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被诗浸泡的青春
——徐敬亚访谈录
文 | 姜红伟
徐敬亚,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诗人,批评家,著有《崛起的诗群》、《不原谅历史》等
姜红伟:吉林大学的赤子心诗社是被大家公认的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重镇,作为诗社的创始人之一,能否详细谈谈这个诗社创办的来龙去脉?
徐敬亚:过去,我一直说不准《赤子心》诗社的成立日期。前些天,在吉林大学中文系77班级博客上,“出土”了一封36年前的信,证实了《赤子心》不但与《今天》几乎同步(出刊周期也相似。都是共出九期)。我们甚至成立得比《今天》还早一些天。最早动议的时间是1978年9月。
那是36年前,几名大二学生,刚刚自认为获得了结社权利的人给同班同学王小妮的《特邀电》:
特邀电
致326室王
今有筹备成立诗歌小组事。发起人徐敬亚、吕贵品,参加者张晶、邹进、丁临一、陈晓明,此特邀王君小妮屈驾参加。余有志同者,皆十分欢迎,并请于今天下午16:00整光临207室,共商大计。
即颂大安!
78.9.21, 10:53
通过这封信,我才想起诗社是我与吕贵品共同发起的。上大学前我就听说过王小妮,知道她在报刊上发表过诗,但入学后从没有讲过话。我们班是个特大班,一共有80个人。入学刚一个学期,很多男生之间还不认识,男女同学之间更是很少讲话。
这封信把赤子心诗社成立的时间准确地标印在了1978年9月,也就是我们上大学后的第二个学期刚刚开学之际。那几年,是中国时局最迷离的年代,也是人们心理密度最大的几年。正当北岛、芒克在北京筹办《今天》时,在恢复高考后的高等院校刚刚解禁的《现代文学史》几乎在各大学中文系同期开课。“五四”后的文学社团高潮迭起——这一被长期遮蔽的历史,在大学课堂被正面地公开宣讲后,像示范性的烈火,迅速在77、78级蔓延,民间性的文学结社,也突然大面积兴起!
当时,仅在我们吉林大学中文系77级一个班内,便诞生了三个文学社团。我记得,我们送给公木老师题字时拿了两个诗社名字:一个《赤子心》,另一个是《崛起》。我们拿不准。一个名字太狠太硬,另一个太平太稳。当时中文系还有一个系刊《红叶》,是综合性文学刊物。由77、78级与76级工农兵学员三届学生会联办。我与王小妮、吕贵品都是编委。最后,公木老师选中了“赤子心”,并且亲手用手笔写了题辞
这封诗社发起成立的《特邀信》,是丁临一同学写的。32年后,被他找到。
王小妮自然应允,几天后诗社宣布成立。最多时,《赤子心》成员达到24名。
吉林大学“赤子心”诗社七人与曲有源合影。后左起:邹进、王小妮、白光、徐敬亚、吕贵品。前左起:刘 晓波、曲有源、兰亚明
不久,风向大变——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寒气逼人。诗社开会,有些人开始缩头,不敢参加。我们大张旗鼓地庆祝“四五”运动平反,举办大型诗歌朗诵会,题目叫《血与火之歌》。有的同学说,这题目太狠了吧,不要过头啊。我们全不理会,我制作了几十份窄32开的三折节目单,类似小请柬,正中用蜡纸黑体刻着“四五精神万岁”。王小妮画了一些燃烧的火焰,用红油墨印在旁边。那天来了100多人,很多外系同学也来朗诵。气氛悲壮凝重。开完《血与火之歌》朗诵会,一些同学纷纷退社。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三个五个十个……那情景大有秋风扫落叶之势。我们知道一定是某些权威组织做了工作,可能打了招呼,吹了风。学生干部和要求入党的同学最先走了。其中几个人很有才华,退社时恋恋不舍。
