逼恼定心故为苦。从觉观 生喜乐定等故为粗。此觉观法。障二禅内净故名障。攀上胜者。二禅内净安隐。胜初禅觉观动乱之定。妙者。喜定因内净而发。是为微妙出者若得二禅即。心得出离。觉观等障复次行者。既知初禅之过障于二禅。今 欲远离。当依三种方便。一不受不着故得离。二诃责故得离。三观析故得离。譬如世人共事后见。其过失。心欲令去。亦用三法。一者上人利智不与颜色。前人自去。二者若不去应须数责。彼即自去。三者若不去。 当与杖加之自便去也。若得此三意。可以离初禅觉观之过。二者明中间禅发相。行者既能深心诃责初禅觉观。觉观既灭。五支及默然悉谢。以离初禅二禅未生。于其中间。亦有定法。亦得名禅。但不牢固无支等扶助 之法。所以其心蔑蔑屑屑。然诸师多说为转寂。心转初禅默然也。释论说名观相应。此定以六行观为体。住此定中。若离六行观者。则多生忧悔。忧悔心生。则永不发二禅。乃至转寂亦失。或时还更发初禅。或时合 初禅亦失。因是无法自居。到此定时。为山之功。而少一篑。当善自慎。经中说为无觉有观三昧。初禅及默然已谢。但住观相应心中。修二禅故。第三明二禅发相。亦开为六意。一者明禅发。二明支义。三明因果体 用。四明浅深。五明进退。六明功德。第一明二禅发相者。行者于中间禅心不忧悔。一心加功。专精不止。于后其心澹然澄静。无有分散。名未到地。故论偈云。得入一识处。即是二禅方便定发。

  问曰。如论中唯说初禅前。有未到地。今二禅前。何故复说有未到地。
  答曰。论总明故说一。若舍利弗毗昙说。有四未到地。四中间禅。今用此义故。更说有未到地及中间也。经久不失不退。专心不止。于后其心豁然明净。皎洁定心与喜俱发。亦如人从暗室中出。 见外日月光明。其心豁然明亮。内净十种功德眷属俱发之义。具如初禅发相。但以从内净定俱发为异耳。复次二禅喜乐等发。不从外来。一心澄净大喜。美妙清净。胜初禅故。论云。内心清净故。定生得喜乐。得入 此二禅。喜勇心大悦。云何名为内净。远而言之。对外尘故。说内净。近而言之。对内垢故。说内净。所以者何。如初禅中得触乐时。身即明净。兼令心净。触是身识相应故。名外净。今待初禅外净故。说二禅。心 识相应为内净。亦令身净。净身故。名外净。内净是心净。净从心出。令身亦净故。言内净。今言待内垢故说内净者。初禅之中。心为觉观所动故。名为内垢。今得二禅。内心无有觉观之垢故。名为内净。言定生得 喜乐者。上于初禅说离生。今此说定生。义意云何。正言初禅离欲界生色界定法故。二禅既无此义。但说定生。

  问曰。若尔虚空定。亦应说离生邪。
  答曰。不然。前已受名故。不应重说。又且虚空离色界。但发定之时。而无支林等法生故。不说离生。

  问曰。初禅亦有喜乐。与此何异。
  答曰。彼从觉观生喜乐。与身识相应。此中喜乐从内心生。还与意识相应。以此为异。二明支义者。二禅有四支。一内净。二喜。三乐。四一心。今明支义。例有通别。支持支离之义。类如前说 。一所言内净支者。既离觉观。依内净心发定。皎洁分明。无有垢秽故。名内净支。二喜支者。定与喜俱发。行者深心自庆。于内心生喜定等十种功德善法故。悦豫无量故。名喜支。三乐支者。行者受于喜中之乐恬 澹悦怡绵绵美快故名乐支。四一心支者。受乐心息既不缘定内喜乐。复不缘外念思想。一心不动故。名一心支。

