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讨论一下西路军问题。

也讨论一下西路军问题。

我们看到的共产党历史里面,很多是因为人为的原因把一切用路线斗争来解释。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找个人或者一批人从政治上承担责任,政治斗争的胜利者把责任脱得一干二净。

你去客观地看这个历史,就知道绝不是永远伟大光荣胜利的,每个人都有走麦城的时候。而毛之所以能够最后胜出,还是因为社会经验比较丰富,读三国读多了,不是那么死抱着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因为这点,毛一直不被在莫斯科坐在舒服的皮沙发里的满口革命口号的共产国际分子当成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当时的中国,遍布各种地方势力。瑞金时期,毛的红军能够在夹缝中生存,很大一个原因是能够和地方势力和平共处。打土豪固然要打打解决生存问题,但是别人的地盘,你不来招惹我,还是不去永久性地攻取的。与桂系,粤系的关系皆是如此,不跟人拼命,所以兵败广昌之后拔营而走,这两方面还放了一马。

反观张以及他在鄂豫皖的那些国际派的领导,搞得太左,不光在控制区搞极左,搞到老百姓都没饭吃,连主要领导之一的吴焕先的老婆都饿死了,而且对不是打红旗的一概当反动派打之。你打得过来么。树敌过多人家一起来打你,你就完了。所以,打来打去站不住脚到处跑。

他拉队伍去经营泸州之类的地方倒也未尝不可,可是野心太大,去打成都端刘湘的老窝,就不光是动人CHEESE了,是不给人活路了,结果决战百丈关,一败涂地从此再不言勇。

西路军的例子更是如此。去打的是地方势力,还有民族和宗教的不同,没群众可发动,只有消耗没有补充,唯一的希望是苏联的接济,而我们到现在也没人能拿出什么历史证据苏联到底准备给了些什么。反过来马家军是保自己的地盘,不让汉人进来,跟你死拼。

红军一向在南方活动,南方不利繁殖马匹,很少有骑兵,对骑兵的战斗力缺乏了解。西路军给中央的报告对敌方力量估计,居然把骑兵和步兵加在一起统计人数,徐做为黄埔生实在应该打PG。诸位要知道,即使在拿破仑的时代,骑兵师和步兵师也已经有不同的编制人数,骑兵大概是2000人,而步兵是10000人,这样保证每个师的战斗力是相仿的。刘伯承苏联军校出来,对这报告似乎也没提出什么异议。要知道没地形可依的非筑垒地域骑兵对步兵就是砍瓜切菜。

没有可行的目标,没有可依靠的环境,还有不了解的敌人,此时不败更待何时啊。

当然失败以后,找几个人出来做为路线斗争对象整一整,这是老规矩了。。

乡关何处 发表评论于
"没有可行的目标,没有可依靠的环境",从目前的史料来看,这两点是基本肯定的,尤其第一点,到了1946年,东北的共产党军队,还用粮食和矿产换武器,而且换的还基本是苏联缴获的日本关东军的武器,这是刘亚楼在有人说苏联无偿援助时提出来的反驳,说根本没有无偿。从这里可以推论,更何况十多年前的1934年。再有就是1936的西安事变,是苏联压着中共和平解决,苏联当时根本就不相信中共,更不相信中共有能力对付日本,张汉卿大少爷脾气,有点天真,估计是上了中共的当,至于何种当只能猜测了。至于“还有不了解的敌人"我不太苟同,目前来看的资料,第一,当时有决定权的是政治委员陈昌浩,不是徐向前,第二,以徐的之前和之后的具体指挥过战役来看,不太可能这么低的军事素养,但从他后来的为人做事来看推断,应该是自己做不了主,就不管不问,夹着尾巴做人。刘伯承不说,当时的情况他明白,西路军是不能去延安的,只能自生自灭,西路军的最大悲哀就是缺乏明白当时时事的指挥员,一味听陕北指挥,不能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明白去不了陕北,到西北一看情况,秃山荒野,根本养不起军队,应该立即撤回,哪怕再回川康也比去西北强,这个有两点,第一,陕北有多少人口,能养多少兵,毛到了陕北,看到了实情,他明白,陕北养不了四五万人的这么多兵。第二,原一方面军和陕北地方红军,加在一起可能也就两万来人,而西路军两万多点,就算基本持平,也是1:1的比例,那要内讧咋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