我记得,在最困难的时候,吕贵品对我说:就是退到最后一个,我也坚决不退!王小妮说:我也是!后来,邹进、兰亚明、张晶也表示不退。因此,当退社风潮停止的时候,24人的诗社只剩下我们6人。
白光入社很偶然。那时班里一周换一次座位,我不知怎么和白光同了桌。一次我看见他本子上有些分行的字,才知道他也写诗。记得有一首题目是《猫》,写得很是心惊肉跳,字都是斜着乱写在本子上。我说你加入诗社吧。他说行。当时的手续就是这样简便。
后来,张晶要考研究生,诗社又剩了6个人。
1979年寒假,外地与长春本地的同学都回家了。我为了修改《复苏的缪斯》留在了学校,一个人住在204寝室。隔壁的203室也有一个人没回家,就是晓波。当时我们班几个寝室全都空空荡荡,只剩我们两人。每天我们各自看书写字,吃饭的时候聚一下。因为我的寝室离饭堂近,每次都是他把饭端到我们屋,我们两个对面桌坐着,一边吃一边海阔天空地谈,很是投机。他说他也写诗,我说你也入社吧。记得其间我们俩还一起去了王小妮家一次。
这就是最后定格的赤子心诗社7名成员。
今天看,对诗来说,高考简直是一次全国性的诗歌大串连大培训。在遥远的唐代,谁能有那么大能量,把天南海北的无数小李白、小杜甫征集在一起,聚众写诗整整4年!我想,即便没有“五四”的示范,在那个年代,至少我们诗社的出现几乎都不可避免。
写诗,成为我们大学生活的第一主题。隐坐在教室最后一排,老师的絮语全部变成嗡嗡的画外音。一首首诗在七个人中间频繁传递……毫不掩饰的兴奋赞赏……骂得狗血喷头的贬斥……煞有介事的文学批评……肆无忌惮的直接改写……《赤子心》诗刊每期的稿子就是这样出笼的。我的诗歌评论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最先试了身手。
至1982年毕业,《赤子心》共出版九期。全部为油印。除第二期为打字机打字外,其余八期全是蜡纸钢板刻写。印刷和装订都是诗社自己弄,校印刷厂为我们免费裁切。纸张和油墨方面,也比北岛他们优越,全部由校团委提供。我们还有一间可随时使用的房间。吕贵品是系学生会宣传部长,出刊及聚会都在系学生会办公室,他有钥匙。
《赤子心》每学期出刊一次,4年一直保持着这个频率,个别学期还出过两期。每一期的诗稿,都经过反复传阅,反复校对。印刷一般在下午或晚自习。油印机被几个人围成一圈。贴蜡纸的,调油墨的,推油滚儿的,添纸计数的……其实办刊物也是一种游戏,煞有介事很美妙,像办《挺进报》。小诗人们常常闹成一团,满手满脸油墨。最好玩的是装订的过程——印好的诗集散页,按页码一叠叠摆放在桌子周边,诗社全体七名成员一个一个排队围成一圈,边走边拿,走完了一圈,一本诗集就在手上了。直到去年,吕贵品还跟我吹:“我那油印技术,一张蜡纸印200张,不皱不破!”
最有成就感的,是用自行车从印刷厂驮回诗刊。而最有豪气的时候,是往信封上写那些全国著名诗人的名字。为了催索回信,狂妄的赤子心,在信纸上只写几个大字:“来而不往非礼也”!当时诗人公刘接到我们刊物,马上回了信,没怎么夸,却批评我们狂妄。
《赤子心》存在的准确时间,其实是整三年。头一个学期空白,最后一个学期一班人都已无心恋战。1981年冬,我写《崛起的诗群》时,《赤子心》基本已休止活动。以至于那篇文章他们在学校时都没读过。
姜红伟:当年,能参加“青春诗会”可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能否请您详细谈谈参加首届届“青春诗会”的往事?