  问曰。缨络经。何得于一心前立猗支邪。
  答曰。犹是内净。于喜乐后。立异名说。所以者何。猗名为纵。纵名为任。既内无垢累。猗任自在。不虑声刺。及觉观所牵故言猗。

  问曰。大集经中。何故但立三支无内净邪。
  答曰。彼经以存略不说。二禅名为喜俱定。既离觉观说喜。必知有内净定。通别立支之意。类前可知。三明体用因果者。如缨络经说二禅。四支为因。第五默然心为定体翻覆明因果体用之义。不 异初禅。四明浅深者。例如初禅。从初品乃至次第发胜品。此为浅深之相可见。今不别明。第五明进退之义。例如初禅。六明功德中。即还为二意。一者离过德。二者善心德。故大集经云。二禅者。亦名为离。亦名 为具。所言离者。离五盖。所言具者。谓具四支。若言离过者。离觉观过。具者从内净喜心。具足生信敬惭愧等及六善法也。次明第三禅相。

  禅义如偈说。
  摄心第一定寂然无所见
  患苦欲弃之亦如舍觉观
  由爱故有苦失喜则生忧
  离苦乐身安舍念及方便

  此偈中具明三禅修证之相。今释三禅义。亦开为三。一者释名。二明修习。三明得证。第一释三禅名者。行者于第三心中。得五种支林功德定中之善法故。名三禅也。若依地持论。名为乐俱禅。此定功德眷属。与遍身乐俱发故。犹是无觉无观三味圣默然定之所摄。但名通。于前二禅中已受名。今不重释。第二释修习三禅方法。如前一行半偈说摄心第一定。寂然无所见。患苦欲弃之。亦如舍觉观。由爱故有苦。失喜则生忧。此偈广说诃二禅喜相。今行者观二禅为过失。欲得三禅时。是中应具足明六行方法。今但略出二禅过罪相六行之义。此二禅定。虽从内净而发。但大喜勇动。定不牢固。类如前说。但诳心念着安隐处。如人知妇是罗刹女。则弃之。不生恋着。一心专念三禅功德。尔时即舍大喜及与默然。当如上用三法遣之。一不受。二诃责。三观心穷检。既不受喜。喜及默然则自谢。三禅未生中间有定。亦如是说。但浅深有异。行者是时慎勿忧悔。过同前说。第三明三禅发相。亦类前为六意。一正明三禅发相。二明支义。三明因果。四明浅深。五明进退。六明功德。第一明三禅发相者。加功不止。一心修习。其心湛然安静。尔时乐定未发。而不加功力。心自澄静。即是三禅未到地。于后其心泯然。入定不依内外。与乐俱发。当乐发时。亦有功德眷属。具如前辨。但无动勇之喜为异。而绵绵之乐。从内心而发。心乐美妙。不可为喻。乐定初生。既未即遍身。中间多有三过。一者乐定既浅。其心沉没。少有智慧用。二者乐定微少。心智勇发故不安隐。三者乐定之心。与慧力等。绵绵美妙。多生贪着。其心迷醉。故经言。是乐圣人得舍。余人舍为难。三禅欲发。有此三过。则乐定不得增长遍身。行者当善调适。云何调适。当用三法。一者心若沉没。当用念精进慧等法策起。二者若心勇发。当念三昧定法摄之。三者心若迷醉。当念后乐及诸胜妙法门。以自醒悟。令心不着。行者若能善修三法调适乐定。当知乐法必定增长。遍满身分。是故经言。三禅受遍身乐

  问曰。若乐充满遍身身具五根。五根之中。悉有乐不。
  答乐遍身时。身诸毛孔。悉皆欣悦。尔时五情虽无外尘发识。而乐法内出。充满诸根。五根之中。皆悉悦乐。但无外尘对。则不发五识。情依于身。身乐既满。情得通悦乐。与意识相应。以识内 满故。则遍身而受。所以佛说三禅之乐遍身而受。复次初禅乐。从外而发。外识相应。意识不相应。内乐不满。二禅之乐。虽从内发然从喜而生。喜根相应。乐根不相应。乐依于喜喜尚不遍。况于乐邪。今三禅之乐 。从内发。以乐为主内无喜动。念慧因缘令乐增长遍身。内外充满。恬愉快乐。世间第一乐中之上故。佛说行慈果报遍净地中

