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港的斑驳里翻阅历史

带着对盛夏的眷恋,新绿的期盼,以其生命中最璀璨的瞬间,迎接寒冬......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位于广州珠江之畔的黄埔古港,是一个见证了当年海上丝绸之路之兴衰的码头。历尽了几百年的沧海桑田之后,曾经的兴盛与繁华,如今都已带着一段历史,几卷故事,沉淀于古港渡口的淤积里,镌刻在古老的碑石上。

    回到广州,与几位童年发小相约游玩,最后选定了黄埔古港,因为那里除了古迹,还汇聚了众多正宗的粤式传统小吃,美食。

    像小时候郊游一样,我们坐上公车,一路春风。

    走下公车站,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熙攘的集市街道,大街两旁,摆卖着各式各样的农副产品,水果干货,一排排的传统粤式小吃摊当,一家家的经典美食餐饮店铺,还有那一阵阵此起彼落的叫卖声。这股令人无法抵挡的诱惑力,像磁铁一样,留住了我们的脚步,让我们频频驻足,在翻阅历史之前,狠狠地先慰藉了贪婪的舌尖一把。

    置身于那样一个美食如云,游人如织的街市,吃,随意地吃,成了最天经地义,无拘无束的行为。我们在小店里坐下点着吃,在摊档买了拿在手上吃,岭南佳果,手工小吃,传统点心……美食太琳琅,只嫌胃口太小。手拿竹签串上的美食,边走边吃边聊的我们,仿佛又回到童年,回到当年吃着从小巷的“二叔公”那里买来的酸萝卜,麦芽糖,边走边闹的上学路上……

    走出喧嚣繁杂的街巷,眼前顿然开阔。站在古港的青石板路,旖旎的珠江尽收眼底。漫步在古朴宁静的古港码头,只见江面波光粼粼,几只小木艇慵懒地停泊远处,很难想象这里当年曾经繁忙的海运与辉煌,只有飘逸在习习江风里,印有“古港码头”的复古黄色旗帜,让游人感到一丝昔日海船的味道。

    刻着“古港遗风”的青石牌坊临江矗立,仿如一位沧桑的老人,见证着这古港的起落兴衰。而对这段历史所知甚微的我呢,只能在牌坊后面那间古色古香的粤海第一关纪念馆里,透过那些陈列着的图文,实物,拼凑出一块块历史的碎片,来弥补我人生这段历史课的空白了。

    走过古港码头,穿过一道青石拱桥,我们来到黄埔古村,一条保留着大量遗迹和文物,见证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盛世繁华,也流传着不少民间传说的街巷村落。近期的重新修缮,既保留了原创建筑的古典,也焕然一新了这条已经陈旧的古村。

    踏着古朴的青石板路,穿行于干净,宁静,又带着浓浓的怀旧味道的街巷,浏览着街巷里一幢幢载着故事的老屋古宅。

    黄埔古港,黄埔古村,每一块青砖,承载着一段辉煌;每一片瓦砾,掩盖着一个故事;每一块碑石,铭刻着一处繁华。

粤海第一关纪念馆,图文展示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在历史积淀过程中耀眼的辉煌;

    “哥德堡”号,一艘大航海时代瑞典著名远洋商船,它是中瑞航海贸易的历史印记,广州千年商都的魅力体现;

    北帝古庙,始建于北宋年间,古色古香,金木浮雕,供奉着北帝和其他传说人物的神像,承载着中国道教文化里对北帝的崇拜;

    姑婆屋,一幢晚清时期的建筑,花岗石门夹,大木门趟栊,房门门头上方雕有精美的花卉图案。当年这里聚居着一群不愿受封建礼教所束缚,自食其力,终身不嫁的“自梳女”,又称“姑婆”。如今,这所空寂的大宅,成了游人翻阅历史的一页。

    旅日华侨屋,一幢日式风格的小洋楼。据说当年一位村民赴日求学,娶了一位日本妻子后回乡定居,兴建此楼。抗战期间,日军试图毁村,日本妻子亮出随嫁的日本军刀,挽救了黄埔村。如今,这幢小洋房也早已空置,但主人的故事却依然娓娓传扬着。

    这一页页的历史,在我们的步履下被翻阅着,在我们的脑海里鲜活着,让我们仿如穿越着时光的隧道,去触摸那闻所未闻的昨天。

    今天,我们几位当年在西关一起上小学的童年伙伴,在斑驳里翻阅历史,在喧哗里怀旧美食,在街巷里追忆童年。穿行于有着浓厚南粤色彩的街巷,青砖古瓦,雕花小窗,趟栊木门……虽然置身于广州之东的黄埔古村,然而,那情那景那人,令我们仿佛回到了当年的西关小巷,回到那回不去的从前。

    今天,时光很暂短,太阳在我们的欢笑间转眼就从东到西;今天,光阴很漫长,长到足以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在斑驳里触摸历史的淤积,填补历史课留下的空白。

 

深秋的红叶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南岛水鸟' 的评论 :

是的,黄埔古村里很多房屋的都是在保留原貌风格上重新修缮的,所以看起来很崭新,干净,也许因为不是周末吧,也很安静。努说的对,其实,对于我们,美食,正宗的传统美食,比历史更吸引人:-)。 谢谢留步留言!
南岛水鸟 发表评论于
谢谢介绍,很多年没去黄埔港了,那些青砖瓦顶好像是翻新的,难得人少干净的地方。食为先才是穗人。 :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