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19年10月10日下午1点,瑞典学院将201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201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奥地利剧作家彼得·汉德克。
2018年,由于牵涉的一系列丑闻,当年诺贝尔文学奖没有颁发,而是延期到2019年。所以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获得的是201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而彼得·汉德克获得是201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是当代波兰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她毕业于华沙大学心理学系,后来在波兰西南边城瓦乌布日赫的心理健康咨询所工作。2018年5月,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凭借小说《航班》获得了国际布克奖,而在2019年4月,她凭借小说《让你的犁头碾着死人的白骨前进》入围2019布克国际文学奖短名单。
瑞典学院给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授奖词为:“她用百科全书式的热情呈现了一种充满想象的叙事,代表了一种跨越重重边界的生命方式。”
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是当代德语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73年获毕希纳文学奖,2009年获卡夫卡文学奖。著有小说《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重现》《无欲的悲歌》《左撇子女人》,剧本《骂观众》《卡斯帕》《形同陌路的时刻》等。在文学创作之外,汉德克与文德斯合作编剧的《柏林苍穹下》成为影史经典,他导演的电影《左撇子女人》曾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
瑞典学院给彼得·汉德克的授奖词为:“他兼具语言独创性与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围和特殊性。”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左)、彼得·汉德克(右)
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
2018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对许多中国读者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对此,作家、东西文学评论家高兴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我一直非常看好这个作家。可能相对来说中国读者比较陌生,但国内也已经引进了她的好几部作品。她是波兰文学写作的中坚力量,也是当代波兰最有实力的作家,而且一直在坚持本土写作。我有点遗憾的是,一直想做她的专集,但未能如愿。她的作品中对人类微妙关系的描写,对人和人、人和世界的关系描写特别精彩,在语言上也十分到位。她是能刻画人类内心最幽微之处的作家,深入人内心深处的能力太强了。”
高兴在评论中表示:“读完这篇小说,我的脑海里不断出现两个字:特别。一个特别的情感小说,一个特别的心理小说,一个特别的哲理小说,一个特别的寓言小说,或者说,一个特别的情感-心理-哲理-寓言小说,或者干脆说,一个特别的小说,那么的细腻,深刻,悲伤,肌理丰富,让人久久地回味。”
托卡尔丘克已有两部作品被引入国内,分别是:《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和《太古和其他的时间》,均在2017年出版。
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
2019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汉德克部分书影
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像许多著名作家一样,彼得·汉德克以其独具风格的创作在文坛上引起了持久的争论,更确立了令人仰慕的地位。从1966 年成名开始,汉德克为德语文学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因此获得过多项文学大奖,如“霍普特曼奖”(1967 年)、“毕希纳奖”(1973 年)、“海涅奖”(2007 年)、“托马斯·曼奖”(2008 年)、“卡夫卡奖”(2009 年)、“拉扎尔国王金质十字勋章”(塞尔维亚文学勋章,2009 年)等。
文学对汉德克来说,是不断明白自我的手段;他期待文学作品要表现还没有被意识到的现实,破除一成不变的价值模式,认为追求现实主义的描写文学对此则无能为力。与此同时,他坚持文学艺术的独立性,反对文学作品直接服务于政治目的。作品《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1970)、《无欲的悲歌》(1972)、《短信长别》(1972)、《真实感受的时刻》(1975)、《左撇子女人》(1976)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在表现真实的人生经历中寻找自我,借以摆脱现实生存的困惑。
《无欲的悲歌》以巧妙的叙事结构和独具特色的叙事风格表现了母亲生与死的故事,其中蕴含着一种启人深思的愿望、一种值得向往的生存、一种无声质问社会暴力的叙述之声。汉德克后来把这种愿望具体形象地寄托在另一部以女性为中心的小说《左撇子女人》中。作为德语文坛70年代新主体性文学的巅峰之作,《无欲的悲歌》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
1979年,汉德克在巴黎居住了几年之后回到奥地利,在萨尔茨堡过起了离群索居的生活。这一时期,汉德克经历了人生中短暂而近乎绝望的生存与写作危机,陷入了为“生存下去!”而苦苦思索的迷惘中,沉浮在再也无法写作和“再也没有资格言说”的恐惧中。《缓慢的归乡》四部曲(《缓慢的归乡》,1979;《圣山启示录》,1980;《孩子的故事》,1981;《关于乡村》,1981)正是汉德克这段心灵煎熬和渴望变化时期的产物,也标志着他的创作风格的转变。四部曲虽然在叙述风格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生存空间的缺失和寻找自我依然是其表现的主题;主体与世界的冲突构成了叙述的核心,因为对汉德克来说,现实世界不过是一个虚伪的名称,丑恶、僵化、陌生,他厌倦这个世界,试图通过艺术的手段实现自我构想的完美世界。
为了抗议德国军队轰炸这两个国家和地区,汉德克退回了1973年颁发给他的毕希纳奖。2006 年3 月18 日,汉德克参加了前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的葬礼,媒体群起而攻之,他的剧作演出因此在欧洲一些国家被取消,杜塞尔多夫市政府拒绝支付授予他的海涅奖奖金。然而,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作家,汉德克无视这一切,依然我行我素,坚定地把自己的文学创作看成是对人性的呼唤,对战争的控诉,对以恶惩恶、以牙还牙的非人道毁灭方式的反思:“我在观察。我在理解。我在感受。我在回忆。我在质问。”他因此而成为“这个所谓的世界”的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