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应该向裴刚院士道歉

裴刚研究组的1999年PNAS论文的首页,请注意右下角红圈内容。

在MIT拥有独立实验室的张曙光博士对饶毅发出公开信,指出饶毅称裴刚造假完全错误,并且是在亳无证据的情况下做出的。张曙光在自己发表在Cell子刊的论文中证实了裴刚在PNAS论文发现的非七个跨膜(TM, transmembrane) 蛋白的存在,他们研究的是同一种膜蛋白,并且发现只有2个或3个TM的跨膜蛋白都拥有生物活性,所以饶毅的无端指控在科学上都站不住脚。

张曙光博士要求饶毅应该向裴刚公开道歉,我觉得这个要求是正当的,饶毅对裴刚已经构成了误告。这“误”还有一个同音字,也恰当,开个玩笑。

另外,裴刚PNAS论文的三位第一作者也发表公开文章,相信自己当年的发现并且向我们普及了关于GPCRs及其突变型蛋白的知识,这些专业人士与我在一年多前的推测相符。他们引用了13篇描述这些突变蛋白的文献,包括我们在一年多前关注到的,当然他们更加专业。

饶毅这次可以说是相当难堪,他再怎么也曾是UCSF的博士和圣路易斯华大教授。怎么在完全不读文献以及毫无证据时去指控裴刚造假?You have to face the data!

更可怕的是饶毅在完全错误的情况下还诡辩,以前是说自然界不存在非七个跨膜的GPCRs。我们指出来后,现在改口说别的GPCRs不算,他就只说裴刚发现的那个是假的。自己读文献不够,还说什么中文教科书上写着只有七个TM,那有什么关系,更新教科书就行了,跨界指责别人终将吃苦头。

饶毅的行为让人担忧,他自己经历过被人质疑造假,知道应该以理服人。当年耶鲁在北大教书的教授因为北大生物系学生抄袭愤然离职,饶毅当时出面说学生需要吸取教训,但是反对将他们开除。裴刚是院士扛得起,但是饶毅的不当行为是会毁了文章中的那三位共同第一作者的前程的。

人家裴刚论文的三位第一作者全是教授级别的人才,国内博士都是美国梅奥副教授,裴刚培养人才的功力可见一斑,饶毅的记录怎么样?

饶毅最近又公布新的电子邮件,结果第六条却是完全错误的,他说裴刚论文是通过他的诺贝尔奖导师投稿的。完全不是,我这旁观者都知道去核实资料,他实名指控院士而不读在PNAS文章首页上的信息?太不可思议了。

我在一年多以前的文章已经说了裴刚的论文不是通过自己导师Bob Lefkowitz 推荐的,而是走的第二通道的Track II的自由投稿。饶毅连PNAS投稿都弄错,自己在华大时还与学生发过一篇PNAS论文,怎么回国后就变成这样?

饶毅现在改口说其他GPCRs存在五个或更少TM结构域的例子不算,但是现在从张曙光发表的公开信看,张博士的小组正是在裴刚以前研究的PNAS论文中的CXCR4受体中又找到了少于七个TM的突变蛋白。面对这个事实,我想饶毅是今夜无眠。

我在做Chemokine一作论文时,还沒有CXC和CC chemokines之分。只知道这么多与IL-8相关的细胞因子,觉得很奇妙,这是美国NIH资深科学家Joost Oppenheim和瑞士科学家开创的领域。

归根结底,饶毅还是进化生物学没有学好,他开始居然相信上千种GPCRs全是七个TM跨膜的,没有变异体,随便拍脑袋想都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们是研究跨膜蛋白受体的,经常见到不同的变异,生命体这样突变只有一个目的:为了生存。正如张曙光博士所指出的,裴刚所发现的突变型蛋白不是特例,因为GPCRs的突变型太多,这方面的专家甚至写过综述。

我们都肯定饶毅回国后对中国科学的贡献,也欣赏他净化国内科学环境的努力,中国需要他这样的学者。但是这次饶毅可能是太想在非专业人士面前当打假英雄了,结果自己的治学态度与水准让世人全知。

饶毅应该把精力用在曹雪涛的身上,那可是货真价实的造假,科技部对严重造假的曹雪涛院士的处理太轻了。免疫学家曹雪涛院士拥有63篇论文造假,他们长时间这样做,不是一个或二个学生或博士后的行为。完全是系统性的实验室导师主导的造假行为,为任何有良知的科学从业人员所不耻。我以前谈及曹雪涛时,这样说过:“有时(华大免疫学)也邀请欧洲和日本的,中国人邀请过曹雪涛,那是重大失误,他几十篇论文做假后美国人不会再理他了”。

