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到西班牙出差,完事后有几天假,打算去附近一个欧洲国家转转。最初我考虑的是德国,因为想去看看某个伟人的故居。这个伟人,不是希特勒,不是爱因斯坦,而是马克思。其实我并不是共产主义的信奉者,但是有点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当然,后来了解到马同学的故居并不在柏林或者兴登堡这种比较方便到达的都市,而是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小镇,就改变了行程。
在我看来,人类社会的几次制度变迁,比如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或者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都是自然过渡。用教科书里的话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旧的社会制度已经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催生出新的社会制度。唯有共产主义制度,是源于某位屌丝异想天开的学说。老马在图书馆里搞出他那套遐想的时候,资本主义还方兴未艾欣欣向荣,完全没有束缚了生产力的迹象。
说老马是屌丝,可不是我的杜撰。实际上教科书里为了树立他穷人导师的形象,一向是这样宣传他的。我们大概都记得他连续几个月不挪屁股在图书馆里苦读,以致把裤子磨出一个大洞无法出门的故事,最后还是恩格斯这个阔佬帮他买了条新裤子才解了围。其实老马并不是根正苗红的穷娃子。他的父亲是当地一名大律师,吃了原告吃被告,妥妥的上层剥削阶级。马爸爸租用了一幢大房子,按当时的标准,称得上豪宅了,而马同学就出生在这里。马同学成家以后的日子也还过得去,至少,他家还雇了佣人。试问现在美国的中产阶级,几个人家里雇得起佣人的?可马同学不但请得起女佣,而且还跟人家有了一腿,生下了无产阶级的龙太子。这一次,又是恩格斯替他顶了包,承认是他和女佣的私生子。恩格斯本来就是个有钱的风流公子,这种风流韵事多一桩少一桩没什么干系,燕妮竟然信以为真了。伟大的革命导师之间互助互爱该出手时就出手的精神,洒满了人性的光辉。
马同学的故居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博物馆,供游人参观。特里尔是个小镇,人口不多。可是,每年来这里的人超过十万,其中毫无悬念绝大部分是中国人。当地人非常喜欢中国游客。博物馆里的不但有中文的铭牌,甚至有中文版的《资本论》出售。其实特里尔人并不信仰共产主义,但是以老马为荣。这一点,颇似某对目不识丁的农民夫妇,却培养出了一个高考状元。又好像你们村里某个混混,成了某个超级大国的国民偶像。你虽然觉得好笑,估计也不无得意。毕竟老马单枪匹马,把半个地球的人变成了他的小白鼠,搞得热火朝天风生水起。
回想一下中学政治课本,老马的共产主义学说有两大前提,或者说假设。这两大前提,是共产主义的基石,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里,不妨稍稍探讨一下。
共产主义的第一大前提,是物质极大丰富,可以按需分配。这个,听起来无比美好,却禁不起推敲。首先,物质只可能相对丰富,不可能绝对丰富,因为资源是有限的。记得前些年有个屌丝抱怨说,再不解放台湾,志玲姐姐就老了。可是呢,即使现在就解放台湾,如假包换的志玲姐姐也只有一个,不够十四亿人分的。当然啦,将来基因技术发达了,这些都不是问题,女生们貌美如花前凸后翘人手一个不在话下。不过,要是有人重口味非要三宫六院七十二个红灯笼不可呢?另外私家航母宇宙飞船人手一艘能保证么?如果僧多粥少,就必须按照某种规则而不是按需分配了。那样的话,就离不开居委会和人民法院了。而这些,在马同学的蓝图里都是不存在的。为此,先帝曾经专门写了首诗,给马同学打圆场。先帝的诗里说,“六亿神州尽舜尧”。舜尧是谁,是搞禅让的千古帝王啊。人家江山都可以相让,何况鸡毛蒜皮乎。老毛的意思其实是说,人民群众都高风亮节了,就不会提无理要求了。但是神州人民后来的觉悟,大家也看到了。为了只馒头就可以大打出手头破血流,更别说什么江山了,不然他哪还用得着搞什么文化大革命。这里顺便提一下,马同学既不喜欢居委会,估计也不是什么爱国者。在他眼里,国家的存在只是暂时的,是个必须砸烂必须寿终正寝的暴力机器。这一要旨,爱国爱到骨头里天天挂在嘴上的小粉红们,估计没有get到。
退一万步说,物质真的可以无限丰富,可以实现按需分配,但是物质从哪里来呢?马同学再灵泛,也料不到两百年后会出现AI这种东东,大家有望躺着不干活也拿钱。但什么困难也难不倒马同学,他于是抛出共产主义的第二块基石,那就是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真是天才的构思啊!看到没有,那会儿的人都精神错乱了,干起活来都停不下来了。确实,我们都见过很多农民伯伯一天不下田就浑身鸡皮疙瘩难受,但你要说全人类都不给干活就活不下去我第一个反对。如果真的活不下去,那也是因为没工资了,而不是什么生理需要。但是在共产主义社会,一切按需分配,干活并不拿钱,而且也不能升官,到底谁还去工作呢?靠兴奋剂么?
所以,永远不可能有什么按需分配人人平等,而只会有不同的分配规则,以及维护这些规则的各个政体。或者是民主制,或者是集权制,没有例外。即使万事如意,地球上只剩下中国一个国家,亦是如此。
而一旦离开了两大基石,共产主义学说就变成了海市蜃楼,等同于柏拉图的理想国。而后者,还没有那么多的血雨腥风,生灵涂炭。
那些逝去的生命,那些淋漓的鲜血,我欲为之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