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宁君鉴

随翻随摘随忆 能感受得到 , 那块绕在南院上的云,又来了,看着厚。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写了那么多的回复,皱起眉来应

 

《左传》半部《史记》,告诉怎么写;《世说新语》告诉怎么说;鲁迅,告诉中国人中国是个啥;张爱玲使知怎么在中国活成自己。

 

都说,你的周遭就是你的命运。读张爱玲,乃至胡兰成,愈益觉得,知道他们的周遭,不过卷进了“运”知道多了,鲜见不晕;而当看的,是他们的命,即文章。

 

网上碰到张爱玲,是她的不长的说身边发生的随记样的文章。好看。找着看,至于《倾城之恋》《金锁记》(看了多少,沒印象。)没打开《半生缘》,读完《秧歌》《赤地之恋》。就将读后传给友人。由是,才知道了她是李鸿章的脉,还有个胡兰成,死在美国。

 

注意点说她的。稍久,满耳八卦,要使忘其所以,陷在因为。于是转过身来,盯着她的笔下。

 

之前,读过几乎所有的鲁迅。那是个读哪篇都觉得值的文笔,和知道点他所以写而生点男人气,想点家门槛之外的事不觉得太装的经历。而这次转身,却觉得要看的都看过,没看过的也不想看了。她笔下笔外的,就那么回事地搁在一旮旯。

 

盯盯地记得,也可以算作识得,张爱玲持双语,而且好像分不清其母语为何。因为这,她在中国,活出了中国“人”,而不是她之外尽数的“中国”人。

 

阅读的感受里,连读《赤地之恋》《秧歌》,都会像读《小裁缝》《小赖子》《童年》。

 

后来,在读《追忆似水年华》,那里面竟全然见不到星点豪宅华院外的动荡,就会想起张爱玲写防空洞里避轰炸里所见。

 

汉文章,不之汉祚,何以汉语?!汉人,不言社稷,说什么?!从来。有想说得离远点的,像魏晋的清流和历朝退休的官员,啥也不会干之下做的笔记。但也说说就进忧退忧了,要不“开心就好”的野鹤闲云了。

 

张爱玲有咱是女人,只关心咱女人的事儿的天赋。就觉得。她写的女人,走到纽伦堡,凡尓赛宫广场,近来的常走的本市街头,不大会有太大的回头率。

 

而这些,倒是自己仅见的。

 

可女人话,听不懂得,太多。心眼儿里盛的,一个老婆就让自己至今如临深渊。这张爱玲,岂止一壑深渊?!

 

还尖。小针小砭的,戳得拧得生生疹。

 

这样的女人,离远点看看就是。

 

也正是这些,组成一个常见的格局之外有自己格局的女人,虽然不大,也不是自己喜欢的那类。

 

 

中国话和中国菜说到吃到初一,怕是终于是个“中国”人的命,没得改了。

 

而且无论在哪儿。

 

在欧美,见识到根本分不清来自哪里的人类,虽则许多一眼分明的不同。就觉得挺吃亏的。活来活去,就是个“地方上的”。

 

泛开来,上下瞭,左右瞥,全在“关”内,出了嘉裕关也没用。

 

 

所以,就记得了张爱玲。

 

所以,羡慕周边的香蕉人。

 

所以,不大紧密的,才不管字写得好坏,文章写得咋样。

 

都地球村,星链寰宇了,盯着一地的这那,亏大发了。

 

 

 

 

 

Attachment.png

wuliwa 发表评论于
是不是你贴了一个图片?我这里显示有一个小图标,但是看不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