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有朋友买了个农场,还欢迎大家前往游玩。我们都很有兴趣想一睹为快,就约好周末自驾游,一起走向农场所在的蓝山区。
湿沥沥的雨天,去农场游玩好像不是那么令人如意,可是难得大家有空一起郊游,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决定按原来说好的去做,一大早就出发。
在大家的印象里,农场是除了种植之外还有两只脚、四只脚的动物,如果有水塘可能还养鱼。农场的生活就是这样与动物、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生活在城里的人都想过一下这种田园生活,自由的、无拘无束的颇为惬意。
然而,却有这样的人,或者说是他们有些另类吧,我们的农场主朋友,以自己的兴趣、自己的能力、自己的信仰去建造一种前所未有的、在朋友中独一无二的生活,他们还敞开没有门的大门,欢迊四方朋友、朋友的朋友以及愿意前往的所有人。
雨还是没停下,可是车到了地点后雨小了。
见到农场的大门,确实没有门。有一个“ 爱 · 回家 ”的牌子,在人迹罕至的山区见到几个中文字蛮亲切的,同时带着对这个名字的不明所意的问号,我们的车驶进了大门。
车停。沿着小路慢慢走,见树林前面有—座房子,墙上有个十字架,咋看像是一座民居风格的教堂。
朋友夫妇信奉耶稣基督,同时又是福音的传播者。他们买下这个旧农场,要在天地之间,在山区丘陵的密绿疏翠中,尽其所能地建造自己心中的伊甸园: 山村风格的教堂,“ 爱 · 回家 ”就是这个教堂的名字,朋友夫妇就是堂主。
这座大房子里面有客厅饭厅、娱乐厅、书房、多个房间、大厨房,在场地周围的小坡上还有几间独立小屋,都是为想留宿的来客准备的,可以同时容纳70人或以上。
除了房子正面上掛上十字架外,没看到以往教堂里常有的玻璃花窗、故事画和人像。但是,通过房子的内外摆设,还有那些充满英格兰乡村风格的装饰物(很多物件还是堂主多年的收藏),看出堂主对生活、对信仰的殚精竭虑。
在坡上的草坪,有基督教中的羔羊雕塑、及其它装饰物,想不到还有一个游泳池。
还拍到堂主自己养的两只脚和四只脚的动物。
原来堂主建立“ 爱 · 回家 “ 己经有好几年了,时至今日颇有成效。它不但是教堂、度假山庄,还是多用途的活动场所,包括做礼拜、婚礼、会议、训练营地等等。每到周末、节假日,就有来自本土和世界各地的朋友、教友、游客来此驻足,堂主夫妇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有时候,他们自己主办、或者是和别的组织机构一起举办活动,所有活动都是非盈利的、公开的,但合理地收取廉价的住宿费。它是一个注册的基督教堂。
历史上有记载自办教堂的例子,可说不陌生。但在堂主曾经是上世纪90年代的留学生这样的背景下,在同一代华人,在澳洲华人社区里,在远离闹市的山区,堂主的善举确实是个先例。
他们还在“ 爱回家 ”的一块平地上,建了一个新教堂。当我们走进教堂时见己经成规模,一些细致工作在逐步完成。
走进教堂,它的现代风格让人眼前一亮,没有繁琐的装饰,简朴、大方,十多排长椅子可以坐下上百人。雨伞和草帽是堂主的收藏之一,就成了堂内的装饰物。嫩绿色和红褐色是教堂的主色调,想是显示了生命的往来和基督教的历史感。
一张油画《 最后的晚餐 》掛在正面的墙上。在原木做的桌子上,摆放的是圣经故事中的人物和动物、干花、烛灯等等,小摆设物件充满自然的气息。
这是画家朋友在教堂里画壁画的工作照。
或许,我们曾经也想过这样的潇洒地生活,可是,却放不下眼前所拥有的东西去过自己所梦想的生活,即使有时候有了想要的,却因为心理不踏实又逃离了,这可能就是我们因此无法到达的一种境界。堂主放下以前曾经有过的一切,在山区建教堂传播福音,从精神到生活都过得充实、有意义,让人敬佩。
堂主从当初的留学生到生意人,从城市到乡村,从普通的基督徒到传播福音的使者,在山区建办教堂,而且是首个华人在当地开办的教堂。想这是一种勇气、一种睿智、一种爱心、一种快乐,他们在建立一个大家,希望想回家的人有所归属。“ 爱回家 ”,是世人的度假地,迷途羔羊的家,基督徒的伊甸园。
耶稣说:“ 你们来看。” 他们就去看他在哪里住,这一天便与他同住:那时约有申正了。—— 约翰福音1:39
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