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肿瘤的发病存在着很多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主要来自环境因素、生活方式、感染因素等,可谓是多因一果。那么这其中,哪些危险因素是对患病影响比较大,又是我们应该多加注意提防的呢?如果您还不清楚,那下面就让数据告诉你!
近日,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陈万青教授等在柳叶刀子刊《Lancet Glob Health》上发表了一项研究[1]。该研究对中国大陆地区(涵盖22个省、4个直辖市及5个自治区)潜在可控致癌危险因素导致癌症负担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估算了23个潜在可控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分数(PAF),对未来肿瘤疾病预防提供了依据。
研究是怎么做的?
①研究人员首先获取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共计978个市的监测点的成人癌症死亡统计数据,依据来源将数据依据人群性别、年龄、肿瘤的原发部位进行分组。
②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得出人群中各患癌危险因素的流行率,并采用来自中国或亚洲地区/其他地区的大规模的汇总分析及高质量荟萃分析的RR数值资料。
③研究人员结合上述资料,利用统计学公式计算PAF,其中包括暴露流行率和按年龄、性别和省份分层的相对风险数据,然后结合这些数据按性别、年龄、癌症原发部位和危险因素对结果进行呈现和分析。
该研究突出的特点是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引进了PAF对中国人群各患癌的可控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这也就彰显其结论的可靠性和指导意义。
PAF简介
PAF指在一个人群的特定时期内,如果消除或者预防某(些)确定的危险因素后(同时其它危险因素在人群中的暴露分布保持不变),所获得的人群中疾病发生风险降低的比例。
■ PAF的特点
①消除或预防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发生之间确定存在因果关联,该暴露因素是疾病发生的一个(些)组分病因;
②消除或预防某(些)确定的危险因素时,疾病的其它危险因素在人群中的分布或暴露率保持不变;
③PAF不仅可以估计消除或预防单一危险因素的情况,也可以估计一些危险因素同时消除或预防后对疾病发生风险的影响。
可控危险因素与肿瘤原发部位
研究人员依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的推荐及相关研究选取患癌可控危险因素并分为行为因素、饮食因素、代谢因素环境因素、感染因素五类,具体如下表
研究结果一一道来
男性的总体PAF高于女性:
2014年,中国发生于20岁以上的成年人的癌症死亡总例数中达2,290,528例,可归咎于潜在可控的危险因素的死亡达1,036,004例,占总死亡例数45.2%。
其中,男性为742,082例,占男性总死亡例数51.2%;女性293,922,占总死亡例数34.9%。
不同省市PAF分布不均
①男性的PAF在广东、黑龙江、湖北、吉林,这四个省均超过54.0%,而在上海、新疆、西藏三地的男性的PAF则低于43.0%。
②女性PAF排在前5位的是黑龙江、吉林、天津、内蒙古和宁夏,排在最后5位的是上海、云南、江苏、福建和江西,最低为上海的26.9%,最高则为黑龙江的48.0%。
不同癌种的PAF存在差异
①以性别划分:所有危险因素综合起来,男性PAF最高(>70%)的癌症为卡波西肉瘤、鼻咽癌、肛门癌、口腔癌、咽癌、肝癌、喉癌、肺癌;女性为卡波西肉瘤、宫颈癌、鼻咽癌、肛门癌、阴道癌。
大多数癌种在PAF在男性和女性中是相似的,尤其是在以感染为主要因素的癌症,如肝癌和鼻咽癌。但是,与吸烟有关的癌症,尤其是肺癌和食道癌,男性的PAF明显更高。
②以省份划分:不同省份间癌种的PAF也存在显著差异,例如,青海省归因于可控的危险因素的癌症死亡比例在男性为91.3%,女性为85.0%,在江苏省,男性可归因于可控的危险因素的死亡比率为52.8%,女性则为37.3%。
与性别相关的危险因素PAF面面观
①男性:全国范围男性PAF从高到低排序的危险因素因素为吸烟、HBV感染、水果摄入量低、饮酒和PM2.5暴露。
在所有31个省中,男性主动吸烟的PAF最高,除男性主动吸烟外,各省的前5大危险因素显示出很大的异质性。
②女性:女性的主要危险因素则因省而异,全国范围内女性PAF从高到低排序的危险因素为水果摄入量低、HBV感染、吸烟、超重和HPV感染。
-
以吸烟为主要危险因素的省份:黑龙江、天津、内蒙古、吉林、辽宁和安徽;
-
以超重为主要危险因素的省份:黑龙江、天津、内蒙古、吉林、辽宁、安徽;
-
以HBV感染为主要危险因素的省份:青海、福建、江苏、河南、宁夏、湖北、新疆;
-
以HPV感染为主要危险因素的省份:陕西;
-
以水果摄入过少为主要危险因素的省份:除上述省份外,剩下的14个省份;
与年龄相关的危险因素PAF面面观
年龄特异性PAF在不同性别和危险因素分组中存在普遍差异:
①行为因素的PAF在高龄组中较高,尤其以50-54岁的男性人群中最高;
②感染性因素的PAF在30-54岁的人群中较高(包含男性与女性),同时峰值出现在35-39岁。
③饮食性和环境性危险因素的PAF最高出现在40-44岁的男性人群和50-54岁女性人群中;在<50岁性在这方面的PAF要高于女性,而在五十岁之后,女性的PAF则要高于男性。
