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家里烧饭用的煤球就是一个个的球,像吃剩的桃核,中间还有一些凸出的边,是在模子里制压的时候形成的。
煤球堆在房门外面的木框里面,木框旁边就是炉子。炉子是直筒型的,有一提手,可以提起来。炉子上面正好放一只煮饭的锅或烧水的吊子。那种炉子有个名字,叫经济炉。
那时的家在南长街上,家是木头做的。楼梯是木头的,房子是木头的,盛水的桶和盆是木头的,窗框和门是木头的,家里的椅凳床架也是木头的,放煤球的框子还是木头的。
煤球炉子离不开火柴,我们叫洋煤头。火柴用完了,盒子成为我和我妹的玩具。轻轻拉开火柴盒,就像拉开一只抽屉,里面往往关着一只蚱蜢,或者数条从毛豆里剥出来的长着毛毛的青虫子。
七十年代,我家搬去沙巷住。烧饭改用蜂窝煤。我们管蜂窝煤仍然叫煤球。不仅是我们,大院里所有的人都这样叫,叫习惯了。
蜂窝煤是凭票供应的,每一家都有一个票本子。
煤球店在新生路上。煤球装在竹篮子里从新生路挑回大院,再从楼下挑到楼上。这样的体力活都是哥做的。
煤球买回家里,码好,再将碰坏的送回去。煤球店管换。
蜂窝煤按厚度的不同,有大中小三种,我们称之大煤球、中煤球、小煤球。开一次炉门,烧一顿全家人的饭,什么时候用哪种煤球,都是计算好的,烧好饭炖好菜,再烧开水,炉火不灭,延接到封上炉门。
夜里封炉门,放上一只大煤球,到了第二天早晨,煤球还是着的,打开炉门,空气进入,一会儿火苗窜上来,直接就可以烧煮。
炉子有一大半时间都是家里的孩子操弄的,炉门开大开小,封闭打开,都是用脚踢的。那些工具——炉钩、炉铲、火夹、通条样样用的精熟。加煤球的时候,先用炉钩把最底下的烧过的煤块钩下来,用一只新的煤球搁在上面,洞眼对好,再抬起脚踩一下,煤球落下去,就完成了。
炉子熄火是经常的事,重新生火,我们叫生炉子。把炉子从熄火到生着至少得用半个小时,先用木柴引火,再用蒲扇对准炉门大力的扇。楼面上住着五家人,只要有一家生炉子,满楼道浓烟滚滚,熏得人睁不开眼睛。孩子死命的扇着炉火,气憋不过来,就丢开手里的扇子,跑到走廊外面猛吸几口新鲜空气,再跑回来继续扇。有时候,一次生火不成,木柴却烧完了,就得再来一次。生炉子生的怨气冲天。
炉子熄了对全家都是个问题,一家人吃饭时间被打乱了。那时候一个家庭的每个人都好像很忙,每个人都耽搁不起。
邻居之间也常会相互帮忙的,炉子熄了火,邻家热情的送过来一只烧着的煤,或者用自家的蜂窝煤放在邻居家的炉子上接火,这样就省去了不少事。那时候大家都很懂规矩,炉子生着了不忘送还一块同样大小的煤给人家,以补偿人家送你的那块煤,也是表达一种谢意。
后来,煤球店里开始提供一种专门为生炉子用的蜂窝煤,那种煤比一般的煤轻,里面掺杂了木屑,一点就着。这种煤派上了用场,生炉子变得十分容易。
那年代,乡下人常跑城里来,设法买些煤回家,以补柴草的不足。
在城里亲戚的帮助下,乡下人去煤球店里买煤渣碎煤球,挑回家里,捣成泥,再掺进黄土,做成煤饼,晒干了用来代替柴火。
城里人家也将平时没有烧尽的煤块一点一点收集起来,送给乡下亲戚拿回去做烧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