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真实感”是从哪儿来的?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日前看央视的中国文艺,每每看到体验生活深入生活就有点纳闷,果真?

祝希娟演琼花, 到海南岛体验一段时间的生活, 说得那个用处多大多大,还说如果没当几天假解放军就一定演不好红色娘子军战士,我没学过表演不知道。

可是, 陈强演了南霸天, 那次也是得的百花奖最佳配角, 好像也是说陈强把一个坏人演活了, 可想来想去, 陈强到哪儿去体验一个恶霸大地主的生活呢?也许有人说, 陈老爷子那个年龄,应该在参加革命前见过乡下的地主是如何的恶如何的霸, 这就可以圆了陈强虽未体验生活也能演好恶霸的事。

进推一步, 电影白毛女, 也是陈强, 演了黄世仁, 据说这老头当年演舞台剧白毛女时,太逼真了, 险些让台下的战士端起步枪给干掉, 那得演得多好啊?难不成为了把强奸喜儿那段演好, 还真得去“体验”一次!?

再纠缠一下, 常香玉肯定没有男扮女妆去打过仗, 如何把花木兰演得那么出色?

王文娟也没在十四岁谈过恋爱葬过花, 又是凭什么把病病殃殃的林妹妹演得入骨三分?

这么举例子, 多了去了。

记得文革时批判一个话剧演员,说这位演员呀, 有一出戏里有那么一个场景,需要举起一杯白兰地一口饮完, 偏偏这位演员有点酒瘾, 那时工资低, 喝二两二锅头就可以高兴得屁颠屁颠的, 平时也就是零沽的烧酒,便宜啊,就向导演提出, 为了艺术的真实感, 是不是台上来杯真的白兰地?导演答道“你小子想得美! 还TM真的白兰地, 那么下一场, 喝毒药自尽的时候,老子也得给你一杯真的?”

是啊, 想到那么演员在说拍摄什么电影中的一耳光, 为了真实而“真”打,那么, 枪毙需不需要真实呀?耍流氓呢?

体验生活和真“打”的真实感, 到底有多大实际意义?

 

 

 

A霸 发表评论于
艺术吗,本来不指望真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