请对照曹雪涛的一篇大量造假的论文看,该论文已经被撤稿。他们在一个FACS图里都可以左右Copy和Paste, 完全是Photoshop的操作,这仅仅是科技部所说的图片误用?这完全不是一图两用,是在一图中切割,然后随意地帖在不同的地方,不是无意的误用,是有目的的行为,为活生生造假的铁证。这样的人只获得停一年研究生的招生资格,还是院士?真乃世界奇闻。

前段时间还看见曹雪涛与国内免疫学头面人物讨论引领中国感染与免疫的方向,那是往阴沟里引。曹雪涛已经因为造假而撤销了好几篇论文。难怪我的美国资深计算机专家朋友说:“天朝学术界太(牛芒)了。在我们这个行业,就用盗版。任叔最后曾有华为从良的计划,但可惜太晚了”,他又补充道:“看来要用文革时斗学阀,反右时拨白旗的手段才行”。

这是科技部对曹雪涛造假的决定:

“对曹雪涛院士论文的调查结论及处理意见

对网络质疑曹雪涛院士的63篇论文,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剽窃和抄袭,但发现较多论文存在图片误用,反映实验室管理不严谨。经联合工作机制审议,决定取消曹雪涛院士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资格1年,取消作为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活动评审专家资格1年,取消招收研究生资格1年,责成其对被质疑的论文回应质疑并进行勘误,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深刻检查,在工程院相应学部通报批评”。

我以前关于饶毅质疑裴刚的文字:

关于饶毅实名举报裴刚论文造假,我写过两篇文章,当时是凭证据推测,只是推测而已。我为裴刚喊冤,认为饶毅的行为不可取。现在科技部的处理决定出来了,与我的判断相似:“对裴钢院士论文的调查结论,对网络质疑裴钢院士的1篇论文,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

科技部应该看过饶毅所提供的证据,才做出了这个决定,饶毅那样做也把自己的学术声誉赔上了。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考虑问题,基于科技部对曹雪涛严重造假行为的轻微惩罚决定,我们多少知道他们的一些标准。总的感觉是,裴刚这次挺冤的,饶毅存在报私仇的嫌疑。

饶毅今天又不服,还是认为根本不存在什么七个跨膜蛋白之外的蛋白,还逼着裴刚交证据或去重复做实验。饶毅可能没有看到我文中所说的:“并且据同行的专家认为裴刚研究组的发现被后续的科学家独立证实了。也就是说五个TM存在于自然界并且具有生物功能,这应该是裴刚研究组的贡献才对”。

饶毅是在没有证据和拿错的或过时的科学结论去给科学同行定罪,并且在自己完全不懂的领域,这种行为是令人遗憾的。饶毅还拿什么教科书来说事,他自己应该很清楚,教科书是随着科学进展不断修改的。退一万步讲,就是裴刚当时的结论现在不成立,你也不能如此武断地定别人造假的罪啊,在沒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

这是我找到的非七个TM被证明有生物活性的论文,也就是说有人证明了裴刚的结论,只是在不同的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GPCR)。GPCR是奇大的跨膜蛋白受体家族,裴刚的杜克导师因此获得的诺贝尔奖。我不是这方面专家,也沒细看这些文章:

1.Duran-Prado M,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9) 94:2634–2643
2.Cordoba-Chacon J, et al. Cell. Mol. Life Sci. (2010) 67:1147–1163
3.Perron A, et al. J Biol Chem (2005) 280 (11): 10219-27
4.Roland J, et al. Blood (2003) 101 (2): 399-406
5.Hamatake M, et al. Cancer Sci. (2009) 100 (1): 95-102

这是网友Stegy223找的非七个跨膜蛋白的GPCRs:

“看来某些GPCR 缺胳膊断腿后还能干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

1.Duran-Prado M,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9) 94:2634–2643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novel truncated but functional isoforms of the somatostatin receptor subtype 5 differentially present in pituitary tumors.

2.Cordoba-Chacon J, et al. Cell. Mol. Life Sci. (2010) 67:1147–1163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ew functional truncated variants of somatostatin receptor subtype 5 in rodents

3.Perron A, et al. J Biol Chem (2005) 280 (11): 10219-27
Identification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5-Transmembrane Domain Variant Isoform of the NTS2 Neurotensin Receptor in Rat Central Nervous System

4.Roland J, et al. Blood (2003) 101 (2): 399-406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ew functional truncated variants of somatostatin receptor subtype 5 in rodents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volume 67, pages1147–1163(2010

5.Hamatake M, et al. Cancer Sci. (2009) 100 (1): 95-102
Ligand-independent higher-order multimerization of CXCR4, a G-protein-coupled chemokine receptor involved in targeted metastasis. ”

现在分享我就此议题的两篇文章:

