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领袖赵朴初曾说,“唐风洋溢奈良城”。唐朝对奈良的影响,不仅在都城建设上,也在音乐,绘画,美术上。仗乐源于风靡唐代的踏歌,反映世俗的风俗画和山水画及佛画,也强烈体现着唐风,而奈良时代最出色的美术作品,佛像的制造,即天平雕刻直接吸收了唐代的技艺。没有唐风“润物细无声”的滋养,奈良就不能像与中国《诗经》等位,日本现存最早诗歌总集的《万叶集》中描述的那样:“京师奈良城,满城春色花正浓。天香飘广宇,花隆都盛共此辰”。大唐,清了纸笺上的墨印,浅了岁月留下的痕迹,在奈良的风中蹁跹。
大唐的美,大唐的盛,蕴藏在奈良的水光云影之间,蕴藏在青瓦白墙的木屋里,也蕴藏在世界文化遗产的药师寺、兴福寺、元兴寺和平城宫迹里。行走在这些世界遗产中,你会不经意地感受到,唐风的古韵就飘动在空气中,丝丝缕缕向你扑面而来。奈良与大唐,仿佛被历史的冰霜冻结,悠远而飘逸。那种风采不是盆景,不是想象,也不是凭吊,它就在你身边,让你一回头,就如坐上了时光机回到盛唐。
药师寺
药师寺
药师寺
沿着唐招提寺的外墙,顺着狭窄的寂静小道前往建于武则天统治时期的世界文化遗产,药师寺(Yakushi-ji Temple),似乎漫步在唐朝的小巷里。呼吸着隔了朝代的气息,鲜活的大唐寺庙就在不远处招手。跟法隆寺和唐招提一样,位于乡村的药师寺也门可罗雀,可这里,分明是奈良时代的繁华闹市。1000多年的沧海桑田,让它从熙熙攘攘的坊市变成了现在安谧僻静的乡村,一边是寺庙的钟鼓梵唱,一边是稻田的呱呱蛙叫,那是不是来自大唐的天曲呢?
跟奈良的法隆寺和唐招提寺一样,天武天皇为祈求皇后病体早日康复而建的药师寺也有金堂,大讲堂,回廊等。跟唐招提寺一样,药师寺也在唐朝时引进了松树、桂花、牡丹和扬州琼花等花卉草木,可却没有唐招提寺幽远的氛围。跟法隆寺一样,药师寺也以伽蓝闻名,可不同于法隆寺和唐招提寺的是,药师寺以被称为“龙宫”的金堂为中心,建有东西双塔,可惜,众多带有鲜明唐朝色彩的建筑在火灾和战火中消失,只有以佛教为中心而产生的白凤文化的代表作,东塔得以幸存。只不过,因优美的塔身而被誉为“凝动乐章”的东塔正在维修,我们无法目睹它的“庐山真面目”。据说东塔虽然是三重塔,但因每层各附有裳层而看似六重塔,九轮上部附加的水烟之天人图案让它美丽非常,塔内藏有的佛像双璧的药师三尊像和圣观世音菩萨立像及日本最古老的佛足石使其荣登世界遗产名录。而西塔因后期补建,还原唐式的意图更彻底。平缓的顶层,明显的曲线,都贴近唐朝样式,只是被漆成了朱红色,虽夺目,却失去了本该有的古朴和庄严。
药师寺
药师寺
药师寺
药师寺
药师寺
药师寺
没有古朴和庄严并不影响药师寺的地位。拥有朱红色梁柱,白色墙面和绿色窗栏的药师寺用鲜明的色调和别具巧思的回廊设计让它成为从唐朝传去的“南都六宗”之一的法相宗在日本的大本山之一,而它之所以能成为法相宗的大本山,离不开唐代伟大的高僧玄奘大师。是他,在长安传教于日本遣唐史,并允许他们把自己所译的一部分汉文经书带回日本,形成了日本的法相宗。如今,在药师寺复兴寺院里的玄奘三藏院,存有玄奘三藏顶骨舍利,舍利座上安奉了玄奘译经的坐像。
与药师寺并列成为法相宗大本山的兴福寺(Kōfuku-ji),也在世界文化遗产之列。在这里,我们不仅见到了在法隆寺、唐招提寺和药师寺难得一见的人,还见到了奈良神的使者,似乎让我们一下子从荒野回到了闹市。没有围墙,与奈良公园相通的兴福寺因为小鹿的加盟多了一些通透和趣味。
兴福寺
兴福寺
兴福寺
跟药师寺一样,兴福寺也建于武则天统治时期,也经历过战火沧桑,如今的国宝只剩下明朝时仿照唐招提寺重建的东金堂和奈良的标志,日本第二高的五重塔,而最初的兴福寺曾有三个金堂,以院内建地之方位命名。虽然这些金堂在历史的洪流中烟消云灭,但奈良时代的杰作,阿修罗雕像却散发着极其耀眼的光芒。这个后皈依佛教的古印度凶猛好战的神灵,有三头六臂,臂膀依次展开,二掌合于身前。面容有悲有悯有微笑,既传神,又精妙。这里还存有在中国早已失传的乐器华原磬,白居易曾为此乐器作诗:“华原磬,华原磬,古人不听今人听。”
