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受戰火摧殘的碾莊

碾庄内的壕沟,会战時填满尸体

飽受戰火摧殘的碾莊

卜一

中國自十九世紀中葉起,列強侵凌、內戰不息,持續了 一百多年。慘烈的戰火遍及全國各城鎮、村落,使得生民塗 炭、滿目瘡痍。其中位於江蘇徐州附近的碾莊(現屬徐州邳 州市)乃是蒙受戰火摧殘最劇烈、規模最大、最為關鍵,且歷時最長久的戰場之一。

淮海会战

一九四八年底至一九 四九年初,國共以碾莊為 中 心 開 啟 了 一 場 大 廝 殺——淮海會戰(徐蚌會 戰),國軍動員八〇萬兵 力,共軍出動六〇萬正規 部隊,再加上由蘇、魯、 豫、皖四省五百四十三萬 民工、民兵組成的支前補 給隊伍。

淮海会战示意图

 

 

共军发动五百四十三萬 民工、民兵組成的支前補 給隊伍之一

共军发动五百四十三萬 民工、民兵組成的支前補 給隊伍之二

土地改革使大量农民支持共军作战

淮海会战前,国军士气低落,兵士愁容满面

国军在防御壕沟里

淮海會戰可分為三個 階段:

一、一九四八年十 一月六日至二十二日, 共軍圍殲國軍黃百韜((臺灣用黃百韜,大陸常用黃伯         韜)  第七兵團於碾莊;

黃百韜

二、一九四八年十 一月二十三日至十二月 十六日,共軍圍殲國軍 黃維第十二兵團於雙堆 集;

共軍圍殲國軍黃維第十二兵團於雙堆集;黄维(註X 者)被俘

三、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四日至一九四九年一月十日,共 軍圍殲國軍杜聿明、邱清泉、李彌、孫元良所率第二、第十三、第 十六兵團於陳官莊、青龍集。

杜聿明在陈官庄被俘

共 軍圍殲國軍杜聿明、邱清泉、李彌、孫元良所率第二、第十三、第 十六兵團於陳官莊、青龍集。

 

該會戰一共進行了兩個多月,其中以碾莊的第一階段戰 況最為慘烈。在碾莊的十多天激戰中,共軍殲滅黃百韜十個 師及國軍來援的部隊共十八萬五千人。這一仗已確定了淮海 會戰的勝負,在接下去的雙堆集、陳官莊之役,共軍已成秋 風掃落葉之勢。

凴吊古戰場

碾莊位於徐州市 區之東,距筆者的老 家村落只有三十英里 (四、五十公里)。近 幾十年我多次返鄉, 總想去碾莊看看,卻 因諸事紛忙,未能如 願。二〇一〇年夏季 我與老妻回鄉,承親 友安排去參觀了徐州 淮海會戰紀念館、陳 官莊烈士陵園,也到碾莊凴吊了古戰場。

徐州淮海會戰紀念館

首先我們在徐州淮海會戰紀念館見到總共約兩萬八千名 陣亡烈士的姓名石碑。據碑上敍述,這乃是會戰結束六年之 後(一九五四)由各地呈報而得的三萬一千名犧牲者,但其 中有三千餘同名同姓,遂僅列一次。但徐州一帶的老百姓都 告訴我,他們認為共軍在淮海會戰中犧牲的人數應該超過十 萬以上。我在展覽館裡看到當時大批百姓,男女老幼支援前 線的相片。館裡的資料顯示在兩個月的會戰期間,共軍增補 了十多萬新兵,這印證了徐州百姓傳聞的共軍死亡超過十萬 之說。說實話,當年在徐州附近新招募的兵士:阿貓、阿狗、張三、王二,一般只受了一兩星期的訓練,槍還打不準,卻人人勇猛不怕子彈打來,就上火線了,連造個名冊還沒來得及,就「光榮犧牲」了,誰還記得他們呢?