饶毅应该尽快公开对裴刚院士的指控证据

雅美之途,2019-12-03 22:13:08

我今天找来裴刚研究组被饶毅认为造假的论文看了看,还与免疫相关。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有几千种,裴刚他们在那篇论文涉及的是与细胞趋化相关的受体CCR5和CXCR4,可以诱导炎症细胞去执行任务。裴刚当年没有走PNAS的容易投稿通路,让自己的诺贝尔导师Robert Lefkowitz推荐论文,而是走的最难的第二通道直接向PNAS投稿的方式,文章是由UCLA的同行院士负责审稿的。

裴刚研究组直接的结论存在于他们的题目中,他们发现了G蛋白偶联蛋白也存在只有五个Transmenbrane Domains(跨膜) (TM) 的变异型,蛋白质的N端直接连在TM3,TM1-2缺失了或丢失了。他们在克隆CCR5和CXCR4的受体时,意外发现了只有五个TM的突变型膜蛋白,当他们与拥有七个TM的野生型CCR5和CXCR4比较时,发现这种只有五个TM的突变型膜蛋白在趋化或钙进入细胞等生物功能上没有区别,这就是他们的核心发现。我们外面的人无法判断是否做假,至少蛋白电泳和细胞染色等肉眼识别的结果无操作嫌疑,并且据同行的专家认为裴刚研究组的发现被后续的科学家独立证实了。也就是说五个TM存在于自然界并且具有生物功能,这应该是裴刚研究组的贡献才对。

这种膜蛋白的变异很多,阿肯森发现的膜蛋白CD46有四个分子量不同的isoforms, 它们在很多人的细胞膜上都不同,有种CCR5亚型的人还不易患艾滋病。CCR5为北大教授邓宏魁和华大校友Dan Littman发现的HIV的辅助受体,当时轰动科学界,贺建奎把它的突变型引入中国婴儿。

为什么饶毅仅凭自己不相信存在五个TM结构域就说人家裴刚造假?如果裴刚沒有发现任何实验问题,这根本连乌龙都不是,纯粹就是对他的诽谤了,所以希望饶毅能尽快将证据公布出来。这种跨领域的打假是很危险的,因为饶毅本人并不在膜蛋白领域,除非出现曹雪涛那种明显一图几用的情况。我曾有专文涉及科学的自我纠错过程,这样网络打假是会毁了一个人的,但愿被指控人的内心强大。在我们领域这种来自同行的指控,直接导致了天才科学家的自杀,可参阅我的博文:精神病和天才有时仅一纸之隔, https://mp.weixin.qq.com/s/_6iWwovvQCcyfnb2Wsciuw。

饶毅需要说明的另外一个事情是,他的手稿(注:揭露裴刚的手稿)是怎么泄露的,真的是意外事件吗?他退选院士所造成的轰动,我们仍然记忆犹新,还有他高调放弃美国公民,甚至弄到NYT记者知道。这些都是很相似的寻求新闻轰动效果的做法,与他鄙视的川普很相似。这次饶毅的Credibility面临挑战,我们静观更多指控证据的出现。首都医大弄了个令他们难堪的校长,不能来美国不说,现在尽以这种风头上头条,科学的争议是永远不能在网上去评判的。美国大学的董事会最害怕的就是让这种争议人物当校长,当时洛克菲勒大学就是不能忍受自己名誉受损而让David Baltimore辞去的校长职务。因为每次看到几代人努力出来的声誉隆重的牌子,当Rockefeller和Baltimore同时出现在媒体时,就是丑闻,这让董事们难以忍受。

饶毅为什么那么肯定裴刚院士造假?

雅美之途,2019-12-08 22:19:06

为了不偏袒任何一方,只放今天我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拍的校园照片。

关于饶毅指控裴刚论文造假,一些专业人士在我的博文后留言,我也参与了讨论并且认为值得分享。自从二十多年前的Baltimore Affair (巴尔的摩事件)发生后,美国调查可能科学造假已经逐步程序化,标志性的政策改变是在联邦发放科研经费的机构,也就是NIH内设立学术诚信办公室。因为科研的钱是美国纳税人给的,美国政府必须对他们怎么花这些血汗钱有所交待。美国名牌大学虽然多为私立的,但是也接受联邦政府巨额的科研资助,这样响应联邦的政策美国大学内也都设立了科学诚信办公室。华大还不定期为博士生和博后举办关于如何处理科学实验结果的讲座,让学生们懂得相应的科学规范。

大家可能记得在这些措施实施前,巴尔的摩事件从媒体一直闹到美国国会的听证会,当时是来自密西根的民主党众议员主持的。美国甚至动用了白宫秘密警察局(Secret Service) 的特工,去查那位MIT前巴西日裔教授的实验记录本,说出实验本里存在几处为不同时间写的。后来法院将整个指控推翻,那位巴西日裔科学家又回Tufts当过一段时间的教授。

