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论语,”知“大概有两种用法,一种是智,智慧的智;一种是知,知道的知。
知可以用作名词,也可以用作动词。用作动词当然就是知某事某物的知,知道的知(比如温故而知新)。用作名词,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智慧的智,是具体的程度非常高的聪明,每个人都不一样(比如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放在这句话里,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诚实的态度)就是知”。这是指明智,有智慧。第二种是知的能力,知冷知热知难知易知知知不知的知。这种能力不随个体秉赋而变化,每个人都一样。放在这句话里,就是“你(知道的时候)知道你知道,(不知道的时候)知道你不知道。知"知"知"不知"的那个,就是知(指能力,不是内容与对象)。”
第二种理解说得通吗?只看论语,其中知的用法多与内容连用,很少讨论知的能力本身。因此听起来有点牵强。但这种用法在儒家典籍中并非孤例,比如《礼记》中就有”物至知知”的说法(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知知,就是“知的能力知道了物至”。又说“凡生天地之間者,有血氣之屬必有知”。“有知”显然不是有智慧,明智,而是有知的能力。其他的例子,比如致知,知至,在“智慧”与“能力”之间,解释两可。
如以礼记中知的用法来印证,则“是知也”有可能指知的能力-----知之为知之:知道的时候让你知道你知道,不知为不知:不知道的时候让你知道你不知道,是知也:(那个能力)就是知。从语义到语法,似乎都说得通。
如果说得通,那么这句话不是在教做学问或者做人的态度,而是指明学的目标所在----心的活动本身。这个本体不在别处,就在寻常日用之中。知道时心里明白“我知道”,不知道时心里明白“我不知道”,这个明白的,就是心的本体。这个本体不随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也不掩盖或者抗拒内容的变化。你找也找不到,丢也丢不掉。
这种理解不如传统的理解那么平实。其他的知,孔子都说得那么朴实,怎么这个知搞得这么突兀呢?其实不突兀,这本来是中国人常讲的道理,比如自知者明,知道自己的斤两就算明,这个明与知知知不知是知也几乎完全是一个意思。又比如,知味,物物,都指向一种素质、能力。
神奇的是,这种能力只能通过对象体现,不能成为对象。因此才显得有点玄。比如好的木工,技术都在他的作品里体现,只看他的长相和手是看不出来技术在哪儿的。他有这个能力,但能力不能成为对象。写字画画科学研究,都一样,能力与素质都需要通过对象体现,没有对象时能力虽然在,但是你无法把握它。
这么简单的道理,却要么妄推为高明,要么妄贬为玄虚。为什么?因为没搞懂。
没搞懂而要定论,以不知为有知,是不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