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谁写的谁翻译的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平安夜》谁写的谁翻译的

《平安夜》(德语:Stille Nacht, heilige Nacht)是一首十分流行的传统圣诞颂歌,原始的歌词由Josef Mohr使用德文写成,作曲则是由奥地利一所小学的校长Franz Gruber完成。


Stille Nacht Heilige Nacht
Stille Nacht, heilige Nacht!
Alles schläft, einsam wacht
Nur das traute hochheilige Paar.
Holder Knabe im lockigen Haar,
Schlaf in himmlischer Ruh,
Schlaf in himmlischer Ruh
Stille Nacht, heilige Nacht,
Hirten erst kundgemacht
Durch der Engel Hallelujah,
Tönt es laut von fern und nah,
Christ, der Retter ist da,
Christ, der Retter ist da!
Stille Nacht, heilige Nacht,
Gottes Sohn, o wie lacht
Lieb aus Deinem göttlichen Mund,
Da uns schlägt die rettende Stund,
Christ, in Deiner Geburt,
Christ, in Deiner Geburt!


此歌已知被翻译成世界上超过44多种语言,依然是最流行的圣诞歌曲。没有音乐伴奏人们也会经常吟唱,在路德教会它有特殊的重要意义。2011年,这首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督徒刘廷芳的中文译文:
平安夜,圣善夜!
万暗中,光华射,
照着圣母,照着圣婴,
多少慈祥,多少天真,
静享天赐安眠,静享天赐安眠。
平安夜,圣善夜!?
牧羊人,在旷野,
忽然看见了天上光华,
听见天军唱哈利路亚,
救主今夜降生,救主今夜降生!
平安夜,圣善夜!
神子爱,光皎洁,
救赎宏恩的黎明来到,
圣容发出来荣光普照,
耶稣我主降生,耶稣我主降生!

 刘廷芳博士(英文名Timothy Ting-fang Liu,1892-1947)是著名的圣乐专家,圣诗翻译家。刘廷芳字亶生,祖籍浙江温州永嘉,生于清光绪十七年)。祖母因信奉基督教被驱出家族后,任教会女校校长。刘就学于教会学校,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升入该校本科。1913年转学美国乔治亚大学,次年入哥伦比亚大学,为斐贝特嘉柏 ( Phi Beta Kappa)荣誉学会会员。1915年获哥大硕士学位,1920年获哥大师范学院教育学和心理学博士学位。1918年他在协和神学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讲授宗教教育学(在1927—1928学年中重返该校为访问讲师),是中国人在美国神学院讲授非中国学问课程的第一人。

      刘廷芳于1920年回国。受聘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院院长,同年兼任国立北京大学心理学讲师与燕京大学宗教学院神学教授(并于1921-1926年任燕大宗教学院院长)。
     1924年他辞去师大与北大教职。自1920年至1924年任《生命》月刊编辑;1924年至1928年任《真理周刊》编辑。1926年二刊合并,改名《真理与生命》他仍为编辑。1930年被选为新成立的中华全国基督教大学委员会主席,其后五年中又历任此职。

    1932年起,任《普天颂赞》编辑委员会主席,兼文字支委员会主席。经他修订的翻译圣诗多达一百九十余首,另有他的创作圣诗六首。1936年他主编的《普天颂赞》出版,经教会采用,受到普遍的称赞。他所翻译的许多赞美诗,至今在教会中广为传唱。他的译笔流畅典雅,在圣诗翻译的领域里,尚无人能超越他的水平。刘廷芳曾多次代表我国教会出席国际的基督教会议。他在燕京大学任教时期,十分同情、支持当时的学生爱国运动。1941年应美国新墨西哥大学之聘前往美国任教,并在各地讲学。

