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钢琴家》的若干瞬间
《钢琴家》的若干瞬间
《钢琴家》的若干瞬间
舒啸
前日为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写下几段文字后,又想起了另一位我喜爱的导演执导的一部我喜爱的电影:《钢琴家》,禁不住从这部电影里也拣出几个瞬间片段来。
1. 升C小调夜曲
(Chopin Nocturne No. 20 in C-sharp minor)
《钢琴师》开篇是在肖邦(第20号)升C小调夜曲充满忆旧情调、优美而怅惘的旋律中,几组1939年波兰华沙街头的历史影片剪辑。随后观众看到波兰国家广播电台演播室里实况弹奏的影片主人公、波兰钢琴家瓦迪斯瓦夫·斯皮尔曼(Wladyslaw Szpilman -- 城里不能显示波兰语中带斜划的“l",只能以“l”代替了)。
此时突然传来几声巨响,愈来愈近......
影片临近结尾处,二战结束,斯皮尔曼又在电台弹奏了同一夜曲。电影没有特别点出,这首六年前被德军炮火中断的肖邦升C小调夜曲,是斯皮尔曼1945年重返波兰国家广播电台,为首场实况音乐演出选择的第一个曲目。
说起肖邦第20号夜曲,还有一段史实,与另一部取材大屠杀的著名电影有一点关联。看过《辛德勒的名单》的观众,都不会忘记雷夫·凡恩斯饰演的阿蒙·戈特(Amon Göth)。就是在这位邪恶残暴的纳粹党卫军军官掌管的普瓦舒夫(Plaszów)集中营里,波兰女钢琴家娜塔莉亚·卡普(Natalia Karp)曾为他演奏这首升C小调夜曲。阿蒙·戈特很欣赏卡普的演奏,竟放过了她一命。
2. 昂贵的糖果
一九四二年8月16日,斯皮尔曼全家和众多犹太人被驱赶到一处中转空地。尽管他们不知道,这是疯狂屠杀犹太人的“莱茵哈德行动”一部分,他们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
此时,有个男孩子在人群中兜售糖果,20波兰兹罗提一粒。不知道那时的兹罗提如何兑换,但是这应该是个不很小的数目。瓦迪斯瓦夫·斯皮尔曼的父亲问卖糖的男孩:“你打算拿那些钱去干什么?”当男孩坚持价格时,老人要家人一起凑够了20兹罗提,然后把买来的一粒糖果仔细切成几小块分给每一位家人。
不禁赞叹老人的智慧。这是斯皮尔曼全家最后一次“聚餐”。他们随即被押上驶向特雷布林卡灭绝营的火车。由于一位朋友在最后一刻冒险施救,瓦迪斯瓦夫·斯皮尔曼侥幸逃脱。
3. 华丽大波兰舞曲
后来,斯皮尔曼又从集中营逃离。在同情犹太人的朋友们帮助下,东躲西藏,时时刻刻都有着生命危险。
这次,他来到一个新的藏身之处。护送斯皮尔曼的朋友(老友尤瑞克的妹夫)告诉他,对面是德国军医院,隔壁是秘密警察局。紧邻狮子的老巢,反倒更为安全。没有人知道他在这里。
朋友还特别叮嘱斯皮尔曼尽可能不要弄出任何响声。
这位朋友小心翼翼踮着脚尖走到门口,朝外张望确定外面没有人,轻轻开门,反锁房门而去。
斯皮尔曼先是朝外张望了一下,大街上正有有轨电车经过,叮叮声清晰传入窗内,更显出房间里的寂静。
斯皮尔曼转过身来,看到了身后落满灰尘显然许久没有人光顾过的钢琴。他,一位钢琴家,已经许久没有弹奏自己的乐器了。他轻轻掀开琴盖,移开琴键上防尘的盖布。
这时隐隐间传来交响乐团的前奏。斯皮尔曼调整座椅高度。乐团的前奏愈来愈清晰。斯皮尔曼端坐等待,然后应着乐团抬起手臂,朝下弹去......