这个涉及造假的课题也是免疫学领域的,关于免疫球蛋白的转基因研究。做科学像穿衣服,也有时尚, 现在根本没有人愿意做这种课题。在Thomas Kuhn(库恩)所发现的paradigm shift (范式跳跃)发生后,同行会疯狂跟踪,他们把突破做成库恩所说的“常规科学”,大家的兴趣就会逐渐减弱,希望自己或别人又做出重大发现,从产生一个新的范式跳跃。库恩由此发现了科学革命的结构,认为科学就是这样不断向前推进的。

美国这套做法影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学术界,这就是饶毅所说的他曾担任过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大道德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启动调查的前提是有人实名实据地举报造假,然后学校诚信办公室会介入,先找当事人核实有问题的实验结果,对着实验记录本逐个分析与解释,完成后调查人员会将结果报由独立专家组成的委员会讨论,最后他们讨论后下结论。这个过程可能会反复多次,有时还会在教授自己实验室的会议上公开讨论,华大有位教授通过组会让印度博后复述实验的原始电泳结果,确认印度人造假后,教授自己的手都气得发抖。插点另一位在杜克的印度博后或助理教授造假的故事,这个造假不仅涉及临床试验的假,那家伙还编了自己为Rhodes Scholar(罗德氏学者)的假简历。丑闻被曝光后,印度人在进他的主任办公室时,那位美国教授气得将手上的材料向他丢过去。

造假举报人或涉嫌造假的当事人都面临诚信的考验,作为资深科学家的饶毅指控别人造假当然有份量,但是他的质疑似乎凭的是科学家的直觉。不相信那5 TM的膜蛋白拥有与野生型7 TM同样的ligand binding活性等生物功能,这种直觉对科学发现意义非凡,但是不适合于打假。打假是要经过法庭过堂的,随便网上公开指责对科学的破坏更大。

我们即使在自己的领域都见到大量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随便举例,膜蛋白CD46的一个点突变,就会因改变了与补体活化蛋白的结合而产生HUS综合症(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而在CRV(Cerebroretinal vasculopathy)病人里存在DNA外切酶Trex-1的大段基因片段的丢失,但是酶的活性没有任何改变,至今不明白为什么Trex-1突变会导致全身性的小血管炎症。

科学有太多难以预测的结果,应该有实质的造假证据,因为科学是允许出错并且具有自我纠正诚实错误的机制。委员会只能去看裴钢研究组的原始资料,纯粹因为打假而让别人或第三方去重复实验都不现实,谁会愿意浪费这时间?即使巴尔的摩事件时,重复实验根本不是重点,是否操纵了实验结果才是关键。只有其他科学家对裴刚科学实验感兴趣,才会去主动重复他们的实验,然后写出论文讨论实验结果。所以这里就应该看那些所谓明星科学家是否频繁换研究领域,自己的研究项目都不跟进,今天研究植物细胞,明天做动物实验,往往不是一个好的征兆。

张曙光博士的公开信。

裴刚PNAS论文的三位第一作者的文章。

饶毅公布的最新邮件的第六条又是错误的。

 

