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没有主体和客体)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观察者和观察对象没差别。所谓的觉与所觉空,照与所照空。没有主体和客体。主体和客体是人为造成的。而这个“人”是认知出来的,是不存在的,所以其实本质上没有主体和客体,或者说主体和客体是一个,就是那个唯一真实。

观察者和观察对象没差别。这是究竟说法。谁认为有差别呢?是这个“我”(自我或者叫小我),是这个”我“认知出来的差别,也就是种种的”色“(观察对象,客体),其实没有”我“,也就相应的没有”色“。再说一遍:在圆满的觉者那里,只有空,没有色,还谈什么色空不二呢?色空不二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一个不究竟的说法。

详细说一下大家关注的“色”:政治话题,经济话题,投资话题。大家觉得比较高尚。而鸡毛蒜皮,柴米油盐,大家觉得就是庸俗。哈哈哈哈哈哈,事实上,站在“空”的角度,哪有什么庸俗和高尚,庸俗和高尚是人类认知,是人类给事物贴上去的人为标签。庸俗和高尚是二元对立的两边,就像美丑善恶好坏一样,都是二元对立大脑逻辑系统的杰作。而站在这个宇宙整体的角度看(也就是“空”),是无二元对立的,是圆满的,都是一样,都一样庸俗,或者说都一样高尚。

大多数人都把重心放在“色”上,而这个“色”是无穷无尽,千变万化的幻象,错觉,被滤镜扭曲过后的“空”,所以,关注它毫无意义。应该关注的是“空”,那个宇宙本来面目。还有就是重心放在怎样去掉滤镜上,也就是实修实证上,也就是通向真理的路上。对一个真正的求道者来说,只有“空”(唯一真理)和拿掉滤镜(通向真理的路)很重要,其他的东西有关心的必要吗?

那么关注“空”和拿掉滤镜该怎么做呢?那就是看“空”有啥特点,它有啥特点,我们就怎么做,如果我们做到了,那么我们就跟宇宙接轨了,同步了,我们的振动频率就调整到跟宇宙整体的振动频率一致了,我们就和佛菩萨相应了,我们就活在了基督的爱里了。如果我们做不到,那就努力做到啊,还是做不到,那继续努力啊。。。。。。

首先它是爱,是慈悲,那么我们就要爱一切,就要慈悲一切。

它是无定义无概念无认知的,好,那么我们就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不加评判(don't judge, just love.)。也就是让一切as it is (如是)。这意味着,没有观点没有立场,在世俗看来是是非不分的。

它是无时间的,好,那么我们就保持当下的觉知,不后悔过去,不忧虑将来,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即有即空。没有过去未来,只有当下的“在”。

它是无空间的,好,那么我们没必要去想外太空是啥,微观粒子细菌病毒多么小,我们就把意识放在身体,放在呼吸,放在心上,心收回来哪里都不用去,因为你哪里都在。

它是无所不能的。哈哈哈哈,这个没法做到。但是我们可以做到第一条,就是无条件的爱,慈悲,我们要无条件的爱一切,慈悲一切,如果真的做到了,那么带来的结果就是无所不能了,因为你已经成道了。

努力努力。。。这个需要努力地做到最后的无努力。。。。努力到岸边,等着如来帮你上岸。也就是神把你带回家。这个不存在的“你”就回归本来面目了,因为你的本来身份就是如来,是神,就是宇宙绝对真实,唯一真实。

hongloumeng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rit_英伦97' 的评论 : 完全同意。功德当然重要。要不怎会有六度万行之说。修行方法很多。适合自己的,能让自己心安平静的就是好方法。修功德也是方法之一啊。很多人是不自觉的最好事善事,并没有刻意积功德,因为这是自然界最天然的本能。参见以前博文:三轮体空布施或叫业力瑜伽
Brit_英伦97 发表评论于
修行有不同的方法,虽然殊途同归,但确有大道小道之分。
关键还要看修心重德。因此《道德经》把道和德并列。只讲方法,不积功德,难得正果。
hongloumeng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rit_英伦97' 的评论 : 很对。万般皆下品,唯有实修高。实修是唯一的通向真理的路。
Brit_英伦97 发表评论于
认识真理倒不是难事,当初慧能大字不识,却能写出“菩提本无树”。但成为六祖还需多年的修行。由此可见,
有识不难,有见才能抵岸。体证实修才有真知灼见。
登录后才可评论.