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陶渊明传记,历史上有四篇,晋书,宋书各一版, 大同小异,梁昭明太子萧统编辑《陶渊明文集》,又添一篇。这些文言文,精短得只记述了生平大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是自传,更只有短短几句。而现代的陶传,却又都扬扬泛泛,作了故事性演义。
陶渊明传世的125首诗和12篇文赋,不仅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记叙了自己的一生,更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思想遗产。"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者,自唐代以来,有增无衰。在西方的影响,二十世纪以来在学术界开始传播。捧读陶公精美的诗文,感念他在艰难的岁月中,不苟且、不虚妄的人生态度,崇敬他淳朴归真的选择和情怀,参考其传记,整理成这个不太长的篇幅,着重于陶渊明笔下的自己,并译成英文,以期更多仰慕者,尤其是海外普通人士了解一个真实的陶渊明。
一.家世渊源
晋朝,历时公元266-420年,上承三国,下启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三分天下的动乱,在司马氏建朝后,一直没有停息,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后,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氏族的拥护下,放弃了对中原北方的统治,由原首都洛阳,迁建康(今南京),称晋元帝。史家按两都地理位置称为西、东晋,分别历时50和103年。383年,东晋以著名的淝水之战灭了前秦,接着又发生了桓玄,孙卢之乱,谯纵据蜀地自立,最后刘裕崛起,凭借军事力量夺得帝位,建国号"宋"。
就是在这个政治混乱,动荡不堪的时代,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出生于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他的确切生年不详,史说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即公元365年左右。他曾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故后世也有称他靖节先生的。
陶渊明42岁时,在给他十四岁的儿子陶俨写的《命子》四言诗中,追述了家族的历史。陶家远古的时候随着尧帝居于陶丘(今山东定陶县),后迁居于唐(今河北唐县),这也是陶、唐姓氏的渊源。陶家祖先后来跟随尧的后代虞,到了夏、商朝,曾称为御龙氏,和豸韦氏,辅佐朝廷。至周公灭商,陶氏作为分给周武王的弟弟康叔的七族之一,陶叔成为司徒,这是个中央政府管土地、人民的官,相当于后来的户部尚书,今代的政府部长。诗中特别提到陶叔仪表美好,容止端庄恭敬,陶叔是历史上有具体记载的人物,他是陶渊明祖先中第一个有姓有名的人。陶渊明为这段古代显赫的家族背景和历史十分自豪,称陶家自此历世不绝,昌盛荣光,这种功成名就的愿望和心态其实一直伴随他走到生命的终点,在多处诗中表露出来。
东周和春秋时代,陶家随着周朝也衰落了,这个状况一直持续了战国和秦朝,直到汉朝,才又出了个有名的人物,他是汉高祖时代的右司马愍侯陶舍。在汉代,这是个掌管一部分军队的大官,他追随刘邦征战燕代,立了武功,封为开封侯,得到了那里的封地。陶舍的儿子陶青还做到了孝景帝的丞相位置,非常显赫。
陶家子孙后来"枝派分散","隐居山林",这样的形容,其实就是家境又一次败落贫寒了。到了晋代,吴国有个将军名陶丹,封柴桑侯,柴桑这块封地成了陶渊明家的老宅所在。可是陶丹很年轻就过世了,没有留下什么财富,他儿子陶侃幼年丧父,跟母亲一起过着贫困的日子。后来陶侃凭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接近官场,谋到一个小鱼官,又在国家动乱时挺身而出,勇担大任,平定湘州刺史杜弢、广州刺史王机、交州梁硕的叛乱,以武功封长沙郡公;曾经镇守武昌;都督荆、湘、江等州军事,他就是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的母亲湛氏,历史上与岳飞的母亲一样出名。“截发延宾”,“封坛退鲊” 这两个典故成语都出自于这位含辛如苦,育子成材的伟大母亲,是她造就陶侃成为晋代名将。陶侃在逝世前一年,上表逊位,退隐回乡。陶渊明用 “功遂辞归,临宠不忒” 这样的辞汇,盛赞曾祖父在荣宠面前不迷惑的思想境界,这位曾祖父和太曾祖母的事迹和处世态度,也无疑对陶渊明影响很深。
