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了上一篇我母亲写的“我在山阴”的回忆文章后,网友小百脸希望我母亲能讲述下现在山阴农村的现状。母亲的文字难免有天朝多年宣传熏陶下的歌功颂德成分,但所述均属实情。前两年我也回山阴亲自看了看,绿化,高速路,学校的硬件改善都是有目共睹。母亲的这篇主要讲观念的变化。
------------------------------------------------------------------------------------------
观念的变化
我是1968年12月底,和同学们一起到山西省山阴县山阴城公社东辛庄大队插队的,所不同的是,我没有回北京,而是留在山阴工作、结婚、生养女儿,盖房置业,在山阴生活了38年。我一直在基层工作,生活在普通百姓中间,亲身感受到改革开放给山阴带来的巨变,使山阴老百姓的生活,从贫穷到温饱,再到基本富裕的过程。这种变化不仅仅是高楼多了,马路宽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民间流行已久的一些陋习渐渐消失了。我在山阴生活的时间很长,对此深有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陋习一:换亲
在我去插队时的山阴农村,因为贫穷很多家庭拿不出彩礼,也有的是因为是所谓黑五类子女,导致好多小伙子娶不上媳妇,各村都有几十个光棍。人们就采取换亲的方式来解决彩礼问题。即两个均有未婚男女的家庭,让甲家男娶乙家女,同时乙家男娶甲家女,这样双方家里都省了彩礼钱。这种换亲完全不顾嫁娶双方的感情,伤害最重的往往是女方。听说有一个被换亲的女孩,婚后丈夫经常施暴于她,女孩不堪忍受提出离婚,却遭到哥哥和父亲的强烈反对,因为要赔偿彩礼钱,否则哥哥的家庭也要解体。母亲则要求她忍耐,最后女孩以自杀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陋习不知毁了多少女孩的青春,可悲可叹!现在随着生活的富裕,“换亲”陋习消失了。女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愿去找心上人,虽然还有彩礼,但人们的婚姻不再受彩礼的约束了。
陋习二:小娶
那时候因为贫穷,每年不到秋季许多人家已经断粮,冬天将至,一家人的棉衣还没有着落。每到此时,家中若有十五六岁的女孩,虽然未到法定结婚年龄,依旧要设法把她嫁出去,换些彩礼钱来解决入秋及过冬的吃穿。这就是小娶。在山阴城,我参加过一个女孩儿的婚礼,女孩高兴地拿出新衣服给我看。我问她奶奶,女孩有多大了?奶奶说十五啦!没办法,全家都红着呢(指没有衣服穿),只好想法把她嫁出去。十五六岁正是上学的年龄,可是因为贫穷,却早早辍学嫁人,造成了很多悲剧。如今,人们的生活好了,女孩子们基本都能完成义务教育,大多数人结婚都能达到法定年龄,小娶陋习基本没有了。
陋习三:溺嬰
在农村重男轻女非常严重,一个家庭若生不出男孩是万万不能的。有的女人连生九女还必须生个儿子。我同事的女儿因为连生了几女,自认为低人一等家里人也非要她再生,结果生儿子时大出血,三十多岁丧命,留下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这类悲剧很多。那么,生下女婴又不想要怎么办?除了送人外,就是溺死。当地百姓视此习以为常,毫无意识到已经触犯法律。这些幼小的生命就这样被扼杀。现在,随着计划生育及医学知识的普及,法律知识的普及,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裕、文明程度的提高,溺嬰陋习已彻底杜绝,女孩子同样能得到家庭关爱,健康成长。
关于农村的教育
文革前,全山阴县每年只招收一个高中班,每年也只有四十多个高中毕业生,大学生更是屈指可数,山阴的孩子能够初中毕业就很不容易了,女孩子能读书的就更少。家长们认为,男孩会锄田、女孩会做饭、做针线活就行,上学读书就是去认几个字,出门会分辨男女厕所就行。家中有钱首先是盖房娶媳妇,而不是读书,普遍不重视教育。我的邻居比我大三岁,没念过什么书,我问她为什么不读书,她说家有兄妹六人,她是老大,整天生火、做饭、看娃娃,虚岁十六就出嫁生孩子,没有机会读书。那时候像邻居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随着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家庭的教育投资力度也加大了,把读书放在第一位。