徐州淮海会战烈士纪念塔

我們在展覽館裡又見到一個國軍當年使用的火焰噴射 器。這是我首次在書籍、記錄片及照片中見過的, 說明了當時國軍試圖用「火海」對付共軍的「人海」,但沒能 奏效。也見到一張相片,顯示在冰天雪地中,好些大樹都被剝光了皮。被圍多日,饑餓難忍的國軍戰士只得用樹皮裹腹。

国军用的火焰筒

陳官莊烈士纪念馆及陵園

陳官莊烈士陵園

在陳官莊烈 士陵園見到許多烈 士的生平簡介。他 們大多是十幾、二十多歲的少年,令 我驚訝的是居然還 有幾個十三歲的孩 子。在清代,俘虜 「叛逆」及其家 屬,對不滿十六歲 者均不得用刑殺 害。試想一個十三 歲的孩子尚未能懂得人生和社會,他們應該有權利在世上多 看、多待一些日子。

共军中十几岁的娃娃兵

共军伤兵

战争中老百姓饥寒交迫

老人在寻找他被抓去当兵的儿子

参观碾庄淮海會戰紀念塔与粟裕墓

最後我們去了位於徐州通往連雲港的公路旁的碾莊。碾 莊原是一個僅有二百戶居民的小村,現已發展成為一個小 鎮。我們先參觀了淮海會戰紀念塔,其旁有當年共軍總指揮 粟裕將軍之墓。他部分的骨灰埋葬在這個他為中共做出最大 貢獻的地方。紀念塔旁的展覽館裡陳列了當年支援前線用的 雞公車(獨輪車)及牛車(大車),還有許多珍貴的相片。 我們走入原有的村 落——碾莊圩(又稱「圍子」,乃指村落四周有障礙物)。如今猶為 一幾百戶人家的破舊小 村。

在碾庄的粟裕墓

粟裕在前线

碾莊圩内de的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初, 黃百韜率第七兵團由東向 徐州移動,未料駐防在徐 州東北方棗莊、賈汪一帶 的國軍「雜牌部隊」張克 俠、何基灃軍突然倒戈投 向共軍。共軍得以迅速南下切斷黃百韜向西去徐州的歸路,黃手下十個師的大軍被共軍包 圍,他們利用十多個原已建好防禦工事的村莊堅守待援。而 黃百韜選擇了碾莊圩作為其兵團的指揮部。 我們在村裡瞭解到,當時碾莊圩有兩圈防護水溝,寬約 八米、水深一米多。國軍沿水溝內圈設土牆及堡壘防守,火 力堅強,共軍久攻不下。粟裕當時親臨前線指揮,司令部設 在離碾莊圩僅十幾華里之地。經過十多天慘烈的廝殺,共軍 逐漸清除國軍週邊防禦,最後突破兩重水溝,攻陷碾莊圩內 的黃百韜指揮部。

國軍「雜牌部隊」張克 俠、何基灃軍突然倒戈投 向共軍。共軍得以迅速南下切斷黃百韜向西去徐州的歸路

参观淮海戰役碾莊圩戰鬥,黃百韜兵 團指揮部舊址

我們參觀了當年黃百韜的指揮部,一個小小的院落,門 前掛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淮海戰役碾莊圩戰鬥黃百韜兵 團指揮部舊址」。院落中尚留有部分當年的舊屋,院中有一口 老井,為當時守村作戰時的飲水井。新建的一所小屋內陳列 了當年國軍使用的電話、油燈、收音機、子彈箱、軍刀及鋼 盔等等。現看守這院子的是一位七十歲的老頭,戰爭時他年 方七、八歲,至今尚能記得許多當時的情景。他告訴我們, 當時國軍眾多部隊湧進村裡,極大部分的村民都逃走了。但 也有少數的老人走不動,也不願離開家園,躲在地窖裡度過 炮火漫天的十幾天。當時有一家老少五人沒離開,夜間孩子 醒來吵著要解手,大人只得點燈,不料立即被炮火轟擊,整 家魂歸天國。

淮海戰役碾莊圩戰鬥,黃百韜兵團指揮部舊址及当年七、八岁的村民

在被圍的十多天裡,國軍糧食殆盡,遂到每家 由上樑到地窖,四處搜挖可食之物,畜口殺盡、草木不留。 老人又說,二十多年前有位從台灣來的老兵聲稱當年他 在黃百韜部隊做軍需、補給工作。他們曾在村裡埋了不少銀 元及其他物資。但村民四處挖掘,卻一直沒能找到任何值錢 的東西。

老人還告訴我們,黃百韜於十一月二十日率少量殘部突 圍向北面的吳莊而去,兩天後(十一月二十二日)的黄昏, 走到碾莊圩西北約五、六華里的一片蘆草旁,得知碾莊圩及 各個防禦村落大多已被攻陷,總計十八萬五千大軍幾近全軍 覆滅,感到萬念俱灰,乃舉槍自殺殉職。