sgbigsell 发表评论于
能重复的,才是科学。否则,只能归纳为神学,玄学。。。。。。
许家湾 发表评论于
这才是做科研的态度,质疑,重复实验。
许家湾 发表评论于
转旧闻:十多年前院士发现自己文章无法复现后是如何处理的1 天前 · 来自专栏 编读记趣原文为上海有机所林国强院士“在召开学术委员会和全体有机所研究生大会上进行检讨和事实阐述的原稿”[1]。这封稿件公开后,在当时也引起众多讨论,包括我在内的学生也从中学到不能复现就要撤稿的学术道德。各位同事:大家好!可能你们已经听闻本课题组2006 年发表在JACS (2006, 128, 5624-5625)上的论文涉嫌造假一事,因该事件影响太大,其真相至今才能通报,望见谅。原因有二:其一,从发现问题到调查乃至弄清整个事件的真相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做许多次的反应来推敲和验证;其二,在调查和揭示真相的过程中,希望给涉嫌造假者黄凌琳一个能申辩和主动承认的缓冲时间。但遗憾的是,我们的善意未能等来她的表态。至此,我们已经按既定时间表于3 月22 日向有机所学位和学术委员会报告涉嫌造假的实情。同时,我们也已二次给JACS 主编去信,先是报告情况,然后是要求撤消该论文。黄凌琳曾是我们小组的博士研究生,她博士论文阶段的其中一个工作是研究二碘化钐诱导的2-酰基芳酸酯类化合物的不对称还原环化合成高光学纯度手性苯酞类化合物。我们期望利用手性试剂控制的不对称质子化,探讨手性苯酞的合成。经过近两年的努力,黄凌琳“实现”了这样的设想,并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展”了非手性的质子源试剂和催化量的手性质子源试剂的组合体系,“完成”了手性苯酞的催化不对称合成,反应的对映选择性最高可达99%。其中催化部分的研究结果就发表到美国化学会志上。黄凌琳于去年博士毕业后去了德国做博士后,苯酞研究的课题就由小组另一位研究生冯陈国同学继续。自去年9 月下旬开始,冯陈国在进行苯酞类反应的拓展实验时碰到了困难,无法取得好的结果,即以黄凌琳原来的工作为标准的模板反应进行重复,但产率仅在30~50%,ee 值也在10~30%之间。期间,冯与已在德国的黄多次用email 联系,讨教如何操作实验,黄表示实验操作应该没有问题。在多次实验未果的情况下,黄甚至在email 中提出 “现在我可以相信问题应该出在我一直使用的那瓶CH2I2上,估计是在那瓶中引入了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杂质,才对反应产生了效应。但遗憾的是,那瓶试剂已经被完全用光了,连瓶子都已不知去向了”,意思是说该试剂已用尽,无法找出事情的原委。同时,她还信誓旦旦地说“这些都是我当初确确实实做出来的,但现在,我也确实无法为自己做出什么有力的证明与辩护,此心唯天可证!”。事关重大,我们认为无论是何原因,都应该弄明白。就请她乘圣诞节放假之际,回所重复实验,并答应为其报销国际旅费,经过反复交涉,她同意回国。但原定12 月25 日的回国日期到了,她没有回来,只有一封email 说她在德国也重复了实验,也没有得到原先的结果,自感回来已无意义。经过多次的email 和电话联系以及交涉工作,她最终同意在春节前回来。在此期间,有位自称是她男友的人来过2 次电话,提及黄顾虑重重,即表示回来与否都没有学位了。1 月21 日,她回到了上海。第二天在实验室就位,第三天开始重复自己的工作,但其实验结果与冯陈国同学的结果相差不多。事实上,在黄回国之前,我们已经预感到问题没有这么简单,她留下来的样品中有4 个标明光学活性的化合物,虽然它们的NMR 谱是对的,但竟然是消旋体而非光活体;在同样条件下(同一台仪器、同一根手性柱以及同一位操作人员),测得的HPLC 数据与论文中的表述相悖。由此,我们疑窦重生,这不仅仅是重复性的问题,很可能是数据真实性的问题。在黄回国重复实验一周左右的时间、且实验结果不佳的情况下,1 月26 日上午,徐明华、黄凌琳、冯陈国和我一起开了个会。当时,黄一再表示她的数据即HPLC 和比旋肯定没有问题,我随后提出下一步由黄和冯二位一起重复催化质子源和等量质子源的实验。同时,在16 个已发表的新化合物中挑出5 个,先合成它们的消旋体,再不惜代价地用手性制备型HPLC 柱拆分,以得到其左旋与右旋体,然后与论文中的HPLC 保留时间和比旋数据进行比较。因为要完成这些工作所需的时间比较长,经过我的要求,黄同意由她本人向其德国的导师K.nig 教授请假延期返回。不料,到第三天她就借机不辞而别,她的手机也处在无人接听或关机状态。在她之后的email 中说“不要再找我了,要怎样处理,你们看着办吧,我是不会再回头了”。为了慎重起见,我们从1 月9 日起先后合成了已发表的16 个新化合物中的11 个以及另外2 个在她博士论文中报道的,共三批样品,13 对对映异构体。在相同条件下测其HPLC 的保留时间和比旋值,并与原来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与她的数据完全不符,其中一个对映体的比旋值竟相差175 度。值得指出的是,另有2 个已知化合物,一个是用作模板反应的3-苯基取代苯酞,其图谱数据与文献一致;另一个3-甲氧基苯基苯酞的文献比旋值为8.9 度是错误的,黄报道的与错误的数据完全吻合,但实际上其比旋应该是18.5度。由此可见,原先的数据全系造假。我们推断,虽然高ee 值苯酞化合物的NMR 谱图数据可用消旋品来代替,但在手性HPLC 上的保留时间则无法用消旋品替代,且无法知道哪个峰是代表(+)体,哪个是(-)体,更难找到一个具有同样保留时间的样品来代替真品。因而判断黄可能是用别的样品,通过适当的调配,先在HPLC 上出现二个相同的峰作为参考,再添出在手性HPLC 柱上二个大小比例相差很大的峰。因此,所给出的化合物保留时间与真品的不符。更有力的证据是,真正样品的比旋值是无法得到的,也是猜不准的,因此,造假的数据肯定也是错的。2月5 日,我们去信给JACS 主编,鉴于论文中数据的可靠性和重复性问题,正在进行调查,将尽快告之核实情况。同时,由于黄不辞而别匆忙返回德国,我们于2 月12 日将查实情况以快递信件给她,2 月14 日快递到达她所在的大学。附信上说,我们将对比数据的结果告之,愿意给她三周的时间充分地考虑与申辩。