令儿诗中称他的父亲正直严明,恩惠百姓,并保持了对官场仕途的恬淡,不以得失为喜怒。"於皇仁考,淡焉虚止。寄迹风云,冥兹愠喜。"这几句诗有些语焉不详,后人说"考"字是对父亲的讳称,竟没有明确其名号,后人猜测多种,似无实考。"寄迹风云"四字似乎也有过仕途,大概没有值得提及的事迹。倒是《晋书·隐逸传》载有陶渊明叔父陶淡的生平,说他为了躲避州郡长官的征辟, “于长沙临湘山中结庐居之”,“终身不返,莫知所终”。陶渊明的一生,倒有点像他这位叔叔。
陶渊明的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第四个女儿。孟嘉,江夏(今武汉地区)人,祖辈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大司空(相当于今代管水利的部长)。陶渊明专门为外祖父写了篇传记:《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描述了他风雅洒脱、才思敏捷,而又有些超然于仕途的故事和性格,成语故事 “孟嘉落帽” 即出于此公。这篇写外祖父的传记中,有个细节,记载孟嘉"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推演下来,陶渊明的父亲应是娶了姑妈的女儿,自己的亲表妹为妻,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不仅是他父亲的祖父,也是他母亲的外公。不过古代官宦一夫多妻,这几层亲姻关系,子女均非同一个母亲所出,也是可能的,但似乎没有文字或考据记载。
从陶渊明自己笔下的家世,尤其是曾祖以下几代近亲,看得出他对家族显赫功名的自豪,对建功立业的肯定,在《命子》和50岁时写的《与子俨等疏》等诗中,扬溢于对儿子们的教导,这与他多次退出仕途,是一个相反的心理状态。
二.耕读励志
显然陶渊明的父辈已经衰微,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与母妹三人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从"慈妣早逝,尔尚孺婴。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祭程氏妹文》)推算,母亲也过世得较早。
外祖父家是他青少年时期成长的地方,在 29 岁以前,陶渊明基本上过着恬静的田园读书生活,并受到良好的教养。"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 《与子俨等疏》 ) 。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记载,孟嘉也曾经幼年丧父,侍奉母亲带着两个弟弟生活,孝敬长辈,兄弟和睦。孟嘉被举为秀才,曾任安西将军、巴丘县令等官职,又被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桓温任命为参军,但是他性格恬淡,做了几个官后,对仕途不再感兴趣,辞官回乡。兵部委任的尚书删定郎,他不去就任,晋穆帝司马聃听说其美名,要见他一面,孟嘉也推辞了,辞去官职,回乡做了个清闲的县令。他酷爱读书,每次有所感悟,便独自驾车到山上,把酒临风,沉浸在山里的清新气息中,忘记了时间和自我的存在,直到天晚才不舍而归。从陶渊明专门为外公立传可以想象得到,孟嘉的处世为人,都无疑对陶渊明影响巨大,甚至是他的榜样模范,"至于知命,行不苟合,言不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还特意记载孟嘉"好酣饮,逾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融然远寄,傍若无人",有人问他酒有什么好,喝这么多,答道"渐近自然"。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五柳先生传》这样形容:"不知道先生是什么人,也不知道姓名,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以此为号。他喜欢清闲安静,少说话,不爱慕虚荣实利。特别爱读书,却并不去穷根究底的钻研,一旦对书的内容有所感悟,就高兴得饭也忘了吃。"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儒家《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饮酒》 ),对文、史精研,《读史述九章》对《史记》所载若干人物各有诗评,又以相当篇幅作文《天子孝传赞》,《诸侯孝传赞》,《卿大夫孝传赞》,《士孝传赞》,《庶人孝传赞》,分各阶层,从皇帝到百姓中那些英明,忠诚,贤良,孝敬友爱者,作史记性小传。甚至对神话之类的 “异书” 也有深度研读和感悟,《读山海经十三首》诗中,毎一首都是对其中神话和人物所作的读后感。