    1947年8月2日病逝于美国新墨西哥州(New Mexico)艾尔布克市(Albuquerque)之长老会医院,时年57岁。


    他曾经作北京大学心理系的教授,燕京大学的宗教学院的院长,而且出版了“生命杂志”,“真理周刊”,后来和关叫作“真理生命月刊”。这在当年的教会里面是很重要一份刊物,他自己也办过一基督教文艺季刊叫“紫晶”这个文艺季刊。

他因为学问非常地好所以在中国基督教大会的时候,通常一定会请做专题的演讲。

    在1922年那一次中国教会全国大会里面,他讲了一句话说“我们同意见解相歧,但决心彼此相爱”,就是说我们在见解上,在看法上可以有不同,但是我们一定要决心彼此相爱。这代表二零年代,三零年代,那事后教会领袖强调自立运动,强调合一运动,所以他这一句话也代表那一种时代的精神。

    这一句名言也很多人常常引用,就是我们对一些不是基要真理的问题,对一些问题看法上可能会不一样。但是一定不要失去彼此相爱的心。

 

谢盛友 发表评论于
莉莉玛莲的故事
台湾《上报》发表文章《两岸需要东方版莉莉玛莲》,作者邓鸿源说,七十几年前的欧洲与北非战场,在圣诞节来临之前,每天晚上九点五十五分,不管是德国、俄国或英、美、法等国计程车官兵,敌我双方都会不约而同暂时停下手边的工作和枪杆,把无线电频道调到德国国防军广播电台,静静聆听一首充满爱情的流行歌曲《莉莉玛莲》。《莉莉玛莲》当时之所以广受欧洲军人的喜爱,主要原因是它唤醒了人类爱好和平与情爱的心灵,毕竟没有人喜欢战争与仇恨。战争与仇恨仅起自于少数独裁者的野心,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文章说,台湾版的《莉莉玛莲》是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邓丽君充满温柔婉约的美妙歌声,曾经风靡台湾全国军民,因此有军中情人之称,其歌声也曾穿越铁幕,深入中国城乡各地,唤醒许多在六、七零年代政治斗争中暮气沉沉的中国军民,让他们知道,世上最可贵的东西不是权力斗争,而是亲情、爱情与友情,人与人间的关系不应建立在仇恨上,而是彼此尊重、谅解与互助合作。
1981年宁那?华纳?法斯宾德拍摄了虚构故事片《莉莉玛莲》,讲述二战中一个德国歌女与瑞士犹太籍音乐家的爱情故事。
《莉莉玛莲》(Lili Marleen)是一首在二次大战两方阵营中广为流传的德语歌曲。
歌词由汉斯?莱普(Hans Leip 1893-1983)写于一次大战中的1915年,他当时是一名被征召到德军俄国前线的汉堡教师。Leip组合了他女朋友与另一名女性朋友的名称,即莉莉与玛莲,诗意地组合了莉莉玛莲这一个人名。这首诗题为"Das M?dchen unter der Laterne"(德语:〈路灯下的女孩〉),收入在1937年出版的名为《Die kleine Hafenorgel》的诗集中。1938年作曲家诺伯特?舒尔策(Norbert Schultze)为这首诗谱曲,改名为"Das Lied eines jungen Soldaten auf der Wacht"(《一个年轻的士兵值班之歌》)。原本是为男歌手写的歌曲,舒尔策先送给一位有名的男高音歌唱家,这位歌唱家认为歌曲太简单,拒绝演唱。后来舒尔策又找夜总会歌手拉莉?安德森演唱,并在1939年灌制了唱片,但是由于战争爆发,唱片只出售700张。
