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诡诈

《人心诡诈》

         人心如面,各有不同;而又善藏其心,殊难以测度也。孔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 又云:“为仁由己。”似有向善意而终未有“善”之的论。故其生自贡问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知也。”孟子则明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开儒家“性善论”之先河。而另一大儒家荀子翩其反尔,独标“人性恶”,《荀子·性恶》曰:“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韩非、李斯、仲长敖等皆布排筵席,激厉辞藻,遂有“性恶”之论洋洋大观。

          仲长敖托言荀子抒己之见,其《覈性赋》云:“荀卿曰:天地之间,兆族罗列。·····裸虫三百,人最为劣;爪牙皮毛,不足自卫;唯赖诈伪,迭相嚼齿·····父子兄弟,殊情异计;君臣朋友,志乖怨结,邻国乡党,务相吞噬。”仲氏之言,人已至最恶者乎! 刘禹锡《竹枝词》:“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白居易《太行路》:“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巫峡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陆龟蒙《马当山铭》:“言天下之险者,在山曰太行,在水曰吕梁。合二险之为一,吾又闻乎马当。怪石凭怒,跳波发狂。·····合是三险,而未为敌小人方寸之包藏。”赵孟頫《松雪斋文集》:“水之险极矣,其或至于颠覆,盖有幸不幸存焉耳。若夫人心之险,又非水之能喻也;谈笑而戈矛生,谋虑而机穽作。”傅山《霜红龛全集》谓:“最庞最毒人”。

         荀子及其门生谓人性恶,常以动物凶残狡黠类比,属通观遍览之哲学概论;“邻国乡党,务相吞噬”正可诠释当世之国际战争。文人如刘禹锡、白居易、赵孟頫则喜以山水作喻,魏晋文人士大夫不得己志“寄情山水”之遗留也,当为人生际遇多舛而有感而发、不得其平则鸣之个体牢骚。哲学家休谟所谓“北人喜酒,南人好色”,以地域空间框人性,不解东土风情也。

         人性诡诈之说,西方早成传统,基督教《圣经·耶利米书》曰:“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柏拉图曾谓人性中含有狮子之野性兽性;法国哲学家拉布尔谓:“狮虎凶狠不可犯,不及人狂怒之可怖,人性之恶甚于禽兽焉!”和东方大哲喻体、口吻何其相似乃尔!

         旧乡有俗语曰:“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盖言人心叵测,多含“诡诈”之贬义;《诗经·邶风》:“彼何人斯,其心孔艰”,虽诗人一己之痛恨,亦足资参证“人心诡诈”非一时一地之俚语也。

         世有小人,欺天罔人,毫无畏忌,亦不知耻,遂至“为鬼为蜮”,然不彰于迹者几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