徐敬亚:1979年,是《今天》震动中国的一年。从年初开始,一期接一期不断加印、重印的《今天》逐渐风行于全国大学校园。至1980年上半年,这批被后来人们称为“朦胧诗”的经典作品,开始少量发表于正式的官方刊物上,这使它得到了更大范围的阅读与关注。
当时,中国最牛、最权威的诗歌刊物《诗刊》,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个启动信号。以严辰、邵燕祥等为首,以王燕生、雷霆等为主力编辑的《诗刊》,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举办一次全国性的“青春诗会”。这个会,后来竟成为了“诗界黄埔”,一发不可收,被他们后续接班人们玩了好多年。
“青春诗会”最初的名单可能只有几个人,没有我。
一天,王小妮拿了一封《诗刊》编辑雷霆的信给我看,说邀她到北京开一个会,具体时间再通知。我一看,说我也要去啊。马上就给雷霆写了封信,并说到了我写评论的事。不久,我们俩都收到了邀请。
后来到了北京,王燕生告诉我,你那封信还真起了作用。名额那么吃紧,全国多少省份连一个名额都没有,你们吉大就来两个!主要是考虑到要有一个写评论的,就把你加进来了。
记得接到正式通知的时间是5月初。那天晚上,我们俩从公木先生家走出来,天空清澈透明,我们的心情也像夜空。我高兴地在草地上跑了好几圈。公木专门给吉林作协打了电话,作协竟同意为我们报销车票。
在一个物质匮乏而精神膨胀的年代,参加一次普通诗歌会议的资格,被放大到惊人的光荣。离开长春去北京参加青春诗会的前几天,以《眼睛》为主体的长春青年诗人们在曲有源带领下,在南湖九曲桥边为我们送行。桥边草地上,20几个人围坐一起,说诗念诗唱歌聚餐。那也是《赤子心》与《眼睛》唯一的聚会。《赤子心》全体与曲有源的那张黑白合影就拍在那天下午的阳光下。因为是星期天,所以记得,是7月13号。
20日清晨,我俩坐了一整夜硬座,到了灰蒙蒙的北京城。记得出了北京站,是一长排自来水管,我们在那里洗了手和脸。感觉北京与我大串联来时没太大变化。
当年的《诗刊》,还在陶然亭北侧的虎坊路。几排灰色平房,围着一座大院子。院里的小路都铺着灰砖,几棵槐树正开白花。杨牧、张学梦、陈所巨、叶延滨、江河、高伐林、舒婷、梅绍静、常荣、徐国静、孙武军、徐晓鹤、梁小斌、顾城、才树莲——其他15个来自天南地北,同样兴奋的人,见了面有说不完的话。除几个北京“走读生”外,参会者多数就住在《诗刊》院内平房里。我和梁小斌被安排在收发室右侧第一个房间。头次见面,他羞涩木讷的举止,让我感到很好玩儿。不管谁到我们房间,梁小斌立刻客气站起来,只说一两句话,表情尴尬地继续站着,再无语言。那时他可能还没发表多少作品。不停地跟我说,老徐呀,你是评论家,你可要好好帮我吹一吹啊。我那时还不敢自称评论家,伏在桌子上,细细读他书写潦草凌乱的诗稿。暗自称奇,心想,过去怎不知道这个人,一个其貌不扬的大诗人啊。
北岛来了,和杨炼、芒克一起。三个大高个儿,都长得削瘦、清朗。每人肩上背着一个书包。是来看朋友,也顺便兜售他们的宝贝杂志。那时《今天》刚刚出完第九期,被通知停刊。北岛说,我们就印一个叫《今天文学研究会文学资料》,这可以吧。他们手里拿的正是已经没有《今天》封面的“交流资料”第一期,白纸黑字没图。
第一次见到神仪已久的诗人,那种感觉就像是见到了神话传说中的天兵天将。我当时对江河最感兴趣,他和顾城一唱一和地讲诗。说一个诗人愤怒的时候,甚至能写出“红色的叶子”,让我很惊奇。印象最深的是,江河一口气能说出一大批外国诗人的名字,一长串一长串背诵一样。他在说艾略特时,总有意说成“艾略—特”,什么阿莱桑德雷啊阿波里奈尔啊,当时我们还不太知道。我心里一边佩服却一边开玩笑,说他是前一个晚上背下来,第二天来蒙我们。当时外省与首都的诗歌差距可见一斑。