1941年德军占领南斯拉夫,德军在贝尔格莱德开设德军广播电台,覆盖南欧和北非地区。8月18日,电台从一些废弃的唱片中找到这首德国歌曲播放,不久收到许多前线士兵来信要求重播这首歌曲。贝尔格莱德电台重播了《莉莉玛莲》,随后其他地区的德军电台也播放这首歌曲。由于帝国元帅戈林欣赏拉莉?安德森的演唱,于是这首歌也在德国后方广为流传起来。但是纳粹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不喜欢这首歌,认为是靡靡之音,瓦解士兵斗志。1943年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之后,戈培尔下令禁止演唱这首歌。
然而在北非的英国老兵也喜欢上了这首德国歌曲,并带回英国。1942年,英国诗人Tommy Connor为歌曲填写英文歌词,于是有了英国版的《我灯光下的莉莉》。不久这首歌又传给了法军,美军和加拿大部队,改名为《D-Day Dodgers》。1943年盟军加拿大部队唱着这首歌登陆意大利,1944年盟军也唱着这首歌登陆法国诺曼底,向德国挺进。美国为了进行抗德宣传,还请叛逃到美国的德国女演员玛莲娜?迪特里茜录制了爵士版的《莉莉玛莲》,在美军电台反复播放。1943年东线上的苏联也推出了苏联版《莉莉玛莲》。纳粹德国被《莉莉玛莲》包围。
拉莉?安德森(Lale Andersen)于1939年和玛莲娜?迪特里茜的唱片有助于提升歌的形象。尽管受到纳粹政权,尤其是纳粹的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的反对,它仍能够大众化。然而,在1941年占领贝尔格莱德后,贝尔格莱德电台成为德军无线电台并能收发信号遍及整个欧洲与地中海。它每晚9时55分都会播放安德森的唱片。在地中海附近,不论德军还是盟军都能定期地调整频率听到这首歌,更快速地增加它的知名度。它的知名度就如同Waltzing Matilda一样。Waltzing Matilda对一次大战亦有描写。
德语歌词:
Vor der Kaserne
Vor dem gro?en Tor
Stand eine Laterne
Und steht sie noch davor
So wollen wir uns da wieder sehen
Bei der Laterne wollen wir stehen
Wie einst Lili Marleen
Wie einst Lili Marleen
Unsere beide Schatten
Sahen wie einer aus
Da? wir so lieb uns hatten
Da? sah man gleich daraus
Und alle Leute sollen es sehen
Wenn wir bei der Laterne stehen
Wie einst Lili Marleen
Wie einst Lili Marleen.
Schon rief der Posten,
Sie blasen Zapfenstreich
Das kann drei Tage kosten
Kamerad, ich komm sogleich
Da sagten wir auf Wiedersehen
Wie gerne wollt ich mit dir geh’n
Mit dir Lili Marleen
Mit dir Lili Marleen.
Deine Schritte kennt sie,