研究小结
2015年中国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中,已经将恶性肿瘤纳入慢性病管理范畴。但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中国目前与可控危险因素相关的癌症死亡的PAF高于英国(37.7%)、意大利(37.9%)、澳大利亚(38.0%),与美国(45.1%)和日本(46.2%)的总PAF相似,考虑到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各地区发展较不均衡,在癌症的筛查和预防及相关健康知识普及上仍不及发达国家。
因此,引起这一结果的因素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1. 首先,导致中国人群可控危险因素相关的癌症死亡的PAF高的因素如下:
-
行为因素方面:中国男性吸烟、饮酒比例高;
-
感染因素:中国人群HBV感染比例高;
-
饮食因素:中国人群水果摄入量低;
-
代谢性因素:中国人群体重超标率高、糖尿病发病率高;
-
环境因素:环境中PM2.5浓度较高。
2. 中国的癌症概况与其他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在中国,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和结肠癌死亡人数分别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27.3%、13.9%、12.8%、8.4%和7.8%。
其中三分之二的肺癌发生于男性,其中55%的肺癌死亡主要危险因素归咎于主动吸烟;另一方面,半数以上的肝癌死亡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
3. 不同性别和省份的可控危险因素PAF和相关的癌种类型差异主要是与各危险因素暴露流行率有关。这种差异归根结底还在于各地区社会经济、文化、人口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差异。例如,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云南、湖南和贵州的男性吸烟相关的PAF相对较高,而这些省份对烟草生产的经济依赖程度也远远高于其他省份;在中国,经济发展相关落后地区和健康科普程度较低的地区,水果消费量往往较低,而感染疾病的流行率也往往较高(包括幽门螺杆菌和HBV)。
此外,经济发达地区人群的代谢特征和相对不发达地区人群代谢特征的差异的增大(中国城市和农村、东部和西部之间)、各地域间PM2.5浓度和紫外线辐射的差异对癌症负担的影响也应引起重视。
一言以蔽之,从研究结果来看,持续改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增加疫苗的覆盖率对减轻中国日益增长的癌症负担是行之有效的。
当然,这其中,既需要个体提高增强健康意识,主动预防和远离各危险因素。也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增强公共的资源调配,以便规划和实施全面的癌症控制规划,让癌症的预防观念深入人心,实践落到实处!
来源丨医学界肿瘤
参考文献
[1]Chen W, Xia C, Zheng R, et al. Disparities by province, age, and sex in site-specific cancer burden attributable to 23 potentially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in China: a comparative risk assessment[J]. Lancet Glob Health, 2019,7(2):e257-e269.
[2]Rockhill B, Newman B, Weinberg C. Use and misuse of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s.[J].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1998,88(1):15-19.
[3]http://wiki.epiman.cn/doc-view-4377.html[Z].
[4]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Diet,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cancer: a global perspective. Continuous Update Project Expert Report 2018. Washington DC: 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J]. 2018.
[5]Tsilidis K K, Kasimis J C, Lopez D S, et al. Type 2 diabetes and cancer: umbrella review of meta-analyse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J]. Bmj, 2016,350(feb11 12):h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