第一次看到此处时,明明知道斯皮尔曼于二战中幸存了下来,还是忍不住在心里叫道:“NO!"。
肖邦华丽大波兰舞曲(作品22号)那明亮、热切、精致的旋律奔流而出。同时,镜头切换到斯皮尔曼的坚定安详的面容。
只见他那般专注投入地演奏着,完全沉浸在他热爱的乐曲中。渐渐,一丝轻微的笑意浮上嘴角。
下一个镜头观众看到,斯皮尔曼是在钢琴键之上两寸凌空“弹奏”头脑中的肖邦!
这是我百看不厌的几分钟。无言的画面,时间不长,而主人公对厄运的不屈,对生活的渴望,对艺术的热爱尽在其中,实为人性的礼赞。每次看到这组镜头,内心的感动从未因对画面的熟知而减弱。
(影片结尾处即是斯皮尔曼在乐团伴奏下演奏华丽大波兰舞曲。)
4. 第一叙事曲
再几经周折,斯皮尔曼在炮火炸损的空荡街区里孤魂野鬼般躲藏,终于饥寒交迫,濒临绝境。
他试图打开的一筒罐头滚动着把斯皮尔曼和观众焦虑的视线引向一双锃亮的军靴:他被德国军官威廉·霍森菲尔德(Wilhelm Hosenfeld)发现了。听到这个须发蓬乱形销骨立衣衫褴褛的人自称是钢琴家,霍森菲尔德示意斯皮尔曼去弹奏一曲。
明知被发现应当就意味着死亡,斯皮尔曼走向钢琴时还是弯腰拾起那筒罐头。或许饥饿的折磨甚至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惧。或许此时,他仍怀着求生的渴望。
他把那听罐头放到了钢琴上,然后坐在琴前。这“应当”是他生命中最后一次弹奏了。斯皮尔曼选择的曲子是肖邦刚劲庄严、荡气回肠的《第一叙事曲》(作品第23号)。(有些可惜的是,影片把这曲通常演奏时间为10分钟左右的不朽杰作中间的一半略掉了。)
5. 威廉·霍森菲尔德
二战后,霍森菲尔德被苏军俘虏。请求路过的集中营幸存者告诉斯皮尔曼。等斯皮尔曼闻讯赶来,战俘已经转移他处了。面对空旷的场地,沉默的斯皮尔曼眼中尽是无奈与怅然。
(瓦迪斯瓦夫·斯皮尔曼, 1911 - 2000, 与威廉·霍森菲尔德, 1895 - 1952)
霍森菲尔德于1952年病逝于苏联战俘营。
影片没有提到的是,斯皮尔曼曾设法营救他,然而未被苏军理睬。后来,从霍森菲尔德的日记中人们得知,除了斯皮尔曼,霍森菲尔德还救助过几十位犹太人。在《钢琴家》上演7年后的2009年,霍森菲尔德为以色列追封为”国际义人“ 。
6. 题外闲说
执导《辛德勒的名单》的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无疑是电影史上极其成功的导演之一。
然而,我觉得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时常忍不住在他的电影里硬生生加入瑕疵。比如,在《辛德勒的名单》中,二战尾声时,为辛德勒救下的犹太人送别辛德勒。辛德勒那一番如何他可以做的更多的独白,实在是画蛇添足,过于做作。观看到此,盼着有人站出来告诉他,若是你真地把车子、把金质党徽卖掉,你还怎么和纳粹们交往周旋?你岂不是一个犹太人也救不成了?
斯皮尔伯格似乎不信任观众的理解能力,或是不信任他自己对观众的影响力,总是想再多一点渲染、再卖力煽一煽情、再使劲挤一挤观众的眼睛。真觉得他恨不得跑到观众席上,硬把辣椒揉进每个人的眼里才作罢。
再比如斯皮尔伯格非常优秀的作品《林肯》,应该在林肯离家去福特剧场时那段长长的背影镜头处结束。后面的几段戏没有任何必要。
这类败笔,是不会出现在让-吕克·戈达尔、斯坦利·库布里克、罗曼·波兰斯基、 马丁·斯科塞斯等等电影艺术大师的作品里的。
还好,《钢琴家》的导演是(颇有争议的)罗曼·波兰斯基。
(罗曼·波兰斯基)
晚年的瓦迪斯瓦夫·斯皮尔曼演奏肖邦升C小调夜曲(Youtube 链接):
舒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pot321' 的评论 : 握手点点。这部电影没有任何煽情或丝毫造作,真正的震撼人心。大师杰作。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这个电影我看了至少三遍。喜欢里面的每一个镜头,哪怕是残忍的瞬间,因为那时历史的写照。谢谢分享精彩!