在这段人生的重要成长阶段,博览精读和写作,奠定了陶渊明深厚的文学基础。儒家的济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老庄的处静无为,隐忍廻避,安于恬淡的哲学思想,双双在他脑海里打下烙印。历史人物的事迹,尤其是两位他崇拜的前辈,也刻画出对人生憧憬的轮廓。曾祖父和外公都是少年丧父,陶侃刻苦自励,成为一生少有过失的一代名将,培养了陶渊明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 《拟古》其三 ) ,"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靡潜跃之非分。 " ( 《感士不遇赋》 ) 的济世理想。而帶着他长大成人的外公,更多地潜移默化了他的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归园田居》 ) 的恬淡情怀,甚至豪饮的习性,陶渊明对外祖父的敬爱,远胜过对自己亲生父母,超高的文学修养,脱俗的性情品格,深得外祖父的遗传和教导。
在20岁时,可能怀着闯荡一番的想法,陶渊明走出家乡,来到仕子大夫云集的会稽、建康等地。这次远足所看到的,却是仕子们空谈成风,沉溺丹药,与他从读书中学到和想象的不同。官人们对这位乡下穷青年不屑一顾,讥讽他是捕鱼倌儿的后代,非常失望的他,又回到田园故乡。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的高坟,伯牙与庄周。
此行再难得,吾行欲何求。"
(《拟古九首》其八)。
陶渊明25岁第一次结婚成家,婚后离开了外祖父的田园乡居,回到已荒芜的陶家土地和园子,并在浔阳县城教书。这次搬家其实是不得已,在肥水之战立下大功的谢安、谢玄叔侄权倾朝野,成为东晋掌握权力的两大氏族之一,对他们的政敌,另一氏族恒温进行打击,外祖父孟嘉曾追随恒温,也受到牵连,将所封之地内的孟家庄园没收。陶渊明母子无力与权贵抗衡,只得忍气吞声地回到浔阳。祸不单行,他的结发妻子生第一个孩子时,不幸难产,导致母子双亡。
离开外祖父家开始自已谋生,是他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独立生活的艰辛,妻儿的亡故,让他初尝生命的悲苦。
三.仕途不适
陶渊明虽然文才出类拔萃,种田却不是一把好手,陶家入不敷出,生活的窘困,使陶渊明在近而立之年再次决定出外寻求官职。《饮酒》其十九写到: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
393年,陶渊明28岁左右,在家中亲戚朋友们的帮助下,江州(今江西浙江部分)刺史王凝之看重他的才气,任命为祭酒,这大约是个相当于今天秘书之类的文职。这位王刺史正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宗族后人,而他的妻子是谢安的侄女、“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所指 的女名士谢道韫。
当时门阀制度森严,陶渊明出身庶族,在王谢氏族周围,颇受人轻视,感到 “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也相当于文秘),他又辞谢了,以种田为生,因为营养不良,他渐渐变得瘦弱多病。
陶渊明再婚,大儿子舒俨出生了,新生儿给陶家带来极大的欢乐。又过二年,二儿子宣俟出生。宣儿刚会跑,妻子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取名雍份和端佚,四个儿子都用第一字为小名,以"阿"呼。这一大家子人,靠种田为生变得更加窘迫,于是陶渊明带病来到荆州,投入桓氏家族桓玄门下做属吏。
桓玄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并于402年(元兴元年)正月,举兵攻入建康。陶渊明不肯与桓玄同流,他在诗中表现出依附的悔恨之意:
“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和随军的奔波,始终是一种厌倦和叹息,只从吏了一年,就辞职回家。次年,桓玄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陶渊明此时已在家乡躬耕自资: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