因为阿修罗像,因为华原磬,看遍千年岁月的兴福寺透露着一丝名门权贵的高雅风范,这让它成为剧场版《天空的遇难船》的拍摄地。虽然兴福寺从大雄宝殿,到南北圆堂和大御堂,点点滴滴都渗透着唐代遗风,处处展现着匠人精湛的工艺,但佛塔和寺庙双组合的方式对我们这些并不太懂建筑的人来说,并无不同,以至于在美国出生的女儿直截了当地说,它们怎么长得都一样,干脆省了门票钱,进都不进了。如果不是因为世界遗产之名,如果不是因为流淌着盛唐之血,兴福寺早变成了我眼中的“鸡肋”。
兴福寺
兴福寺
兴福寺
兴福寺
我以为,离兴福寺不远的世界遗产,建于盛唐的元兴寺(Gangō-ji)也会是我眼中“鸡肋,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这个小小的寺庙居然让我感受到了京都银阁寺的禅意和清水寺晨光中的淡雅。曾拥有日本最古伽蓝的元兴寺也是日本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在建成之初有一段风光的日子,但跟兴福寺一样,因遭雷击和战乱而毁坏殆尽,仅存由僧坊改建而成的极乐坊,而极乐坊上代表不同时期的彩色屋顶和超过1500尊的石塔和石佛让元兴寺在奈良世界遗产中“鹤立鸡群”。
虽然从元兴寺的瓦片、石塔和石佛中我们看不出它当年的风韵,也看不出它沉淀的历史文化氛围,但它的庭园却让我们感到它的“鹤立鸡群”。在这里,我们又体会了万籁俱寂的意境。在隐谧而清幽的庭园里轻飘慢走,开得正美正艳的鲜花围绕左右,浓密的枝叶隔离了喧嚣、浮躁和暑热,那从心底升起的“心静自然凉”在空气中开始化开,引领我们透过鲜花,透过林荫看佛,而这又是我们的初见。有多少次初见可以铭记心间?有多少次初见会随着时光流转,身体在靠近,心却在飘远?
元兴寺
元兴寺
元兴寺
元兴寺
元兴寺
掩藏在奈良最古老街区的元兴寺与它的“邻居”兴福寺如此不同,而它所在的奈良町也是如此不同。由一条条如北京胡同一般的小巷组成的奈良町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大唐寻常生活的风貌,这里周围没有高楼大厦的影子,也没有现代工业留下的痕迹,有的是融入到奈良人生活里的唐文化。幽静而古朴,带有“唐味”的奈良町曾是奈良的商业中心,本身就是一个市井体系。日本先后10余次,每次数千人,包括各行各业遣唐使的派出,让奈良有了丰富的民间工艺,也让今天的奈良町形成了格子之家、故事馆、资料馆、元兴寺及工艺品店、咖啡屋和小食馆共同组成的市井风情带。
如果唐代的古韵大部分都浓缩在了奈良的寺庙里,那在寺院之外,还有滚滚流淌的唐式风尚,除了奈良町,就是平城宫遗址(Heijo Palace Remains)。跟到处收费的寺庙不同,这个遗址免费。虽然平城宫遗址也是人迹寥寥,但当我们看到建于唐玄宗时代的平城宫大广场时,我们还是被震撼到。空无一人的广场,让它显得更辽阔,那气势,跟天安门广场有一拼,远远的朱雀门和朱雀门后的风景,正是我们一直在寻却未寻到的唐迹。
平城宫遗址
平城宫遗址
平城宫遗址
平城宫遗址
平城宫遗址
这个昔日从设计到实施都模仿长安城而建的平城宫,比故宫占地面积还多1/3。作为京城长达70 余年,历任7代天皇的它,一定是长安城最真实的再现,可以是,随着历史狂风的吹过,平城京也片甲不留,我们期待的如罗马般的残垣断壁也不见踪影。朱雀门后除了荒野和正在修缮的太极殿及偶尔驶过的列车,什么也没有,盛唐的繁华我们只能在脑中慢慢临摹。
千年前的大唐风韵像什么呢?像伸出院落的红杏,艳丽了别院,却在自己的家园暗淡。当1300百多年的时光如云烟般飘散,我们有幸能在奈良的众多寺庙和角角落落中,寻觅到盛唐的身影。大唐对奈良的滋养,就如日本诗里说的那样:“孱臂曾掣将军令 ,古城怕因炮火伤。 是真君子胸襟阔 ,洋溢唐风吹奈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