  问曰。佛说三禅。有二时乐。一受乐。二快乐。约何义说邪。
  答曰。实尔。快乐乐者。乐定初发未遍身也。受乐乐者。乐既增长遍身受。譬如石中之泉。从内涌出。盈流于外。遍满沟渠。三禅之乐。亦复如是第二明支义。开为二意。一明支义。二明前后不 同。今明支者。三禅有五支其五云何。一舍二念三智四乐五一心。一舍支者。得三禅乐定生时。舍喜心不悔。亦得言舍离三过。二念支者。既得三禅之乐。念用三法守护。令乐增长。三智支者。善巧三法离三过。四 乐支者。快乐乐遍身受。五一心支者。受乐心息一心寂定相貌。并如二禅发相中说。就此支中。约义自有四意。一者三为方便支。二为证支。用念慧智三支。调适乐定。令速得增长遍身故。说为方便支受身。乐一心 二支为证。此二一时发。是三禅之正主也。二者四是自地立支。一望下地立慧念乐。一心约自地立。舍支约舍下地喜不悔立也。三者五支。通得说作方便支。三如上说。下二何故亦得名方便邪。正言修乐增长能感后 乐故。一心亦尔。复望第六默然定体五支例得名。因例得名方便。四者五支。通得说为证支。所证乐定时。自然生舍爱念。乐定如母护子。不由人劝。等智自发。筹量调适。五支俱皆属证。

  问曰若尔前说并是方便。后说是证得。此意岂不硕相违反邪。
  答曰。并有其义。细寻自见。第二明支前后不同者。诸经及论各异。立次第如成实论。明五支次第者。舍念智受乐一心。阿毗昙明次第。慧念乐舍一心。大集所出次第者。念舍慧安定。缨络经中 明次第。乐护念智一心。释论明次第。文则不定。或与成论同。或与缨络同。

  问曰。何独此明支次第不定。余禅不然邪。
  答曰。初禅等唯有一乐故。今三禅有二种乐故。由此二乐前后异故。中间回互不定。是故诸经 次第各立不同。而悉有意。必须得所以。第三明体用。如缨络经云。五支为因。第六默然心为体。第四明浅深。五明进退。并如前释。第六门功德者。具有离过善心二德。如大集经说。所言离者。谓离五盖。具者谓 具五支。据别则但三禅。独有离喜过之德。余义类上可知。次释第四禅相。

  如经偈说。
  圣人得能舍余人舍为难
  若能知乐患见不动大安
  忧喜先已除苦乐今亦断
  舍念清净心入第四禅中
  第三禅中乐无常动故弃
  欲界中断忧初二禅除苦
  是故佛世尊第四禅中说
  先已断忧苦今则除苦乐