一年之后,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陶渊明又一次离家,来到原本觉得比较相投的刘裕幕下任参军(相当于参谋)。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任人为亲,使他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
“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
再次对入仕厌倦,眷恋田园,紧接着就辞职回乡。
继续贫困,耕植不足以养活一家人,405年再次谋取官职,转入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但在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他害怕离家太远,想就近谋个职位,对亲戚朋友说:“想做个文官,来挣些钱补贴家用。” 经叔父和管事的人介绍,他任彭泽县令。他让公田全部种秫谷,以便酿酒,妻儿坚持种粳米,以饱肚子,于是各种一半。他身在县府,却怀恋乡园,心里想亲眼看着这一茬庄稼的成熟。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到任第八十一天,恰好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监查官)下来查访,属吏说"你应当穿上正装去迎接他",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小儿折腰。” 终于下定决心,辞去彭泽县令职务,回到家园。
这十三年转碾求生,做些小官,是他为"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日子,这些记载,都写在他辞职时所作的赋《归去来兮辞》中的序言,他终于结束了曾经的彷徨,宁肯贫困,再也不要过降志辱身,阿谀奉承,虚与委蛇的仕途生活,远离喧嚣的声色犬马,逐权争利,杀伐血腥,义无返顾地归返自然。
陶渊明的诗,都用的是农历而非朝代年份,这个细节说明他对皇朝的此起彼落,群雄纷争十分蔑视,表达了他特殊的抗争。
四.归去来兮
这篇深情的千古名赋,写出了挣脱羁绊,获得自由的无限欢欣,试译成现代白话文散文诗:
"归来啊,故乡的田园将荒芜,为何还在犹疑!既然己知我的心是被为了温饱的躯壳所驾驭,又何必独自惆怅而悲凄?感悟到逝去的无法重来,未来可把握企及,迷失的路不太远,昨天的过失可以今天补齐。船儿呀轻轻地遥,风儿呀掀起我布衣,问行者前方何处?有些怨起这尚不明亮的晨曦!
遠遠地望见了家门,加快脚步欣然奔去。小儿僮仆己迎在门口,庭院曲径长满了深草,唯有那松柏菊花茂盛如昔。孩子们拥进屋,桌上己摆了酒席。我边饮边欣赏庭中的花木,脸上的愉快己洋溢。凭栏南窗遠眺时,我更放下了心中的桀骜不羁,窄小的家室带来心的宁静与慰藉。每日自闭门户在园中漫步,亨受独处的乐趣。时而扶杖小息,眺望远方的景致,白云依恋地迴绕着起伏的山峦,连倦鸟都知道回巢安息。太阳隐隐地落山了,我抚摸孤立的苍松流连躇立。
归来啊!不再宦海交游,繁俗尘世与我心相违,有何羁绊和沉溺?与亲人们聚首心话,抚琴读书洗涤我的忧郁。农邻们告我说春天要来了,该到田里滾一身泥。或赶篷车,或摇扁舟,幽深峡谷里寻径,崎岖山道上越岭,草木欣欣向荣,清泉淙淙长流,羡慕这世上万物生生不息,感叹我生命短促非人力所济。
唉!浪掷人生几多时?何苦委屈我心意?整日惶张要怎的?不求大富贵,成仙更不期。心有所向,往而享之,弃杖垄边,耕耘田地。登临东山,放声吟噫,寄情林泉,浪漫诗句。随这自然界的变化而回归生命的本源,这才是天命啊,还有什么质疑!"
归来后的自由和快乐,表现在此后二十二年中的诗赋之中,这段岁月也是陶渊明创作的鼎盛时期,其中多首是中国"田园诗"的代表作,这些诗直白朴真,如道家常,清新恬淡,如沫春风,自由安宁,如临平湖,文采斐然,千古传颂。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二十首其五)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饮酒》二十首其七)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拟古》九首其三)
归隐十六年后,陶渊明留下另一千古名篇《桃花源记》,精美的数百字,描绘出一个逃避秦时战乱而隐居的村落,过着理想中的与世无争,自耕自足,自生自灭的平安生活,时间就是日出日落,几百年繁衍生息,已经不知道还有过汉、魏、晋这样的朝代更迭。
这些诗赋中和谐的境界,如鸟投林,如魚归渊,身无纷争旁羁,心无功利杂尘,相融于自然之中,简朴的耕读守拙,余闲悠然的自在,这本来就是生命的真谛呀,身被枷锁的人生怎能体会得到?