鉴于事态的严重性和严肃性,郑重希望她认真对待,并于3 月5 日前给予答复。3 月5 日,黄在email 中说“我承认与否,还有什么区别吗?”3 月6 日,黄来电话,要求给予时间考虑,又提及承认与否有何区别?我们再三请她严肃地考虑,并在48 小时内答复。不料就此音信全无。3 月16 日,黄在德国的导师K.nig 教授在email 中告诉我们,事实上,黄在3 月初已经对他说起论文的数据有问题,因此她的聘用合同立即终止,并于3 月5 日离开了K.nig 小组。还是为了慎重起见,我们分别召开了二次组内会议,一次是在春节前由现在的小组成员组成的会议,另一次是在3 月7 日,是在沪地区已毕业的博士和已出站的博士后会议,就查核实验数据问题与大家进行了讨论,并对各种可能性进行了分析。二次组会上的讨论结果均肯定她论文中关于手性苯酞合成的部分是造假无疑。虽然黄煞费苦心,从表面上看,近20 个化合物的核磁、红外、质谱、HPLC谱以及比旋的数据均齐全,但最终谎言还是被戳穿!令我非常痛心的是,她为什么要造假?!我深知学生们十数年寒窗之不易,因而对待学生如同己出,从没有不切实际的要求,尽量营造一个宽松的研究氛围。更让我寒心的是,在真实的数据面前,黄凌琳不但没有直面它,而是采取赌咒发誓、错误引导、百般抵赖、直至销声匿迹的态度。她还曾在email 里说“这个反应我怎么可能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作出这样的弥天谎言呢?”事实上,自她捏造第一个化合物的数据起,就决定着她要为此不断地说谎和圆谎,还要不断地察言观色,为造假备受煎熬。甚至在临毕业前,在指定学生在场的情况下复核实验以及其它的一系列检查等措施中,设法侥幸逃脱。但最终还是会被揭露的。其实,她大可不必如此,只要她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实验,就能够毕业的,犯不着拿自己的前程做赌注。造假终究会水落石出的,也必定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她的造假,不仅是毁了她自己,也毁了我和小组的良好声誉,更可能会影响到小组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冯陈国同学半年多的宝贵时间付之东流;她的造假,对我是一个深深的、不光彩的伤痛,对徐明华博士是挥之不去的噩梦,对我们小组更是永远的烙印。这是个沉痛的教训,但愿警钟长鸣!事已至此,我只能选择面对,而不是掩盖和包庇。我必须公布真相,以杜绝此类事件的再度发生。我们已于3 月15 日给JACS 的主编去信,要求撤消JACS上的那篇论文;于3 月22 日向有机所学位和学术委员会报告造假实情;相关情况也已于3 月23 日通报本所所有的在读研究生。现在所学位委员已成立调查小组,展开调查,将尽快核实并根据情节提议通报国务院学位办,撤消黄凌琳的理学博士学位。因管教不严造成如此严重后果而深感内疚的我由衷地向有机所全体研究人员和研究生致歉。但我相信,我们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昭示此事是正确的。诚信为本,揭示造假的手段也是对杜绝造假的一种威慑。进而,我们仍将继续努力工作,去探索科学的真理,在基础研究领域中做出好的成绩、发表质量高的论文。与大家共勉。林国强2007 年3 月26 日参考^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8/huanglinglin25.txt发布于昨天 22:46学术道德学术造假论文造假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编读记趣编读记趣科学是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知识为获取自由的不二法门关注专栏推荐阅读饶毅对刚科学部,一心肃清学术圈!喷格拉底 · 发表于有一说一饶毅对刚科学部,一心肃清学术圈!重磅!饶毅:正式举报裴钢院士!谬误不会因为权势变成真理材料科学... · 发表于材料前沿资讯饶毅教授再发文:补充:不反对用/咨询诺贝尔奖得主 调查裴钢实验室论文arXivDaily天大硕士实名举报导师父女学术造假之后:师兄有杀他全家的心!明德先生 · 发表于明德先生天大硕士实名举报导师父女学术造假之后:师兄有杀他全家的心!查看更多74 条评论写下你的评论…金州铁匠金州铁匠23 小时前这是真正科学家的态度。?157?回复?举报三旬三旬23 小时前2007年 2021年?85?回复?举报知乎用户知乎用户23 小时前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光明磊落,赞佩老师的认真公正,其实对造假博士反而产生了惋惜的感觉,没觉得多可恨?102?回复?举报魏俊年魏俊年23 小时前林国强先生还是正直啊,佩服?68?回复?举报Cs upCs up23 小时前化学圈和生医圈还是有差别的。反正从这几次吃瓜的经验来看生医圈的总体上本身重现性就很模糊,数据的操作空间又大,这就容易给人造假不容易被揭穿的侥幸。化学圈的是与否高与低都太直截了当了,灌水可以,造假太容易被看穿了。
hetero 发表评论于
RY11GWL集团20年如一日地造假来打陈竺部长的真实剽窃,引发部长上海集团封杀GSK的医药大战。。。继续帮派大战!!!
hetero 发表评论于
终于变成帮派大战了 ---- 加油!!!
其实从方舟子到很多现在的生物专家都一口咬定饶毅不是做GPCR生物分子的,他是做苍蝇老鼠的。但是为什么对GPCR这么情有独钟呢?是集团帮派的其他人物是GPCR的专家。为什么他骂上海帮的保持年轻头脑的假药呢?是因为他们集团帮派的药落后了。他们集团20年如一日地打陈竺部长的假,引发部长上海集团封杀GSK的医药大战。。。继续帮派大战!!!
Stegy223 发表评论于
雅美博主介绍的MIT张曙光实验室最新这篇细胞杂志子刊 i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看起来对裴刚是个极大的支持。个人还想再细读读啄磨一下。无论最终是什么结论这一科学公论迎来了最悲壮的时刻