Deinen zieren Gang
Alle Abend brennt sie,
Doch mich verga? sie lang
Und sollte mir ein Leids geschehen
Wer wird bei der Laterne stehen
Mit dir Lili Marleen
Mit dir Lili Marleen.
Aus dem stillen Raume,
Aus der Erde Grund
Hebt mich wie im Traume
Dein verliebter Mund
Wenn sich die sp?ten Nebel drehn
Werd’ ich bei der Laterne stehen
Wie einst Lili Marleen
Wie einst Lili Marleen.
中文翻译:
在兵营雄威的大门前,
那里有一座路灯。
如果它依然矗立,
我们就在灯下再次相会。
就像从前啊,莉莉玛莲,
就像从前啊,莉莉玛莲。
我们的身影交织如一体,
让每个人见证我们爱的永恒。
所有的人都将看见,
我们相会在那路灯下。
就像从前啊,莉莉玛莲,
就像从前啊,莉莉玛莲。
卫兵对我说,
归营号已吹响,
快说再见吧,兄弟,
否则三天都走不了。
分别时你对我说再呆一会吧。
想和你一起,我踌躇不前。
想和你一起啊,莉莉玛莲,
想和你一起啊,莉莉玛莲。
你熟悉我坚定的脚步声,
每夜痴痴地等候,
我来得再晚也从不怨怼。
不管我发生什么事
依然等候在那路灯下
想和你一起啊,莉莉玛莲,
想和你一起啊,莉莉玛莲。
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你我
你火热的双唇令我犹坠梦中
当夜雾弥漫
我将回到路灯下
就像从前啊,莉莉玛莲,
就像从前啊,莉莉玛莲。
二战期间,那首德语歌冲破了同盟国和轴心国的界限,传遍了欧洲战场,从炙热得烤熟鸡蛋的北非沙漠到阴雨连绵的阿登森林,每天晚上9点55分,战壕里的阿兵哥们,都想说办法把收音机调谐到贝尔格莱德电台,去听那首哀伤缠绵《莉莉玛莲》,听得如醉如痴,这特么不励志,宣传部长戈倍尔博士对这歌恨之入骨,他下令禁播、销毁唱片、歌手发集中营,可阿兵哥不干啦,包括沙漠之狐隆美元帅都是爱听,那好吧,这歌不但没消失,反而越唱越响,一开始是德语版,后来又有了英语版和法语版,直到战争结束。
谢盛友 发表评论于
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
—— “至美”女性赫莲娜?鲁宾斯坦诞辰150周年
其实,赫莲娜本人并非美人:身高仅1.47米。不过,她知道如何打扮自己。与她泛白的肤色形成鲜明对照,她给嘴唇抹上鲜亮的红色,将漆黑的头发在脑后卷成雅致的发髻。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
HR赫莲娜 (Helena Rubinstein) 是欧莱雅集团旗下的顶级奢华美容品牌,也是现代美容行业的奠基品牌之一。HR赫莲娜 (Helena Rubinstein) 严格遵守“严谨、科学、艺术、哲学、女性”的品牌内涵,同时不断创新,首次创造许多前卫大胆的作风,而成为美容品牌中的胜出者。
HR赫莲娜 以“至美力量,科技为先”为品牌精神,坚持对“科学为美服务”的专注追求,始终立于美的潮流前沿,不断开创奢华前卫的护肤新境界。
赫莲娜的发迹始于逃难:1870年12月25日,她作为一个犹太食品商8个女儿中的大姐,在克拉科夫(Krakau)呱呱落地。那个时候,克拉科夫这个城市属于奥匈帝国。24岁时,父母给她找了一门亲事,可她拒绝听命于任何一个男人,尤其不愿按媒妁之言成婚。于是,她投奔了维也纳亲戚家。不久后,她又从那里出走,飘洋过海转赴澳大利亚。她有一叔叔全家住在昆士兰。