五.对酒当歌
这期间,现实生活并非理想。陶渊明41岁时,第二任妻子得了肺病,不幸离世。陶渊明的第三个夫人姓翟,比陶渊明小12岁,贤惠能干,对陶渊明前妻留下的四个孩子尽心尽力抚养。翟夫人有付好身板,农田里的活也很能干。结婚两年,翟氏为陶渊明生了个小儿子,取名通佟,乳名阿通。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陶渊明曾经又被征用,任为著作佐郎,他不应命,已入不惑之年,屡次失望的经历,使他再也不理会入仕的陷阱。
翟夫人吃苦耐劳,有余粮的时候,都要酿些酒。萧统说"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他在沉醉中忘却了贫困的烦恼,享受不为功名利禄所累的陶然自得:
"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九日闭居并序》)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止酒》)
饮酒还留下不少放浪形骸的憨态。
江州刺史王弘想与他结交,却请不来他,逢陶渊明上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半路粟里宴请他。陶渊明到了以后,不等王弘,和庞通之先饮。不一会王弘到了,陶渊明与他欣然相处,一同共饮。九月九日重阳节没有酒,他独自到屋边菊花丛中坐了好久,恰遇王弘又送酒来了,高兴喝了起来,醉了便回屋睡觉。凡是来造访的人,无论贵贱,有酒便拿出来,他要是先醉,便告诉客人:“我醉了想睡会儿,你自便回去吧。”
有个叫颜延之的,在寻陽时和陶渊明交情很好,后来当上了始安郡太守,经过寻陽,每天来看他,每次都酣饮而醉。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他,陶渊明全部送给了酒家,以便随时来喝酒。
浔陽太守请陶渊明去喝酒,正赶上他酿的酒糟熟了,陶渊明就手取下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开始喝: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饮酒二十首》其二十)
"一士长独醉,一夫终年醒。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炳。"
(其十三)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其十九)
陶渊明有一张没有弦的普通琴,每逢和朋友在一起喝酒,就抱着琴作抚状,似乎和着琴音说:"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要劳烦琴弦发出声音呢。"
六.贫困不移
44岁那年,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住房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这场火灾使得他全家一贫如洗,全家寄居在船上,靠亲朋好友的接济过活: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他的生活其实很多时候都十分凄苦,甚至乞讨为生,文献中却少有提及这些现实苦难的,而他的描诉,摧人泪下: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拟古九首》其九)无蚕丝,过冬的衣服就成问题了。
"??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
御冬足大布,粗絺以应阳。??"