"Non-full-length Water-Soluble CXCR4QTY and CCR5QTY Chemokine Receptors: Implication for Overlooked Truncated but Functional Membrane Receptors" Rui Qing, ... Shuguang Zhang iScience 23, 101670, Dec 18, 2020
Stegy223 发表评论于
发阳性结果的“指正”论文是科学惯倒。但全套阴性结果的“指正”论文没见过,有各种可能的潜在因素无法排除,变成了你做不出,可那一次我就是做出了,还是无法断案。
Stegy223 发表评论于
“(饶毅)现在总算拿出一个过得去的理由,说是他和匿名实验室都重复不出来。这就好办了,赶快按学界惯例向发表该论文的期刊写信反映或发指正论文。不过我就奇怪了,如果裴钢是造假,为何他当初敢把材料送给饶毅做重复实验?不怕穿帮?”

1. 如果饶毅和另一家匿名实验室都重复不出来,那饶毅坚持质疑就有了个完全说的过去的科学理由。当然反对方可以说也许是你技术不过关呢?整套实验设计并不复杂,干净清爽的生化实验,应该有的是中立公正的第三方实验室可以重复一下(节省时间也许做一部分呢) ,所谓抽样检查不是应用于各个方面吗?

2. 还真没见到哪份生物学杂志发表过全套“阴性”结果的“指正”论文。发“指正”论文不是科学惯例。哪位如有好例子不妨分享一下。
Stegy223 发表评论于
无疑饶毅与裴刚关于5重跨膜GPCR能否仍完整保留生物活性之争己变成了又一桩科学公案。虽然这次没有网红美女等能广吸众人眼球的因素,对科学来讲这一争论却更有些实质性的意义。如是一般的科学之争原作者没有义务来给你来遍重复实验。鉴于1)二人名声之大为生命科学界标杆性人物及 2) 论文描述的为可精准控制的实验周期并不长的生化类实验,考虑重复部分实验是合理的提议。Sanity check 。
Circuseer 发表评论于
方舟子:“饶毅从前拿了个荒唐的理由来指责裴钢论文造假,被懂行的人笑惨了,现在总算拿出一个过得去的理由,说是他和匿名实验室都重复不出来。这就好办了,赶快按学界惯例向发表该论文的期刊写信反映或发指正论文。不过我就奇怪了,如果裴钢是造假,为何他当初敢把材料送给饶毅做重复实验?不怕穿帮?”
许家湾 发表评论于
博主花这么多时间写这个博文,还不如公布下自己重复的实验结果。
科学家:只有一点是正确的,那就是经得起考验,不管是饶毅还是裴刚,还是曹雪涛,实验结果必须能重复。
许家湾 发表评论于
我只问一个问题:裴刚等人结果能不能重复?如果可以重复,直接根据饶毅的建议,指定实验室重复一次就行了,99年能完成的试验,今天应该轻易就重复了。

生物实验科学检验真伪的唯一标准:重复实验。其他的任何辩解都是没任何意义的。

裴刚作为一个院士,完全能做到也可以做到重复试验,公布结果,给所有中国年轻科学家做一个典范。无需遮遮掩掩。
国内的事情为什么失去信用,总是喜欢遮遮掩掩的。就一个实验问题,只要没问题的实验,都是可以重复出来的。如果不能重复的实验,就像当年的韩春雨,即使有一千个理由坚持没造假,也得接受被人质疑。
cowwoman 发表评论于
https://mp.weixin.qq.com/s/yT09t9dVn4OtKrJatt6SKA