  今此四行偈。具明修证四禅之相。今释第四禅开为三意。一释名。二明修习方法。三明发相。第一释四禅名者。禅名支林。四禅揽四支成定。于第四心中证得故。名四禅。犹是无觉无观三昧圣默然摄。亦名不动定。地持经说名舍俱禅。此定发时。体无苦乐。与微妙舍受俱发。此定与舍根相应故。名舍俱禅。第二明修习方法者。如上一行偈说。是乐圣人得能舍。余人舍为难。若能知乐患。见不动大安。佛此偈具明修四禅方便。所以者何。行者欲得四禅。当应深见三禅过患。云何见过。初欲得乐。一心勤求。大为辛苦。既得守护爱着。是亦为苦。一旦失坏。则复受苦。是故经说。第三禅中乐无常动故苦。又此乐法。覆念令不清净。行者既深见三禅乐有大苦之患。应一心厌离求四禅种不动定。尔时于三禅边地。当修六行方法。例如前说。亦应用于三法除遣。一不着。二诃责。三观析。行此三法。即三禅谢灭。而四禅未到中间。必有定前发。与观相应等相貌。并如上说不同。忧喜过如前说。第三释四禅发相。此如上三行偈说证。例前开为六意。一正明证四禅。二明支义。三明体用。四明浅深。五明进退。六明功德。第一明四禅发相。行者因中间禅。修行不止。得入未到地。心无动散。即四禅方便定。于后其心豁然开发。定心安隐出入息断。定发之时。与舍俱生。无苦无乐。空明寂静。善法眷属。类如前说。但无事用喜乐动转之异。尔时心如明镜不动。亦如净水无波。绝诸乱想。正念坚固。犹如虚空。是名世间真实禅定。无诸垢染。行者住是定中。心不依善。亦不附恶。无所依倚。无形无质。亦无若干种种色相。而内成就净色之法。何以得知。若无净色根本。则不应于定中。对因缘时。发种种色。如通四无量心胜处一切处变化等色。并依四禅。若以不见诸色。谓言无色者。应如虚空处定。三种色灭。一切色法。悉不得现。今一切色法自在得现。而于定法无所损减者。当知是真色定。譬如明镜体是净色故。随对诸色一切得现。若无净色为本者。终不于虚空中现诸色像。复次此四禅种智定一心故。念常清净。亦名不动定。亦名不动智慧。于此禅中。若欲转缘学一切事。随意成就。一切神通变化霔雨说法。莫不从此定出。如经说。佛于四禅为根本。第二明支义。四禅有四支。一不苦不乐支。二舍支。三念清净支。四一心支。不苦不乐支者。此禅初发与舍受俱发。舍受心数不与苦乐相应故。言不苦不乐支。二舍支者。既得不苦不乐定。舍下胜乐。不生厌悔。复次真定。以发未得成就。若心进胜定。则便随念动转。不名无动定。是故定发心不念着。自能舍离故。名舍支。禅定分明等智照了故。名念清净支。定心寂静。虽对众缘心无动念。名一心支。若次第明支义。如今说。通而为论。于初一支。即具四支。

  问曰。何故大集明不苦不乐支为第三。此中云何为初。
  答曰。前后皆有所以。今约发说。彼据成就而立。例如三禅立乐支前后不定。 第三体用者如缨络经说。四禅四支为用。第五默然为体。第四浅深。第五进退。例上可解。第六功德者。四禅亦具离过善心二种功德。如大集经说者。离五盖具四支。而独四禅有离忧喜苦乐之过善心。敬信惭愧等及 六善法。悉从不动定四禅而发功德善根。深厚倍胜于上。类前可解。

  问曰。今明行菩萨道。应说诸法实相甚深空定等。何故说于凡夫四禅世间有漏生死虚诳之法。
  答曰。不然。如释论中设问答。曰是般若波罗蜜论义中。但说诸法相空。菩萨云何于空法中能起禅定。答曰。菩萨知诸五欲及五盖。从因缘生。无自性。空无所有。舍之甚易。众生颠倒因缘。着此欲事。贪少弊乐。而离禅中深妙定乐菩萨为是众生故。起慈悲心。修行禅定。系心缘中。离五欲除五盖。入喜初禅。灭觉观。摄心深入内清净得微妙喜。入第二禅。以深喜散之故。离一切喜。得遍满乐。入第三禅。离一切苦乐。一切忧喜。及出入息自断。以清净微妙舍。而自庄严。入第四禅。是菩萨虽知诸法空无相。以众生不知故。以禅相教化众生。若有诸法空。是不名为空。亦不应舍五欲而得禅。无舍无得故。今诸法空相。亦不可得作是难言。若诸法空。何能得禅。复次若菩萨不以取相爱着故。行禅如人服药。欲以除病。不以为美。为戒清净。智慧成就故。行禅菩萨。一一禅中行大慈观空。于禅无所依止。以五欲粗诳颠倒故。以细微妙虚空法治之。譬如毒能治诸毒。复次释论又说。譬如国王见子从高 崖坠落。恐必定死。即以软物接之。不令身命损毁。菩萨亦尔。见众生远离波若。颠倒坠落故。说四禅空法。以接众生。不令损失法身慧命。是故今辨行菩萨道。略明四禅。于义无过也。
www.guiyifo.com 皈依佛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