(《杂诗十二首》其八)连糟糠都没得吃,过冬夏的衣服十分勉强。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乞食》),读书人要饭,不知怎么开口,主人看出其意,赠以饭食。
可悲的是,五个儿子都没出息,不爱读书。阿舒28岁了仍然懒惰无匹,阿宣不爱文术,阿雍13岁了,连6、7都不识,阿通9岁,好吃不已(《止酒》)。后人猜测这么聪明的父亲,怎会每个儿子都不济,可能与他过量饮酒有关。
即使生活如此潦倒,归来后的陶渊明,始终无悔地在灵魂上坚守着归元的初衷,诗中的自励自勉几乎无处不在,对于生命的老去和终结看得很透: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
(《形赠影》)
"??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彭祖寿永年,欲留不得住。
??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形答影》)
"??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
(《五月旦作和工戴主簿》)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自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饮酒》其四)
陶渊明52岁时,贫病交加,自知将不久于人世,写了几首《挽歌诗》,其二诗中,诗人对死后可以 “鼓腹无所思” 的幻想读来又叫人心酸: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觚。
春醪生蜉蚁,何时更能尝。"
"其三"又想象送葬的场景: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他面对死亡平淡坦然,427年(元嘉四年)11月,63岁的陶渊明黯然瞑目。他被安葬在南山脚下的陶家墓地中,在今天的九江县和星子县交界处的面阳山脚下。陶渊明的墓保存完好,墓碑由一大二小共三块碑石组成,正中楷书 "晋征土陶公靖节先生之墓",左刻墓志,右刻《归去来兮辞》,是清朝乾隆元年(1735年)陶姓子孙所立。
结语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有句名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这个物种,除了像动物一样,肉体要生存而困于衣食外,更因我们的所谓灵智,在精神上有更多欲望带来的困扰。
古今中外,建功立业的大智慧者不乏其人,那些在"济世"上达到高境界的,我们不能全知每个人的精神灵魂,但我们知道,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在死前后悔他辉煌而短暂的人生,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到功名的追求上,死时才明白失去了生命中其它有意义的东西。爱因斯坦后悔他对原子能的贡献,奠定了人类制造可以自毁的核武器的基础。财富积累,科学技术发展都不是伦理文明的标志,对功名的欲望,虽是人性本质之一,无论对个人,集体,乃至国家而言,常助长人性中丑恶的一面,甚至带来灭顶之灾。
李聃,释迦牟尼的名字与解脱欲望的大智慧相联。出世修道是看透了欲望乃万恶之源,以远离物质而清心升华,用辟谷打坐,意念凝聚之力来强身健体。然而彻底的遁世,不就是不如不生吗,涅槃轮回,天堂地狱之说,对生之痛苦,寄托于死后虚妄,生命的悲观枷锁,是否更大?
普通人,那些接受了生命的芸芸大众,面临着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困扰时,如果选择某种妥协,或是根本就麻木不觉,或随着岁月流逝,渐渐麻木不觉,是"苟活"。
但有卓越超群的,如陈寅恪,木心,他们身遭大难,却绝不苟且,是灵魂觉悟的代表者。这种人现实生活中其实不少,作出不妥协的选择,以求精神抗争与救赎,大隐于世,更默默无闻罢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艰难的主观选择,圣雄甘地是个伟大的例子,虽然"抗争"终究是对"枷锁"而言的,他们的灵魂是自由的。
陶渊明的文学才华成就了他生命的写照,昭明太子评"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宗嵘称他为 "隐逸诗人之宗"。苏轼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他的诗对后人影响深远。
与之紧密相连的,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所代表的,人存在的最基本意义,以及最朴实纯真的文明,"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 尝谓有能观渊明之文者,驰竞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岂止仁义可蹈,抑乃爵禄可辞,不必傍游太华,远求柱史,此亦有助于风教也。"一千五百年前昭明太子萧统的这句结语,在今天这个浮躁,功利熏心,纷争不断的世界,对于我们普通百姓的精神修养,难道不是仍然贴切,非常适用吗?
有位被称为"美国陶渊明"的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尽管他有相当的中国哲学知识,却似乎并不知道有陶渊明这个人,他于28岁时,用最有限的物质需求在野外乡间生活了两年,去品尝所换来的灵魂清澈,并写了《瓦尔登湖》(《The Walden》)记录其经历,值得现代人思考。当然,与陶渊明相比,他只是尝试感悟了,陶渊明质朴恬淡地活到生命的终点。
非常喜欢梭罗的一首小诗,就用此诗来纪念、仰望、慰藉我们中国历史上陶渊明这位心灵归元的诗人吧:
"这不是我的梦,
用于装饰一行诗;
我不能更接近上帝和天堂
甚于我之生活在瓦尔登。
我是它的圆石岸,
飘拂而过的风;
在我掌中的一握,
是它的水,它的沙,
而它的最深邃僻隐处
高高躺在我的思想中。"
李范,初稿于于2019年4月,定稿于七月
@@@@@@
英译待完成:
Tao Yuang-Ming - Poetry Of Returning To An Eternity So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