寻访黃百韜殉难之處

我們駕車到黃百韜殉職之處,見到路邊豎立的一個黑色石碑,上刻大字:「中國人民解放軍擊中黃百韜遺址」,附文: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直搗黃百韜兵 團司令部,黃百伯韜率殘部逃到吳莊。二十二日黃昏,黃百 韜從吳莊突圍逃到此時,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擊中而死。」其 旁蘆草萋萋,倍增淒涼之感。雖然中共宣布黃百韜被「擊斃」, 但幾位村民、其他徐州老鄉和國民黨的歷史書都敍說黃自盡 而死。 其後共軍找到黃百韜屍體後,交其生前的衛士護送去南 京安葬。想來千百年後,人們還會到此凴吊忠烈的黃將軍, 同時感歎於國共之興亡交替。

黄百韬殉难处

黄百韬在南京的墓

亲临当年填满共军兵士尸体的壕沟

在村裡經過 那當年的防禦壕 溝時,不禁令我 想到二十年前轟動全 國的連續劇《大 決戰——淮海會 戰》中描敘共軍 進攻碾莊圩的一 段觸目心驚的鏡 頭。共軍為了攻 過這寬八米、深 一米的水溝,出 動十多個兵士站在水裡,肩上扛著門板,然後大隊兵士踏門 板衝鋒而過。突然有一個在水中的兵士中彈倒下,正在過水 溝衝鋒向前的一員戰士立刻跳入水中,繼續撐著門板,後面 的兵士得以不斷地衝鋒過溝,奮勇向前廝殺。 我請師傅停車,走到水溝邊張望、沉思。遂問在那裡的 村民:「這就是《大決戰》中兵士踏著門板而過的水溝吧?」 他們給了我一個意想不到的答覆:「地方可沒錯,但卻不是那 麼回事!」我遂問:「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村民答道:「哪 還要什麼人站在水裡扛門板!事實上發動攻勢不久,解放軍 戰士的屍體就填滿了這水溝,後續的戰士都是踏著同袍屍體 而向前猛衝的!」村民又告訴我,如今在溝渠中或麥田裡隨 便一挖,就能找到白骨累累。

在碾庄,共军涉水过壕沟进攻

在碾庄,共军用人力搭桥过壕沟进攻

共军在碾庄进攻

连戏剧-大决战中,共军在碾庄用人力搭桥过壕沟进攻

当年填满共军兵士尸体的壕沟,今日犹经常挖到尸骨

這位村民的一番話令我感觸萬千!我在那水溝旁徘 徊良久,不禁想到曾 在電視上曾看到一九六 四年六月六日諾曼地 登陸二十周年紀念 時,艾森豪威爾重回到諾 曼地海灘,眺望英倫 海峽、弔祭死難兵 士,他身旁的美國 CBS 電 視 台 主 播 Walter Cronkite 問他:「艾森 豪將軍,二十年前你 作為當時諾曼地登陸 的聯軍統帥率領大軍 在此登陸、麠戰。二十年後 的今天你又回到此 地,請問你有何感 想?要對世人說些什 麼?」艾森豪回答的 非常簡單:「我只希望 人類永遠再沒有這樣 的戰爭!」 這也正是我在碾莊那曾堆滿兵士屍體的溝渠旁的沉痛感受!

上流Man 发表评论于
谢谢博弈先生的现代战场游记,希望台海永遠再沒有這樣的血腥戰爭!谁要再挑起中华民族内部残杀,谁就是人类公敌。
国军几个最高将领殊死厮杀、最后还自杀,士兵不可能是软当。所以俺常常怀疑土共对淮海战役自身伤亡的轻描淡写,“壕沟填满共军兵士尸体”应该才是真相。共党一直宣扬杀了“八百万蒋匪军”,任何语言都无法描述这样兄弟相残的罪孽深重。换来的却是更加腐败,更加独裁的反普世价值政体,后辈再读这段血史都会为这些先人的白死而不齿。
泥中隐士 发表评论于
战争是政治的一部分。只要有人就会有各种形式的战争。到淮海战役时国共力量基本上是一边倒。只怪国民党军不早早投降。
小溪姐姐 发表评论于
希望中华民族之间再无为了几个争取夺利的政治野心家,百姓子弟血流成河的自相残杀。
chufang 发表评论于
我记得那里说过,黄柏韬的部下以老广多,所以在村子里都是“丢,丢”的音。
Timberwolf 发表评论于
当年五千貂锦埋骨无定河边是与外族作战起码还有民族大义在身
这里几十万年轻生命丧生于同室操戈到底换来了什么?
想不开1 发表评论于
造孽。国共两党都没有忏悔过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