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客家女,纤手开沉门

记录生活点滴,抒写人间情缘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雪玲,碧春要去福州上大学了”这一消息在七九年夏的闽西山村华家亭犹若石破天惊,漾起阵阵余波冲击着当地的客家乡亲的思维神经。不管是在田头地尾还是圩间闹市,她们都成为大家谈论的中心话题。女娃子让男孩当绿叶,走州过府去读书在这里千年来还是头一遭。正是应了当地民谣所唱“槲树叶子两头尖,如今世界不比先。千年沉重随风去,该咱女儿出头天"。

虽说华家亭在当地也算是远近闻名的的书香之地,千年历史中文光牛斗,诗画生辉,但因客家文化的因素,读书识字只跟男孩挂勾,吃苦耐劳却要女孩去承担,直到我的上一代,无论是娶来的媳妇还是嫁出去的姑娘基本上都是文盲,送女儿去读书是赔本生意在这里根深蒂固,约定成俗。

到了上世纪70年代,这里的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吃穿问题已基本解决,再加上政策上讲究男女平等,女孩也和男孩一样开始去上学,但上学的待遇还是不太一样,女孩读书回家后有数不清的家务要干,更有甚者如有小的弟弟妹妹的,还经常要她们背着去上学,这些客观因素使得很多女孩从三四年级就开始缀学,往往到小学毕业时,女孩就只不到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了,到了高中女生通常只占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

世俗的偏见,无形的压力,如果家庭条件平平且学习不是出类拔萃的话,一般女生读完小学后很难有勇气再迈出去读初中的脚步。所以到了初中高中,大部分女生都是父母之一是领公资的或在村里当干部的,但有一点让人吃惊的是母亲当家的往往女孩去继续读书的概率要高许多。

这一现象初看让人无法理解,细究却令人感动。千百年的不公待遇,让客家母亲对儿女读书的态度尤其坚决,尽管自身一字不识,但寄望儿女能识文断字,不再让人歧视在她们心底中蕴潜。只要她们当家作主,孩子们上学的机会就大增,苦难中泡大的她们若是儿女们愿意去读书,自己再累再苦,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于是我们看见了文革前分别靠奶奶和寡母扶持读书,克服千难万险,走出山村的善鸿和嘉琪,辛劳尽管压弯了她们瘦小的躯背,但那不愿儿女因为没有父亲而无法读书的信念所迸发出的坚强真是撼天动地。再看着当碧春初中毕业时把自己想缀学帮家里做事的想法告知病重的母亲时,她妈妈喘着气但坚定告诉女儿“去,你一定要去读高中”,病弱的身躯中透出的那份坚定容不下半丝否定的回答。

也许是这些诸多因素的巧合,七九届公社中学从华家亭去的男女生基本平衡,更让人惊艳的是雪玲,碧春的学习成绩让男生们自叹不如。她俩冰雪聪明且勤奋努力,在这农村中学声名雀起。那年桃花初开的时候,中学校长带着一帮老师来到华家亭家访就让人感觉到别样的春的气息,再经“苦战三个月,力争上大专”的拼搏,一切瓜熟蒂亚落,一扇千年紧闲无形的大门就被她们轻轻地推开,一时间春风拂面,气象万千。

秉承着传统和父母的殷殷期盼,她俩都报了华家亭人最衷爱的医学专业,分别去了当时的福建医学院和福建中医学院。数年寒窗苦读,几度春风化雨之后,她们在福州开始了执银针救众生的职业生涯。道路似弦又似弓,脚印有浅又有深,在城市陌生的道路上,她俩用客家女儿走田坎,爬山路的坚韧从容走出了一米阳光,收获了瓔珞累累。

山中水田中禾朦朦胧胧抚神经,故乡情父母恩点点滴滴润心窝。离家的女儿最富感恩心,她俩在福州落脚后,替老家亲人排忧解难,为家乡建设尽心尽力。更为感人的是,她俩体知客家中老年妇女难得有机会去城里医院检查身体的情形,就鼓动同是从事医疗工作的丈夫利用节假日多次回到家乡为这群特殊的人群义诊咨询,尽力帮她们去除身体的疑难杂症,让其也感受到有女儿知暧知热的贴心服务。

不管过去等了有多久,也无论未来过了多少年,一九七九年对于华家亭都是划时代的一年。这一年两个小女孩用她们的智慧之手在悠悠的村史长河中竖起了一座无形的里程碑,从此在这里读书上大学不再是男孩的专利,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一浪接一浪。智慧树上增添了数不清靓丽的花朵,女儿河中闪烁起聪睿的光芒。四十年勿勿划过,依旧难忘当年的春潮涌动,那惊涛拍岸卷起的浪花不时在记忆深处轻扣着余韵阵阵.....

江汇河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不太' 的评论 : 印象中当年梅县也好不到哪里去。当然县城里是不一样的天地。
江汇河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锦川' 的评论 : 是的。老乡?
不太 发表评论于
梅县地區的客家男女平等。
锦川 发表评论于
上杭的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