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期间,我前往台北 (三)

在白令海,阿拉斯加湾,阿留申群岛,从事资源调查研究30年。
打印 被阅读次数

6/19/2020 Friday

哨音

     听那哨音“哔………………,哔…………………,哔………………”。原来是防疫旅馆旁交警吹哨的声音。很久没听到那种好像是台北交通警察特有的吹哨声。最早听到那哨音,应该是高中时候。那时在建中读书。下课后,從南海路,搭3路公车,到台北车站。转搭公路局往南港中研院。那个时候,没有地下道。在主要道路交叉口,如忠孝东路,馆前路。总是人,车(自行车,三轮车)交雜在一起。当交通灯由红转绿的刹那之间,人群,车辆,如脱缰之野马,往前冲锋而去。也就在那一刹那之间,人们听到了交通警察的 “哔………………,哔………………,哔………………“的声音。真是久违了。

隔离

     隔离是个挑战。才第三天,就觉得有点不一样。仔细琢磨才感觉出来,这是我一生中从未有过的经验:不能出门,单独一人,等待。

     若说等待,每个人都不缺乏这经验。高考等放榜,谈恋爱时等女朋友,当兵等退伍,出海等回航,都得等待。

     不能出门。这次在隔离旅馆里,规定足不出户。也不能接受访客。访客带来的东西,要留在柜台,柜台再转送到个人门口。这跟“居家令”,还是有差别。居家令还是可以戴着口罩,出门採买。这次隔离,却是一步也不准出。

     单独一人,这是这次隔离,最特殊的状况。每天不见一个人,偶而有送饭的,按门铃,告诉我饭到了。你去开门,人已走了。

     把这三样事,等待,不可出门,单独一人,连在一起,就是我隔离的特殊处境。还真得花点时间去适应呢!

6/20/2020 Saturday 

     昨晚拉肚子,今天在休养。大概是喝牛奶喝坏了。下午两点左右,把二哥送来的牛肉腱子切片。因是凍的,我把牛肉片放在一小碟里。旅舘没有微波炉,我把旅舘里的热水壶蓋子打开,小碟放在敞开的壶上。壶内加水,开关打开,利用蒸汽加热。约十分钟后,牛肉热了。就著牛肉,吃了一片面包。是這几天吃得比较顺口的一餐。

     提供一点经验给讀者。如果將来也遇上隔离,应该?带下列物品:小刀(切水果),速食面(如果是腸胃不好,或没胃口,吃一碗泡面,还是挺不錯的),面碗,筷子,湯匙。止泻药(Pepto Bismol).

未完,待续

用热水壶蒸牛肉。

我兄嫂探监,怕我饿着了,送来食物,够我吃到隔离结束时。

Shenliu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小溪姐姐' 的评论 : 谢谢,小溪姐姐。
小溪姐姐 发表评论于
隔离的日子会很难熬,网络信号不错的话,可以看看Youtube上的电视连续剧,民国时间 故事《鬓边不是海棠红 Winter Begoni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piGr7H5_GQ

我原来没有耐心看中国电视连续剧,瘟疫居家不出门,看城里网友的介绍,看了这部剧,挺好看的。
Shenliu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排量有限' 的评论 : 但片中少年我是认适的。在同一宿舍长大。
Shenliu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排量有限' 的评论 : 对不起,我还没看过这部电影呢!
Shenliu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人参花' 的评论 : 谢谢关心。有电话的。
排量有限 发表评论于
建中,好有名的学校。 看过《 岵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 好像那里就提到了建中,看来是个相当牛掰的学校,六十年代初学生们就都穿起了校服。好像电影里还提到建中的夜校,也不知道是资源吃紧还是怎么回事,总感觉与建中的日校相比,有点像后娘养的,差一档次似的。
那个电影对了解那个年代的台湾有很大的帮助,小四,小明,小马,山东,哈尼,小猫王,汪狗等等一个个人物个性鲜明。
普通话,上海话,四川话等等乱七八糟加上不时出现的粗口夹杂一起,老的钩心斗角,小的帮派打斗,感觉那个年代的台湾就是嘈杂,慌乱。
阶级等级决定了社会地位,小马的爸爸是司令,因此无论是经济地位还是优越感等,都令小四等穷人孩子不能所及,那小马就是泡起小明的马子小明都那么理直气壮。。。。。
四个小时的电影居然全程无尿点一口气看完,个人认为是台湾电影的扛鼎之作。
人参花 发表评论于
去年去台湾住在东门市场附近的民居也是这种浴缸。要命的是地还很滑。出浴缸真是个技术活儿。你试试坐在边沿上出可能会安全一点。不然人摔了浴室又没有电话就惨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