当年的《诗刊》,不但权威,而且先进。为诗界普遍敬重。所以当《诗刊》邀请授课教师时,所有名家一律到场:张志民、臧克家、贺敬之、严辰,还有翻译了《西方现代派作品选》的袁可嘉,还有我们敬重的作家刘宾雁、诗人艾青、画家黄永玉……为了青春诗会,《诗刊》上下齐心合力,不惜代价。但我们这些人上课溜号已经成为习惯,无聊时就在底下画小人,谁讲课就画谁,几个人比着画。我和王小妮、顾城、徐晓鹤等画得最凶。而舒婷则总是仰望着天空和树。我总以为她在找蝉。在《诗刊》,见到著名诗人像街上遇熟人一样容易。一天晚上正下雨,快睡觉前有人敲门。因为我房间离收发室最近,我便跑出去。一个瘦小老头站在雨中,一问,他用四川话说:我是流沙河嘛。
那时,《诗刊》没有食堂。我们吃饭都要到北侧的中国京剧院。北岛、杨炼、芒克中午也常来。那里的啤酒最受人欢迎,两角钱一杯。记得我和王小妮还同梁小斌、顾城一起到大栅栏喝过一次羊杂碎汤。
临分手的前一天,顾城背来一个黄书包。从里面一个一个慢慢掏出17个大黄梨。嘴里说着:分梨(分离)了分梨了。就是那天晚上,顾工夫妇及顾乡共同宴请大家。饭吃得非常隆重,是著名的全聚德,大型的烤鸭宴。吃饭的目的也很明确,希望今后大家对顾城多多关照。后来知道,那时顾城刚刚辞掉工作,一家人对这个迷诗的孩子既充满希望,也充满了不放心。除《诗刊》主要领导外,青春诗会只选了不多几个人,都是他们认为将来可能成为顾城朋友的人。
那时《诗刊》缺少好的相机,临别照不够清晰,但创意并不缺。全体分为男女两组,按照年龄大小降幂排列,站成一排。那个年月,见面不易,分手时甚至有点忧伤。当时所有人最大愿望就是发表诗歌——在没《诗刊》人在场的时候,大家悄悄说,今后我们要团结起来,谁能发诗时,可要给大伙多多发诗啊。
所有人离开北京后,我被单独留下,《诗刊》让我写一篇会议纪要性的文章,王小妮陪着我。由于我始终搞不懂《诗刊》的意图,一连改了几次稿,都没通过。最后刊出的文章是王燕生亲自写的。据王燕生先生后来的回忆文章,说我的稿子不对路。
有一天吃午饭的时候,北岛说他们晚上有一个“文学沙龙”活动,问我们去不去。王小妮皱了皱眉,我则毫不犹豫一口答应。原来,离开长春到北京参会前,吉林有关单位中的一位不相识的人几经周折转告我:到京后,不要和任何地下刊物联系,包括文学刊物!但我非常想看看《今天》的活动,不愿错过机会。记得我们转乘了几次公交车,才到了大约位于东城的某个院子。我们进去时,黑乎乎的院里已坐满了人,一个年轻人正站着说话。简单介绍后,沙龙继续进行。我记得一个身材不高的小胖姑娘走出来,说了几句话,然后坐下开始念她的小说。慢慢习惯了黑暗后,我看清了那是一个很大的院落,人们都坐在院子四周。女孩她们坐在与我们对望的一棵大槐树下,她念得不太好,小说写得好像也一般,总之包括我在内的全院子人都没怎么听进去。我当时心想,这就是沙龙啊,和我们聚众念诗一样嘛,而且还不如念诗,小说不太适合沙龙。那天我的兴致欠佳,原因是突然肚子疼。吃晚饭时还好,一坐上公交车便疼得不行。听那女孩念小说时,我不停地按着小腹,可能影响了我的收听效果。
整整一个月的青春诗会。让我见识了很多人。从官方诗歌的泰斗,到民间的顶级诗人,也领会了最新的诗歌观念。这一系列当时中国诗歌界最新鲜、最活跃的因子,都无形中渗透进了我的诗歌理念。那一个月的提升,表面上并不明显,其实已深入骨髓。从北京回到长春,经过几个月回味,我不知不觉地感到有一肚子话要说出。当年底,我飞快地完成了《崛起的诗群》。如此看来,首届青春诗会,最大的赢家可能是我。
姜红伟:能否谈谈您的诗歌评论生涯是从哪年开始的?
