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八岁如春的年华已经悄然而去,但生命的春天
急匆匆地来了。在这本精美的“想你”的日记本上,我要如实地记下春的美丽,多姿,缠绵,忧伤,无奈……
24岁那一年,王龄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写下了这两句话。她喜欢看书,喜欢文字,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特别喜欢在有质感的日记本上与自己交流。
这本“想你”的本子是从深圳博雅文具店买的,纸质细腻,厚度适中,A4的大小。王龄最喜欢的是每一页的底部都有一句经典语录,第一页的语录是“友情是一种相吸引的感情,因此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假如你爱你自己,而且也希望别人所爱的是你的本色,那么,你就不必去模仿别人,而要发挥你的本色,使它显出光彩来。”
每天打开日记本,品读名言警句,思考记录人生,与书中的人物对话,让人觉得不再孤独。这种感觉让王龄想起读《富兰克林自传》时,富兰克林对自己13项美德的培养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个影响了美国几代人的伟人值得敬佩,他的节制、勤勉、公正与谦逊让他成了一名近乎完美的人。
24岁这一年王龄已经走出了孤独,新学期学校来了几个年轻的教师,其中一个教美术的刘吉与她走得最近,他俩一起欣赏油画,听音乐,看电影。刘吉比王龄小两岁,王龄只把他当好哥们儿,无话不谈的好知己,她是个传统的女孩,不敢有姐弟恋的想法。
周末有一个名叫贺木的男子也常来学校跟王龄这几个年轻老师一起聚餐玩牌,他在开发区工业公司上班。他第一次来学校本来是找周红的,刚好周红的男朋友也在,周红便把贺木领到了王龄的房间,几个人一起看周末九点钟的港产片。从此贺木每周末都来学校报到。
星期六下午四点半,王龄与闺蜜周红准备去发廊洗头,然后去市场买菜做饭。在校门口,王龄碰见了一个学生家长,正聊着,看见身穿枣红色T恤的贺木骑着单车来了。周红跟贺木打招呼,站在一边等王龄,王龄对贺木点点头,继续跟家长的谈话。
没想到贺木这么早就来了,打乱了王龄与周红的计划。周红问贺木:“你是留在学校,还是跟我们一起走?”
贺木选择与两个女孩同行,陪着两个女孩洗完头就去市场买菜。经过快餐店时,贺木说:“已经不早了,我请你们吃饭吧。”
王龄看看快餐店边上的满福楼,“听说这间粤菜做得不错。”
贺木面有难色,他身上没有多少钱,“我请不起,去吃快餐吧。”
王龄心里有点不痛快,觉得贺木第一次请吃饭不够潇洒大方。周红比较善解人意,她说:“算了,我们还是自己做吧。”
在市场买菜时,贺木表现得像一个家庭主男,非常熟练,还主动地提东西。一个二十多岁还没有成家的男子,表现出这般举动,让王龄有点难于接受,觉得他太实际,太会生活了,与广东男人完全不一样。
买菜回到学校时,张兰正等着如何解决晚餐呢。这顿是王龄请客,因为她刚得到了稿费。
大家先吃了一些点心,王龄去厨房把汤煲上,顺便做一下准备工作,张兰拉着周红、贺木和刘吉聚在课室里开始玩拖拉机升级大战。
王龄正准备开始炒菜的时候,贺木进来了。他搓着双手问:“我能帮你做点什么?”
“已经有现成的烧鸭、盐水鸡和一个西洋菜猪肺骨头汤,炒个青菜就可以了。要不那你来炒个湖南口味的?”王龄把铲子交给贺木。
“到了深圳后我也吃不得辣了,我公司做饭的阿姨都是本地人,每天都有汤喝。”贺木总想找机会跟王龄说说他的情况。
王龄不敢表现出关心和热情,她转移了话题,”打牌的暂停了吗?”
“没有。是那个体育老师王辉回来了,他顶替我。”贺木来学校不是为了玩牌,王龄当然知道他的目的。
吃过晚饭后,张兰又着急地叫大家抓紧玩牌。王龄与贺木是大家有意成全的固定搭档,王龄喜欢玩牌,也好赢,但算牌不精准,常出错牌。贺木不责怪不埋怨,他会算牌,几个回合下来他也摸清了王龄出牌的路数,所以配合得非常默契。
在与贺木玩牌的过程中,王龄能感受到这个男人的宽容和大度,也能感觉到他对自己的情意。但是,贺木是外省人,而且个子不高,这两点不符合王龄心中的标准,所以她不敢对贺木过于热情。
但王龄在日记中对自己说,外在的条件都是可以淡化的,如果真的有缘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