舒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湾区范儿' 的评论 : 幸会湾区范儿!握手同感:缺乏描写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期间悲惨遭遇的艺术作品,实在对不起前辈蒙受的苦难,是当代人良知上的阴影,也是对后人的不负责任。与您一同翘首以待。
湾区范儿 发表评论于
谢谢博主分享。可贵的人性,动人的音乐还有电影人精确地诠释,才能产生这样的经典电影。现在有不少艺术作品表达犹太人在二战时期的故事,什么时候我们能有同样分量的作品来表达中国人在日本侵略时收到的苦难啊
舒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非常感谢觉晓分享视角别具匠心、指点从容的电影巡游!读来或叹呼同感(如《扒手》、《曼哈顿》等),或顿觉醍醐灌顶(如《Argo》、《暴雨将至》等)。期盼拜读更多妙文。
觉晓 发表评论于
我找出来发了。
觉晓 发表评论于
真对不起,那篇文章我在关闭博客期间写的练笔,并没有发过,明天发在博客吧,十分浅白。从你博客学到很多,谢谢。
舒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ani' 的评论 : 幸会lani。谢谢惠顾。祝周末好!
舒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主流媒体' 的评论 : 谢谢赐顾。多蒙谬奖,哪里敢当。今天有幸到您那里拜读数篇大作,受益匪浅。以后要不时登门拜访学习了。
舒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土豆-禾苗' 的评论 : 多谢土豆-禾苗光临。所言甚是。只斯皮尔伯格作为天才的storyteller 而未能戒脱流俗,殊为可惜了。
lani 发表评论于
看过的最好影片之一。
主流媒体 发表评论于
楼主真是文艺大咖,文字温厚如玉,延绵有力。同样看过钢琴客,记得的也只有小孩卖糖,展开讲的话,面太大,政治太不正确。那“凌空虚步”式的弹琴,我倒是不惊讶,因为像钢琴客这样的文艺大师,内心也是如音乐一样博大,自己的安危可以不顾,但朋友的安危重如泰山,绝不会造次的。看来以后要经常过来学习了。:-)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斯皮尔伯格似乎不信任观众的理解能力,或是不信任他自己对观众的影响力,总是想再多一点渲染、再卖力煽一煽情、再使劲挤一挤观众的眼睛。”
这段话有趣!!
(现在的)电影或文章中,基本都会加一些这种比较硬的演讲式的渲染,似乎大多数人也往往是围绕着那些煽情而“嗨”的,而且一浪高过一浪……绝大多数电影也往往是在套用一个结构模式或程序的。
舒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海洋宝贝' 的评论 : 多承海洋宝贝驻足谬赞。幸会、祝周末好!
舒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行者陌言' 的评论 : 谢谢行者陌言光临、鼓励。幸会问好!
舒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ARooibosTea' 的评论 : 感谢茶儿惠顾、谬奖!汗颜了。
茶儿记的准确:阿德里安·布罗迪因为这部电影成为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波兰斯基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但是因为他在美国仍被通缉而没有来美出席、领奖。影片在戛纳(坎城)获得了金棕榈奖。
舒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一朵漂在异乡的云' 的评论 : 多谢驻足。幸会!在类似背景的影片中,这部应该是很“personal”, 聚焦在非常基本的生存追求。
海洋宝贝 发表评论于
精辟好文!这周末就找了看看,谢谢你提前给出音乐背景注释。
行者陌言 发表评论于
Pianist 看了许多次, 真感觉是精品。您的文章同样精彩!