徐敬亚:1979年下半年,我看了《今天》的诗,非常冲动,马上写了一篇《奇异的光——今天诗歌读痕》,然后按《今天》的地址寄给了刘念春。没想到北岛给我回了信,后来我那篇文章发表在《今天》的最后一期,第九期。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篇诗歌评论。我也有幸赶上了末班车,被人称为《今天》的理论撰稿人,其实我就写了那一篇。
在我当年眼中,北岛们的诗是发着光的。我惊叹:诗可以这样写!那时我完全没有读过法国象征派的诗,但他们很晦涩的象征手法我却全能读懂。我们之间的美学联系完全因为文革记忆,震动非常巨大。
其实当时中国各地被震动的人无以计数,我之所以写了《崛》文,可能源于我的敏感,甚至过敏。所以它对我的震动格外大。又因为我的行文方式、性格的因素,我又把它兴奋地无限放大,再传播出去。这样一来,我被震撼以后,又震撼了别人。当时我在《今天》诗的空白中作了很多笔记,后来整理一下,就变成了《奇异的光》。在我看,写诗和写评论并不对立。对写诗的人来说,什么是诗,什么是好诗坏诗,一眼就看出来。评论其实是阅读的一种更深入方式。
在大学期间,我从没认真听课,但我的成绩却非常好,因为我曾经当过4年的中学老师。学习其实是一个技术,甚至像一门手艺,我比较会干这件事。同时我更会考试。当我明白了最本质的东西,而不是死记硬背,我就特别善于发挥,在大学里我的功课几乎拿了全优。
当时我是一个全职的诗人。我把上课、自习等几乎所有时间都用来写诗、读诗。当时全国各刊物上发表的重要诗歌作品,几乎全在我的视野,好在当时的杂志不多。
那几年,我对全国主要的诗人、重要的作品一清二楚,中国诗歌一年年的发展脉络都在我心里。因此,《当代文学史》开卷考试,我立刻写了《复苏的缪斯——1976至1979中国诗坛三年回顾》。写得很来劲。当我把一厚迭答卷交给任课的井继成先生之后,他可能觉得不一般,便以自己不懂诗为由,转到系里,请于正新先生对我进行指导,再后来于先生转交到时任副校长的公木先生手里。公木看了以后,非常兴奋。整个1979年寒假,我都在公木亲自指导下修改论文。我现在还保存着他给我改稿的一些原件。因为当时是手写的,公木老师专门指示学校科研处给我打印了一份。当时那么长的手写稿能变成打字稿,我觉得很了不起。
文章修改后,公木先生把它推荐给了北京的“当代文学研究会”,很快就引起了诗歌界关注。当时的诗歌界正在酝酿着当代文学史上一次重要会议,那就是1980年4月的“南宁诗会”。
“南宁诗会”是“崛起诗派”向传统发难的开端。孙绍振在会上的发言非常猛烈,和谢冕一起向当时的诗坛发出挑战。不仅涉及到现实,还涉及到历史,比如怎样看待建国以来的诗歌,当时孙、谢持的是彻底否定的姿态,指出1949年以后,它走的是一条越来越窄的道路,毛泽东说的“古典加民歌”那一套通通被他们否定。这种否定可以说是颠履性的。所以会议闹翻了天,争论异常激烈,很多老诗人老评论家接受不了。
会议邀请了公木,但是公木先生却推荐了我。
谢冕看了文章,马上就给我来了一封信,热情洋溢,他甚至高兴地夸我说,当代的别林斯基可能要出现了。他觉得太了不得了,一个大学生能写出这样漂亮的文章,有别林斯基一样的眼光和文笔。当时我急切地想去开会,马上向学校提出申请,我带着会议邀请找到了一位姓温的副校长,无论我怎么说,他都摇着那挺大的脑袋。我当时气得发疯,觉得怎么这样的人怎么能当校长呢。的确,那一年非常可惜,否则“三个崛起”将提前相遇而不是在17年以后。
1980年末,因为要写学年论文,我才开始动笔感觉要写一篇真正的文章。