在船上的旅客登记簿上,这位少女把赫莲娜作为自己的名——影喻美丽的特洛亚赫莲娜,而且还把自己的年龄少写了4岁。她在旅囊中放了12支护肤脂。她和另外7位姐妹在克拉科夫家中用的就是这种护肤脂。的确,澳大利亚人对她毫无瑕疵的肤质大为赞赏。和当地众多女性不同,她细腻的皮肤白净如瓷。于是,赫莲娜决定,在叔叔的店里销售这种护肤脂。那时,人们都是用水和肥皂擦洗,脂膏等化妆品享有江湖骗术劣名,女性化妆打扮被视为有伤风化。为把对她的严肃人格的怀疑消灭在萌芽状态,赫莲娜在那些女顾客们称,自己一度就读过医学。这一说法直到传至今日。但一部有关她的传记写道,赫莲娜是建构神话大师。
很快,首批护肤脂售罄。赫莲娜继续生产各种香草、扁桃油和牛脂合成的护肤脂。她以“Valaze”作为品牌名字。Valaze在匈牙利语里的含义是“天上礼物”。该品牌的销售一直持续到所挣的钱足以让她开设第一家小小的店铺为止。她设在墨尔本的美容沙龙迅速走俏。1902年,澳大利亚妇女获得选举权,走进职业场,变得自信,很愿意在赫莲娜?鲁宾斯坦的沙龙花钱。短短数月内,这位年轻的女性便挣上了一大笔钱。
1905年,她回到欧洲,在巴黎学习营养学和面部整容外科。两年后,她又转往悉尼。她在那里结识了同样是波兰籍的美国记者泰特斯(Edward Titus),两人于1908年结为连理,生育有两个儿子。不久后,赫莲娜在惠灵顿开设了第二间沙龙,以后,又在伦敦开了第三家。
1912年,她最终征服了巴黎。在那里,她也开设了一家美容沙龙。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她全家离开了欧洲。在纽约,鲁宾斯坦的又一间沙龙开张。她一步步建构起一个帝国,开发出自己的首个化妆品系列,并拥有一个广及全球的美容品工厂、实验室和美容沙龙链。这位企业家在英、法、德等国开设了一家又一家工厂。她给自己的产品冠名以赫莲娜?鲁宾斯坦。
这个精于商营之道的生意人也投资于自己产品的科技发展。她让手下的销售员们在自办的学校里学习皮肤研究课程。直到高龄,赫莲娜仍孜孜于新产品的开发。
战后,拥有巨大财富的赫莲娜重返巴黎。就那里开始,她建起值得重视的艺术收藏:她金碧辉煌的私邸成了法国上层社会的聚会场所;美国作家海明威、福克纳、艺术家雷伊和夏加尔都是她的朋友;杜飞和达利给她画过肖像。只有毕加索一生拒绝为她作画。即使她亲自到访画室,毕加索亦不为所动。
1937年,赫莲娜离婚,翌年,她嫁给了几乎小自己30岁的格鲁吉亚王子奇卡尼亚(Artchil Gourielli-Tchkonia),并在自己的神话建构上抹上重重一笔。
此时,这位极成功的企业家成了美国化妆品企业家伊丽莎白?雅顿(Elizabeth Arden)的直接竞争对手。1939年,赫莲娜展示了第一种防水睫毛膏。她虽不是发明者,却买下了这种睫毛膏的专利。此外,她还是将皮肤分为各种类别的第一人。人们有所不知的是,她极注重低成本高效益生产,而且生活上极节俭。在纽约时,她一大早不会以一袭高雅服装出现在办公室,而是手上拿一个褐色的纸口袋。在家里,她穿一件4美元睡衣就寝。反过来,她对珠宝情有独钟。据说,她把自己的珠宝按字母分拣珍藏。
赫莲娜的化妆品王国在全球14国共开设100家分店,雇员约3万。1965年4月1日以94岁高龄逝于纽约一家医院时,她个人财产超过1亿美元。直到去世前不久,她还在亲自领导自己的化妆品王国。除康采恩外,赫莲娜?鲁宾斯坦还给后世留下了一座现代艺术馆。从1988年起,奢侈品牌赫莲娜?鲁宾斯坦属于欧莱雅康采恩。
HR赫莲娜秉承至美力量,科技为先的品牌精神,将尊贵定制化美容护理服务,与前沿尖端的美容科技引入中国,倾力诠释尖端科技,定制服务与专业手法相融合的独家美容哲学。HR赫莲娜美容护理头等舱,由法国著名设计师全情呈现,从望,闻,听,触带来四重宁静舒缓,奢享愉悦之感。值得一提的是,HR赫莲娜首次携手细胞电疗技术领域当之无愧的专家Philippe Simonin,推出肌肤微电疗方案。 如今在上海半岛酒店的美容沙龙中就可以体验到风靡欧洲皇室的 “无创式微整形美疗方案”,搭配HR赫莲娜携手瑞士著名美容机构LACLINIC MONTREUX共同合作推出的“干预式护肤系列”产品,可以达到媲美医学美容的先锋锐护体验,对于改善松弛肌肤和重塑面部轮廓有显著疗效。这是前所未有的跨界合作,再次开创了抗衰老功效领域的全新时代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