所以现在绝大多数适龄儿童都能完成义务教育,很大一部分学生上了高中,读了大学,硕士、博士生也大量涌现,还有很多优秀学生出国深造。孩子们课余时间不再去放羊,挑苦菜,而是学习音乐、舞蹈、绘画、演讲。现在岱岳有高中的学校一所,初中、小学的学校多所,还有好几所私立学校。在各级政府和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学校的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改善。许多家长为了孩子读书,把家搬到了岱岳,还有很多家把孩子送到大同、朔州、怀仁读书。重视教育是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最大变化。
讲卫生、讲科学
过去山阴老百姓的口头禅是: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衣服穿不烂,洗烂了;皇帝身上还有三个御虱子…等等。由于贫穷,也由于缺水,农民一年几乎不换洗衣服,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洗过澡,更有甚者,连脸都不洗,浑身虱子成群、蓬头垢面,小孩子大多数光着屁股,因此大多数孩子患有寄生虫病。如今,随着生活的富裕,各村相继安上了自来水,村里还开办了澡堂,经常洗澡成了人们的习惯。现在人们也有了多套衣服,不再是老虎下山一张皮了。经常洗澡更衣,讲卫生讲文明的习惯培养了起来,身上长虱子已成为历史。如今走在山阴的大街上,看到的是精神焕发,衣着新潮,干净利落,充满现代气息的新一代农民。过去,由于贫穷以及科学知识不普及,农民一般不打防疫针,认为一个小针没什么用。各村都有小儿麻痹、呆傻和聋哑儿童。经过多年的科普教育,村民们都能及时的打预防针,吃糖丸,患小儿麻痹以及呆傻、聋哑的孩子很少见到了。过去老百姓生了病,不去找医生,而是去找所谓的仙家,从而贻误病情,导致病人丧命。过去产妇生孩子一般都是在自家的土炕上,找一个老娘婆接生。我的一个同事,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在妻子生产时也是请的老娘婆,老娘婆用刚弄完农药的手去接生,结果母子双亡。改革开放后,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政府各项政策措施的到位,现在人们不仅能自觉地按时打预防针,有病都到正规医院去治疗,政府每年还免费给老人体检,大多数老年人也能积极参加。农村新农合医疗政策的实施,使农民看病、治病更有了保障。
讲文明,普及法律知识
以前农村许多人讲话粗鲁野蛮带脏字,三句话不和就抡拳头打架,在村里住一段时间就能看到几起打架斗殴事件。如今,读书人多了,讲理的人也多了,兄弟和睦、邻里和谐、互相帮助、文明用语成为新的村风。即使有矛盾需要解决,也知道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尊法、守法、护法这些法律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人们敢投资了,能消费了。
过去山西人是以抠门儿闻名的,钱一旦进了口袋,就再也拿不出来了。改革开放后,年轻人走出了山阴,开阔了视野,投资渠道大为拓展,集资入股办奶粉厂、办医院、开煤矿、开宾馆以及养老院等,都有很多人参加,并且已见成效。由民营企业家常宝创办的洪涛山庄,集医院,酒店,养老公寓为一体,规模大,环境好,很有发展前途。另外,买股票、做理财、搞投资也成了很多人的投资方式,再也不是过去的守财奴了。
对于土地,农民也舍得投入,耕作用上了地膜覆盖等新技术,几乎完全是机械化。我插队时,一个小队才打六、七万斤粮食,现在一户人家就能打二十多万斤粮食。老一辈农民是靠勤俭过日子,生活没有质量的。经过改革开放,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年轻人在县城买了房子,家里用的全部是新电器,装修也是新潮的,并用上了清洁能源,有的还在海边买了房子,旅游也成为时尚。有许多村民结伴去五台山旅游,老百姓称之为“能挣会花”。
在山阴38年,亲身经历了第二故乡由贫穷到基本富裕的巨大变化,现在的朔州,现在的山阴,早已不是过去黄沙满天,荒凉贫穷的塞外。现在的朔州处处是美景,山阴的古镇,神头美泉,右玉的林海,应县木塔、众多的寺庙、古老的长城都值得一观。欢迎大家到朔州来,到山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