整个一夏天的在北京参加首届青春诗会的诗歌经历,使我当时强烈地感到心里的大量感觉往外喷涌。结果一落笔便一发不可收,一口气写了45,000多字,这就是《崛起的诗群》。我大概是从1980年12月开始写,放假前就完成了,用了半个多月。
我当时的写作冲动非常强烈,也很激昂。记得最激动的细节是写到“现代诗歌中的现实主义质疑”这一节中那段……“现实主义,不可能是人类艺术创作方法的天涯海角!现实主义不可能作为目前我国艺术创作的惟一原则。诗,尤是!”的时候,我就觉得必须得朗诵了。那个晚上我正在寝室里写,几乎是一口气写出来。当时我跟同寝室的魏海田说,不行,我得给你念!我给他念了一段又一段……那些文字都是自发流淌出来,到了急不可耐要告诉别人的程度。一个人产生了强烈冲动以后的写作,跟憋出来的字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一次,我的指导教师直接就是公木。公木先生看了文章后,对我什么也没说。而当初公木看过《复苏的缪斯》后非常兴奋,曾认真地亲笔做过不少批改。这一次他没有任何批改,直接给我评了个优秀。没夸,也没说啥。
当时我正准备毕业,准备结婚,整天收拾房子,也顾不上修改文章。毕业以后,事情变得多起来,更没有与老师交流。文章一直扔在那。但公木先生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让学校科研处把《崛起的诗群》手写稿打印出来了,这对它后来的命运非常重要。
1982年秋天,辽宁师范学院的同学写信向我邀稿,我才忽然想起手里还有一篇挺长的文章呢,就把《崛起的诗群》找出来,直接寄给了他们。他们如获至宝,马上决定在1982年第8期、第9期连续发表。他们的《新叶》是铅印刊物,还加了编者按。文章发表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直到它被发表在兰州的《当代文艺思潮》上。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姜红伟:当年,您创作的那首《既然》和《罪人》曾经很受读者喜欢,能否谈谈这两首诗的创作、发表过程?
徐敬亚:1979年大学二年级时,我写过一首小诗,叫《既然》,只有十来行。
我没有想到这首小诗竟和我的名字终生相连。现在网上搜索,只要我的名字一出来,首先跳出来的,不是《崛起的诗群》,而是《既然》。好像它就是我的代表作。
既然
既然
前,不见岸
后,也远离了岸
既然
脚下踏着波澜
又注定终生恋着波澜
既然
能托起安眠的礁石
已沉入海底
既然
与彼岸尚远
隔一海苍天
那么,便把一生交给海吧
交给前方没有标出的航线!
这首诗的写作还真有一段小背景。1979年夏秋之交,那时“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还没正式开展,但文学界的风声渐紧。
当时我与全国各大学社团联系很多。杭州大学的《扬帆》诗社和我关系不错。大家常书信往来。一天,突然接到《扬帆》诗社社长张德强的来信。他说《扬帆》被勒令停刊了!我当时非常悲愤!立刻在纸上写下了这首诗,纪念《扬帆》被停刊。一开始是有副标题的,后来收入《中国短诗选》的时候忘记写了。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后来我才知道,这首小诗出名,是因为被几家中学生课外阅读教材选上了。老师们还给中学生出了不少的问题。我看那些问题都非常可笑,我一个也回答不了。
另一首与大学文学社团有关系的诗是《罪人》:
罪人
当第一声喝问,匕首般投进人群
“罪人”——两个字,触目惊心!