ARooibosTea 发表评论于
更正:好久没读到 如此 简洁且有深度的影评了。
ARooibosTea 发表评论于
好久没读到简洁且有深度的影评了。此刻我如果没记错的话,演员钢琴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主角。最佳导演与影片?记不准了。不得不说,二战和犹太人为二十世纪电影的创作提供了无语论比的素材。非常喜欢二战题材的影片,没事常翻看。谢谢舒兄分享。回头再看一遍《钢琴家》。
一朵漂在异乡的云 发表评论于
太巧了,前天晚上在家里看了这部电影,感觉很震撼。
舒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pot321' 的评论 : 谢谢spot321光临。幸会问好!的确,斯皮尔曼与霍森菲尔德相遇那个片段情节节奏的把握、对人物心理的刻画、画面的构图、远方背景的声音等等,无不细腻准确,尽显大师手笔。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谢谢精彩的介绍。这部电影我看过三篇。每次看,都还是一样沉重。钢琴家和德国军官都给观众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舒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富春江南' 的评论 : 多谢富春江南惠顾谬奖。正是,音乐自有其独特魅力,就连向学生索要火腿的孔老夫子都可以听了音乐三月不知肉味。哈哈。
富春江南 发表评论于
精彩独到的评论!!音乐几乎能与其他所有艺术想通
舒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ziqiao123' 的评论 : 谢谢子乔光临。握手赞同那两个片段。
喜爱《爱尔兰人》!三个半小时的电影觉得太短,可圈可点之处特多。比如Frank给Jo Hoffa打电话那段戏,可悲可鄙可叹,编导演俱臻化境。
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我“几乎”全看过。看过的那些影片,除了“Cape Fear”之外,都是不止一遍。
ziqiao123 发表评论于
对了,马丁·斯科塞斯的爱尔兰人看吗?
ziqiao123 发表评论于
这部电影里我印象最深的是无声弹钢琴,和最后为党卫军军官弹钢琴这两段。舒兄对Steven Spielberg的评价太精辟了,他现在的电影越来越走华丽煽情伟光正的套路。
舒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刚刚到你那里去拜读电影建筑美的大作,没有找到。文学城博客是不是可以有访问权限呀?
《天堂电影院》的初次上映版与导演加长版看罢感觉差异不小。初映版更“纯”,加长版有些darker。两个都喜欢。 :-)
觉晓 发表评论于
我也看天堂电影院导演的加长版。我去年写过一篇电影里建筑美,西西里岛的建筑在电影里让我印象深刻。今天读完此篇,去图书馆预定钢琴家,要跟着你这篇听音乐。
舒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yy56' 的评论 : 谢谢闻香惠顾、鼓励。看来你要愉快地忙碌一阵子了。问好。
yy56 发表评论于
好文,前些天我刚好也重新看了这部电影,更觉得你的影评精彩!
舒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菲儿。
拙文第二节“昂贵的糖果”原本的题目是“莱茵哈德行动”,打算写下那场剧情中的两个片段:糖果那一段以及之前几分钟三位老人(包括瓦迪斯瓦夫·斯皮尔曼的父亲)的对话:究竟是“任凭他们把我们驱赶到死亡”,还是那里的五十万犹太人奋起反抗,“至少我们可以光荣地死去”。(不知到这段对话是否真的发生了,还是编导试图表现当时人们心理的犹疑矛盾。)
犹豫之后,终究放弃。原因正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即将到来。不可避免的联想会触发难以平静的感慨。我不知道以有限的篇幅,和我更加有限的笔力,是否能够保证对几十万冤魂的公允,是否确定不会对他们有任何不敬。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舒啸' 的评论 : 谢谢舒兄,因为马上就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就联想到了一起。:)
舒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好巧!我女儿也学过这首hauntingly beautiful的肖邦夜曲。
刚刚拜读了菲儿的大作。致敬那些代表了人类良心的伟大灵魂:拉贝、霍森菲尔德、辛德勒、张纯如...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这个电影看过几篇,里面的音乐也非常熟悉,特别是Chopin Nocturne No. 20 in C-sharp minor女儿表演过。印象最深的是他披头散发弹琴时的那双手以及他和德国纳粹军官叫韦恩的友情,当韦恩送面包给他问他叫什么名字,让他弹琴,救他性命时,他说我怎么感谢你?韦恩回答说你不用感谢我,感谢上帝就好了。这些情节让我想到我原来写过的约翰拉贝,他也救了很多的中国人。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5182/201806/35552.html
舒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多谢觉晓光临!你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Cinema Paradiso》是又一部我钟爱的电影。先在影院里看过,又买了VHS, 再购得影院版+加长版的DVD。看了多少遍了,影片结尾还是令我感动不已。
舒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握手菲儿!谢谢。
觉晓 发表评论于
这部电影我是在一个元旦日看的。后来又看一遍,并且读原著英文版。这篇激发我想重看一遍。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先点赞,等开完会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