感觉中国大部分学者都做不出突破性进展的科学成绩。但互相之间内斗的太厉害了。颜宁本身蛋白质解析也是在前人基础上用新技术描画一下,也没啥突破性的革命性的创新,思维都是固化的。就这样还被人追逃毫无意义的名声归属。

科学是西方文化产物,中国人很难学习到。如果想成为真的科学家,必须思维完全脱离从小的教育模式。中国人内斗厉害,对外基本是完全不能突破。看了这篇文章,感叹全球华人到现在也走不出天生的民族模式。
白钉 发表评论于
爆点料,饶毅上世纪90年代曾当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的‘博导’。
Circuseer 发表评论于
就饶毅指控裴钢学术造假一事,饶毅已经跌落神坛,彻底破产。
southgate 发表评论于
严谨的科学论文里有图片误用一说?假如图片是误用了,根据误用图片给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那么已发表的论文结论到底是否还正确呢
白钉 发表评论于
几点感想:
1) 饶毅有问题,
2) 华大也有问题,
3) 这种课题居然这么多人加入讨论更有问题,
4) 白钉好像有问题。
Timberwolf 发表评论于
“图片误用”??好吧,那么是有意误用还是无意为之呢?
如果是无意为之,那么他有真实的基于原始实验结果的图片来更替被误用的图片以证明其结论吗?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这种辩解还有什么意义呢?

三河匹夫 发表评论于
问个问题,生物学的图形是不是与定量数据相等,就是原始实验结果?如果是的话,科技部正式文中所说的图片误用 = 造假。可是科技部正式文说不存在造假,包括曹雪涛,武大的李红良和上海药物所的那位研究员都是如此。
hetero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田间地垄' 的评论 :
FXX都把RY上次举报裴刚的事情当成了学术笑料,把RY立刻降维打假了
笑死人的是饶毅在他那封遮遮掩掩没有正式发给自然基金委但是成网红的信里面还说方舟子证明他的工作没有造假
田间地垄 发表评论于
科学上的事咱不懂,但觉得饶毅快成方舟子了。当时不好好在美国做学问,为了当官回国,现在又当学术棍子!真不明白这是个什么人!
hetero 发表评论于
回复 'tiger001' 的评论 :
看饶毅的回信他实验室也试着重复裴刚PNAS的结果,但是没有重复出来。
说明他也算是分子级别的研究的--不许博主说的他是完全跨界。
tiger001 发表评论于
https://mp.weixin.qq.com/s/yT09t9dVn4OtKrJatt6SKA
tiger001 发表评论于
国内现在的假文章太多了,专利90%都是假的
平等性 发表评论于
好文章!真理越辩越明,大家把论点都摆出来,最好搞一个独立的仲裁委员会。现在裴刚自己的委员会为自己辩护,即使真的有理也有conflict of interest呀。
LaoxiangPAPA 发表评论于
人家裴刚论文的三位第一作者全是教授级别的人才,国内博士都是美国梅奥副教授,裴刚培养人才的功力可见一斑,饶毅的记录怎么样?

人家哈佛教授Anversa,心脏干细胞研究的开山鼻祖和泰斗,做假17年发了21篇CNS文章呢!科研评论文章最好不要人家人家的,免得人家说迷信崇拜名家,境界不够高。
hetero 发表评论于
一定要当老大,独裁,不知敬畏就打假。
上海帮也不是东西,那部长是绝对剽窃
hetero 发表评论于
老实讲RY集团最疯狂的造假打假就是砒霜白血病---知道去年还在话天下大吉给文革欲念颁奖
RY砒霜白血病这种造假打假跨度的时间和涉及人员之广明目张胆,指鹿为马都是滑天下之大稽旷世之作。
hetero 发表评论于
从黑帮角度看RY问题 ,他这样疯狗一样跨界咬明显没有造假的却不咬容易的曹校长和武汉李宏良应该是为了RY11GWL集团的利益。RY咬这些蛋白分子估计是黑帮集团内部相关人的利益。
就像他跨界造假来打假砒霜治疗白血病---不是为了真相,而是为了打击上海帮。
实际上11G就是做膜蛋白结构的,阎颜争论的也是膜蛋白,还都是离子通道。
GoBucks! 发表评论于
不上法庭,这样的争论能解决问题???感觉在作秀。语气用词都不像科学家。
卖麻翁 发表评论于
国人作假的太多,不能让人不信,中国人在国际上基本没有信誉。
枕寒流 发表评论于
博主,饶毅又回复了张曙光。真理会越辩越明。俺继续吃瓜。
FollowNature 发表评论于
你这学术争论放在文学城,感觉像阎严之争一样,作用不大。
枕寒流 发表评论于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饶毅对裴刚造假的指控不够慎重啊。他不像老实认错的人,不知怎么收场?!
从性格猜血型,我看他不是AB型,更像B型,吼吼。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