当第一个罪人被拖出家门
无名的愤恨,咆哮着四处翻滚……
当第二块黑牌挂上了罪人的脖颈
恐怖的阴影,无声地爬向六故三亲
当食指突然指向了第三个脑门
台下,战战兢兢浮动起一片家族索引
当第四个高帽又找到了主人
虔诚的孩子们,慢慢低头思忖
每当台上增加了一个罪人
台下,就减少了一个狂欢的声音
当会场上无数次响起揪心的审讯
人群,开始交头接耳地议论
当台上出现了第五、第六……第一百个罪人
台上和台下,互相无声地交换着眼神
当台上跪满了黑压压的人群
罪人们,已经把手臂挽得紧紧!
每当台上增加一个罪人
台下,就出现十个叛逆的灵魂
历史的天平……一寸一寸,被扭歪着嘴唇
一天,又一天——它,突然一个翻身!
1978年
《罪人》原发于《这一代》创刊号(全国十三所高校联办)。1979年秋冬,创刊号尚未印完,便接查封。负责创刊的武汉大学朋友们将已印好部分紧急抢救出刊,残缺两个印张,而此诗恰在残缺的印张《不屈的星光》中。后来也没发表过。
姜红伟:能否谈谈您和《这一代》这本刊物之间发生的有关故事?
徐敬亚:自由结社似乎是人类的一个自由基因。到1979年,大学生文学社团几乎遍布了全国各高校。而一旦结社,文学群落的更大联合,几乎必然。
各高校联合的速度有点惊人。1979年夏,全国高校社团领袖“在北京聚会,共商大事”,消息传到吉大——发信者是武汉大学的高伐林、张桦。
收信后,我与王小妮、吕贵品商量:决定由家居北京的赵闯同学利用暑假代表吉大参会。领袖,说得伟大而轻巧。当时每月生活费才20多元。就是去当总统,也愁路费。
各大学代表合影
9月开学,赵闯带回了会议精神,也带回了一幅各大学代表合影。黑白照片拍得非常清晰。与会代表神情严峻,个个眺望远方,仿佛一副开天辟地的架势。
会议决定:由武汉大学《珞珈山》发起,由全国13所高等院校学生社团联合创办刊物,定名《这一代》。创刊号由武汉大学承办。第二期由我们吉林大学承办。发起的社团分别是:中山大学《红豆》/中国人大《大学生》/北京大学《早晨》社/北京广播学院《秋实》/北京师大《初航》/西北大学《希望》/吉林大学《红叶》/武汉大学《珞珈山》/杭州大学《扬帆》诗社/杭州师院《我们》/南开大学《南开园》/南京大学《耕耘》/贵州大学《春泥》。
《这一代》的征稿编辑,印刷发行,持续了1979年整个下学期。定价0.45元(含0.08元邮费)。吉大的征订由《赤子心》代办。
我记得,当时各系同学反应非常热烈。我一本一本地收着现金。一共征订了200本。而当时中文系三届学生总数才160人。可见外系同学的比例很大。4角5分,在当时并不是个小数,恰好是一盘红烧肉的价格。当年的穷学生拿出来的,全是节省出的吃饭钱。
创刊号目录上,《赤子心》占了不小比重。在《不屈的星光》栏目发了我的《罪人》和王小妮、兰亚明的诗。《赤子心》发刊辞《心之歌》也被当成诗入选。武汉朋友对吉大的抬举,似乎肯定了我们诗社的水平,让我们一伙人高兴了很久。
其实,我们只是沾了一点光。创刊号真正主角是武大。那里的青年诗人更强、更猛——王家新的长诗《桥》和叶鹏《轿车从街上匆匆驶过》,以更显著的位置刊发在《愤怒出诗人》栏目。这两首诗,矛头直指特权,发力最猛,反响最大。记得里面有一句诗说要开着解放牌去撞那特权轿车。
1979年秋凉时,接张桦突然通知,《这一代》出事儿了。听说与《桥》和《轿车》两首诗有关。后来慢慢得知,上面指示:停办。停印。
11月,焦急中收到张桦寄来创刊号一本。由于临时匆忙抢救性装订,杂志缺少三分之一印张。这也是我今生今世看见过的唯一一本《这一代》。
寄到吉大的200本,被有关部门封存。再无踪影。同学们所交200本征订费,则由中文系公款退还。
我手中仅存一本《这一代》创刊号(残缺本)——封面:红黑两色。上方:一组红斜格线象征道路。其间:几个黑色脚印,由近而远。下方:仿综艺体黑色大字“这一代”。封二:印刷空白。上面有几百字的《告读者书》,临时用钢板刻写、油印:我们怎么对得起……怎么对得起……最后一句意味深长:残缺的《这一代》,绝不代表着这一代的残缺……落款是:武汉大学《珞珈山》1979年12月。
据说,残缺的《这一代》创刊号,共抢救出16000本。除西北大学与吉大外,残本创刊号在各院校均被一抢而空。
