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亲小学教师,父亲中学教师,媳妇大学教师,都很厉害。
母亲农家出身,家里没有一个有文化,很可能没一个识字,大多过早去世了,无从知晓。她1962年读完高中,回乡村当小学民办教师,后来也教过中学,评为全市(县级市)的优秀教师;
父亲当过二十年教师,没荣誉奖状,但他是1960年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毕业的,这个很厉害。他出身不好,毕业后发配去教中学政治和语文了,1979年当班主任,带一个农村杂牌高中的班考上4名大学生,轰动全县(市),那个时候农村高中一个班考一个都不得了,他40岁还参加过改革后第一届研究生考试,报考中医,自学的,没考上,但这是壮举;
媳妇26岁就是美国名牌学院的教授,虽然前面要加助理二字,但也是教授,可以带博士的;中国不加助理的教授还很多不能带博士,要加上博士生导师才算,国情不同。国内千人计划,要她回去,没同意。第一,比千人计划强若干倍的计划让她回,都没同意;第二,有人让她去哈佛当头,也没同意。这跟爱国主义无关,是人要有雄心理想。
这样的教师圈里,偏有个不读书的人,这就是我。我从小读书就不行,一路到大学本科都磕磕绊绊,索性不再读。
读书是好事,有机会最好读,我不读一是因为我父母打骂我太多了,二是对读书有不同的定义。校园美丽,能在里面读当然好,我不在里面读,在外面读,我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去书店,找我喜欢的书来读,即使在我不会她语言的意大利。
加缪我没有读过,尼采和萨特我读过,我读得懂他们,也喜欢,但我不服他们的气。如果同样的背景,同样的体系,我也能写出他们的作品,就别说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