在武汉,其一夜风靡三镇,洛阳纸贵。读者涌入校园,逐个游说有书同学,申述如何求之若渴。结果有的人竟被说动,把发给自己的那本也卖出。
在北京、广州、天津等大学,《这一代》也都几小时一抛而光。在杭州大学,据说一同学摆开桌子跳将上去高喝:快来看,快来看,没有上一代也没有下一代的这一代呀!
听说在南京大学,情况变得有点微妙。卖书同学担心意外,白天沉着不动,等到天黑才如无照小贩般悄悄在教室附近阴暗处开鬼市。没想到这并非故作的神秘,使人们更加趋之若鹜……据张桦多年后回忆,武汉黑市价涨到每本五元,超过原价十倍多。
姜红伟: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黄金时代,您认同这个观点吗?
徐敬亚: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诗歌热潮,是本国本民族历史上最罕见最热闹的时期。这一点已经得到世人的认可。而大学,无疑是这个热潮中最沸腾的部分。
后人也许并不在意、而在彼时却非同小可甚至大逆不道的是:文革后,中国的大学校园里一夜之间涌现出了无数的民间文学社团。刚刚脱离铁政的中国,无论个人的生命勇气,还是单体的文学积淀,都缺少进行大规模文学活动的力量。突然的解禁,使文学结社不仅成为文学创作的必要,也成为一种具有快感的、思想解放的象征性符号。在当时的大学,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学生忽然聚众习文,研讨朗诵,办刊出报……在未结社的同学眼里,这些人仿佛忽然得到一股仙气,什么文采什么水平已似乎并不重要,结社聚会本身即成为当时最时髦的时代骄子之举。
幸运的是,这种诗歌时髦并没有芸花一现。中国青年人五味杂陈的内心波澜,强力地支持了这些良莠不齐的雨后春笋们。任何一次突然的社会变革之后,全社会都急需一大批新脸孔的历史明星。因此,当八十年代大学中的第一批青年诗人出笼后,在各大学迅速形成了写诗扬名的示范效应。随着诗歌热潮不间断地滚动演进,“大学生诗人”这个词组,从八十年代一直到九十年代……甚至直至今日,一直都成为中国一个特殊的、人人皆知的社会角色。
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圣约翰大学”1879年创立,至今不过130年余年。在此百年时段里,还有哪一个年代的大学可与八十年代相比吗?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中,文人学者基本是单打独斗,少量的结社多数是后人追加封禅的。
百年来,中国另一次大规模的文学结社,出现在白话文发韧的二十世纪初。但那时中国的大学还太孱弱。当时主要的文学社团都是社会上的文学写手。
因此,完全可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大学诗歌热潮,或者说大学文学社团,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
姜红伟,1966年4月21日出生,黑龙江省海伦县人,现居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当代著名诗歌史学家、诗歌资料收藏家。现任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第一家民办诗歌纪念馆——八十年代诗歌纪念馆馆长。代表作《海子年谱》《寻找诗歌史上的失踪者》《大学生诗歌家谱》等。即将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诗歌年代——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访谈录》七七级卷七八级卷(上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